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将心向明月
作者:萧瑟行者 | 分类:言情 | 字数:48.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1.世人只道是痴茫
永安城乃当今天下第一名城,豪门权贵意气风发,文人士子举止风流,商贾布衣精神抖擞,按理说这里的老百姓什么大人物没见过,什么大场面没经历过,可偏偏这会儿都摩肩擦踵、人头攒动地往城门方向涌,就连宫城边上,那素有“三公巷”之称的吉安巷中也跑出了两个衣着华贵的女童,一脸的期待与好奇。
两个小女童欢快嬉笑着跑在前面,两个十三四岁的小丫鬟胆战心惊地跟在后面,口中不停喊道:“萱小姐、葳小姐,你们慢些……”
跑在前面的红裙小女孩一路蹦蹦跳跳,绕着巷口那户大宅门前的石狮子转了一圈,又继续向前跑去,嘴里喊着:“快些,晚了看不到了。”
只听后面一个脆生生的女童声音喊道:“萱姐等我,等葳葳。”
红裙小女孩停下脚步,看着后面粉雕玉琢似的小妹追来,故意板起小脸:“就你麻烦,下次不带你出来了。”
红裙女孩是相府三小姐,名韩萱,今年八岁,正跑过来的是她的小妹韩葳,只有六岁。韩葳受到奚落却也不放心上,跑到姐姐面前,两只眼笑成了小月牙,撒娇道:“葳葳不麻烦,葳葳给姐姐作伴。”
韩葳年幼,很少出门,这会儿稀里糊涂地被姐姐偷领出府,不由好奇问道:“为什么要去看那个肃王世子?他很好看么?”
韩萱摆出一副为姐的姿态:“想看热闹就别多问,跟紧我不要乱跑,街上有坏人,记住了吗?”
韩葳点头如捣蒜,晶亮的眼睛中闪着怯意,韩萱小大人似的摸摸她的脑袋,疼爱地牵起妹妹小手,又见街上人潮汹涌,不免紧张起来,牢牢将小妹护在身边。
此次出街,是缘于韩萱在书房外偷听到爹娘之间的一段闲话,说是今日肃王世子进京,城中不知有多少人正翘首以待,就等着看这个传说中已经傻了十年的肃王世子,到底是真傻还是假傻。
十年前,淮安王赵辰央一路势如破竹,打到京都永安城下,赶走东齐陈氏,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赵”。那时的大赵版图同今日相比,还有一块势力尚未归顺,就是胶东肃王李擎苍及其手下的二十万肃王军。其时刚刚拜相的韩平川为止兵戈,孤身入肃王军谈判,最终说服李擎苍弃甲投诚,战乱的阴云随即消散。
然而令韩平川感到为难的是,赵辰央执意要求李擎苍把两岁的儿子送入京中,而李擎苍则言称,肃王妃受惊难产生子,小儿体弱多病,不宜过早离开自己身边。
十年来,大赵皇帝赵辰央多次以各种理由召肃王世子入京,却只得到世子李迎潮痴傻愚笨,智识未开,不宜入京的答复。
直至近日,太后提出要让太医院给李迎潮会诊,终于逼得这个已经十二岁的肃王世子离开胶东,孤身入京。
韩萱对爹娘的谈话似懂非懂,只知道有个挺重要的人物要来永安,有人说他傻,又有人说他不傻。韩萱心下好奇,领上小妹,打算去一探究竟。
姐妹俩旋即向丰安坊走去,那里刚刚被整修出一座世子府,里面一应物事、僮仆婢女皆是御赐,规格堪比皇子府。韩葳小手被韩萱紧紧拉着在人群中穿梭,左顾右盼,甚感新奇。
永安城中里坊纵横,街市车马喧嚣,政权的更迭丝毫没有损伤它的元气,它依旧是当世最为大气繁华的城市,相临的北辽国经常送贵族子弟前来求学,西蜀国的商贾游艺之人,也纷纷以能在永安城立足而自豪。
十年了,百姓比朝臣更淡然地接受了改朝换代的事实,小生活张罗的是红红火火,而那些文人士子也渐渐胆子大了起来,当街议论起国事,旁若无人。
“老肃王年事已高,至今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若真是个傻儿,待肃王爷百年之后,圣上收回兵权指日可待!”人群中一个青年公子摇着扇子徐徐说道。
“当年的肃王李擎苍镇守北疆,北辽众将闻之色变,何其雄哉,不料竟后继无人,唉……” 旁边另一个青年文士摇头晃脑地道。
“那可未必,”人群中又挤出一青年公子,向正在议论的两位拱拱手算作见礼:“一切都要等那个李迎潮现身才能下定论,现在嘛,不好说,不可说……”年轻公子得意洋洋,自觉发表了高论,却突然“咦”了一声低下头,“这是谁家的小童?小心些!小心些!”
