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作者:木子蓝色 | 分类:都市 | 字数:1.3千万

第1311章 观沧海

书名: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作者:木子蓝色 字数:3425 更新时间:2024-11-25 22:20:27

九月九日,

回到营州,皇帝以三牲祭祀为国死事者。

二十一日,武怀玉陪着皇帝终于返回临榆关。

“陛下,皇太子在临榆关拜迎。”

此时天已凉,可皇帝李世民却还坚持穿着太子承乾送他的那件袍子,“朕对太子说的话没有食言,”

父子在临渝关相见,承乾上来就扑到父亲怀里,抱着皇帝红了眼。

李世民也不由的被这一抱弄的有些措手不及,先是有点惊讶,然后又很欣慰,太子就算长大了,但此刻却也真情流露对他满是关怀。

“儿臣在定州,日夜思念陛下安危,如今陛下终于凯旋。”

“朕在辽东,不是日夜给你烽火报平安嘛。”

“儿臣总是担心。”

“不用担心,朕十六岁便领兵征战,区区高句丽,朕此次亲征,打的非常轻松,势如破竹,所向披糜,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要不是辽东早寒,朕都要打到平壤去,一战灭了高句丽。”

李世民拍着儿子肩膀道。

“父皇神武,”

“哈哈哈,朕比隋炀帝肯定要强上几分的,他发兵百万,征召无数民夫,前后数征高句丽,结果都铩羽而归,朕仅召天下甲士十五万,数月间,便已经获取数十城,”

在儿子面前,李世民也不免有几分吹嘘,当然,吹嘘的都是真实的功绩。

兵马入关。

皇帝入住行宫临榆宫。

太子也早安排了盛大的接风宴,凯旋的将士们也都赏赐了酒肉。

这晚,

君臣都喝的很痛快,连李世民都多喝了几杯。

次日,皇帝提出去汉武台。

汉武台是当年汉武帝到泰山行封禅大典后,东至大海,沿海边一直来到有神岳盛名的碣石山祭祀求仙。

当年秦始皇也至碣石山祭神求仙。

汉武帝在碣石山还修了行宫,搞了许多祭神求仙的活动,并且跟秦始皇一样刻石记功。

君臣登上碣石山汉武台,以观巨海。

李世民望着大海,似乎想感受当年秦皇汉武登此山时的景象。

“当年汉武帝东巡封禅泰山后,再北巡海上而到碣石临幸此地,希以他之雄才大略,使唤大汉天威,远播中华大地之外,”

李世民望向辽东方向,

“汉武帝灭卫满朝鲜,开辽东四郡,扬我汉家天威,如今朕亲征辽东,也终于一雪前朝之耻,并收复汉辽东大半旧疆,”

承乾站在旁边,也是连连称赞父亲的丰功伟绩。

“承乾啊,朕趁着还年轻,趁着这些老伙计们还能打,便先把高句丽灭了,收回辽东,这个任务朕来了,以后朕把一个四海承平的大唐交给你。”

看着大海,

李世民感觉诗意来临,现场做了首诗。

“披襟眺沧海,凭轼玩春芳,积流横地纪,疏派引天潢,仙气凝三岭,和风扇八荒,拂潮云布色,穿浪日舒光······”

诗做的不错,不过真要说,肯定不如曹阿瞒的那首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不仅喜欢人气,这诗做的也是非常的大气。

“陛下此诗,当铭刻于石上,永为流传。”李绩在一边笑着称赞。

“你们也做一首诗。”皇帝心情大好,他除了马上武功好,平时也是喜欢诗和书法的,一手飞白也是一绝。

李绩有些尴尬的笑笑,他十四岁便开始做贼了,哪会做诗,这辈子杀的人多,可诗真不会做。

“臣粗鄙武夫,不会舞文弄墨,不过太尉可是公认的诗仙,当请太尉和诗一首。”

皇帝那诗,其实不是现在所做,是他此前出发征高句丽时,就曾来过这,然后有了这诗,只不过用了半年才算真正完成,现在吟出。

武怀玉笑道,“杨相先请。”

李世民这诗里之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一句,也是透露出皇帝的心思的,当年秦皇和汉武都曾登临碣石,一个攻灭六国统一天下,一个击败匈奴攻灭朝鲜,都是他心中帝王楷模了。

皇帝也想做那个超越秦皇汉武的一代明主,

秦皇汉武都曾东临碣石,如今他也两度登临。秦皇汉帝都曾封禅泰山,他却还不曾封禅。

武怀玉能感受到,李世民这是又想封禅了。

之前几次准备封禅泰山,不是被魏征他们说天下还没盛世太平,就是说开销太大劳民伤财,要不就是遇水灾,遇天象异常等,

如今一切封禅的阻碍都已经扫平,皇帝挟亲征辽东之大捷,谁还能阻止呢。

杨师道喜欢做诗,诗做的也多。

他站在一旁,还真满脑子就是诗赋,却没想到皇帝真正的心意。

见皇帝把当初出征时路过碣石做的那诗完成了,便也立马赋诗一首,而且也是写的春日碣石山的,

“春日临渤海,征旅辍晨装。迥瞰卢龙塞,斜瞻肃镇乡,洪波回地轴,孤屿映云光,落日惊涛上,浮天骇浪长······”

“北巡非汉后,东幸异秦皇。搴旗羽林客,拔距少年场。龙击驱辽水,鹏飞出带方。将举青邱檄,安访白霓裳!”

