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
作者:种菊南山下 | 分类: | 字数:115.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03章 墨菲定律
袁族长垂下眼帘说:“华姐儿讲课,秉辰和秉生负责批改作业,课后辅导。”
五老爷又要跳起来大骂,袁族长又说:“你吵啥?你家秉安,为了上培训班,负荆请罪的戏码都演出来了,你回去问问他:是愿意抡斧子砍木头,还是愿意上培训班?”
五老爷就跳不起来了。
俗话说“祸不单行,福无双至”,八月初八这一天上午,经历了大半年干旱的湖广和江西部分地区,开始下暴雨。
干渴的大地上,到处是欢呼的人们。他们丢下锄头扁担,在田野里奔跑,见人就开心的大笑,这该死的旱灾终于过去了,庄稼有救了,人也有救了。
人们欢呼了半日,就笑不出来了,因为,这暴雨下起来就不停了。
大中午的,白昼暗如黑夜,电闪雷鸣,狂风大作,老天爷似乎要把积攒了大半年的怨气,全部发泄出来似的,狂暴地向大地上倾倒着雨水。
舜华家,二进院子里的天井,有两处出水口,通往大街上的排水沟。随着雨水越下越大,天井里的雨水越积越多,根本来不及从排水沟流出去。
眼看着那水就要漫上阶沿,一家人急得没办法。
周二田和周二婶跳进及膝盖深的水里,拿着竹竿去捅排水沟,只几息的时间,两人身上全部湿透,舜华只得让两人赶紧起来。
东西厢房比正房矮一个台阶,一家人都集中到正屋的客堂里安置。
这时候,祠堂的钟声响了起来,舜华对周阿公说说:“村里出事了,我得去看看,家里就交给周阿公了。”
周阿公点点头:“外面雨大,大小姐戴好斗笠,披好蓑衣。”
秉着说:“我跟着阿姐。”
舜华点点头,带着秉哲就往前院去。
云姨娘在后面喊:“把蓑衣斗笠带上,你们是小孩子,有事儿别往前面凑。”
姐弟二人拉开门,只见袁鸿泰站披着蓑衣,带着斗笠,站在祠堂外的土台子上,正在向赶来的青壮们派活:
“老四,你点二十个人,去村外梳理排水沟。
十二哥,你点二十个人,负责清理下半个村子的排水沟。
九叔,你点二十个人,清理上半个村子的排水沟。
要快!家里的水排不出来,就要进房了!”
舜华姐弟俩站到袁弘泰的身面前:“幺叔,我们做啥呢?”
袁鸿泰说:“你们跟着我,拿着那边的竹竿,去每家每户查看,有排水沟不通的,想办法把它捅穿!”
干旱了九个多月,谁家还想着去疏通排水沟啊?这次的雨水,来得又急又猛,排水不畅的,不知道有多少人家。
在袁鸿泰的安排下,剩下的人被分成十组,划了十个片区,挨家挨户地去检查排水情况。
从村头开始,袁鸿泰家里有门房和小厮,不用管。十几个人直接来到了舜华家。
众人来到二进的院子,见天井里的水已经漫过阶沿,周二田浑身湿透,正握着一根竹杆,在那里捅排水沟。
众人顾不了那么多,在袁鸿泰的指挥下,十几个人分成两组,手持长竹竿,一左一右的往两侧的排水沟里搅动。
排水沟里堆满了树叶,在竹竿的搅动下,慢慢的顺着水流冲了出去,漫上阶沿的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退了回去,舜华暗暗的松了一口气。
舜华姐弟俩,手拿竹竿跟着袁鸿泰,一家一家的巡查过去,几乎家家户户的排水沟,都被树叶和泥沙堵住了。
有的家里人多,不等族里的人到来,家里的妇人和孩子们,已经手持竹竿开始自救,淋得跟落汤鸡一样。
处于低洼地方的房屋,已经开始进水,袁鸿泰只好指挥排水队,帮着抢险。
