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少年历程

作者:知足仙鹤 | 分类:都市 | 字数:2.6万

(十)

书名:少年历程 作者:知足仙鹤 字数:3691 更新时间:2024-10-10 16:31:51

从此不到十二岁的鱼儿就跟着妈妈在生产队干活,成为了当时队上最小的一名社员。他拿着小农具除了挑担外,都模仿着大人做各种地里的活,同时也听着男女大人们开玩笑打情骂俏和个别时候真正的对骂斗殴的场景。鱼儿善于观察每一个人。

三十出头的新店一队队长家国是个中等个子,不胖也不瘦宽脸盘形状的人,他领导着这两大湾两大梁不足两百人的生产队,另外还兼职大队职务,他有一股埋头实干的精神是不可非议的。

那个时代他都只抽纸烟,这一点鱼儿就觉得他很时新,而且时常整洁活跃。他的性格属于明了开放直接那种类型。

他的老婆是个娇小可爱的温柔型的贤妻良母。他那时候就没有父母,只有个身材很标致的妹妹,他那漂亮的梳着两个长辫的妹妹也很勤劳。

新店一队虽然地势和观音六队(芭蕉湾队)同样不好,但是在家国的带领下,比起其它的生产队都先进。那时候的先进指的是粮食产量高点,积极优先完成统购统销任务,土地整治干净,社员误工矿工少,这些家国都做到了。

就在那年冬天,家国做了一件鱼儿认为很有了不起的事,那就是家国嫁妹妹。鱼儿记不得他妹妹嫁哪里,也没看清他妹夫的样貌,只听说他妹妹嫁了一个地势很好,人也很好的人家,最记得清楚的是那顿丰盛的流水宴席。那天很冷,早上雾也很大,但是参加宴会的人从早上起就络绎不绝的来了。

家国依然住着草房,只是住着好一点和宽一点的草房,他家的院坝也就能摆十来桌吧,加上屋里和院角处最多一轮也只能在十六七桌,结果那天坐了两轮以上,鱼儿就奇怪,这山里人户这么稀少,怎么能聚拢这么多人。

鱼儿母子坐的第二轮,他吃着桌上不大的十多个盘碗里面各种不一样的菜,他从来也没有看见过这么多人和每个桌子都放着这么多菜的场景。他感到很惊奇,他那天放量的吃着味美的菜,他也记不清是些什么菜,他只在心里记住了一大碗汤里面的乖乖圆圆白白的芋儿,他吃不来,他却只吃里面切厚片的芋头。好笑的是他吃着也不知道是什么,问妈妈才知道那是芋子的母与子。十二岁的鱼儿有生以来吃上了最丰盛的一顿大餐。

后来大运动来了,随着运动的深入和接连的开荒种粮**,家国带头开荒阔地。土地阔展了又想到夏粮的堆放问题,紧接着又在中间地带和院子平行的乱石岗上开辟出一片平地,新修保管室和大晒坝。在社员热火朝天大干苦干的当口,家国同时也遭到了躲不掉的批斗。

这个生产队跟芭蕉湾队一样,不但没有地主富农,除了保管室也连瓦房都没有,但是清理运动必须是要搞的,所以就给他安了一个走资派的罪名。

在发动群众,动员群众的鼓动下,还是有一些群众站出来搜旮旮旯旯找他的这样那样的所谓缺点错误,有时候也让他在保管室反省写坦白交代,也不知道他怎么写写些什么。反正这个生产队也找不到能够替代他的人,队上的生产安排还是得靠他,真不知道他又挨批斗又受气,还照样热心为了队上的利益而不懈的努力图的什么。

贵成退役回家,他已三十出头了也是单身汉,那时的单身汉太多了。贵成是个文武全才的人,他经常穿着一身干净的旧服装,他一米六几很标准的瘦个子。新店小学的扫盲班他定时去上课,生产队不但教扫盲班也教唱歌,还定时读书读报,他是个很诚恳随和的人,他既不批判队长也不议论大运动。他只是热心的教扫盲班,唱歌和传播上面的信息。

启明也是单身,他那圆圆脸经常都带着那种愁苦相,他干活既不偷懒也不积极,口里时常轻哼着当时流行的情歌,对于大运动和生产队的事,他都似事不关己的。

德俊是个黑黝黝的高大个子,他的黑一定是热天晒太阳晒出来的,因为他也喜欢打赤膊。这单身汉看样子应该是身强力壮的劳动力,可是恰恰相反,他不但好吃,也懒做。要说好吃,那个年代根本没有啥好吃的,只是他既懒饭量又大,所以经常挨饿。没办法了就夜晚出去偷偷摸摸,经过屡次教育也屡教不改。有一次正是地里的豌胡豆要成熟不成熟的时候,那晚也安排他同另一个守夜,他避开那个人又去弄了地里的胡豆。

事后队上正准备找他谈话的前一天晚上,他在他那破草房里自己咬碎了自己做的爆蛋当场死亡。晚上爆蛋响是司空见惯的事,都以为是人们安放的爆蛋野物咬上了。谁知第二天不见德俊出来,中午了离他近的才去他那独住的草房里,看见他头破血流躺在床上早已断气。然后队上就安排人用破席裹上将他安埋了。

三十几岁的海江一米七左右,笔直的躯体配上发达紧实的肌肉和长形脸,一看他那样貌和严肃的表情,就是那种百毒不侵歪门邪道莫来的精壮汉子,他教育孩子的直接方法就是打。文忠文明两兄弟经常被打得惊叫唤,但是这两兄弟也是打不转的牛,经常惹老汉生气。可是海江是个大孝子,他对年近七十的老母亲百依百顺。两个顽劣儿子挨打时就拿婆婆做保护伞,婆婆最心疼孙儿。他的老婆健康粗壮也不是很本分,但是在海江的眼神下不得不细心的照顾婆婆。

