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他是奸细

作者:藏宝猎人 | 分类: | 字数:56.6万

第50章 朱棣藏宝(一)

书名:他是奸细 作者:藏宝猎人 字数:2624 更新时间:2024-11-01 08:49:30

永乐大帝,即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是诸皇子中比较有才华的一个,最初封号燕王,封地就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朱棣被封为燕王,是其父亲朱元璋力荐努力的结果。

当时的朱元璋,经过了数年的讨伐征战,南方诸雄已经基本被消灭殆尽,只有北元势力还在。

被驱逐到漠北的北元,己是强弩之末,面对新兴的大明政权,己不再具备任何威胁。但其残余势力,仍不时到边境捣乱一下,刷刷存在感。

为了保持北部边疆的稳定,并伺机消灭北元势力的潜在威胁,就必须在长城一线,寻一个立脚点,驻扎重兵。

这时候,北平的战略地位就凸显出来了。

由于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朱元璋决定向这儿派驻重兵,并以此作为讨伐北元的桥头堡。

这样一个战略要地,派谁镇守,朱元璋犯了难。

一向疑心很重的他,自然不想把防守此城的重任交给别人,他觉得,只有交给自己的儿子才放心。

但他儿子不少,有十几个,他们中,谁堪当此重任呢?

无疑,长子朱标是最佳人选。他文武全才,仁慈宽厚,即使在诸多开国将帅中,也毫不逊色。假如他镇守北平,父子俩一南一北,互相呼应,此等战略布局,简直可谓天下无敌了。

可是朱标由于是长子身份,又是他最疼爱的孩子,己被立为太子,是国家未来法定的皇位继承人,自然要留在身边,接受教导。

诸皇子中,除了朱标,还有谁比较靠谱,适合这一重任呢?朱元璋脑海里交替闪现着儿子们一个个熟悉的面孔,思考着。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朱元璋掰着手指头,想了又想,算了又算,比智谋论武功,发现在众多儿子中,朱标除外,还有一个儿子比较优秀,是不可多的帅才。

那就是四子朱棣。

但是北平那个地方紧靠漠北,一向是个苦寒之地,远没江南水乡富裕,加上又是与敌斗争的前线,所以诸皇子在选择封地时,都不看好这个地方。

怕朱棣也有这种想法,朱元璋决定试一下他的态度。

一天,他在宫里喝酒,特地让朱棣作陪。

酒间,朱元璋忽然情绪失控,大放悲声。

朱棣大吃一惊,就问父亲为何事如此伤感。

朱元璋就说出了心烦之事的原因,说他想在北平派驻重兵,可是却选不出一个合适的人充当此大任,心里难过,所以才忍不住抽泣起来。

“父皇多虑了,想我堂堂中华,泱泱大国,贤人辈出,帅将之才多俯拾皆是,那里还缺少人才?开国将帅中,随便一人,都堪受此任。”

“确实,这些人都可胜此任,但那是以前。那时是创业阶段,离不开外姓人的帮助。可是现在建国了,你们也长大了,守疆护土的重任仍要依靠外姓大臣,我们老朱家的江山,能坐得稳吗?”

朱棣一听,明白了,原来老父亲不想把此战略要地,交给异姓王,这样他不放心。交给自己的孩子,又怕能力不够,担负不起此重任,才为难伤心。

忙劝慰父亲,说为此烦恼大可不必。

说他朱棣虽无大才,但镇守一个小小北平,所学之才,还是游刃有余的。愿意替父排忧解愁,镇守北平。

朱元璋大喜,当即封他为燕王,给了他许多精兵良将,让他即日起程,前往北平。

在老父亲千叮咛万嘱咐之后,朱棣走马上任了。

他也确实没负父望,在坐镇北平期间,几次对北元实施讨伐。

朱棣确实是个难得的军事奇才,由于策略得当,他在付伐北元的战争中,最终把北元的残余势力,打得落花流水,迫使他们再次北迁,使之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再没本钱在边境捣乱了。

自此,北方边境进入了一个相对安宁的时期。

百姓安居乐业,人们把因战争荒废的田地,重新恢复种植,到处是忙碌的人群。人口也得到了增长,边境呈现出从未有过的欣欣向荣景象。

这时候的朱棣,是没有任何野心的。他安心地做着自己的一方诸侯,为国家毫无怨言地镇守北大门。尽心尽力,虽然很苦,也觉得是份内事,从不抱怨。

除了对朱元璋言听计从,充满崇拜外,对大哥朱标也是唯唯诺诺,十分地敬重。对其皇太子的身份,身悦诚服,没有一点异议。

但是世事难料,后来朱标死了,侄子朱允炆被立为太子,成了皇位继承人,他就开始闹情绪,心有不甘了。

侄子是晚辈,又没有任何战功,要做未来的皇位继承人,他是一百个不服。

但由于那时候朱元璋还在,他即使再憋屈,也得忍着。

并且还要做出十分欢迎的样子,来迎合父亲。

那时候朱元璋虽然老了,但虎威仍在。而且越老越变态,越极端,越喜欢杀人。

而且杀人不需要多大的理由,管你功臣良将,一个不顺眼,杀。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不知有多少开国功臣,被他清洗掉。

而除掉这些开国功臣的理由,就是因为这些人太优秀了,军事能力太突出了,怕孙子以后驾驭不了他们。因此在自己还能有所作为的时候,给孙子未来从政铺平道路,扫清一切可能的障碍,绊脚石。

凡是他认为对孙子登基有威胁的,一律杀掉。

甚至自己的亲生孩子也不放过,真是一个好爷爷。

这时候的朱棣,因为手握重兵,也过得提心吊胆,生怕父亲找个小理由,收了他的兵权,把他废为庶人。

所以那时候他最懂得夹尾巴做人,十分地低调。

比如老朱说六月天昨还这么冷啊,是不是要找个皮袄穿上,他就赶忙做出哆嗦发冷的样子,变着法儿讨好父亲,以求自保。

这样极度憋屈压抑的日子过了几年,事情发生了转机。

那个叫他又怕又爱的老头儿,带着对这个世界的无限眷恋,走了。

他年少的孙儿朱允炆,顺理成章地接了班,继承了大统,成为了大明国的第二代帝王。

这小子也不知是史书读多了,从历史中悟出了太多的治国经验,还是脑子出问题了,上任伊始,屁股还未坐热,便听从手下大臣的建议,削藩。

要收回以前老皇帝给儿子们的福利,让他们交出军政大权,做无兵无权的光屁股王爷。矛头直指手握军政大权的各路藩王,和叔叔们直接杠上了。

你看这小子多不知天高地厚,他把矛头的重点直指朱棣。

因为朱棣在各路藩王中,军事实力最强,是最危险的人物之一,是削藩的重点对象。

他就不知道,他四叔天生就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以前规规矩矩,是因为朱元璋在,能镇住他,就好比头上带了个紧箍咒。现在没人约束了,不需要伪装了,露出了真性情,惹火了可是啥事都干得出来的。

果然,在接到侄儿的撤藩诏令后,朱棣暴跳如雷,说侄儿身边有小人,在调拨他叔侄关系,他要清君策,清除皇帝身边的小人。

意思是他对侄儿的这道诏令不可接受,他要造反。

后人在评价这段历史时,认为建文帝撤藩就是一步臭棋,有点操之过急了。

其实削不削藩,朱棣造反都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削藩只是一个导火线,是朱允炆给他送来的一个借口。

对于一个擅于搞政治的人来说,造反也得有一个说得去的理由,否则难以服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