把屋子里的粮食,衣服被子往高处堆放。
猪圈已经淹了一半,只好把猪也牵进屋来,抬到八仙桌上去。那只半大的肥猪,可能也吓坏了,趴在桌上一动不敢动。
到了晚上,终于有一户人家的土墙被淹垮了,精疲力竭的青壮们,只好又跑去抢险。
先救人,把已经傻掉的屋主人,安置到祠堂里去,把他家里的粮食衣物抢出来,也暂时送到祠堂安置。
大雨持续不停,袁鸿泰带领的青壮们,劳累了一天,却不敢歇息,村子里随时都有险情发生。
舜华早在下午,就回到了祠堂,青壮们在前面抢险,妇人们要安排好后勤。
钱婶子被请来坐阵,连棋姐儿也来帮着记账,又请了十几个办事麻利的妇人,在祠堂的大灶上开始烧水做饭。
舜华给钱婶子打下手,先让人烧水,熬了一大锅红糖生姜水,先送上去,让青壮们每人喝一碗。
再蒸上大米饭,大雨天也没地方拔青菜去,就在族里买了一些腊肉香肠,各类豆子,煮了一大锅腊肉香肠豆子米饭,冒雨送上去。
雨继续在下,只比中午的时候小了一点点。
青壮们都撤到祠堂里待命,随时准备抢险。
舜华对袁鸿泰说:“幺叔,把青壮们分为两组,轮流休息啊,这雨不知啥时候停呢,可别先把人累垮了。”
雨太大,蓑衣和斗笠根本挡不住,青壮们的衣服都湿透了,家里人纷纷送来衣服和吃食,池塘里一派闹哄哄的。
舜华却觉得温暖和安心,这就是族人吧,他们像蚂蚁一样生活在大地上,在面对灾难的时候,也像蚂蚁一样抱团取暖,才使得家族后代,能在这世上生生不息。
家族,被叛逆的人视为桎梏,也被大多数人视为港湾和大树。
舜华觉得自己就是一只小蚂蚁,她愿意依靠着这个港湾和大树,也愿意为它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到了后半夜,果然又有几人家被淹,抢险的青壮们,只得把他们安置到祠堂里。
第二天,天空还是雾蒙蒙的,雨时下时停,时急时缓,就是没有停过。
袁族长也坐不住了,穿着木屐,带着斗笠,拄了根拐杖,被孙子秉生搀扶着,出门查看情况。
几位族老和各个房头也出来了,他们在里正的带领下,跟着族长出门,查看田地里的受灾情况。
舜华也冒雨跟着,走到村口的大路上,往凤凰溪的方向一看,一片汪洋,哪里还有水田和庄稼?
有几人当场就捂着脸蹲了下去,嘴里发出呜呜的痛哭声。
心痛啊,还有半个月就能收割的稻谷,花了多少心血?掉有汗水都够浇灌庄稼了,又是用铁水龙引水,又是挖引水渠,跟保命似的保下来这点庄稼,一场大水,全没了。
果然,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这是舜华在前世,流行的一个概念,人们叫它“墨菲定律”
老天爷,这是不给人活路啊!
袁族长也老泪纵横,拄着拐杖的手微微发抖,就快站不稳了。
舜华和秉生一左一右地扶着他,老人浑身的力气像是被抽干了,靠在两个孙子辈的身上,无声地流泪。
舜华心里十分不忍,他劝道:“大爷爷,回去再想办法,咱们村子,离江湾码头近,看这两天的雨,长江洪峰过境的时候,会不会灌进来?咱们要早做打算。”
大雨持续了三天,袁家村被淹的人家,有二十多家,祠堂里安置不下,只好分别安置到族人家里。
袁大牛一家被安置到了舜华家,这是袁李氏在钱婶子跟前,说了许多好话才争取来的。
袁鸿泰考虑到,袁大牛两口子踏实能干,家风清正,三个孩子也挺懂规矩,就同意了。
这当口,顺滑就是有再好的计划,也要搁置起来,抗灾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