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异界海鲜供应商

作者:南塘汉客 | 分类:都市 | 字数:58.5万

第一百零七章 龙趸

书名:异界海鲜供应商 作者:南塘汉客 字数:2225 更新时间:2024-11-03 12:20:46

靠近珊瑚的第一个虾笼,拉起来很费力,凭手感就知道抓到大货。

是大石斑鱼,不对,是龙趸。

虾笼内无法动弹的龙趸,有40公分长,占笼子的一小半面积。

黑褐色的皮肤,全身都是黑色斑点,上下鱼唇特别厚,看起来蠢萌蠢萌的。

笼内除了傻傻的它,就剩一些虾壳残骸,龙虾都被它吃完了。

这条龙趸有35斤重,是龙趸家族里的小弟弟。

龙趸学名鞍带石斑鱼,出名的叫名还有龙胆石斑、猪羔斑,是石斑族里的大哥,最大的有2.7米,1200斤。

野生的龙趸重量普遍在50斤以上,每50斤都不好意思叫龙趸。

虾笼入口是为龙虾准备的,大的龙趸的比虾笼还大,可没想过抓龙趸。

虾笼也就能抓到三四十斤的龙趸,更大的,实在为难虾笼。

龙趸应该是石斑家族里名气最大的,每次渔民抓到几百斤的龙趸,都会被报道,连收购的酒楼也会出风头,给自己打个广告。

龙趸的价格,有人传得特别玄乎,动不动就说卖上千块钱一斤。

其实没那么玄乎,海上抓到的龙趸体形巨大,上到船上就被折腾个半死,必须赶回码头马上卖出,死了就只能贱卖。

稀少又有牌面,却很难保持鲜活,加上在广南省是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就形成有市无价的局面。

除非商家为了炒作,从外地进口才会开个高价,不然小体形(不超过100斤)龙趸,在阳城的价格不超过500元斤。

在岭西省沿海,龙趸码头价在90元-180斤之间,酒楼更高一些,不过也不会上千一斤。

一条上百斤的龙趸,动辄要几万块钱才吃得起,还要一群人才能吃完,很少有冤大头为了面子大笔消费。

同样买条珍珠龙胆,虽然单价高,但体重小,一座人就能吃完,有排面又有里子,才是豪客的主流消费选择。

不过阳城消费市场极大,拿龙趸当噱头的人多的是,鸣禾公司的客户都是大客户,肯定有需求。

35斤的龙趸,一个人吃不完,更舍不得吃,和程子琦也吃不了,请朋友一起吃,更显败家。

那就带回现实世界,让张禾去处理。

这次不用担心法律问题,广南不让商业捕捞,但不禁止销售,而且岭西和崖州岛捕捞合法,香江更是龙趸的最大消费市场。

35斤的龙趸,估计能卖1万左右,单价应该和红龙差不多,但它单体重量高,一条顶好几条龙虾。

可惜龙趸生活在珊瑚区,是底层鱼类,体形偏大,虾笼难以捕获,不能成为主打高档海鲜销售。

剩下的虾笼,就没那么好彩,抓到的石斑都是青斑、石头鱼。

增加了虾笼,龙虾的产量惊人,首次达到140斤,红龙少一些,花龙占96斤。

剩下的鱼笼和地笼收完,空间容量再次不够,剩下上百斤梭子蟹和花蟹,只能堆放在船舱内。

李鸣有在考虑,要不要放弃抓梭子蟹和花蟹,毕竟单价低,显得鸡肋。

不过雾岛海鲜的主打单品,红龙、花龙、青蟹、青斑、石头鱼、梭子蟹和花蟹,一共才七个,像黄金鳗鱼、红瓜子斑等等,偶尔才抓到,没法成为主打。

进口高档海鲜的贸易公司,经营的品种动辄几十个单品,雾岛海鲜的单品还是少,要更换杂蟹,也要等到发掘出更多的海鲜。

这些日子,能吃的海鲜都吃过,两小只好像也不怎么像吃海鲜。

李鸣懒得做海鲜大餐,开两个罐头,煮一锅粥,喂饱三个吃货,就返回现实世界。

“张禾,带你看个大家伙!”

“长吗?”

“滚!”

张禾看到水池里摆动尾巴的龙趸,收回贱笑,“我去,龙趸!”

“这货,我在水族箱里见过,深城赖老板家,就有一条两百多斤的,老牛逼了。”

龙趸也有一大用处,那就是当观赏鱼,特别是野生的龙趸,只要色泽漂亮又没有受伤,大都被当宠物养。

观赏鱼价格那可就高了,就像名犬,血统好的几万一条,甚至上百万。

当年藏獒火热时,一只就值一套房,可在肉摊上论斤卖,都没人要,海鲜和观赏同理。

“可我们是卖海鲜的?”

张禾大笑道:“只要有人要,你管他是买来吃还是养着以后吃?”

“...”

观赏用的龙趸,可不能放冷库里,张禾跑到市场内,买了一个大水箱,专门放它,还没卖出去,就搭进一笔钱。

几个氧气泵冒泡,还有更大的活动空间,龙趸活力恢复,缓慢游动。

游动的龙趸,确实好看,石斑里除了石头鱼,就没有不好看的。

巨型的龙趸,胡大姐啧啧称奇,连批发水果的邻居一家都跑过来围观,门店难得热闹。

邻居要忙着生意,围观一会就散去,门店没啥事了,李鸣也就关上门店,和张禾回办公室办公。

梁芹惯例送来昨天的报表,昨天海鲜销售达到32万,雾岛海鲜达到15万。

每次空间容量翻倍,雾岛海鲜销售翻倍很是正常,不过鸡东岛海鲜销售首次反超,就不得了。

这意味着鸣禾公司的自有货源得到解决。

自主货源就是弹药,不管是鸣禾公司的扩张,还是生鲜小店,只要资金跟上,就能住够的火力打下去,壮大自己。

鸡东岛真是个宝地,内海的海鲜品质高,养活近千户近海渔民,上千艘小船都在赶海,每天收获却只有几十斤。

微薄的收获,平日还要忍受鱼贩子的剥削,沙海公司崛起后,虽然不直接压迫小渔民,人家搞的都是大户。

但沙海公司也通过鱼贩子收购散货,鱼贩子有“爸爸”撑腰,操纵市场能力变强,对渔民动不动就压价,压迫更甚。

沙海渔业不在乎小渔民手里的那点海鲜,鱼贩子们单打独斗,没有沙海公司的支持,一时没反应过来,给了鸣禾公司机会。

江姓和李姓都是当地大族,有江涛和李七支持,鸣禾公司可是在鸡东岛站住脚了。

内海赶海的渔民,知道东小码头有合作社高价收购海鲜,早上赶海回来,都停靠着这边。

合作社敞开收购,张禾还加了一辆货车,司机是李七介绍的,接下来鸣禾公司将会迎来快速扩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