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

作者:种菊南山下 | 分类: | 字数:115.7万

第101章 九江仓库

书名: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 作者:种菊南山下 字数:2447 更新时间:2024-11-08 15:50:58

山中遇险,王衍爵和舜华姐弟都没了再游山的兴致,吴知府也害怕拍马屁拍出祸来,带领队伍匆匆下山。

临别之际,王衍爵对着舜华拱拱手,真诚的说:“袁小姐此去,安排好家里后,请尽快下九江。”

舜华说:“一言为定,只要王公子找到粮食,舜华保证第一时间运回九江中转。昨夜商量的几件事,还请王公子尽早安排。”

第二天,舜华收到了一封,由九江知府吴秀亲笔写的推荐信,推荐一起游庐山的秉哲、秉辰、秉生、秉望四人,去报考白鹿洞书院。

昨晚,舜华二人被困在山上的时候,她向王衍爵讲述了游庐山的真实原因:为了考察白鹿洞书院,看看秉哲兄弟怎样才能入院读书。

如今,有了吴知府的推荐信,秉哲兄弟可以拿着推荐信,在8月底参加书院的入学考试,考试通过后,就能入院读书了。

舜华十分开心,这是姐弟们游学九江的最大收获了。

秉哲兄弟也很开心,特别是秉哲,在书院的明伦堂,听了章山长讲的一节易经课后,感觉打开了新天地,对入院求学十分向往。

秉辰则担心自己考不上,秉望却忧心忡忡地说:“我不上白鹿洞书院,我答应过润良姐姐,我不离开家。”

遭到其他三兄弟的一致鄙视。

袁鸿泰听说秉生也得了知府的推荐信,有机会报考白鹿洞书院,心里激动的不行,心想,跟着舜华,就是有好运。

舜华在回家的船上,把前世有关白鹿洞书院的知识捋了一遍,她前世游庐山的时候,看到过白鹿洞书院的简介。

除了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讲课的着名学者,就要数后世无人不知的王阳明了。王阳明晚年,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拥有一大波粉丝。

据说现在的山长章潢,就是阳明学派的领军人物。

那么白鹿洞书院的入学考试,会不会提到阳明心学吗?

离开九江的时候,舜华还特意去府城,到书店里找了一圈,没有找到有关王阳明的书籍。

她只好在回程的船上,给秉哲兄弟们简单的讲了讲,王阳明的生平事迹,和他的学术思想。

重点讲述“知行合一”的治世思想,让兄弟们不要学那些“平日袖手谈心性,临终一死报君王”的朽儒。这样的人,书虫而已,于国于家何意?

要学知行合一的王阳明,不仅能坐而论道,还能起而行之。

秉哲兄弟们都做了简单的笔记,回去自行参悟。

“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准备,努力吧少年!”舜华半开玩笑,半认真的给四位青少年鼓劲。

回到袁家村,舜华顾不得休息,马上跑去看茉莉花的生长情况。

新修的山塘和水井,能保证三十亩地的花苗,其余的地,因为有村民每日挑水浇灌,花苗也长得生机勃勃,到八月底,第二茬花应该能够丰收。

周阿公却忧心忡忡地说:“这花苗长得好,村里人都眼红呢,就怕又像去年一样,被人半夜里毁掉,前面的花费和心血都白费了。”

“周阿公有何打算?”舜华知道,别人家都在为一日三餐拼命的时候,这即将到手的财富,难免会让人心里不平衡,做出不理智的行动来。

“老朽的想法,还是要请人看守。白天不用请,有人干活。请三五个人,晚上看守,带着铜锣,遇到歹人,就敲锣报警。”

“就依周阿公所言,请八到十个人,晚上分两班值守,每月给一石稻谷,不包吃住。”

干旱持续,码头镇上的稻谷已经长到一两八钱银子一石,乡民们已经吃不起。

安排好了茉莉花田,舜华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另外一件事情上来。

八月初六,在长江装卸公司的股东例会上,舜华提交了一件事情给大家讨论。

起因就是,王衍爵准备在九江码头租用一座仓库,用于囤积和中转他在湖广和江西收到的粮食,这座仓库,他准备请舜华来做管理。

听完消息,袁鸿泰的第一反应就是:“华姐儿,你去九江,总部这边怎么办?”

舜华说:“第一,王公子在庐山与我有救命之恩,他有所请,舜华不好推脱。

第二,王公子在九江建中转站,不管是船运,仓库,码头装卸,都与咱们的业务相关,所以咱们参与进来,也能从中赚钱。”

袁族长心里感慨:不愧是商人,报个救命之恩,也要想着从中赚钱。

其他几位对赚钱更感兴趣,袁鸿亮说:“华姐儿,你就说怎么做吧,我们没你那脑子,跑跑腿还是可以的。”

舜华从挎包里掏出一张纸在桌子上摊开,指着自己列好的条款,向在座的人逐一讲解。

“先说仓库,预计用卡板两到三千个,幺叔的作坊,要加紧生产出来。

第二,这个仓库要建三到五个泊位,作坊这边要生产好相关的设备。跟九江府现在的码头一样,记账归管理,现场归吴老大和肖老大管理,你们二人负责挑选力工,组织人手。

第三,船运这边,舟大伯家的船,就不要接外面的生意了,被九江仓库租用,专职负责在鄱阳湖周边和赣江沿岸往返运粮。”

袁鸿亮见事情都安排完了,还没有自己的事儿,不由得急了:“华姐儿,安排二叔做啥呢?”

舜华指着下一个条款说:“二叔别急,您的任务最重,您负责带领装卸队,跟着舟大伯家的船队,执行护卫和装卸的任务。”

袁鸿亮拍着胸脯说:“没问题,打架咱在行。”

舜华摇摇头:“二叔你的主要任务,是装卸货,至于护卫之事,自有官府派兵丁随行。”

“那还有啥问题?”袁鸿亮更加有自信了,着急地问:“咱们啥时候开始?”

舜华说:“二叔你找好接班人了吗?谁来替你打理江湾码头的那一摊子?”

袁鸿亮愣住了,是啊,新的生意,“钱”景十分诱人,但也不能失掉眼下稳定的利益啊。

袁鸿舟的脾气随-他老爹,他直接问道:“华姐儿打算怎样安排?”

舜华起身,提起茶壶给桌子上的茶杯续了一遍茶水,然后说:“正要跟大爷爷商量呢。”

“舜华晓得,大爷爷日日为袁氏家族殚精竭虑,我们也该为大爷爷分担一点,所以,雷,吴,肖三位老板,新仓库码头上的力工,有一半的名额要给到袁家村。”

雷武、吴老大和肖老大,赶忙起身应是,这是白送给他们的生意,这点要求算啥?就是全用袁家村的人,他们也没有意见。

“我的装卸护卫队,全部用袁氏的人!”袁鸿亮赶忙表态,说完还讨好的对袁族长说:“大伯,你看行吗?”

袁族长点点头:“算你小子还有一点良心,没忘了华姐儿和鸿泰给你的机会!”

午饭后,送走雷武三人,舜华又把袁族长,袁鸿泰,袁鸿舟,袁鸿亮请到办公室继续开会。

在会上,她提出了一项更大胆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