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作者:成人的童话 | 分类: | 字数:48万

第186章

书名: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作者:成人的童话 字数:2884 更新时间:2025-02-09 01:50:46

李想国跟着王湘在外面晃了好一会儿,才看到有人推着一辆排子车进了外院,停在垂花门边上。

王湘看到来人,打了个招呼,李想国才知道是准备搬到东厢房的杨家。

夫妻两个带着个大概三四岁的小闺女。

东西不算多,男人踩着个三轮车就全都拉过来了。

王湘热络地过来问女人,她家里老人怎么没跟过来。

女人把孩子放到地上,说她们很多东西没带,让婆婆把一些不想带过来,又不舍得扔掉的东西送乡下老家去了。

她要晚上才能回来。

倒是没谁抄着手看着他们自己搬家。

就连易中海都从家里出来,,李想国也动手帮着拿些力所能及的东西。

没一会儿就帮他们把东西全都搬进了房里。

刚歇了没一会儿,李家也来了。

夫妻两个拉着一辆装得满满的板车。

车子后边儿还跟着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领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儿,她怀里还抱着一个一岁左右的孩子。

杨家的男人显然跟李家的男人也都熟悉,自家还没收拾完,就乐呵地过来帮着他家往西厢房搬东西。

东西全都送到西厢房,男人跟大家打了个招呼,又拉着板车走了。

过了一个多小时又拉过来了半车东西,倒也很快就把东西都给搬了进去。

可见这年头儿,每家的东西也都没多少。

要是货拉拉开到这个年代,只怕老板都能被饿死。

这两家的男人都是二十四五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好年纪。

李想国还注意到,姓杨的好像是哪个车间的小组长。

李家的男人是个驾驶员,从他举手投足间,依稀还有部队出身的痕迹。

再想想另一个搬进来的是刘海中。

估计能分到这院儿的几家人,也是王湘特意挑选出来的。

这院安排的还都是有一定技术或者能力的。

就算是刘海中,好歹人家也能在六十年代中期就到七级工。

如果将他身上的官迷和打孩子的特性去除,技术水平肯定也肯定是厂子里靠前的那一拨人。

就他的水平,估计只要报名也能去三线了。

更何况刘海中可能不是个好父亲,棍棒底下没教出一个孝子,但是人家教徒弟水平高啊。

这不能不说也是种不得了的能力。

要是阎老抠有这能力,哪儿至于给邻居写对联还要收润笔。

逢年过节,子弟门生上门拜访都能踩破他家门槛了。

不过小说里少不了的是冉秋叶上贾家收学费。

就没一本书写过有学生或者家长到阎埠贵家拜访的。

由此可见,他那教学态度和水平,估计也就那么回事儿吧。

再等了一会儿,刘家也来了,两个大人三个孩子。

东西多了些,柜子、陶缸等一堆,三辆车子排着队停在了外院。

显然李家和杨家的男人都跟刘海中熟悉,也都没站着看热闹,搭手帮着搬动那些大件的东西。

李想国也看到,跟着车子来的那个虎头虎脑的少年,猜测他就是刘光齐了。

刘光齐倒也没站着不动,伸手去搬了个瓦盆,往院里走去。

刚走到门口,盆子不小心就撞到了门框上。

咣当、啪嗒两声,瓦盆的底儿直接被撞掉下来,砸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吓得刘光齐拿着盆边儿杵在门口一动也不敢动。

刘海中正好出来,看到儿子把盆子弄破了,伸手就给他一个大脖溜儿。

刘光齐不敢跑,也不敢哭,显然也是被打惯了。

看刘海中还想伸手,他老婆伸手拽了他一把,下巴隐晦地朝着刚从月亮门出来的王湘扬了下。

刘海中这才反应过来,板着脸呵斥刘光齐,让他把烂盆子扔了赶紧接着搬。

李想国看到这儿,也暗自点头。

这就对了嘛,哪儿有只爱长子,光打小儿子的刘海中。

偏爱很正常,毕竟每个父母的心都是偏的。

真像阎埠贵家,那才是奇葩。

电视剧里没打刘光齐,只不过因为剧情开始,人家已经搬走了。

他这是鞭长莫及,想打也打不着。

要是刘光齐真的跟他一起住,指不定连着孙女一起打……

哦,这个还真不一定。

哪怕是个孙女不是孙子,那也是隔代亲,哄还哄不过来呢。

住在刘海中隔壁的刘光齐痛哭流涕,“我惹祸我爸打我,我闺女惹祸我爸还打我……”

