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西汉搞建设
作者:刘珊珊 | 分类: | 字数:53.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67章 政变6
卫昭痛斥刘彻:“我等今日前来,从未矫陛下之诏,乃是奉高祖之命,陛下乃高祖曾孙,可还记得高祖白马之盟?高祖和诸位贤良有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陛下明知那赵氏秽乱后宫混淆皇室血脉,却依然纵容,就算赵氏子不能篡取大汉神器,只是封王,也背离白马誓言。陛下虽贵为至尊,却也应遵守高祖之训诫,不得肆意妄为。”
刘彻面无表情,堪称有苦难言……
古代没有DNA检测,真的说不出来孩子到底是不是刘彻的……就算看长相,也得等孩子长大吧?那孩子明显长得更像赵婕妤……
刘彻不便开口,刘屈氂忍了忍,直接开口,当仁不让:“赵婕妤是否是皇室血脉,陛下说的不算,难道皇后说的算?若是如此,干脆说后宫除了太子、二皇子、三皇子,都不是陛下血脉好了。”
卫昭微微一笑:“皇子是不是皇上血脉总有人比丞相要清楚,丞相身为一个大臣,又不住在宫里,也没有调查,缘何如此肯定?难道中间有丞相什么关联吗?况且这事,是宗正求证,案道侯公布的,总赖不到我头上吧?莫非丞相是欺负案道侯一个死人,不会说话吗?”
宗正听到这话,咬了咬牙,连忙窜出来:“赵婕妤秽乱后宫,意图颠覆大汉江山……我已和案道侯调查清楚。赵氏图谋不轨,伪造玉石,那制作玉石的工匠把玉石的来源、制作图案详细说清,分毫不差。后赵氏假孕,给皇后下药,逼迫皇后出宫养病,与人在后宫通奸,时间正对的上。”
玉石的事是真的……他也算参与了……但通奸就是假的了……不过没关系,皇后已经把赵婕妤宫里人杀干净了,算是死无对证了。
反正都这一步了,宗正干脆拼了:“赵婕妤父亲是罪犯,现在是阉人,就算天降祥瑞也轮不到这样出身卑贱之人身上。”
这其实在大汉算是真理……大家都很在乎出身的……赵婕妤这出身实在是太差了……
这其实就扯不清了,刘屈氂无奈,只能继续高呼:“尔等叛逆,焉知九皇子非天命之人?九皇子是陛下亲子,赵婕妤堪比尧母,明明是祥瑞……”
封建迷信的话还没说完,卫昭直接呵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陛下沉醉在春秋大梦里,有人妄图伪造祯祥,却不知道国家要亡了吗?拳夫人的玉是怎么来的,你们当真不知吗?”
“陛下可曾知道,上个月黄河挖出来一只眼的石人吗?可曾听过,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吗?”
众人被卫昭吓了一跳……这怎么又跳到造反上了……除了皇后还有人造反吗?
大汉要亡国?不至于吧……
什么独眼石人……天下反叛?
卫昭不愧是历史发明家,把元末的故事直接引用毫无压力……
就现在这通讯技术,她说有,谁能证明没有?直接告诉刘彻,他不得人心,丧失了基层的控制啦。
史官估计也得将信将疑地写进书里,就是辛苦后人了,得去挖呀挖呀挖了,还肯定找不到这独眼石人……
“陛下没听过那反诗吗?云从龙,风从虎, 功名利禄尘与土。 望神州,百姓苦, 千里沃土皆荒芜。 看天下,酷吏主, 天道残缺匹夫补。 好男儿,别父母, 只为苍生不为主。 ”
诗句朗朗上口,还挺有气势……
“陛下被奸人迷惑,高坐宫中,怕是不知道,酷吏动辄抄家灭口,苛捐杂税,天灾四起,户口起码减了三成,百姓无立足之处,生下孩子不敢抚养,溺死道边。看来高祖当年立下白马之盟十分有远见,预见了终有一日,妖孽横生,将违背白马之盟。现在又果然异象横生,黎民百姓也加入到这讨伐非刘氏王的队伍中了,可见守护白马之盟就是守护大汉江山。”
拒绝跑题,回归主旨……
刘彻你看看,你绿帽子戴的稳,违反了祖宗家法,不仅我反对你,天下人都反对你,你简直是站在了天下人的对立面上。
宗正继续道:“正如皇后所说,我等已在长安手刃赵婕妤母子,血溅五步,其血臭不可闻。”
刘彻终是长叹一声:“何至于此啊。”
刘彻明显服软了,卫昭知道,他未必是信了自己的鬼话,而是形势所逼,毕竟儿子们都在自己手上,刘弗陵也被肉体上毁灭了……
刘彻对太子动手多半是为了防外戚,大概也有怕太子改了自己的政策的缘故,在乎身后名嘛……
卫昭觉得,刘彻需要考虑平稳着陆的问题……
女人,真的不重要了……什么你爱她,她爱他的……听着都挺可笑的。
卫昭能感受到这种微妙的变化,但刘彻身边王弼等人不能接受皇帝服软啊……
王弼厉声怒吼,作为公公的他声音很是尖利:“江大人监察天下,若是有人行为不轨,江大人如何不知?”