后来海江的母亲离世,他有个姐夫在山下不知在哪个地方当领导前来悼亡。在大运动的当口,他姐夫说要破除迷信不能烧钱化纸请道士,海江依了。埋他母亲就这样装进棺材,请人抬到山下有小屋子大刺笼那儿的坟地不声不响埋了了事。

从那以后很长时间,海江的小儿子文明挨打后,深夜就去他婆婆坟前痛苦,他竟然忘记了也不怕野兽和蛇虫的侵害,其实那时已基本没有伤人的野兽了,只是蛇多,顽劣的文明也难舍经常护着他的婆婆。

有时大队开会鱼儿也去参加,那个时候开会不夸张的说就是三天两头开。大队部就在新店小学旁的那个大院子,那个大院子叫刘家院子。

鱼儿读书进摇篮那对面大院子叫李家大院子,再上面的就是熊家大院子,还过去就是观音庙大院子了。观音庙对面观音小学说的是以前的熊家祠堂。山里那摇篮一带地理条件很好,摇篮里基本都是不怕干旱的水田,鱼儿听说那些大院子解放前都是地主的家,很大很气派的一个大院子解放后就分给了少则十多户多则二十多户人家住。有趣的是摇篮里面都是大院子和一些零散的瓦房,很少看得到草房。这山里那个时候地势不好的基本上都是草房。

六七年夏季的一个雨后,队上没有安排活路,鱼儿就跟着几个钓鱼的大人一路去玩,他们去的观音庙右后边外面点的一个阴河口钓鱼。观音庙对面是观音小学,鱼儿读了三天书的小学,(以前的熊家祠堂)那右边一个坎堵住了摇篮,鱼儿说的是摇篮中间的隔,左往下就是去新店小学的石板路,据说这石板路从盐井溪上来,经过安家丫口,再上大南丫然后到新店小学,新店小学就是摇篮下方的结束处,然后穿过摇篮,一路通向壁山。翻过右边的坎(实际这个坎有几百米)就是将军府,将军府前面的摇篮有多长鱼儿没有深入去过。

他们到了阴河,阴河就是在一个很矮的山包下面,它是一个十字形状,横着的十几米不过一丈把宽不到两米深,它的中间就是竖着从里面不高不大人进不去的那种阴河沟,从这幽深平行的沟里不声不响流出满满清澈的水。流过十字口不宽的自然沟,就流到了洞外的一个长形水凼,在横起的十几米宽处两头溢出来的水就流进了两边的田间。在洞内十几米长一丈把宽不到两米深的水里面,成群的小鱼儿不避人的欢游着,水边没有经过修饰,自然平整光滑的石沿坐满了乘凉的人。他们以小孩居多,因为洞并不很长也不很高,它三面透光很明亮。也许是年代久了,乘凉的多了,那石沿就被坐光滑了,那洞里的小鱼儿灵活极了,孩子们用小尼龙网也极少网得住。清晰透明的水里钓也是难钓着鱼的,所以大人们就在洞口外面的凼里钓,水流出洞外,因为水到洞口那一段就只有不到两尺宽的水沟了,水一出来冲刷着外面的石沙子就不那么清晰,也看不到底了,所以少量游出来上当的鱼儿还是成了人们的盘中餐。

当地人是见怪不怪,可是鱼儿这天就感觉大开眼界了,他看着那一方平行的幽深处,不知从哪里有流不完的水,他细想这水一定是从摇篮对面的山顶下面流过来的,因为这里正地处摇篮坎的偏中部。他又看着水出来分三条路往外流,还有那平整光滑的沿面,这不是人们说的鬼斧神工是什么啊。

他又顺着水凼流出的水往前走,这水顺着自然的比平地稍低的,就像一个窄窄的浅河滩一样的,足有百几十米长的整体山石流出去,然后掉下了悬崖,往那低处的山涧奔去,这天鱼儿真饱了眼福。

在同大人回转的路上,鱼儿开心的唱起了德方姐教他的歌:我家来了个胖嫂嫂,两手伸不过她的腰,她的笑话一大腔,能把你说哭又说笑。当干部十几年她的功劳不上算,回到村里当社员呢,她的干劲比人强,哎嗨哟。我家来了个瘦嫂嫂,上过中学文化高,白天下地去干活,晚上回家忙夜宵。她广播,她读报,国家大事咱知道,大哥真算有眼力呢,给咱找了个好嫂嫂,哎嗨哟……。这歌是德芳姐以前回娘家在路上听人家唱学会的,后来她教会了鱼儿。

晃眼又到了冬季,1968年春节是鱼儿母子在这寒冷的山里过的第四个年。年后的一天早上天刚蒙蒙亮,鱼儿带上妈妈给他准备好的包谷馍馍,流着泪给妈妈告别,然后踏上了下山的路。

才刚立春,但是打霜天跟冬天一样寒冷,才进十三岁的鱼儿穿着妈妈做的棉袄和布鞋,走在越下去越有白头霜的路上,心里思绪万千,到了山底他回头望向高高的大山,不知是眷恋它的神奇,或者是小小的心灵还对它充满着好奇,也不知是埋怨它的不够宽容,或者是没有让他在那摇篮里心安理得学习,总之他怀揣着像早上霜冻一样冰凉的心。

然后他毅然决然转身消失在凄风冻地的薄雾里。那天是1968年2月6日,周二农历正月初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