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西汉搞建设
作者:刘珊珊 | 分类: | 字数:58.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35章 规划
在这准备的功夫,卫少儿严肃对儿子说:“去病,你性子野,我也不好说什么。但你要长点心,面对皇上要格外恭敬,今时不同往日了,你姨母的日子也不好过。”
霍去病腾地一下站了起来:“怎么了?”
卫少儿叹了口气,把最近后宫人才济济、人口密度越来越大的情况给他讲了讲,末了,还总结道:“我们是外戚,小心点总没错。”她原来也不信的,但是妹妹和弟弟说的多了,也就明白了。
霍去病眼神惊疑不定:“居然是这样的吗?我们把姨母接回家吧?”
他可很了解姨母的价值观的,姨母一定过得不开心。他现在也有大宅子了,母亲可以跟着继父过,他赡养姨母也行啊。
“霍去病,”卫青厉声道,“你在说什么胡话?你想要灭族吗?你好好的,就是对姐姐最好的支持了。”
霍去病闷闷地坐下了,立功了也不开心。
唉,还是打仗好,不需要想那么多,还可以杀敌人……
卫青看他不开心,教导他道:“未来的日子长着呢,这才哪里到哪里,要是这就不开心了,你让我们这些长辈怎么放心你。我就是哪天死在外面,也不安宁,也要担心你,要担心家里面没有立得住的人。”
霍去病眼睛红了,不敢看卫青:“舅舅说什么呢?”
卫青长叹:“你自小就富贵,皇上也宠你,就是匈奴都没让你吃亏,受过最大的挫折怕不就是被我们这些长辈训斥。我们一边不希望你吃苦受挫,一边又怕你不会吃苦受挫。”
霍去病安静地听着舅舅教诲。
卫青看到他听进去了,有些欣慰:“有时候我都希望你能学一学李广,虽然我知道你看不上他。遇到诸多挫折,起起落落,依然自尊自信,不放弃自己的追求。”
霍去病要开口反驳,却觉得舅舅说的很对,细细思索。
卫青最后总结道:“三姐让你读书,你也读进去一些,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当年她用此言劝谏皇上,今日希望你也能听进去。”
“当然,咱们家可能也不至于……但你该长大了,不能再随性了,也还要帮衬家里。”
“有空去橐驼园看看吧,我希望你能像橐驼一样,即使身处逆境,也能自强不息。”
霍去病郑重应下了。
他确实是个随性的人,出征时嫌弃缴获的辎重影响他的速度,就把缴获随手丢了……原也不是什么大事,但也可能被文官抨击,若是皇上不愿意压一压,也麻烦……
又过一天,卫昭召家人入宫,要见见外甥,霍去病的心倒是已经平了。
刘彻很知趣地没让那些乱七八糟的人出现扫兴,今日倒是纯卫昭家人。
霍去病又跟卫昭讲了讲自己的经历,卫昭嘴角含笑,心情似是很好。
阴山眨巴着大眼睛,目光灼灼地听着表哥讲故事,心里十分向往。
阿栩、丝路也安静地在一旁听着,弃疾、定襄、曹宗等也没有哭闹。
霍去病发现,事情似乎不像自己昨天脑补的那么糟糕……
姨母似乎也没有很不开心,弟弟妹妹们都很崇拜自己的样子,就连好友曹襄都似乎很敬佩他……当然,曹襄掩藏的很好……霍去病也高兴了起来,然后就口无遮拦了……
“阴山,这次表哥虽然有收获,但是也不方便给你,毕竟要献给陛下。”
刘彻大笑。
阴山撅嘴:“我也不是小孩子啦。”
霍去病也笑了:“不错,不错,阴山越发威武雄壮了,一看就长大了。”
卫昭一皱眉,你小子说话很危险啊,惹哭了你来哄?
阴山脸色十分尴尬,她承认,她胃口好了点,运动量大了点,嗓门大了点,晒黑了点,个子高了点……也不至于威武雄壮吧……
“表哥说什么呢,”阴山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来,避免尴尬,“我还在长身体呢,母后说,小孩子就是一天一个样。”
霍去病没发觉小女孩的尴尬,喜滋滋道:“我小时候,姨……皇后也是这么说我的呀,还让我多吃肉喝奶,说光看体格就壮实,就是打架上战场也不吃亏的,果然说对了。”
曹襄觉得这个发小真是太糟心了,连忙接话:“说的很对,去病从小便有志向,果然也做到了。”
众人纷纷称赞霍去病,这事就混过去了。
次日,卫昭去了大汉科学院。
这次,她带了一个八岁的孩子。
孩子小小年纪,却行事一板一眼,很是古板。
卫昭摸摸孩子的头:“阿栩,知道为什么我带你拜师吗?”
