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雄渣爹再娶后,我带亲娘去逃荒
作者:北北冲鸭 | 分类: | 字数:55.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38章 不藏私
工分。
这个词对牛顺来说,是全然陌生的。
从庄子出来,不等他询问,刘三哥就给他讲解了何为工分。
简言之,工分,类似五铢钱,又比五铢钱用途更大。
“小谢军侯说了,使君实行这个工分制,是因为知道大家伙干活卖力后,认为多劳者合该多得,才想出这个奖励方略。”
要说无佛寺工地上刘三最服谁,还得是小谢军侯。
别看小谢军侯年纪不大,为人处事却没得挑。
当然,也有那欺小谢军侯年幼无知者。
下场自不必说。
牛顺见刘三一脸的讳莫如深,不禁想起自己与阿父为何而来,“当真不能提?”
倒也不是不能提。
“其实,就是几个流民,看工地上吃得好,又不想干活,竟敢偷盗小谢军侯存放在林氏庄子上的钱粮。”
那几人是准备带着钱粮去兖州讨生活。
说白了,不就是嫌此地没前程。
“等咱们来上工,人都已经挂在沿途的木枷上。”
刘三拢着手,再提及当日所见所闻,庆幸于自己的安分守己:“每人二十鞭,把人抽得血迹斑斑,因为他们将当晚在庄子上值守的一个郡兵头砸破了,被枷三日后,还得去采石场服役十五年。”
你以为事情就这么完了?
刘三道:“那带头盗窃者,倒有几分本事,靠自己磨开了绳索。”
“他成功逃了?”牛顺十分好奇。
刘三拿眼角牛顺一眼,缓缓龇牙:“有小谢军侯在,你以为他逃得掉?”
也是那倒霉蛋运气不佳。
偏偏在第三日傍晚磨断手腕上的麻绳。
不跑吧,眼看就要送采石场。
跑吧,大白天的,目标不要太明显。
再忆起小谢军侯那日叼着菜饼站在砖堆上射出那一箭的风姿,刘三眼底难掩向往之色:“当时我就在小谢军侯不远处,亲眼目睹小谢军侯顺手就取了沈小百夫长背上的大弓,举弓搭箭拉弦,可谓一气呵成。”
刘三还知道,小谢军侯对那倒霉蛋是手下留了情的。
彼时旁人都在看郡兵去追那贼寇,只有他,一直守着小谢军侯。
所以,他才能注意到,小谢军侯射出箭矢之前,将那把怪异的弓往左移了移。
箭矢破空的响声,犹在他耳畔。
那跑出老远的倒霉蛋就已倒地不起。
后来,人被郡兵抬回来,左肩上好大一个血窟窿。
就算没死,估摸着也废了。
也是这一箭,叫所有干活的青壮意识到,小谢军侯能做使君的心腹,完全是靠真本事!
先前彭百夫长说小谢军侯杀了好几个秦胡头领,他们是不太信的,只当是彭百夫长在吹捧小谢军侯。
然而那日,当小谢军侯接过那支被郡兵捡回来的箭矢,面不改色地将血渍擦在粗布头上,看得多少人手脚发凉,另有被绑在木枷上的小贼,甚至吓尿了裤子。
“小谢军侯说了,吃使君的喝使君的,还敢做二五仔,虽远必诛!”
牛顺问:“什么是二五仔?”
一提及二五仔,刘三面上只剩冷肃:“说得通俗点,就是叛徒、细作,还有告密者!”
细作。
牛顺闻言,捏紧了手中新竹牌。
刘三也察觉牛顺的紧张,出言安抚:“能叫小谢军侯动手的,那都是心怀叵测之辈,你与我这等良民,必是吃不着箭头的。”
牛顺很想问问刘三哥——
如果他不是良民呢?
然而话到嘴边,终究没敢出口。
一旦他问了,或许他与阿父就再也看不到旭日东升。
刘三见牛顺一脸心事重重,只当他不敢一人去修溪井:“那些村庄里,必定也有郡兵负责巡视,你虽初来平昌城,却大可放宽心,好好干活,比什么都重要。”
眼下这平昌城里,没人比刘三更想让牛顺一飞冲天。
就说龙骨水车。
倘若牛顺能改造水车,那么,作为引荐人,他还会得到五个工分。
工分,看不见,摸不着,来年却能帮他兑换田地。
不过——
若是牛顺干了几日就跑路,因为引荐牛顺得来的工分,也是要还回去的。
至少他得确保牛顺接下来一个月都在修溪井。
小谢军侯可跟他透露了,工分,也是考察个人能力的重要指标。
将来无佛寺建成,招管事,工分高者优先。
牛顺听着刘三讲述工分的种种好处,不由得道:“使君变卖家财才得来这么多粮食,眼下非秋收时节,这些粮,终有吃光的一天。”
这个问题,刘三自己不是没想过。
可那又如何呢?
他刘三,本就是流民。
若没遇上谢使君,他还不知道在哪个旮旯里发臭发烂。
“要是真没粮了,使君叫我们走,我们走就是。”
如果使君肯收着他们,刘三是愿意留下来的,虽然他没见过使君,可他知道小谢军侯的本领。
只要小谢军侯想,粮必是可以有的。
牛顺没想到,刘三竟然丝毫不恐惧未知的将来:“有朝一日,新使君当真驱赶大家,三哥可会怪他?”
“使君既这般行事,必有不得已的苦衷。”
“三哥竟如此相信使君。”
刘三扪心自问——
他真的相信使君吗?
不。
他相信的,是自己的眼睛,还有与他们同一个锅吃饭的小谢军侯。
仁善是可以伪装的。
倘若使君只是想搏个仁善之名,何必如此委屈小谢军侯和彭百夫长他们?
也是在无佛寺的工地上,他活出了一身轻快。
反正——
“不管以后如何,眼下把活干好就是正道。”
刘三领着牛顺父子去城东由空房子改造出来的工人宿舍安置时,谢蕴也从张九口中得知,无佛寺的工地,可能来了细作。
谢蕴:“……”
“那父子俩眼神闪烁,说是来做活,只怕别有目的。”
张九怀疑他们是冲着溪井来的。
“使君命各村修挖溪井,此物有助于田间灌溉,又能蓄水,平昌城中豪强必然试图效仿。”
谢蕴倒不介意有人来偷师。
肯学,那是好事。
如果能推广到各地就更好了。
像水渠、溪井这种抗旱减灾工程,又不是火药,她有大病才藏着掖着。
再者——
对方想偷师,还不得先帮她盖一口溪井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