这小童一身上等绸缎,一望便知是大户人家的孩子,眼中灵气斐然,煞是惹人疼爱,正是韩葳无疑。韩葳不知怎么就挣脱了姐姐韩萱,钻入人群,一路挤到了最前方,不理身旁之人的告诫,随着众人目光,踮起脚向街道另一头望去。
而此刻,那引得永安城万人空巷的正主,还在城外的官道上不紧不慢地前进着。
来的是两辆老旧不堪的马车,马车通体灰扑扑的,仿佛饱经沧桑,不堪重负一般发出一阵阵刺耳的吱呀声,在不远处大气巍峨的永安城池的映衬下,怎一个寒酸了得。
前方一辆马车,车夫位置上坐着一位年近五旬的男子,面带风霜之色,身板却挺得笔直,丝毫没有老弱之态。车速渐缓,吱呀声渐息,老者眼望前方,轻叹一息,低声对车内道:“公子,可要休息片刻?”
马车内响起一个少年声音:“怎么在这城门口犹豫起来?停在这里无端惹人疑虑,不妥当。”少年声音略显稚嫩,听起来年纪尚幼,只是语气中有种与声音不符的老气横秋。
“公子可做好准备了?”赶车老者问道。
少年一声轻笑:“都已经走到这儿了,难不成师父对我没信心?这几年迎潮见的人也不少,不都平安无事么?就算这永安城是什么龙潭虎穴,我也躲了它十年了,左右都要闯它一闯,走吧。”
老者苦笑,一声长叹:“一入城便再没回头路了,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出来。”
少年声音愈发清冷,轻声道:“出城?出了这城,还有天下呢,又要如何出得去?”
吱呀声重又响起,两辆马车蹒跚却无畏地向着前方城池行进,视野内,斑驳而冷峻的城墙渐趋清晰,马车身后的几道车辙,竟是说不出的寂寥。
驿馆中人早在前两日便入京传讯打点,马车吱呀驶近城门,赶车老者出示符牌,便有两位等候在旁的宫中内侍前来迎接。
老者早料到今日入城会遇见很多人,但他还是低估了永安城内的热闹气象和城内百姓的好奇之心。只城门附近就三三两两地陆续聚集了不少人,见两位内侍在前引路,一小队禁军人马在前开路,众人开始指指点点,更有甚者出声道:“这定是肃王世子一行人了”。
“这一行人……太也低调了吧!”人群中接二连三地响起一声声窃笑,眼前的肃王世子一行,实在是配不上胶东肃王李擎苍几十年的赫赫威名。
越往前走,人聚集得越多,待转过一条街,马车驶入主街,道路都被人群阻塞,马车不由行驶得更慢了,全靠军士呼喝着驱散人群开路。
半个时辰后,马车停在世子府门前,那风尘仆仆、垂头丧气的老马,看上去与光鲜气派的朱红大门格格不入。
一名内侍对着为首的马车道:“小世子,就是这里了。”
赶车老者当先跳下,回身唤道:“世子殿下,下车吧,我们到了。”
马车内没什么动静,倒是后面那辆马车跳下两位衣着简朴的仆妇。两辆马车,一个老管家,两个老仆妇,这就是肃王世子进京的全部人马和行头。
老者继续温柔地唤着“小世子”,低声对着车内不知说些什么,哄了半天,众人才见一个灰布麻衣的小少年,怯生生、慢吞吞地挪出马车。