刘光齐应该是从小就被打怕了,上班分了房子就赶紧跑路了。

棍棒教育外加着偏心眼儿,剩下俩小的也有样学样,分了房子就偷摸地连夜跑路。

甚至地震后,刘海中空着房子都不欢迎俩小的回来,一门心思想着刘光齐能回来给他们养老。

甚至俩小的还为此大打出手。

只能说,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李想国看看时间尚早,看着刘家的东西也快搬完了,直接跟王湘说了声自己去买书,就跟几个人打了个招呼走了。

今儿下午也找个地儿待着不回来了,省得回头易中海又过来唧唧歪歪。

骑着车子直接去了隆福寺街里的书店去逛了一圈儿,买了几本旧书。

当然不止有想买的英文书,还有中文的。

当然这个看起来总是不习惯就是了。

毕竟版式完全不合习惯。

翻到一句话,感触挺深的。

“君子而诈善,无异小人之肆恶;君子而改节,不及小人之自新。”

反过来理解,就跟这电视剧的大团圆结局一样很主旋律。

电视剧的结局是许大茂被整个院子里的人原谅。

至于二创的什么傻柱被赶出来冻死桥洞,被野狗啃的什么见了鬼的“原着”……

啊呸!

你们当四九城是什么地儿,二三环又是什么地儿,哪儿的桥洞都允许你们蹲着睡觉?

万一呼噜声太响,领导过路时候被吵到怎么办?

如果真的存在冻死桥洞结局,那也至少也是越明年,甚至再往后到〇五年冬天也不无可能。

还什么被野狗吃了,许大茂收尸……这东西你们什么脑子想出来的?

你们这是让读者存了脑子,自己也把脑子丢了,闭眼睛写出来的桥段吧?

你怎么不设计个傻柱和傻茂决战紫禁之巅?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四九城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一致通过了《四九城严格限制养犬规定》,该法规于一九九五年五月开始正式实施。

这电视剧的大结局也刚好是那年。

更何况你总不能今儿还在拍大院儿的全家福,明天就直接翻脸把傻柱赶出院子吧?

你们当这是网红摆拍扶贫呢!

这个国家,法律法规的促进、提高、加速……可能都不靠谱;但是你不可否认的是禁止、杜绝……是绝对的令行禁止。

毕竟后者往往意味着可以罚款,执行机关可以创收,执行意愿强烈。

九五年四九城的人均年收入八千多块,但是办个狗证就得五千块,那办证的人不得心疼死啊。

能吃人肉的狗,那起码也是大中型犬吧。

尤其是大型犬那更是在这禁令范围内。

你能指望泰迪疯到朝着弥留的傻柱脸上咬一口?

就它们那比成人还差的咬合力,你能指望它们咬透傻柱那烟熏火燎外加油腻包浆的厚脸皮?

更何况,你们不会以为四九城就没偷狗的人吧?

上有法规禁令,下有偷狗贼,谁还会顶风硬上,把狗撒开放着满街跑?

偷一条狗,咋也能卖个百八十块钱的。

满大街跑的哪里是野狗,那他妈的是天上掉下来的软妹币!

抢着捡钱的人会少吗?

《卡拉是条狗》就是描写九五年四九城找狗的电影,建议您抽空搂一眼去。

那年头儿,人上街会被查身份证,狗上街也得被查狗证。

人没证,还不能把你怎么样,最多也就是让你去找身份证,去拿暂住证。

狗没证,那不好意思,直接罚没。

要是狗主人脑子拎不清,说不准那狗明天就进火锅店了。

那年头儿可没敢围了火锅店,甚至让店主给狗下跪的爱狗人士。

更何况即便真的不爱人的爱狗人士,也没几个敢跟警察瞎逼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