扫码手机阅读

烘炉记

作者:一棹碧涛 | 分类: | 字数:43.9万

第121章 吴越争霸

书名:烘炉记 作者:一棹碧涛 字数:3619 更新时间:2024-11-13 05:19:49

词曰:

吴越春秋,兵戈扰攘,烽火连霄。叹夫差刚猛,穷兵黩武,子胥忠烈,血溅江涛。勾践卑躬,卧薪尝胆,忍辱含冤志未消。终尝愿,率三千越甲,卷土狂潮。

风云变幻难描,看乱世英雄竞折腰。赞西施绝色,沉鱼落雁,范蠡睿智,隐世逍遥。岁月沧桑,兴亡过眼,青史留名颂俊豪。凭栏处,忆金戈铁马,思绪如潮。

华夏历2153年,烽火连天,吴侵越的战场上,喊杀声震彻云霄。吴国的大军如潮水般涌向越国的领土,硝烟弥漫,血腥之气弥漫在空中。战争的残酷无情,让无数生命瞬间凋零。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吴国获得了一批战俘。然而,谁也未曾料到,其中一名战俘竟怀着必死的决心,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成功刺杀了吴王余祭。这一突发事件,让吴国上下陷入了震惊与悲痛之中,也让吴、越两国之间的仇恨之种深深埋下。

时光荏苒,华夏历2187年,吴国在大举攻楚之前,为了消除后方的隐患,再次将矛头指向了越国。吴国的军队如狂风般席卷而来,迅速占领了檇李。越国的百姓在战火中流离失所,哭声震天。

而到了华夏历2192年,当吴国的主力军队在楚都郢激战正酣之时,越国瞅准时机,派遣大军悄悄地侵入了吴境。双方的矛盾愈发激化,犹如即将喷发的火山,一触即发。

吴国,梦想着在中原大地称霸称雄,深知必先征服越国,方能解除后顾之忧;越国,同样怀揣着北进中原的雄心壮志,明白唯有先折服吴国,才有实现梦想的可能。于是,一场延续二十余年的吴越战争,就此拉开了帷幕。

吴、越两国,地处江南水乡,江河湖泊纵横交错。在这里,“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双方的战斗多在水上展开。随着战争的演进,水军的“舟师”逐渐成为了一支全新的兵种,具备了独立完成战略、战役任务的能力。

吴国和越国的水军都拥有着先进的战舰船,楼船高耸入云,宛如水上的堡垒;大翼、中翼、小翼三种战船则各具特色,灵活多变;还有突冒、桥船等战船,在战斗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水战的基本方式通常是先用强弩射击,试图削弱敌方的力量。随后,双方战船靠近,进行激烈的接舷战斗。战士们在摇晃的甲板上奋勇厮杀,刀光剑影交错。最后,便是登船格斗,生死往往就在一瞬间决定。有时,勇猛的战士还会驾驶突冒战船,全速撞击敌船,以求一举击破敌方防线。

华夏历2201年,阳光烈烈,吴王阖闾亲率大军攻越。双方的主力在檇李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决战。

战场上,吴军士气高昂,旌旗蔽日。阖闾站在楼船之上,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心中充满了征服越国的渴望。然而,越国的军队也毫不示弱,他们深知这是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战斗。

就在战斗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越军将领敏锐地察觉到吴军的注意力出现了分散。他当机立断,下令发动猛攻。越国的士兵们如猛虎下山,呐喊着冲向吴军。

吴军在这突如其来的攻击下,阵脚大乱。阖闾心急如焚,亲自指挥作战,却不幸负伤。最终,吴军大败,丢盔弃甲,狼狈而逃。阖闾在撤退的途中,因伤势过重,含恨而终。

夫差,这位年轻而坚毅的王子,在悲痛中继承了王位。他发誓要为父报仇,重振吴国的声威。

华夏历2203年,越国决心主动出击,以水军攻吴。双方的战船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相遇,夫椒之战爆发。

江面上,弩箭如雨,飞射而出。双方的战船相互碰撞,发出沉闷的声响。越军中,越王勾践亲自督战,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决绝。然而,吴军的实力更加强大,训练有素。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越军渐渐不支,最终战败,主力被歼。

吴军乘胜追击,如狂风般席卷而来,直逼越都会稽。越王勾践率领着残余的五千部众,被围困在了会稽山上。

勾践望着山下密密麻麻的吴军,心中充满了绝望。但他知道,为了越国的百姓,为了保留一线生机,他必须放下尊严,请求投降。

吴军中,大臣伍员极力劝阻夫差,他高声说道:“大王,今不灭越,后必悔之!越国乃心腹大患,若此时放过他们,日后必成大患!”