少年一落地,众人不由眼神一亮,只见这少年眉目如画,端得是俊美无俦,只是眼神呆滞之中夹杂着怯懦哀伤,那低眉顺目、无所适从的模样,登时惹得围观众人一阵同情,更有那看热闹的老大娘一时满眼的怜爱之色,她们不关心什么朝野非议,不管什么国事兵权,在她们眼里,这个什么肃王世子李迎潮,只是一个被亲爹舍弃了的孩子而已。
韩葳此时正在李迎潮背面一侧,后面的人群似是不甘心只看个背面,不停拥挤推搡着。不知是谁没注意挤到了个头小小的韩葳,身前又有一只脚绊着她,韩葳一个猝不及防跌出了人群,倒在地上,刚好就趴到了李迎潮身后。
李迎潮听到动静,呆头呆脑地转身,与趴在地上正努力起身的韩葳对了个正着。众人只见李迎潮眨了眨眼睛,然后,转身就躲到了那位管家老者身后,偷偷拿眼环顾四周人群,双手紧抱着老者手臂,似是受了不小的惊吓。
围观众人先是一愣,而后就传出一阵哄笑,李迎潮的身量对于一个十二岁少年来说着实不算矮,却被一个娇滴滴小女童吓成这副模样,场面甚是滑稽,不少人还边笑边摇头,不知是谁说了句:“难怪老肃王这把年纪了还要纳妾,倒是辛苦嘿嘿……”
此时最难过的要属韩葳了,原本在李迎潮看向她的时候,她心中还叹着,这位哥哥真是好看,难怪这么多人专程来看他,只是下一刻李迎潮的反应却深深刺激了她幼小的心灵。想她韩葳有生之年(嗯,虽然只有六年),见过的人也不少,哪个不是一见她就忍不住亲亲抱抱再夸上两句“聪慧可爱”的,可这李迎潮为什么一见自己就像见了洪水猛兽似的?
韩葳手心擦破了一层皮,忍痛爬起来,撅着小嘴瞧了瞧躲在管家身后的李迎潮,心中很是委屈。这时,韩萱终于费力从人群中挤过来,眼中闪着泪花,气得跺脚:“都说了不让你乱跑,以后再也不带你出来玩了!”
“没事没事,找到就好了。”一个丫鬟在旁劝慰道。
韩葳见姐姐发脾气了,忙伸出自己擦破皮的小手,装作很痛的样子,嘤嘤啜泣起来,韩萱果然不再责怪。另一个丫鬟上前抱起韩葳,对韩萱道:“萱小姐,我看还是回去吧,等下夫人发现了,怕是又要受责罚。”
这时围观的百姓中有人认出了韩萱:“呀,是相府的那个小魔女!”韩萱性情活泼调皮,经常偷溜出府,在城中没少捣蛋惹祸,众人深知这个千金小姐实在是顽皮乖张,都不自觉地给她让路。
韩萱瞥了一眼世子府门前那两辆马车,都没怎么注意正躲在老管家身后受众人嘲笑的李迎潮,突然就没了兴致,转身离开,朝回家的方向走去,两个丫鬟俱是松了一口气,抱着韩葳跟在其后。
世子府门外,老管家慢慢抽出被李迎潮抱着的手臂,躬身对接应他们的内侍道:“二位公公,小世子怕见生人,恐怕还要适应一段时间,今日就先不请二位进去喝茶了,怠慢之处还望见谅。”
“无妨,”其中一个内侍道,“陆管家带着世子进去吧,圣上传下话来,有什么需要尽可直接同内廷监说。”
“是是,谢圣上隆恩,公公慢走。”老管家恭敬地目送两位内侍走得不见踪影,才带着呆立一旁的李迎潮进入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