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后三国时代

作者:夜班王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47.4万

第一百一十七章 变革

书名:后三国时代 作者:夜班王子 字数:2137 更新时间:2024-10-10 15:00:20

第二天的宣政殿内,文武百官齐至。文官以诸葛孔明为首,武将以赵云为首,在我的龙椅下又设了一座位,坐在上面的是不常出面的梁王刘理。至于为何会来这么多的朝臣,连梁王刘理都来了,孔明等几位重臣心知肚明,可其余的官员就不明所以了,只是身在大殿之上,不能随便开口议论。

朝会开始后,有几名官员出班启奏了一些小事,我当场给处理了。处理完这些小事后,我见无人再出班奏事,便开口说道:“众位爱卿,朕今日在此有一事让众卿一议,就是朕欲变革朝中目前之官制。”我说完后,示意安公公上前宣读已经写好的新官制方案。

安公公上前几步,开始宣读方案,底下众臣静静的听着,整个宣政殿中除了安公公那尖锐的声音外,再没有一点声音。安公公读了好一会,才把这个方案全部读完,随着安公公的宣读完毕,整个大殿中如同滚油中倒入了一勾冷水,一下沸腾起来。

议论声持继了许久才渐渐小了下来,此时孔明出班走到了大殿中央。在孔明出班的瞬间,所有大臣的目光都汇集在孔明身上,大殿中也瞬间安静了下来。孔明出班后大声说道:“陛下此次变革官制,实对我蜀国政事有百利而无一害也,若我蜀国实行此官制,则各部职、权分明,无推委之处。何事出错也自有问错之人,臣以为可行之。"

孔明的话刚说完,邓芝、董允、费讳、杨洪等重臣先后出班说道:“丞相所言极是,臣等附议。”这时的大臣中,心思聪敏之人,巳知此变革我早已得到了这些重臣的支持,今日在大殿上当众读出,只是一个过程而已,当下也出班表示了赞成,而有几个想反对的,却是人微言轻,见大家都表示了赞同,反对的话自然也无法说出口来。

这时孔明又说道:“陛下,朝中既已决定实行新的官制,老臣之丞相府自当裁撤,老臣请陛下下旨裁撤丞相府。”这事昨天在御书房中也已定下,所以在此我也不再劝说,说道:“朕准相父所请,自今日起裁撤丞相府,丞相府中之人朝中另有任用。”

我和孔明之间的对话,在朝臣中又引起了一阵议论声。我轻咳了一声,待大殿上安静下来后,我说道:“既然官制变革之事众爱卿已经认可,那各部主官之人,朕今日也一同提出,众卿也议上一议。”说完我仍示意安公公上前宣读。安公公再次上前几步,拿出仼用名单开始宣读。这次大殿中更加安静,除了几名重臣之外,所有的大臣都注意的听着自已的职位。

安公公读道:“蜀国官员设:丞相:诸葛亮,为百官之首,加太傅,加武侯,领益州牧,知內外事;尚书令:邓芝,加都亭侯;尚书右仆射:蒋琬,加安阳亭侯;尚书左仆射:费讳,加成亭侯;六部主官,吏部尚书:杨洪;兵部尚书:李严,加都乡侯,另加掌军都护;户部尚书:杜微;刑部尚书:郤正;礼部尚书:杜琼;工部尚书:董允;御史大夫:许慈;御史中丞:谯周;国子监祭酒:李撰;少府监令:王梁;匠作监令:毛义;军器监令:马钓;都水监令:宗预;太常寺常侍:安洪;大理寺卿:张裔;鸿胪寺卿:陈震;盐铁转运使:王连;京兆尹:来敏;中书舍人:秦宓。

安公公宣读完毕,我又说道:“今日各部主官人选,众卿可有异议?”过了一会我见无人应答接着说道:“那就依此而定,各部属下人选由各部主官推举,报由吏部和御史台审核,审核之后报吏部备案。军职暂且不变,如有变动,朕亦会与众卿商议。安公公你去拟旨,明日颁发。退朝。”说完我带头离开了宣政殿。

第二天圣旨颁下后,对于不在成都府的李严、蒋琬等人,都派了快马前去传旨,并让其回成都府上任。这次的官制变革,无疑引发了蜀国官场上的一次地震。半个月的时间里,我和孔明、邓芝等人都在忙于处理以前留下的一些牵扯到多方的事情。直到半个月后,各部门开始发挥起各部门的职能,我和孔明等人才算松了口气。

孔明见朝中大事已定,就辞别了我,再次回到许昌城。此时,李严也奉旨回到了成都府,我见李严回来后,特意召见了他。召见李严时,我对李严说道:“李卿,我蜀国如今正在与魏吴二国同时交兵,虽在日后一段时日內与吴国以和为主,但仍需准备吴国随时来犯,此时朕设立兵部,其重要性则不言而喻,李卿当用心做事,不负朕之厚望。”

李严本对把自已安排在成都府之外,就对孔明有所不满,而如今我一下把他放在兵部尚书这个重要的位子上,除了大喜过望外,就是对我感激万分。听了我的话后,答道:“陛下放心,臣定当尽全力为之,以报陛下之信仼也。”李严离开后就以百分的热情投入了兵部的建立中。

其实李严还是很有本事的一个人,《三国演义》中为了突出孔明,而刻意淡化了这个人。他所犯下的错误,也多是不得志时所为,如今有了发挥的地方,很快李严就建好了兵部的一套班子,正常的运作起来。送往各处的补给物资并没有因为这次的官场变革而受到什么影响。

不仅如此,在兵部建立后几天时,李严就上了一本奏折,请求准许兵部在蜀国內征兵十万人。李严在奏折中写到:“我蜀国现已坐拥四州之地,人口也增至数百万人,然全囯军士只有六十余万人。而我蜀国如今粮足、钱丰,却可能面对魏国、吴国之合力来攻,一但如此,则我蜀国力有未逮也。是故我蜀国应再征兵十万人,以应不时之需也。”

李严的奏折上所说,正是我有些担心之处。蜀国的内部,除了几万御林军外,就只有赵云所率的二万军士,其余各州府都是没有什么战力的府兵和屯田兵,实在空虚了一些。我召来户部尚书杜微问过了如今国力完全可支持再征兵十万人后,便同意了李严所奏,并把征兵一事交给兵部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