公孙诩摇摇头,很是严肃。
卫昭今日,便是让公孙诩拜了大汉科学院实际掌舵人籍福为师。
籍福此人,很有才智,毕竟也是在窦婴和田蚡手下混过的人,又心存善念,让卫昭觉得他是个好老师,而且……近来大汉科学院又做出了许多成就来,让卫昭不得不再巩固下自己的控制。
但在外人看来,籍福就是个小人物了。
就算不是皇后和大将军的外甥,骠骑将军的表弟,公孙诩的身份也很显贵了。
卫君孺可能有一些不满……毕竟,卫昭方面还只是个路人的时候,就想方设法让卫青拜了曾任三公的直不疑为师。
卫昭和姐姐没法说到一起去,干脆直接跟孩子说……小孩子其实懂得不少,成人不应该总把小孩子当傻子。
卫昭缓缓道:“你可知道,为何给你取这个名字?”
公孙诩点点头可,一脸庄重:“姨母希望我会自保。”
卫昭点点头:“正是。小时候看不出你的品性,只觉得你能平安一生就好。但现在却觉得,你反而是最适合做我衣钵传人的人。这大汉科学院是我一手建立的,我希望培养你做接班人,希望你能好好努力。”
公孙诩向来平静的小脸上闪过激动和得意,然后迅速消弭,他木讷地点点头:“阿诩知道了。”
公孙诩一直以为姨母更喜欢表哥……表哥确实算是姨母养大的,又很厉害,公孙诩能理解,但是也希望姨母更喜欢自己……
没想到,姨母居然希望自己做她的继承人吗?
对卫昭来说,她想的更多。
说起来,从对应的出生时间来说,公孙诩肯定不是历史上的公孙敬声。
历史上,公孙敬声除了跟公主通奸外,还贪污军饷……贪污军饷实在是踩到了卫昭的底线……
卫昭一直努力把他教成一个君子,到现在一直是很成功的。自己的姐姐和姐夫实在是不会教育孩子,卫昭便想给阿栩找个聪明又善良的老师教导他。
加上阿诩从小动手能力很强,又很能静下心来学习,卫昭便动了让他做科研的念头。
大汉科学院有多重要不用多说,更妙的是,大汉科学院的重要性别人不知道。
深耕了快20年,火药居然都快搞出来了……虽然威力可能不大,但是起码可以惊马……
青霉素也搓出来了……现在偷偷摸摸地找闾左贫民试药……
哎,卫昭有些不忍,觉得不人道,但想到试药还有活命的机会,总比机会都没有要好,就又说服自己继续搞医疗事业。
至于疫苗……卫昭目前还没发现天花……其他的病她也不懂啊……只能把疫苗作为葵花宝典的组成部分传世……
公孙诩拜了籍福为师,按年龄算,籍福退下时,阿诩刚好可以接手。
自己让公孙诩拜师,对籍福来说,也代表着信重,想来对自己会更加忠心,未来几十年,可以保证自己的基本盘还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
卫昭是家里的大家长,需要结合个人意愿和天赋,给家里每个人都规划合适的道路。
兄长卫长君偏居一隅,专心研究自己的动植物,算是家里的退路,就算在长安的人全灭,至少哥哥很可能还会活着。
弟弟卫青、卫广和外甥霍去病不用多说,安心带兵。
弟弟卫步在经商,逐步接手家乐福、天一书铺等产业。
让阿诩接手科学院,自然掌握了先进生产力,收揽天下工匠。
卫昭自己继续做老师,察举制被她搅合的差不多了,现在选官想要好出身,都要来大汉黎民学院接受政治教育,学习共学,这些人便都成了她的学生,有才的收归己用,比如那桑弘羊。
底层的吏要通过考试招聘,考纲自然都是义务教育的内容,普通人家想要考上吏最好还要去接受义务教育,又如何能不对建设体系的卫昭心存景仰呢?
现在,她是这些学生最大的靠山,自可在刘彻反应过来前自成一党……未来,也希望刘彻投鼠忌器,不要轻易动手。
义妁是卫昭的御用医生,卫昭信得过,也算保护自己的安全……
弃疾、无伤太小,还看不出什么……卫昭其实很想安排人手进锦衣卫,但这个难度很大,特别是她最关心的南镇抚司。
南镇抚司就是个特务机构,里面没有自己人,反而有江充这个小人,让卫昭很难受,但又不敢做什么……北镇抚司她不是很担心,曹襄她还是很信得过……就算不帮自己,起码不会构陷自己。
剩下的便是卫昭自己的孩子了……
她平时尽量一碗水端平,但是随着丝路成长,她觉得她想的简单了……
丝路这个孩子,看似忠厚,但似乎心机不少,卫昭也不知是好是坏,但总归比傻要好……
丝路若成为皇帝,想来手腕够,若加上弟弟和外甥侄子们知进退,自家人大概率是有善终的……所以卫昭要一边防着刘彻,一边防着自己儿子……
谁让自己儿子也姓刘,有刘家的血脉呢?
卫昭想了很多,觉得自己只能疯狂偏爱长子了,然后快乐教育定襄,让丝路感受不到威胁,只感受到责任……
走一步看一步吧,先把青霉素搞出来给去病防身。
公平竞争宣传月还是如火如荼开始了。
宫里居然开始张贴标语“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以财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大概意思,便是宣传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