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吃货之力改变世界
作者:温奶斩华雄 | 分类: | 字数:53.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4章 谋划
银月如玉盘高挂于云端,月光似水,洒落人间。艳黄色的菊花肆情绽放,花瓣纤细、修长,如一根根温润的手指,呵护淡黄的花骨朵儿。蒲河之上的花船,早已挂起通红明亮的灯笼,船桨的舀水声,渐渐淹没在女子嬉笑声中。酒楼今日彻眠,觥筹交错,推杯换盏。平民百姓家,摆上一桌丰盛的菜肴,难得一见的肉腥味。富贵人家府邸的巷子里,几个蜷缩的身影聚集靠拢,传递各自的温暖,翘首期待着什么。
诗会后,在台下权贵子弟的言语传播与部分商人的操纵下,施哲的名气迅速传遍东海省,向北走去,直达京都。一首《水调歌头》瞬间风靡洛朝,新奇的诗词格式受到文人的追捧,纷纷模仿,可总是不尽人意。词句被乐者谱写成歌曲,成为各大酒楼文人雅士必点曲目。写有诗词的纸张甚至被皇帝亲自阅览,读后连声赞叹,“洛朝多几个这般天才,那洛朝在文化领域将压制周边各国。”
施哲很是郁闷,那日熟悉的人影并未追上,转瞬之间便已淡忘,不应该啊,转世后的记忆力过目不忘,怎会忘却一个背影。那个背影曾在前世生活中出现,因此遇见之时,即便脑海中印象模糊,施哲跟随本能反应,依旧毫不犹豫地追了上去,但是始终无法想起是谁。
希望不是楚门的世界。
然而令施哲无奈的是,对外解释数次这首诗词不是本人所写,自己不过六岁,怎么写出如此饱含思念、忧愁的词语?作者名为苏轼,是一位诗人,可全国文人翻遍古籍、诗经,未曾寻到这位苏轼,只当施哲自谦。施哲被迫接受这份名誉,这样也好,名气越大,等明年的店铺开业,客人才会越多,明星效应呗。
当所有人都在称赞六岁奇才施哲时,唯独遗忘了那个原想凭借诗会挽回声誉的陆家公子陆应豪。此后陆应豪每每与人交谈,悲痛惋惜,未曾想一个抄书贼,将他人作品据为己有,竟能借此声名显赫,受万人追捧,实在为洛朝文坛之哀。这番言语瞬间流传,陆应豪成为受人唾弃的对象,一个品行不良的富家子弟竟然诟病六岁神童,谁人不知陆家此次举办诗会的目的,更有甚者,将陆家公子往日的种种不堪行为写成小册,在永嘉县四处分发,一时间,陆家成为饭后笑谈。
陆家被众人围攻之时,施哲可是解围过,承认自己抄袭,奈何无人相信。唉,做人太诚实也不行,竟然没人相信,我与陆公子可谓知己呀。
施府每日收到来自各地书行的信封,询问施哲是否有出书的意愿,书行可代为编写、装订、发行,其中甚至包含洛朝最大的洛局书行,据说是深居后宫的皇后,第一次读到《水调歌头》这首词时,甚是喜欢,希望作者能够再多写出一些诗词,编订成册,大肆传播,于是命令洛局,给施哲写去信封催更。还有更加离谱的事,一家专门为权贵教育子女的书院,邀请施哲前往,开坛讲座。
老苏啊老苏,没想到你的诗词通吃两个世界,这才华,没谁了。
原本没打算进军文化领域的施哲,被其他书行的人纠缠得心烦,无奈答应洛局的要求,写下脑海中记得的唐诗宋词,由其装订发行,至于稿费,看着给吧,毕竟是官方运营,不会赖账,如此一来,同时断了其他书行的念想,谁敢与朝廷抢生意?
