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四合院之跌宕人生

作者:行道人 | 分类: | 字数:107.2万

第252章 价值10万的项目

书名:四合院之跌宕人生 作者:行道人 字数:2359 更新时间:2025-02-12 01:56:33

突然的大呵吓了李元一跳。

他表情不变,“好的,没事,提拉已经调整到位,不要再动”。

他看向真空炉操作员,“启动抽真空按钮”。

她手忙脚乱地按下开关,几十秒后,真空度开始提升。

1分钟后,单晶棒下面重新生长的单晶棒颜色恢复正常。

这一次,真空炉操作员没敢看一眼硅液面和单晶棒双眼一直盯着真空度指示表。

半个小时后,一根标准尺寸的单晶棒出现在工作台上。

唯一的缺憾是其中有一节颜色不对。

“肖师傅,接下来的工作,您最在行,你指导他们吧”。

肖工笑笑,“推着单晶棒,跟我来切割车间”。

分厂厂长眼里都是那根单晶棒,他现在激动地满脸红光,跟着进入了切割车间。

这里只剩下提拉真空炉的操作员。

李元看向刚才那名控制真空度的女孩,“对不起,我刚才走神了”。

“知道原因就好,以后一定注意。现在是练习期,没有太大问题,将来正式投产,你们都得打起12分注意力”。

“知道了,李工”,二人齐齐应诺。

切割相对简单,固定好单晶棒,其他全部交给机器。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手动调整进料。

切割机有一个密封罩,切割的位置持续注入蒸馏水,保证不产生灰尘。

切割的遇到的问题,在样机时便已全部解决,故而切割非常顺利。

顺利切割下5片晶圆后,大部队又转移到抛光车间。

这一关就要考验操作员的手感,没有捷径可走。

不像后世,这些都有精密加工设备和检测设备,足以保证抛光的可接受度。

二人又在工厂待了2天,把后续工艺完全教会他们。

回到维修厂地下实验室,童代表也跟着进来。

“听说你们正在研究芯片?”

李元抬头看看他,“童代表,您这消息够灵通的。

我们现在想为真空炉自动控制设计一款专用芯片”。

李元也没有隐瞒,因为一旦研发成功,肯定也会为700厂那台真空炉进行升级。

“我们现在有一个项目,就是反炮兵雷达,现在西方正在研究,我们也在进行前期研究。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弹道计算,目前最合适的是911计算机。

可惜太过笨重,无法满足战场需求。

现在我们已经开始了晶体管计算机的研究,可以很好地替代911计算机。

可是,我们还是觉得太大,功耗也大,不利于复杂地形使用。

听说你们在研究专用芯片,就想问问你,有没有办法解决我们的问题?”

李元陷入了深思,后世看过一个宣传片,记录我军雷达的发展历程。

在南疆自卫反击后期,我军的一款反炮兵雷达,可以在10秒内识别到敌军的炮兵阵地,马上就可以展开反击。

敌军炮击越猛,损失也就越惨重,打到战争后期,敌军甚至不敢开炮。

那是高价从日不落帝国引进的,具体型号记不得,但是确实好用。

想到南疆战役开局时的艰难,他也想着出一份力。

“我们的雷达技术如何?”

“目前我们装备最多的是314乙中程防空米波警戒雷达,是电科14所产产品”。

然后,他拿出一些资料,包括314乙雷达的结构框图。

该雷达发射功率提高到了140-160千瓦,重达400多千克,具有80-100千米的飞机探测距离。

让李元惊奇的是,它居然配备有平面位置显示器。

虽然不懂雷达原理,但是电路基础的技能书不是白给的。

很快就看明白它的工作原理和接口定义。

后面是反炮兵雷达的设计方案图,标识问号的模块,就是计算单元。

根据方案要求,定位炮兵阵地,原理较为简单。

识别出炮弹在空中三点位置,快速计算出其弹道轨迹,就能够找到炮兵阵地。

他闭眼沉思,大脑高速模拟,很快就得出结论。

“可以搞”。

童代表一听,马上坐直身子,“多长时间?”

“给我3个月”。

“哈哈哈,太好了,知道计算所的研究时间吗?”

不等李元回答,他就给出答案“两年!100W研发资金。

他奶奶的,我得赶快回去,不能让他们胡搞”。

说完急匆匆就要走。

“那里有电话”,李元轻飘飘一句话,就让他停下脚步。

他暗骂一句,几步跑到电话机旁。

十分钟后,他回到李元面前,眼睛直直盯着他。

“你有多大把握?”

“9成9吧”。

“我没有和你开玩笑!”,童代表眼睛有点发红。

李元收敛笑容,“没骗你,留下1点是尊重天道”。

“三天后,有个技术方案评审会,你得参加”。

“什么意思?”

李元刚刚被放出来,好久没有去见杨婷,本想着晚上就去找她,怎么又来了任务。

“三天后,装备处有一个方案评审会,临时把你加入,和计算所打擂台”

“童代表,那可是计算所,我疯了!”

“他们要研制晶体管计算机,需要经费。我们需要反炮兵雷达,有经费。

但是听了你的方案,我们想比较一番。

对了,如果研究芯片,100W够不够?”

李元心脏狂跳,100W啊,这是多么一大笔钱,有了这笔钱,实验室未来几年的经费就都够了。

但是想想,如果和计算所竞争,就得突出实验室的优势。

芯片毕竟太超前,国内现在还停留在用晶体管替换电子管的方案阶段,突然推出芯片概念。

他担心评委产生其他不好的想法。

想到这里,他就觉得,是到了放大招的时候了。

“100W!不要100W,只需10W,芯片抱回家”。

“什么?你说多少?”

“10W!不能再少了!”

“我了个天,你这让别人怎么玩!”

说完,匆匆忙忙离开了实验室。

李元坐中位置上慢慢完善方案。

“主任,刚才你们在讨论什么?”

黄燕笑眯眯的站在李元的身后,眼神李都是光芒。

“嘿嘿,搞钱!

如果这把成了,未来几年,我们就不用低声下气地申请经费了”。

李元双手抱头,身子舒服地后仰,一脸的意气风发。

“主任,我好像听到10W?”

“完全正确!嗯,师姐,你喊我什么?”

“主任啊!”,黄燕脸上都是笑容。

“不是,这是什么意思?”

“这个给你”,黄燕说着,把一个文件袋递给李元。

“这是蒋校长和上级领导昨天送过来的,可惜你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