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逆袭:县令与她的无敌智囊团
作者:飞翔的阿吧阿吧 | 分类: | 字数:51.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78章 故事
这些都是晚秋要求他们平日做的功课,延伸论点是他们的薄弱环节,晚秋要求他们在自己看到的论点上补充结论,慢慢的锻炼成不管是如何的论证都能迅速反应自己的观点。
除了补充,他们可以提自己想到的新的论点,一时之间,大家各抒己见,虽声音不大,但也争论激烈,引得边上那一桌的学生频频观望。
最主要的还是他们听一段就开始辩一段,有人辩着辩着就跑了题,被边上的人提醒了之后重新开始抓耳挠腮的想,
辩得最激烈的还是季秋跟张北辰。
张北辰从组织管理需要,纪律维护需要,及责任感需要等等各个方面阐述了命令遵循的重要性。
晚秋作为反方则表示命令虽要执行,但是也要结合实际情况,以执行的目的性及最终达成结果作为推翻理论,命令可能会与实际情况相冲突,或者会对某些人或群体造成不必要的困难或损失。需要考虑实际情况灵活地执行命令,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大家相互听取论点,整理自己的逻辑思维线,却没有注意到那老者不知道什么时候不知不觉来到了他们的边上。
“诸位小友,我见你们在这块儿独成风景,很是心痒,想要参与一二,不知可行不可行?”
几人这才回过神看向那老者。
“老先生,我们如今是在学习,不是真正的辩论,你要如何参与?”
老者将他们一一打量了一遍,最终目标定在了晚秋身上,“你们是勤为径中洲书院哪几个班的学生?”
“只有我是中洲书院的,他们都是勤为径的学生。”
“老先生,我是乙班学生,他们都是己班的。”张北辰觉得这老先生看着和蔼,说不定是个夫子。
老者笑着点了点头,“江山代有人才出,刚刚你们的辩点我也听了,逻辑严谨,十分不错,我想问你们几个实事问题,咱们相互发发自己的观点如何?”
几人相互看了看,又看了看台上。
“能不能稍晚一些,我们今日来的主要目的是学习的,上头夫子的课我们不想错过。”
“对,老先生,能否等清谈结束了咱们再讨论。”
虽然是被暂时拒绝,但是老者一点也没有生气,反而十分高兴,“行,就等你们听完课,等上头结束了我再来找你们。”说完他又走回了桌边坐到了人群里。
几人还在继续,却没有发现周围人看他们异样的眼光。
这场清谈辩三场,他们自己便辩了两场,到最后结束的时候个个都有些口干舌燥。
人一下子散了,那桌的人给老者鞠躬以后也走了,老者将他们请了过去。
“都坐吧,天色不早了,我也不打扰你们太久,只是今日有幸遇见,看到你们学习的热情,我难免心有感触,想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
“您是夫子吗?刚刚走的那些是您的学生?”他们对老者也很好奇。
“算是吧。”
老夫子看了看他们,又看向晚秋,“我看你年级最小,你多大了?”
“回夫子,14了。”
他又看向张北辰,“勤为径的乙班是准秀才班,你是已经过了童生试了?”
“回夫子,是。”
老夫子点了点头,“刚刚听你们辩题辩的认真,我想针对第二场论实事,你们抒发一下自己的观点,就你们自己真实的立场,你们站哪边?”
众人想了想,第二场应该就是执行命令不能容砂的那一场。
张北辰第一个站出来站了正方,就如他论述的那样,很快有人就站到了他的旁边,紧接着有人站到了另一边。
最后只剩下晚秋站在中间没有站队。
大家齐齐看向她。
“季秋肯定是反方的,她刚刚已经举了很多论点了。”
晚秋笑了笑,“我弃权,我两边都不选。”
“为何?”大家不解。
“这位夫子刚说了,要我们站自己的真实立场,其实我并不是两边都不支持,相反,我是觉得两边都有道理,这个事情不是绝对的。”
“哦?既然如此,不如说说你的观点,老夫洗耳恭听。”老者也来了兴趣。
“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就编一个小故事给你们听一听,从前有一个小县城,受了灾荒,民众数十万无食果腹,情况十分危急,州知府连程向朝廷禀报,朝廷得知灾情以后从国库拨银从其他州府调集粮食赈灾,要求下面的官员务必把赈灾粮食分到百姓手里,但是中途有官员腐败贪墨了灾银,实际送到的粮食只有原先的一少部分,只能救助3成百姓,县令没有办法,他不愿意自己治下百姓惨死,所以安排人将大部分的赈灾粮转卖,转而购进价格十分便宜的糠皮,糠皮虽然难食,但是却保住了大多数百姓的性命,让他们度过了最难熬的时候,最后灾情过了,县令却因倒卖赈灾粮被一纸诉状告到了知府处,最后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县令丢了官下了狱。”
晚秋说到这里,众人皆是一阵唏嘘。
“故事就到这里,各位听了有什么看法?”她把问题抛了出来,看得出,大家脸上的表情都不太好看,有得还有些生气。
“那个县令何罪之有,若不是他,百姓们早就饿死了,真正该死的是那些贪银子的官啊!”
“若是县令都要下大牢,按那些贪污的人就该斩首。”
“为什么要处罚那个县令,他明明什么都没有做错。”
大家越想越生气,纷纷为县令鸣不平。
老者颇有深意的看向晚秋,“若你是那个县令,你该如何做?”
晚秋笑了笑,“我先回答上面的问题再来讨论您提的这个问题,这里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朝廷已经赈灾了,但是底下官员没有严格执行出现了贪腐,这个时候我是支持正方观点的,规矩必须严格执行,容不得一颗砂子,若不这样,再多的钱粮也挽不回人命,再说到县令,因为前头的不执行,导致他救不了民众,不得已,他违背规矩自作主张卖了朝廷粮食紧急换粮只为保下更多人的命,这个时候我是站反方的,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选择对当下最有利的才是最正确的。”
众人听了觉得有理纷纷点头。
晚秋看向夫子,“我来回答第二个问题,若我是县令我也会选择他所做的,不仅仅是为了百姓,更是为了自己,一旦整个县真饿死了大半县人,就不只是丢官下狱这么简单了,朝廷震怒,第一个开刀的便是当地父母官,砍头那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