至于前往书院教书育人,施哲万万不敢,心底深知自己不是这块材料,更何况对于中国古代诗词大家的作品,耳熟能详,背诵抄写毫无问题,但要是讲出个所以然来,绝对是强人所难了。因而施哲赶忙让施顺义帮忙婉拒,身怀要事,才疏学浅,恐难胜任。
这两天,施哲埋头苦写,工厂的事先撂在一旁,先把皇后的要事解决喽,这可是大腿,人家白送的人情,没道理不收。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人生若是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施哲将脑海内一时间能够想起的所有诗词搬出,什么婉约派,什么豪爽派,田园诗、边塞诗、抒情诗,全部往纸张上填,在最后一张纸上,写上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若是施哲前世阅读的书物足够多,印象深刻,就能像某部小说中的男主一样,写出惊为天人的《红楼梦》,那这个时代的贵族女子还不得为之疯狂。
完美,收工!派人快马加鞭送往京都,直达洛局,由洛局呈递皇后,先后主次,得分清楚。
施哲实在是没想到一个小规模的中秋诗词会,竟然惹得如此风波,好在有一千两的赏银,否则真是白忙活一场。当下终于能够将注意力转移至农作物的培养中,商队从西域以及路经省份带回大量植株、种子,分门别类,转交给工厂内的负责人,由农匠将植株栽活,连同盆栽运送至试验村,剩余种子则存入阴凉干燥的仓库内。
等来年开春,甘蔗与辣椒运往农村试验点,开始大面积种植,实际上,多数的作物、水果有较长的生长周期,适合于四月份播种,秋季收获,无法急于一时。施哲特意与施顺义打过招呼,一定要吩咐商队去寻找这些作物的种植技巧,并且详细地记录在纸张上,从西域带回,提供参考。写有所有作物种植时间表的册子第一时间转交于农匠,由他们进行修改,重新成册,分发至每个村子据点,由据点负责人传授给村民,先做了解。
忙完试验村的事,也该检查工厂最新生产的轧棉机了,先前的第一次试验很成功,轧棉机在安大的监督下,大批量生产,等待多次试验后,便可以投入使用。轧棉机的制造消息严格保密,除了安大,也只有负责制造的工匠才知晓,而施府内,除去施顺义与黄滨,一无所知,这是施哲用来引诱府中内奸的鱼饵。
按照施哲的嘱咐,施顺义召集府内所有大小管事,开展会议,往常府上也会时常开会,讲些府内的大小事务。
施顺义环顾四周,屋内端坐四人,包括李洱在内的大小管事。施顺义开门见山道。
“前段时间商行收购大批棉花,准备在冬季制作成棉布、棉被出售,你们应该知道,棉花去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不少成本,因此市面上几乎所有商行、布庄售卖的棉制成品价格居高不下。幸好,这几日施哲发明一种名为轧棉机的工具,能够做到每日分离五十斤及以上重量的棉花,这将是施家商行垄断整个冬季棉花市场的底牌。即便其他商行收购大量棉花,等施家的棉布、棉衣价格一出,他们只能将棉花低价转让给我们。”
施顺义从四人面庞一一扫过,皆是震惊的表情,怎么可能会有如此高效率的工具?
“然而,商行里所有的工匠都已派去施哲的工厂,甚至永嘉几乎所有的木匠、铁匠都已在工厂中,他们是为朝廷办事,不可抽调回来。所以这轧棉机的制作,需要前往县城之外寻求铁匠打造。四位都是府中的老管事,这件事将由你们去办,我才能放心。但考虑这关乎施家未来几个月收入的商业机密,一旦被其他商行得知,计划必将付之东流。因此轧棉机的图纸我已经将其拆分,每个人携带一部分,打造出的零件,送回施家,由工厂的工匠组装后,送至商行。这是未拆分的图纸,你们先看看。”
说罢,施顺义缓缓转身,从桌上的木盒中取出一卷羊皮纸,递于四人。李洱接过图纸,平摊于桌面之上,眼睛死死注视着图画,似乎要拼尽全力,将其刻在脑海之中。
施顺义看在眼里,嘴角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微笑,即便你记忆力超群,图纸是假的,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