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我,薯条,苏联英雄

作者:训练失败的科学家 | 分类: | 字数:136.9万

第45章 间章 苏德战争的人心向背

书名:我,薯条,苏联英雄 作者:训练失败的科学家 字数:3293 更新时间:2024-11-02 11:48:54

(半科普向,最后带有强烈的价值观倾向,大家选择性观看)

一方面是德国人。

德国人能提出“巴巴罗萨”这个速胜计划,有一个原因,是基于其对苏联人的刻板印象。

即德国人曾天真的认为,苏联人大多数愿意从斯大林主义中被解放出来。

这一点,在德军进攻初期看来,有点道理,德军在波罗的海三国,会受到热烈欢迎,而在另一些地方,比如西乌克兰的一些地区,也不会遭到当地人的抵制。

但也就仅此而已了,波罗的海三国的复杂历史问题,与西乌克兰地区依然保有的,对一战德军的占领记忆,所能制造的影响也就这么多了。

(这里作者解释一下,从比烂角度来说,与沙皇的农奴统治相比,一战德国的殖民统治算是先进的。)

而随着德国人的,糟糕的占领政策落地,当地人对德军的态度,几乎可以说是迅速降级。

毕竟德国国防军统帅部,在开战前就根据苏联并未签署《日内瓦》《海牙》等战争公约为借口,发布了三道命令,

一,苏联政治军官并非战俘,抓到后应该立即枪决。

(着名的“政治委员命令”)

二,德军士兵侵犯平民与战俘的行为,应由其所属部队指挥官决定是否处罚。

(东方大国的所有人都应该懂,这条类似于“领事裁判权”的命令所代表的意义。)

三,任何“攻击”德国军人的平民将被处决。

(德军统帅部,显然没有给“攻击”准备一部厚厚的民法典来解释。)

虽然有些德国国防军高级军官在回忆录中宣称,他们拒绝了传达这样的命令,或者将此类命令,全部归于跟在国防军身后的党卫队和类似性质武装身上。

但随着后世历史研究的深入,这些说法被发现大多站不住脚。

比如德国历史学家菲利克斯·勒莫尔,研究了全部德国野战集团军处决苏军政委报告后指出。

德军部队,充其量有时会为了避免影响士气,将处决战俘的任务移交给后方的保安单位,但大部分时间,仅是一些高级指挥官会在原则上抱怨这一做法会影响部队军纪而已。

而如曼施坦因这类,受到纳粹思想影响比较严重的高级指挥官,甚至会相信“犹太人都是共产党,他们会威胁后方安全”这类离奇故事,从而配合党卫军在自己辖区内大肆搜捕。

此外还有自己编造离奇故事的德军高级军官。

比如,下一卷将作为主角对手之一的,尼古拉斯·冯·法尔肯霍斯特上将,其向自己领导的“挪威”军下发传单,提醒士兵要提防苏联人使用生化武器,还要“特别注意牧师、政委和犹太人”。

(这里作者强调一点,请不要将本文中,任何历史名人的性格与言行,当做他们真实的形象,毕竟在这里,他们都是作者手里展现剧情的棋子。)

而这种情况在德军过分年轻的低级军官中更为严重。

(德军低级军官和高级军官,由于一战原因,中间像是隔了一代人,前者成长在纳粹统治下,后者成长在德皇时期,因此他们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

纳粹党的侵蚀在一些德国国防军部队中,达到了1/3。这些小胡子的年轻追随者,拥有比其他士兵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好的教育水平,其对部队的影响显而易见。

国防军士兵,普遍将苏联人看成傻里傻气又包藏祸心的“劣等人”。

这一思想,让这些士兵,在面对战争时,轻易克服了杀戮同类的心理问题,并又进一步,让这些士兵在暴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这导致德军对苏军战俘与平民的暴行,从战争第一天开始,就伴随着德军部队的进军,燃烧在整个东欧的土地上。

至于跟在国防军身后的,负责统治和剥削占领区的各种组织机构,比如各种保安师的行为那就更不用过多描述了。

这些缺乏训练,武器不足,但却同样怀有纳粹思想的部队,和每一个东方大国人都熟悉的,那些曾经肆虐在神州大地上的同类生物一样。

够坏的会坏到骨子里,不够坏的也会因为力量不足,让位于够坏的。

在这样的组织架构下,德军别动队会做出,怂恿斯拉夫人攻击犹太人,这种离谱举动也就不是那么令人意外的了。

当然罪行也不仅仅发生在犹太人身上,数量更为庞大的,非犹太人所遭受的苦难更为严重。

其规模大到至今无法精确统计,但是可以估算出约有300万人,被运到了德国当做奴隶使用,其结局下场并不比我们被运到岛国的同胞好到哪里去,还有约330万苏军战俘死于饥饿、疾病和寒冷。

