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州还魂
作者:岸易通易岸 | 分类:都市 | 字数:98.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七十二章 在吗
韩玉冰在张建校长的大力支持下,教学工作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
从学校整体发展的大局,对所有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进行了全面调整。这样的改革,按照过去的教学惯例是不正常的。因为,按照惯例应该在每一个新学年之初来进行。
但是,对于校长们来说,时间最重要,现在发现的问题,绝对不能容忍再往后推迟一个学期,那样做就是明知道误人子弟,而不及时纠正。两位校长认为,容忍这样的现象存在就是自己在犯罪,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于是,尽管到了这个时节,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这次调整的原则是,大局不变,个别调整,突出能力,注重业绩,总体稳定。
这次调整的方向是一切有利于管理,一切有利于教学。因此,首先从班主任调整开始。
而班主任的调整首先从陈竹和苏铸开始。因为,这两个人同时兼任了两个班的班主任。这种安排,是非常不正常的。也是不利于管理,不利于教学的。
学校决定,免去陈竹和苏铸二人兼任的初中二年级一班和二班的班主任,专心管理高中文艺班和体育班。并且对他们二人任课情况也进行了调整。
决定陈竹老师兼任高中部主任。除了任高中二年级的音乐课之外,还要兼任初中二年级的音乐课;苏铸老师除了兼任高中二年级的体育课之外,还要兼任初中二年级的体育课,并且包括初中部篮球队的训练。
学校决定由数学教师秦竺老师,担任初中二年级一班班主任,兼任初中部主任,新调整过来的语文老师王文学担任初中二年级二班班主任。
另外,朱友康的历史老师、生物老师和英语老师都进行了调整。
从调整的整体情况看,提升了初中部老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学校对初中的管理明前加强。
何海云那里也稍微有些变化,原来给他们上课的物理老师下到了初中二年级任课,换了一位看上去挺有修养挺有学问的,一位工农兵大学生。
英语老师换成了一位从乡镇中学调整过来的剪发头中年女性教师。这位老师很温和,说一口普通话,对学生也比较关心,是一个在乡镇初中英语成绩比较突出的优秀老师。
在运行了一个学期的团委和教导处又进行了部分调整。把初中部和高中部进行了具体划分。
朱友康由原来的教导处主任助理,调整为初中部主任助理;由原来的团委组织部副部长兼任公益部部长,调整为团委初中部学生会主席。
也就是说,朱友康的主要工作由原来的面向全体改为面向初中部,这样的分工更加科学,也更加合理。更适合学校整体管理的需要。
高中的情况也和初中部车不多。何海云由原来的团高官助理,调整为高中部主任助理;由原来的文艺部部长兼任宣传部部长,调整为团委高中部学生会主席。
相应地张峰也及时调整为团委高中部学生会副主席。
这样的调整和变化,使得学校管理更加理顺。
但是,对于朱友康而言,可就没有原来和何海云在一起的机会多了。因为,学校这样安排相当于把高中部和初中部分离开来。
这样的分离,造成了初中和高中在很多活动和一些会议上,相互不再交叉,既然不再交叉,那么他们之间见面的机会相对就要少多了。
而对于张峰来说,情况可就比朱友康好多了,主要是因为,高中部的活动相对较多,他和何海云接触的机会就增加了不少,再者,他们之间又是高中部的团委学生会主席和副主席,一起共事,一起协商,一起讨论的机会就会很多。
现在按下这些不表。
转眼之间,何海云和张峰毕业了。
由于文艺专业要求标准比较高,文化分数居高不下,再加上他们当时基础不是很好,结果参加高考之后,双双落选。
就在朱友康进入初中三年级第二学期的时候,张峰、何海云分别传来了就业的消息,张峰被安排在新州市拖拉机厂工作,何海云被安排在新州市文化馆工作。
朱友康琢磨着等再过两三个月,初中毕业考试结束了,抓紧时间去新州市看望何海云和张峰他们。朱友康长到十七八岁,还没有去过新州,要是能去一趟,也算是开了眼界了。
就在朱友康一心一意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学习上的时候,他的母亲丽芝带着她未来的儿媳妇冯玉珍到学校和他见面。
因为朱友康在学校里的表现,在村里传开了,他的社会声誉非常好。
村里的老百姓都知道,朱书堂家里肯定会出秀才。不仅朱友康在作文里指出了打大口井、修水渠和建筑水塔的计划,而且,他的父亲居然按照儿子的作文,真的做成了。
那村东两个高大的水塔,一定会让村里出秀才的。从眼下情况看,只有朱友康一个人在蓬州中学上学,那秀才就非他莫属了。
因此,朱友康越是临近毕业,村里找他家说媒的媒人都踢破了门弦。
这不,和他年龄相仿的几乎都已经提过了。每次星期天回家,朱友康都为这件事上愁烦心。每一次都是推辞,从来不敢答应一个字。
这位冯玉珍姑娘是村里木匠家的大姑娘,谁都知道,她非朱友康不嫁。再加上说媒的不是别人,又是朱友康干爹,她是朱友康干爹女儿的干姊妹,这次朱友康的母亲能够做主定下来,就是看在了冯家干亲的情面上。
平心而论,这位姑娘长得一般,但是心底里特别好,又懂事,因此,还有长得比冯玉珍更漂亮更小一些的,都被朱友康的母亲丽芝拒之门外了。
只留下了冯玉珍姑娘。这个姑娘很乖,又很会来事,朱友康不在家的时候,也时常到朱家串串门,走动走动,每次来朱家从来不空着手。
这些亲近和殷勤的表现赢得了朱友康父母的首肯和赞誉。再说了,父母能看中她,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勤快、劳力好,干庄稼活是一把好手。
“朱友康在吗?”秦竺老师正在上课的时候,前门随着喊声被推开了。
秦老师扭头看去,门前站着一位四十来岁,包着蓝色头巾,穿着红蓝相间方格上衣的中年妇女正在问话,后面还跟着一位围着黄花纱巾,个子不高,身材苗条,头压得很低的少女。
朱友康心里一惊,不好了,我娘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