这话跟宗正的实锤比起来有些不讲道理了,卫昭看这厮还是不服,冷笑道:“怎么,内侍和前朝蒙蔽圣听,都不掩饰了吗?”
第167章 政变6
王弼又喊道:“皇后张嘴就是反叛,叛者可有组织?可有财帛?响应者何人?何时起事?”
啊,这该死的细狗。
这么注重细节吗?
在张角的岁在甲子和黄巢的九月八中,卫昭果断选择了九月八……
“何必自欺欺人?哼,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其实卫昭个人更喜欢那句“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但封建社会就不配碰瓷革命了,就算自己、她亲儿子也不配。
而且阎罗是佛教里的人物,佛教还没传入大汉,现在公认的幽都王是东岳泰山大帝……她就算不忌讳,也得想想自己女儿叫刘岱……
皇后写诗一直不错,但张口就来这种杀气腾腾的诗,让人很紧张……
不仅刘彻这边紧张,其他大臣也紧张……他们是和大汉绑定的,大汉完了,他们也要完蛋啊……
他们没有私兵,缺德事也没少做……心虚的很。
终于有人有些忍不住了:“皇后,这,如何是好啊?”和大汉存亡比起来,换个皇帝好像也不是什么大事了……皇后好像很有才华的样子,能解决反叛问题,保证大家的安危吗?
统治阶级软弱啊,就是胆小……
皇上是没办法收拾残局了……外地的老百姓谋反不知道也就罢了,皇后谋反也不知道……不值得信任,也不能保护他们这些大汉的大臣了……
卫昭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能有一条活路,谁愿意造反呢?正当减税止杀,休养生息,修建水利,预防天灾……可惜啊,百姓未必会再信陛下了……”
刘屈氂又要说什么,卫昭直接打断他,告诉刘彻今天火并的后果:“事发突然,来不及会齐天下有志之士共讨,今日除远在封地的越王、蜀王外,陛下所有血脉均奉高祖之命,汇聚在此。陛下权重如天日,我得势微如星火,即便如此,若我等事败,想总有来其他王侯,如中山王、赵王等,和其他正道义士,不计个人得失者,前仆后继,驱逐奸邪。今日之星火,他日必可燎原!”
卫昭说的大义凛然,声音都比其他人大,简直是嘶喊的,但大意想来聪明人都听懂了……
今天就是刘彻赢了,除了卫昭另外两个儿子外,其他儿子都得一网打尽……
越王和蜀王也会因母亲造反,前途也实在堪忧……搞不好就什么赵王、中山王上位了。
那刘彻从16岁成婚到现在,所有孜孜不倦的努力的“成果”被一网打尽肯定是真的。
刘彻冷冷地看向卫昭,并没有说话。
帝王不应该受到威胁……
刘彻还没想好怎么做,广陵王居然窜出来,速度之快,让人怀疑他蓄谋已久。
广陵王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请父皇诛除奸佞,明诏天下,陈明赵婕妤之事,交出兵权。”
他也拼了……
他是除了皇后儿子之外刘彻的长子,还封王了……
无论怎么样,他一定最先死……只能学宗正了……所谓见贤思齐。
其他皇子似乎也感受到了威胁,或是哭是会传染的,一个个也嚎啕起来……
刘彻和卫昭都是心如磐石,毫无所动……
广陵王继续嚎啕:“刘屈氂,你乃中山靖王之后,也是高祖血脉,为何策划此事,混淆皇室血脉对你有何好处?你是何居心?中山靖王若泉下有知,定然也会以你这不肖子孙为耻,恨不能亲自清理门户!”