这些数字中包含的一些事件,也十分类似于他们的类人同行,在东方大国和东南亚的所做所为。

比如德国人也曾搞过类似,美军战俘在菲利宾遭遇的“巴丹死亡行军”,即让苏军战俘,徒步在冬季严寒中穿过东欧前往德国。

再加上“东方总计划”的影响,整个德军占领区的人民,处于食物和一切生活必需品被系统剥夺的慢性死亡状态。

上述所做所为,让原本在1941年,德军后方仅有的,极少数内务部特别部队和部分被打散的红军,迅速发展成了,仅次于南斯拉夫游击队的游击队伍。

而在德式三光与俄式游击队的对抗中,德国人残忍的行为,更是成功的激起了占领区人民的反抗情绪。

将小胡子臆想的,针对犹太人与共产主义的清理战争,变成了德军对抗苏联境内全体人民的战争。

其必然失败的结局,也就此开始了倒计时。

…………

另一方面是苏联人。

对于一名生活在苏联的普通人,甚至是普通士兵来说,德国和德军士兵,一度是带有某种滤镜的。

在滤镜中,德国是发达的工业国,那里有苏联无法想象的漂亮商品,那里的人富有教养且彬彬有礼。

在滤镜中,穿着远比苏军士兵更为得体和漂亮的制服,乘坐着从整个西欧搜刮来的各种“漂亮”汽车,吃着苏联人没见过的巧克力,口袋里装着精美钢笔,或拿着精美笔记本的德军士兵,看起来异常“文明”。

再加上,德国作为马克思的故乡,在苏维埃过去的宣传中,还是一个有着强大工人阶级的国家。

这些工人只是暂时屈服于小胡子的手枪与绞刑架,才跟着纳粹党行动。

而这些随时会起来反抗纳粹统治的工人,组成了法西斯德国以外的,苏联滤镜下的,一个“真正的、人民的德国。”

这种强烈的滤镜,让一些联共(布)老党员认为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国内会立即爆发反抗小胡子的“巴黎公社”式革命。

甚至让一些苏军士兵拒绝对普通德军士兵开火,理由则是离奇的,“那会让“被迫”给小胡子充当炮灰的,德国劳动人民由于得不到苏联人民的帮助而感到失望”。

这些离奇的滤镜,无疑需要为,苏军在最初的溃退,负一些责任。

当然,随着德军不光彩的一面,逐渐在战争中表现出来,这些滤镜被打破了。

苏联人最终意识到,至少在他们进行卫国战争的过程中,“真正的、人民的德国”是根本不存在的。

他们面对的也从来不是单纯的一小堆纳粹类人,而是一整支,被狂热思想影响的德军部队。

………………

随着德军宣传的幕布被揭下。

随着苏联人眼前的滤镜被击碎。

双方战前的天真迅速消失,

这场战争也迅速升级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最终苏德战争,或是苏联语境下的伟大卫国战争,演变成了一场,四千万装备着当时最精良武器,被各种疯狂情绪所支配的士兵,在数百万平方公里土地,以及其对应的天空,与毗邻的海洋中,进行的一场长达1417天的残酷厮杀。

这是一场人类战争史上,前无古人,并且作者单方面希望后无来者的,登峰造极的战争。

其背后的含义,一点不比我们先辈所经历的那14年含义少。

甚至某种程度上讲,只有透过这场,我们可以部分作为局外人的战争,我们才能看到更多绝对不同于,东方大国“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家国情怀以外的,真正复杂的,影响世界大势与大战结果的人心向背。

“苏联”这个词,在国内的舆论环境内,是有着复杂含义的,甚至一度是可以与“邪恶帝国”画等号。

但是随着时间流逝,在这个世界百年未有变局之时,再次回望这个词语的时候,特别是将其与,另一个复杂的“邪恶帝国”并列在一起看时。

人们终究能从真实历史中,邪恶、正义、残暴、人道等错综复杂的,纠葛在一起的情形中与评价中,看到某种真相。

关于苏联,被某些国家仇视的真相,

关于苏联曾具有的,超出时代的力量是什么的真相,

关于苏联身上所带有的,理想主义色彩背后是什么的真相,

这些才是这个词语,在已经离我们远去的,接近半个世纪里,反复被人提起的关键。

………………

当然这一切,对于处在二战刚刚开始时间点的,两国人民或者士兵来说都太遥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