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四合院:做曹贼后,我开始多子多福!

作者:听风声 | 分类: | 字数:40.9万

第35章 买自行车轰动全院

书名:四合院:做曹贼后,我开始多子多福! 作者:听风声 字数:2147 更新时间:2025-02-06 01:56:02

这个年代的自行车,主流就是永久牌自行车。

四九年新中国成立,永久牌自行车就已经存在了,到50年代虽然已经颇具规模,但真正能买得起的家庭却不多。

而凤凰牌自行车到了1959年才问世。

现在一辆永久牌自行车价格在160万左右,堪称做自行车里面的玛莎拉蒂。

寻常工人的工资才一个月三四十万块钱。

能买上一辆自行车,那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这个年代的自行车,无论是颜色还是功能都很单一,放眼望去,清一色的黑色。

二八大杠前边还有个横梁,横梁上面可以坐一个人,后座上还可以坐一个人。

一家三四口出行绰绰有余。

“就这一辆吧。”

李爱国挑来挑去,最终选定了永久牌自行车里面的最高配。

秦淮茹和秦京茹却盯着那自行车上的标签价格,有点不可置信。.

李爱国竟然花费170大元,来买一辆自行车,这是她们想都不敢想的。

李爱国一旦决定了这事立马实施,便把手里面的钱和票都递了过去。

“同志,这是自行车票还有钱,你数好。”

诸丽华接过来前和票核对无误之后,便给这辆自行车上了一辆临时牌照。

这个年代,自行车就相当于汽车,要上路的话还必须得弄一个牌照。

上正式牌照的话,得拿着家里的户口本,还有购车的收据,去车管所里面上。

“得勒,钱和票儿都验证过了,李爱国同志,这车就是你的了。”

秦淮茹和秦京茹比李爱国还激动,争先恐后地夺过来拿自行车想要骑一下。

这玩意儿可是稀罕地很。

旁边的售货员很有礼貌地提醒李爱国。

“这自行车,三个月内是包换新的,但是也不能是人为的损坏。”

李爱国怕她们两个弄坏了自行车,直接对她们说道。

“你们要是想学的话,改天我教你们。今天还是算了吧。”

就这样,李爱国带着秦京茹和秦淮茹回到了四合院。

这一路上,收获了很多人羡慕的目光。

三个人的颜值很高,再加上这年代在路上骑一辆自行车,那是相当拉风的事情。

这一路上受人关注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而秦京茹和秦淮茹,这也是第一次坐上自行车,整个人就像是在云端里飞行一样。

“爱国哥,你骑哥也太快了。”

“太快了,太快了。我都反应不过来了。”

秦清茹和秦淮茹叽叽喳喳地说着笑着。从李爱国的角度也能理解她们。

在农村都是推着架子车,大多数情况都是地奔着走,所以自行车在他们眼里就算是最快的交通工具了,这也难怪秦淮茹和秦京茹激动地哇哇乱叫。

“不快呀,我这骑地已经是够慢的了。”

很快就来到了四合院的门口,贾张氏正拿着鞋底子在门口晒着暖儿做着鞋。

远远地看到一个男青年骑着一辆拉风的自行车,往她们四合院来了。

贾张氏眼气地很,这是谁家的小瘪犊子竟然买了一辆自行车。

这在他们四合院那属于头一份,走近了才看到是李爱国,她的脸立马耷拉了下来。

李爱国前不久怼了他,而且她看中的儿媳妇儿秦淮茹现在正坐在李爱国的车上,这让贾张氏心里面很不爽。

这个克死爹娘的李爱国,最近升官了不说,竟然还买了全院第一辆自行车。

真是让人嫉妒啊。

有了这辆自行车,秦淮茹就更加能看得上李爱国了,反倒显得她家贾东旭多无能似的。

这时候,三大爷阎埠贵正在门口扫院子,看到李爱国的自行车,羡慕地哈喇子都流出来了。

“爱国,这是你买的自行车吗?”

阎埠贵这嚎地一嗓子,直接把四合院的人嚎出来了很多。

他们呼啦一声围了上来,直接围住了这辆自行车。

这跟在闹市区开一辆玛莎拉蒂,被街头的行人围观是一样的道理。

“哟,还真的是李爱国买的自行车,这骑着也太阔气了。”

尤其是那些大爷大妈们,用手摸着自行车的车身,稀罕得不得了。

“这自行车也就在广播里听人说了几句,今天竟然还见着真的了。”

贾张氏哼了一声,拿着板凳还有鞋底子就回家了。

嫉妒已经让她面目全非,回到家里面,就直接骂。

“李爱国这个小兔崽子,买个自行车在院儿里直显摆。”

恰好贾东旭从外边回来,心里面也羡慕得不得了。

“妈,那咱家啥时候也买一辆?”

“我看秦淮茹坐在李爱国的自行车上笑得都成一朵花了。”

自从老贾死了,贾东旭接了班,每个月的工资都准时上交给他妈。

用贾张氏的话来说,这些钱都是他妈给他攒的老婆本,将来娶老婆用的。

“买什么买?现在你的老婆本还没攒够。光买个自行车花架子有什么用?”

贾东旭被贾张氏怼得不吭气儿了,坐到自己家门前一块大石头上生闷气。

恰好看到,秦淮茹坐在李爱国新买的自行车上不肯下来。

人比人真是气死人。

李爱国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了?

又是升官,又是买自行车,也怪不得秦淮茹能看上李爱国,对他却爱搭不理的。

易中海在院子里遛弯,看到李爱国买的自行车后,很有些意外。

尤其是看到别人巴结他的样子,更是让易中海心里不舒服,他索性回了家。

一大妈李翠兰看着易中海黑着一张脸,再联想着院子里发生了一件大事,瞬间就明白了易中海的心思。

“老易呀,你要实在看不过去,咱也买一辆自行车,买的比李爱国的自行车价格还高。看他个小兔崽子,还得意不得意。”

然而,易中海生气的还不仅仅是这个。

“唉,就是再买辆自行车那又如何?咱老两口百年之后,这自行车还有存款,还不知道落到谁的手里呢?”

这是易中海和李翠兰多年的心病。

要不是他两口子生不出孩子,哪能培养贾东旭和傻柱做自己的养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