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婚年代:懒媳妇儿她凭科研强国
作者:深海阳光 | 分类: | 字数:47.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17章 成果不断,学术邀请
新年国内基本都在休息,只有研究院战果不断。
新秀一级研究员夏青青,在花洲基地,于1986年2月19日,成功发射花洲卫星一号。
着名女科学家杜英华老教授,于1986年2月23日,在无人孤岛,成功试发新型洲际导弹——九州之剑!并邀请了国际首脑,共同参观盛事。
同年3月1号,杜英华教授带领科研团队,重返花洲基地,与夏青青合作,开启九州之盾计划,开始研究九州反导弹系统。
至于突然风靡整个九州的手机和寻呼机,还有一夜之间如春笋般冒出来,遍布九州各个中大城市的国有通讯公司,那都是小事。
比起导弹来,这事儿有点微不足道,但却实打实地影响着整个九州经济和民生。
更影响民生的是,农科院从各个农科大学,召集了大批教授和学生,开始前往西北州涂漠城,配合夏青青开启沙漠造林新篇章。
如果大面积的沙漠造林计划能成功,等到明年的这个时候,九州的可耕种土地面积,又能获得大幅度增长。
九州就像一条沉睡的巨龙,突然睁开眼,开始腾飞。
原本压在巨龙身上的狮子、老虎,都变得不堪一击,被巨龙不屑地抖落在地,瑟瑟发抖地仰望着巨龙,生怕巨龙记起睡醒前的事情,会回过头踩它们几脚。
为此,国际上大小会议不断,各国首脑展开新一轮的友好访谈。
九州也接到不少访谈请求,基本都有一个共同请求——想见夏青青和杜英华!最好能进行学术讨论。
我们的科学家,是谁想见就能见得?但正常的国际和平邦交,也必不可少。
M国、Y国、S国这些强国,都会定期开展学术讨论会,也会展示他们国家的各种科技,来秀出他们强国的手腕,稳固国家地位。
九州处于腾飞阶段,目前经济还是有点跟不上,但某些科技,尤其是武器方面,绝对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如此一来,九州领导人们商讨了一下,也觉得他们不能藏着掖着,科学没有国界,也确实应该交流交流。
至于人选,夏青青肯定不能去,出点事问题就大了。就让杜英华和任文昊祖孙俩去就成。
当然了,这事儿,还得征求夏青青小同志的意见。
结果不问还好,一问之下,就被夏青青反问了:
“他们都点名想见我,为什么我不能出席?是我见不得人吗?”
“不是,夏教授您当然是最优秀的科学家,但国外有不少恐怖分子,他们的手段穷凶极恶,我们也是怕你受到意外伤害。”
“是怕我受伤还是怕我被挖墙脚?我那么信任祖国的军事力量,你们为什么不自信呢?是我的检测仪不灵了,还是激光武器不好用,还是防护盾不灵了?
我们有这么强大的武装力量,如果我还不出现,只会让国外的某些恐怖分子更嚣张,觉得是我们怕了他们。
所以我一定要出现,我也相信祖国和军人们能保护好我。当然,作为一名科学家,我也会给自己做一些特殊防御装置来保护自己。
我的防御装置有点特殊,哪怕遇到原子弹袭击,我都能自救,但只能救下我自己一个人,所以其他人员的安全,还请提示上级领导多注意。”
谈判的人灰溜溜回去,很快又打电话给夏青青:
“上级领导决定,就按夏教授的意思办,但是夏教授、任教授和杜教授要分享的科技课题,需要提前把文案交相关部门审核。”
“没问题。”
这事儿应下了,倒也不急,毕竟各国沟通联系,确定好学术讨论会时间,总要给人家一些准备时间,不会很快就来。
夏青青现在挺忙的,赚钱赚到手抽筋的感觉真好,对于开发更多高科技,她没兴趣。
所谓贪多嚼不烂,现在给出去的,光卫星发射和反导弹系统的衍生科技,都够基地里的科学家们研究几年的,她要是再拿新东西出来,都不知道去哪儿找帮手了。
对于执着种花的夏青青而言,没什么比搞绿化、扩大土地面积更让她开心的了。
夏青青有光脑辅助,早就算了一笔账,如今九州国是穷怕了,经济刚复苏,百姓刚脱离饿肚子的恐慌,所以才会对囤粮,有着超乎寻常的执着。
其实只要国家囤够三年粮,估计就不敢囤更多了,否则也不好保存不是。
所以她只要加快沙漠造林的进度、同时不断生产植物增长液,双重作用下,只要两年时间,就能完成国家囤粮计划,之后百姓们的土地,会更倾向于做经济作物。
只要她收花价格合理,那么两年后,全国会有更多人愿意卖花给她,她也能找更多代理点,找更多员工帮她收购鲜花。
如此一来,夏青青的鲜花收购形成产业链,她就有数不清的鲜花。
想到这个良性循环,夏青青就动力满满。
再说她现在做的也不是无用功,至少她拥有这些沙漠田一年的使用时间,不要承包费,其他费用基本都是国家出,种什么花都归她,果子还能自己囤不少,然后卖掉一部分来支付科技和伙食成本。
夏青青这笔账算得好,然后就累坏了农科院的各位老专家,明明在全国捞了这么多大学生,咋还不够用?
然后一心想着老师的任文昊,就帮他们出主意了:
“你们思想太局限了,为什么不给当地百姓一次机会?利用你们专家、教授的身份,多培养一些技术员?
只要人手不够,你们就在西北州各村各镇,每个村收几个技术员,让他们来交钱学习,千万别免费,免费的反而没人来!
我们也可以做一波宣传,只要忙了,缺人手了,就让附近村镇的百姓来参观,弄个名头就是,让他们提前了解植树造林。
我老师的计划应该不会变,这片果园只要稳定了,明年就要包给他们,相信各村心思活络的庄稼汉,会有不少人感兴趣。
还有内地的,家里地不够种,出门打工的,也可以雇用一些人过来,工资不要太高,按正常水平走就行。
但是要特别强调和宣传沙漠造田计划,明年有大片果园可以包,在过几年就能正常种庄稼。
习惯种地的人,还是不喜欢给人打工,能自己包个果园那多美啊?虽说西北州环境不好,这不教授们把前期工作都做好了,果树栽好了现成的给他们,还有啥不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