这话简直是给刘屈氂直接泼粪了……
暗示刘彻,这是诸侯王颠覆刘彻统治的阴谋啊……
若是想象力充足,结合前面刘屈氂为赵婕妤辩解,卫昭怒斥他不可能了解宫闱……
在春秋笔法下,会不会有人觉得刘弗陵是刘屈氂的儿子?
刘彻真的是个很理智的人,他的情绪大部分都是表演出来的……甚至有的时候面子都可以不要……
刘彻果然如卫昭所想,缓缓开口,倒是叫的太子:“刘据!”
卫昭心知戏肉来了,自己应该退场了……自己这个母亲,能帮儿子逼皇帝退位,防止儿子背上不孝的名声,却不能代替他做所有事……
太子也恭恭敬敬出列,肃敛神容,不复刚才那副哭哭啼啼宛如宋江、刘备的样子:“儿臣在。”
“为父十六岁登基,执掌天下数十载,功过如何?”
刘据毫不犹豫答道:“在儿臣心中,父皇威震百蛮,恢拓土疆。简定律历,辨修旧章。封天禅土,功越百王。至于功过是七三还是一九,自有后人评说。”
刘彻嗤笑:“你倒是像你母亲,诗词歌赋也精通。你母亲口中的,白马之盟想来你也记得吧……不可忘了,毕竟,今日过后,这大汉的天下就要交到你手中了。”
刘据身形微微一滞,并未来那三辞三让……
事已至此,再做倒有些虚伪了。
刘彻意兴阑珊:“你们不是说他们是奸臣嘛?随你们处置吧……剩下的派人去长安报信,今日便随我去长陵吧……明日祭天。”
第167章 政变6
卫昭面色沉静,众人都松了一口气,除了刘屈氂王弼等人被迅速控制,所有人的命都算保住了……
卫昭早有准备,倒也不算慌张,只是夜里还要陪伴刘彻,着实糟心……
两人独处,虽然刘彻身体健壮,卫昭也不怕他。
刘彻叹道:“赵婕妤假孕之事真伪,想来你也知道,没想到朕都没法亲自送那苦命的孩儿离开,也不能给他一个体面的葬礼。”
卫昭懒得理他,若是刘彻真的关心赵婕妤母子,怎么会自己跑到甘泉宫躲着,把她们扔在长安?
卫昭抹抹眼泪:“我也是无奈,天下人希望陛下死很久了,我与陛下相伴多年,自是不舍得的。奈何怨气冲天,总要有人承担这份怨气,九皇子至孝,想来是愿意的。我也是他母后,自然也心疼。”
刘彻也不多说话了……两人沉默,倒是也和谐。反正儿女、政绩分不开,总不能离婚吧……
虽然夜深了,但卫昭估计,根本没有多少人睡得着……
忽而帐外传来喧哗声……原来是藏匿在甘泉宫的大臣砍了赵婕妤的父亲,送脑袋来投诚了……
啊,这就无所谓了……
多他们不多,少他们不少。
刘彻沉默不语,第二天主持了禅让仪式,并明诏天下,说自己无德,把皇位禅让给太子,自己号称太上皇。
卫昭顺路跟刘彻参观了刘彻给自己修的茂陵,再次看到了自己穿越而来的那个鼎……原来被刘彻算作陪葬品放在了茂陵……
卫昭忍不住伸手去触碰那个鼎……可惜没有再穿回去……
刘彻背着手,看着卫昭围着鼎摸来摸去,反而笑了:“你这次搞出来这个事……不妨就叫元鼎政变好了,元,是新的开始,希望丝路能带着大汉走更好的路。”
卫昭头也不抬,吐槽道:“我也没想搞这么突然,江充和韩说来查的时候我们正在学母猪的产后护理,我都怕后人称呼为母猪政变。”
刘彻脸色扭曲一瞬,竟无言以对。
周围没有其他什么人,刘彻又忍不住叹道:“真不知道我们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不管你信不信,我都要说,我这一生,只爱过你一个人。”
卫昭心如止水:“我当然信,只是情情爱爱对我们来说都并不重要。”
刘彻沉默许久:“我们……是太像了……也许我当年不应该逼着你进宫,但说实话,我并不后悔。”
卫昭站起身,走到刘彻身边,反而抱住了他:“这就是人生吧……”
“陛下不过是担心我家里外戚罢了,我既然已经嫁入刘家,自然应该为刘家考虑,让丝路地位稳固,我才是太后,才会有人祭祀我,侄子可不会祭祀姑姑。我自然会和陛下一起,削弱外戚和权贵的力量。”
刘彻有些震惊,但卫昭这么说,让他更舒心些:“哦,你打算怎么做?”