李绩击掌,”杨相好诗。“

武怀玉在一边笑着也附和,这首诗看的出杨师道有意拍马屁,诗做的挺老练,但就是缺少真正的内涵。

老曹的四言诗,没那么华丽的词藻,但大气磅礴气吞山海。

诗最重要的还得是意境,是思想。

杨师道被大家称赞的有些飘飘然,“太尉也来一首。”

武怀玉并不想作什么诗,可杨师道却一直在那让他也来一首,连跟太子来的刘洎几个宰相也说想听听太尉的诗。

“那我就学魏武也吟几句,见笑了,”

“碣石中怒,沧海北倚。元气吐合,若偃若起,长风相薄,跳波千里,悬流冒颠,天汉外纪。地轴高标,毂转白日;与齐俱入,与汩俱出。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李世民在旁听了,点头赞道,“怀玉不愧被世人称为诗仙,这五步成诗,却是把碣石山雄踞渤海北岸的非凡气势描绘的非常逼真,使的碣石山的气势强盛之貌跃然纸上,让人听后顿觉天高地远,海阔山奇,胸襟都为之开阔啊。”

皇帝的这番点评,可谓是给了极高的评价。

“诸卿,可还有诗?”皇帝笑问。

长孙无忌搜肠刮肚倒是想做一首,结果他还真不擅长此道。

李绩更是不会做诗,他喊来录事参军东何,“东何,咱们这些老粗里,你是个能文允武会做诗的,你赶紧也做诗一首。”

东何,本怀州河内县人,他家代代家传武艺,怀州有名,一方豪强。

开皇末年,东何出生,打小由祖、父辈教习,崇文尚武,少有所成,十余岁就在河内蜚声遐迩,被称为神童。

“我们东录事可是六七岁就研习诗文数百,九岁精通拳脚,十来岁便精通十八般兵法。隋末之时,东何弱冠之年,已经率领乡邻组织乡兵,自保乡里,还一边潜心研究兵法,”

李绩向皇帝大力介绍着东何,

武怀玉知道他这么卖力的原因,因为东何是其心腹,两人年纪相当,少年时的李绩是河南曹州首富之子,他跟河怀州河内的东何,早有往来。

后来李绩黄君汉与翟让、单雄信等建立瓦岗,黄君汉后为怀州刺史,东何一直在黄君汉麾下。

他跟黄君汉一直到贞观六年,黄君汉赴夔州任都督,东何才转任并州总管府兵曹参军,到李绩麾下任职。

这一干就十来年,如今是并州大都督府录事参军,

东何从征二十余年,官职一直不高,但却始终是李绩心腹,在黄君汉和李绩麾下时,都是主要负责练兵的。

此次东征,李绩做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东何一直就是李绩的军师,也献了不少计策。

李绩也一直为他请功。

现在又让在皇帝面前做诗,好展现他能文允武。

东何四十来岁,一袭绿色官袍,却仍难掩他儒雅气质。

“那下官献丑了,”

“六神诸山,沦涟大壑。北风勃来,簸荡不息。帝命巨鳌,更负危揭。冠簪东出,以为碣石。烛龙双眸,以为日月。下苞苍苍,浩荡靡极。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武怀玉击掌赞叹,

皇帝点评,“这首观沦海跟怀玉的那首有的一拼,很有气势和风韵。”

李绩趁机又向皇帝为东何请功,说他自武德二年一起归唐后,为朝廷效力效力已二十五年,劳苦功高,在怀州六年,潞州六年,在并州十三年,如何兢兢业业,这次随军征辽,又是如何出谋划策,屡献良计。

“渡辽河、破盖牟、攻新城,下扶余,东何功当论第一。”

李世民点头,

“朕也听闻,英国公镇守并州多年,练出了一支精锐,”

“东何精练军戎,征辽再立新功,当赏赐重用。”

李世民捋须,考虑了一会,“赐姓练,封岐山县开国侯,授营州都督府长史。”

赐姓封侯,官拜五品。

跟着黄君汉李绩二十五年,都仅是个七品的东何,一下子就成了岐山侯练何。

李绩都有些意外。

武怀玉倒不算太意外,他很清楚东何这人在李绩集团里的地位,别看以前一直官品低,可却是李绩这山头里的军师,核心人物了。

如今李绩入朝为相,终于也不再那么低调,开始大力提携荐举自己人。

一个小小并州大都督府的七品录事参军,都直接封侯了,一众参加征辽的将领也都不由的呼吸急促了几分。

东何的这般封赏,意味着皇帝对此交东征将士的封赏也会很高,东何只是个开始。

而在武怀玉看来,这不仅是皇帝要大封将士的意思,也是皇帝对李绩一系要更加重用的兆头。

他看到李绩激动的面色通红,也看到长孙无忌面无表情略显落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