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逆袭:县令与她的无敌智囊团
作者:飞翔的阿吧阿吧 | 分类: | 字数:51.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73章 变化
点心的风波过去了以后铺子又开始正常营业。
晚秋的学习小组也正式成立,其实之前也是一起学习,但是这一次更正式。
晚秋针对他们每个人都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而且她事先有声明,如果谁中途觉得受不了可以随时退出。
杨炎他们虽然以前学习吊儿郎当,但是他们也知好歹,家里人对他们的期望他们都明白,虽说以前并没有这么明显的企图心,但是如今既然季秋想拔高他们,他们便领了这份情。而且相互之间说好了,不给家里透露,万一到时候有好结果,算是给他们惊喜。
八月初的时候,家里的存银已经有了接近700两。
方记打看中了一处房子,按现在的话就是三室一厅一厨一卫加前后小院子,总价是480两,这回的价儿人家一分也没有让,主要是位置不错,周七维过来帮看了,觉得这处房子虽然一般但是比之城东还是好不少,觉得可以拿下。
于是方记打爽快给牙行交了钱,办了过户,他的户籍总算也迁到了粟县。
“咱们住得好好的要搬走吗?”梁氏从心里头对城东的房子有些不舍,住了大半年,跟邻居们相处都熟了,换个地方麻烦得很。
“婶子,我跟季秋商量好了,准备送小哲去书院,以后他们两个住在城南。”
梁氏吃惊,“要送小哲去书院?季秋的书院孟哲可考不进去!”
“花些钱先进别的书院,从前是家里条件不允许,如今家里有钱了,自然是要送他去的,原本季秋就想教他认些字,季秋说小哲天赋不错,不去书院系统学习太可惜了,我想着就趁着如今,总不能真让他跟着我们日日干这些吧。”
梁氏自然高兴,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孩子还能进书院,虽然孟哲说自己不爱学习,但是她知道,没有哪个孩子是喜欢日日闷在家里干活的。
“可是、可是我们如今还是奴籍,这不行吧?”
“我今日找您就是要跟您拿卖身契的,我已经打听过了,找马行的人帮忙跑一趟,拿着我的户籍跟你们的卖身契先消了你们的奴籍,后头咱们户籍挂一家,您觉得如何?”
梁氏激动,二话不说就回屋将身契拿了出来,“你们总是为我们考虑周到,只是他们俩去了城南,吃饭那些如何照顾?”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个事。”
方记打将她的身契拿了放进口袋,“七爷说第二家铺子肯定要开,要我们早做准备,我想着这人迟早是要买的,干脆就提前买几个回来,反正如今银子也够。”
古代人口买卖其实十分正常,只是突然买人,难免让人觉得有些怪异。
“你是说你要买人啊?买几个?”
“几个我还没有想好,正想跟婶子你商量一下呢,前几日看房子的时候我也跟牙行问了,买一个妇人差不多9两,男人的话要12两,咱们买回来做酥,以后都得婶子你管着,买妇人方便,到时候匀一个会做饭的去城南专门照顾他们两个。”
“我管着?”梁氏不自在的笑了笑,“我如何管得好?这人买了以后咱们可就要供人吃喝的,要好好的挑,挑几个老实厚道的才行。不用多了。”
“那就先买3个或者4个吧,等那头的房子布置好了,婶子你跟我一起去牙行,咱们挑几个人回来,多了也住不下。”
家里一下子要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梁氏虽不适应但想想又觉得自己必须撑起来。
想到孟哲以后也要跟那些读书人一起读书,她心里便欢喜异常。等晚秋回来的时候,他们又说了这个事。
“家里的事情我都听你们安排,师兄说了算。”她如今的重点就是早日拿到功名。
吃饭之前,她去了一趟隔壁找陆南山。
“你是说要我加入你们学习小组?”陆南山有些诧异。
晚秋点了点头,“我也给你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咱们如今进度相同,你若是想考进我们班,现在就是最好的机会,前提是我们的要求你必须完成。”机会就只有这几个月。
陆南山自然不会拒绝,“你的那些同窗,他们、他们同意我一起?你们要一起辅导我?”
晚秋点了点头,“对,他们在勤为径学了那么久,基础都扎实,只要调整了学习方法,大家相互督促肯定能有所成,这回大家都是下了决心的。你若是决心再大一些就不仅仅是考己班,我们的计划是年底升戊班。”
陆南山瞬间就有了一股紧迫感,“那,那我要怎么做?”他的心底莫名的就涌起了一股兴奋,好像突然找到了自己追寻的目标。
“你要做的就是以后从书院下学了以后在城南路口处等我们与我们汇合,我们去哪里你便跟去哪里,然后完成当天布置的学习任务,若是中途觉得辛苦,能不能坚持全看你自己。”
“我肯定能坚持,你放心。”
“不用太担心,不会的我们一起探讨,每个人都有不会的跟擅长的,相互之间都能是夫子,包括你。”
路南山点了点头,“谢谢你季秋。”
“不客气,你也帮了我啊,只是这样的话,你的私教怕就做不成了。”
“若是能考上勤为径,我一年便能给我爹娘省下10两银子,相比于私教,没有比这更划算的了,私教的活儿我明日就去推了,后日我便加入你们。”
晚秋点了点头,“嗯,如今已经8月了,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你最好是9月底考,这样才有升班的可能。”
陆南山在心里觉得这几乎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但还是点了点头,不管如何,先努力考进去,这是最主要的。
附近的邻居们很快就发现了方家的变化,先是读书的那个儿郎不回来了,连家里的小子也不见了,紧接着方家多了几个妇人。
他们不好上门直接问,便从他们隔壁左右打听,这才知道他们是在城南又买了房子,家里的妇人也是买来帮忙干活的,一时之间大家好不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