卫昭无所谓道:“先是兵权,我欲给青儿、去病名望却不给他实权,青儿回来后,我便亲自收了他的兵权。其实青儿和去病与陛下志同道合,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百姓不再受兵戈困扰,正好大规模反击匈奴从我弟开始,自然也从我弟终止,这止戈侯倒也算实至名归了。”
给平稳着陆找个理由,主动交出权柄还能被念个好,说不定后世弟弟还可以落个诸葛武侯的评价……
也省的儿子将来拿舅舅表哥练手,有刘彻在,丝路总归是不会轻易动舅舅表哥的……凭空多出了许多时间交还权力。
霍去病重伤又没有实权,自己的侄子和其他外甥并没有父亲和表兄的才能,对丝路并无什么威胁,再去了权柄,想来可以善终。
卫青在历史上汉武帝的手上都能混个善终,想来自己不用太担心他了……
刘彻点点头,他也担心兵权,既然卫昭有准备政变,他自然也不信赵破奴能杀掉卫青,如果昭昭能同意收回兵权自然是最好的。
卫昭继续道:“我总觉得陛下太急,权贵瓦解并非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大汉也不缺时间。是时候推动科举制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让阶级保持流动……天下有才之人何其多,只要给他们机会,权贵就没法垄断美职,时间久了,自然也就瓦解了权贵的势力。”
刘彻沉思片刻,又点点头,觉得可行。而卫昭也要借助刘彻的实力来推广这几乎是离经叛道的科举制了……
“陛下担心身后名的事,我很理解,虽然选谥号有点早,但我知道陛下不在乎这些,趁着现在,不妨选好谥号,如何?威强睿德曰武,我觉得陛下理应是武帝……庙号定为世宗怎么样?”
这跟刘彻想的差不多,但他不太好意思给自己上庙号……事实上,他的爷爷是有庙号的,正是他父亲上的,他找不到理由也不好给父亲上,更遑论自己了……
若是要给自己一个庙号,当然也不错……
投桃报李,刘彻忍不住问卫昭:“你想要个什么谥号?虽然此前没有皇后有独立谥号,但我的孝武皇后,显然值得,不是吗?”
卫昭笑了,这个问题她也想过……她最想要的是文……她觉得自己也配得上……可惜刘彻爷爷是文,她这个孙媳妇不好叫这个……同理,景这个称号也要不得了……
她自己就叫昭,自然也不可能用昭这个称呼……
“都可以吧,不然陛下帮我选一个?”
刘彻反而笑了:“我看明字不错,和你的名字也配。”
卫昭想了想,觉得昭临四方确实不错。
半年后卫青得胜归朝,赵破奴身死西域,让刘彻唏嘘,但大宛确实打下来了,也算安慰。
大汉更是正式转变了策略,税赋回归文景时期的水平,休养生息为主,赦免了一批经济罪犯,鼓励商业发展……
刘彻干脆长居椒房殿,跟卫昭倒似乎是寻常夫妻一般……也算是给太子和皇后正名了……如司马迁那样的文人也很难说太子是篡位,得国不正或是不孝……
刘彻没了皇位也一身轻松,甚至加入了大汉黎民学院的管理之中,和卫昭一起整日学习旁听,让卫昭有种上了老年大学的感觉……
一日,两人又在旁听一节物理课……
公孙诩得意洋洋地展示了最新发明的铁水壶……
水沸腾后,壶盖被顶了起来……
一名学子好奇道:“公孙先生,为何壶盖会动呢?”
公孙诩语塞……
卫昭看到他局促的模样,忍不住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