然而,夫差望着北方,心中想着的是早日北上中原,称霸诸侯。他认为越王勾践已经穷途末路,留下他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最终,夫差没有采纳伍子胥的建议,而是接受了越王勾践入吴为质的条件,许降撤兵。勾践夫妇无奈入吴为奴,为吴王“驾车养马”。

在吴国的日子里,勾践夫妇受尽屈辱。勾践每日小心谨慎,尽心尽力地侍奉吴王夫差,夫差出行,他在车前牵马;夫差归来,他跪地相迎。勾践夫人则洒扫庭除,洗衣做饭,做着最下等的活计。然而,他们心中燃烧着复国的熊熊烈火,这一切的忍辱负重,只为了赢得夫差的信任,寻得一线生机。

终于,在华夏历2206年,勾践夫妇获释回国。望着越国满目疮痍的土地,勾践痛心疾首,他在宗庙前立下誓言:“若不兴越灭吴,誓不为人!”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勾践与谋臣文种、范蠡精心谋划,制定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长期战略。

在内政上,勾践大力发展生产。他亲自下田劳作,鼓励百姓耕种,减免赋税,使得农田里一片繁荣景象。同时,他奖励生育,凡生育子女者,皆有赏赐。一时间,越国民众多生多育,人口逐渐增长,兵源也日益充裕。勾践还尊重人才,广纳贤士,凡有一技之长者,皆委以重任。一时间,越国人才济济,人心凝聚,国家团结如一人。

在军事上,勾践实行精兵政策。他挑选精壮之士,加强训练。每日晨曦微露,便能听到校场上士兵们的喊杀声。然而,最初的战斗中,越国的军队在武器装备上吃了大亏。吴国的弩箭犀利,战车、战船配备精良,让越军屡屡受挫。

勾践深知,要想战胜吴国,必须提升越军的武器和战斗技术。于是,他四处寻访能人。终于,他聘请到了精于弓弩射法的陈音。陈音来到越军营地,只见他身背强弩,英姿飒爽。勾践亲自迎接,陈音深受感动,决心将毕生所学传授给越军。

陈音教授越军使用弩的技巧,从瞄准的精确到连续发射的速度,再到弩力与箭重的最佳比例,他都耐心细致地讲解、示范。在他的指导下,越军士兵们日夜苦练,逐渐掌握了用弩的精髓,“军士皆能用弓弩之巧”,在战场上让敌人闻风丧胆。

同时,勾践还聘请了善于“剑戟之术”的越女。越女身形矫健,剑法高超。她教授士兵们“手战”格斗技术,一招一式,皆蕴含着致命的威力。在越女的训练下,越军的近战能力大大提升,“一人当百,百人当万”不再是一句空话。

然而,越地民风虽“悦兵敢死”,但惯于各自为战,缺乏纪律性。勾践深知,这样的军队在战场上难以形成强大的战斗力。于是,他颁布严格的军法,强调纪律性。规定服从指挥者有赏,违犯者“身斩,妻子鬻”。

一次演练中,一名将领自恃勇猛,不听号令,擅自冲锋。勾践毫不留情,当场将其斩首示众,并将其妻儿罚为奴隶。全军将士为之震撼,从此,越军纪律严明,令行禁止,在统一号令下如同一人,整体作战能力大幅提升。

勾践,这位越国的君主,在经历了战败的耻辱后,卧薪尝胆,决心重振越国。他深知在军事力量尚未强大之时,外交策略至关重要。面对“吴王兵加于齐晋,而怨结于楚”的局势,勾践毅然采用了“亲于齐,深结于晋,阴固于楚,而厚事于吴”的方针。

为了实现厚事于吴的目标,勾践效仿周文王对商纣王的“文伐”谋略,以非战争手段来削弱吴国。他常常派遣使者前往吴国,佯示忠诚,言辞谦卑,让吴王夫差逐渐放松了对越国的戒备。夫差沉浸在越国的表面顺从之中,自信满满地放手北上中原争霸,殊不知这正是勾践的计谋。

勾践还投夫差所好,助长他对宫室和女色的欲望。越国源源不断地送去珍宝和美女,夫差大喜,大兴土木,建造华丽的宫殿,终日沉迷于酒色之中,耗费了吴国大量的国力。同时,勾践暗中行贿用间,在吴国的统治集团内部制造矛盾,破坏其团结。

十年的时间过去,越国在勾践的精心治理下,“荒无遗土,百姓亲附”,国力日益复兴。越国的军队也经过严格的训练,成为了一支装备精良、纪律严明且“人有致死之心”的精锐之师。

而吴王夫差,在征服越国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一心想着北进称霸。伍子胥,这位忠心耿耿的大臣,再次进谏“定越而后图齐”,他深知越国才是吴国的“腹心之病”,而“齐鲁诸侯不过疥癣”之疾。然而,夫差却对伍子胥的忠言置若罔闻,他坚信自己的武力能够征服一切。

华夏历2208年,夫差下令出兵攻打陈国,旨在解除北进时来自侧翼的威胁。吴国大军如洪水般涌向陈国,陈国军民拼死抵抗,但终因实力悬殊,陈国陷入了战火的蹂躏。

华夏历2210年,夫差的目光又瞄准了鲁国。鲁国的城池在吴国的猛攻下摇摇欲坠,百姓们生活在恐惧与绝望之中。吴国的军队势如破竹,打开了进军中原的大门。

为了实现称霸中原的野心,夫差于华夏历2211年在长江北岸下令营建规模宏大的邗城。无数的民夫被征调而来,在皮鞭与呵斥下辛苦劳作。他们汗流浃背,却不敢有丝毫懈怠。同时,夫差还下令开凿由今扬州经射阳湖至淮安的邗沟,以沟通江、淮水域,并进而与泗、沂、济水联结。这项浩大的工程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夫差却坚信这将为他的北进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然而,吴国的百姓却在繁重的赋税和劳役下苦不堪言,国内矛盾日益尖锐。而越国,在勾践的带领下,正等待着复仇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