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

作者:种菊南山下 | 分类: | 字数:115.7万

第119章 王公公的年礼

书名: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 作者:种菊南山下 字数:2523 更新时间:2024-11-08 15:50:58

汪年说:“上什么学呀,元礼在首辅身边行走,忙得很呢。”

杨文清凑上来悄悄的问:“元礼,那个往登州运粮的开中法,是怎么回事儿?”

汪年说:“说了今日是兄弟聚会,不谈国事,只谈风月,良臣,你违规了,罚酒!”

杨文清赶忙说:“罚酒罚酒,兄弟认罚!”自己倒酒,喝了三杯。

徐文宁还在孝中,他的阿爷,老徐国公徐维志去世才半年,他的阿爹徐弘基,正等着守孝期满,继承国公爵位。

所以徐家人,现在行事很低调。

徐文宁难得出来,本来有一肚子的疑问要问王衍爵,一听汪年的话,啥也不问了,以茶代酒,看着一种纨绔子弟,花天酒地,天南海北的瞎吹。

王衍爵跟朋友们喝了一场酒,送出去六十盒茉莉花茶,高调地回归南京。

他在南京待了十多天,也鼓不起勇气回家,只得搭乘袁鸿舟的船,回到九江。

在九江仓库待了几天,没有等到舜华,他又来到了袁家村。

舜华正利用冬闲,在祠堂的厢房里,给族学的孩子们讲算学。

族学的房子正在改建,孩子们暂时移到祠堂上课。

周阿公陪着王衍爵喝了半天茶,舜华终于从祠堂里回来。

还有一个多月就过年了,这人怎么还往外面跑?舜华心中好奇,出于后世的城府,他没问出口。

“袁小姐真是一个大忙人。”王衍爵见她小脸红扑扑地,一身芙蓉色罗裙,宛如一朵淡粉色的云,从大门外飘进来。

“瞎忙!像王公子这样的有福之人,不用忙,舜华这样的无福之人,忙断肠!”

“哪里话?这都快过年了,本公子也要跑来瑞昌谈生意,岂不也是忙断肠?”

“什么生意?”舜华好奇地问,“你还要种花?”

“这次不种花,种茶。”王衍爵说着,接过王阿福递上来的地契,“上次陈大舅受伤,吴知县虽然抓了几个贼人,两百多斤花茶却没有追回来。

就补偿了陈家一座山头,可以开垦做茶园。”

舜华接过一看,果然写着陈阿公的名字。

她低头深思了半天,抬起头狐疑地问:“王公子,怕不是看上我阿公的制茶技术了吧?”

王衍爵:不要这么聪明好不好?

“如果可以的话……”王衍爵扬起一对刀眉望过来,起身就要拱手,衣襟飘动,带起一阵兰香“袁小姐有什么条件?怎么才肯传授这技艺?”

“这是我阿公辛苦研制出来的,”舜华说,“我做不了主。”

王衍爵心说:还在推脱,你阿公都说是你教的法子。

他解释道:“那座山呢,有六百多亩,能开垦出来种茶的地,有四百来亩,这地契上写的,是三百亩。

剩余的都是林地,有人力的话还可以开垦的。”

听说有六百亩山坡,舜华犹豫了,这是大舅用命换来的,不要对不起大舅啊。

自从她拿出茉莉花茶以来,觊觎的人太多了,先是花苗被毁,再是陈大舅遇险,以后,不知道还会发生什么危险呢。

那制茶工艺也是她从后世抄来的,迟早会传出去。

对农民来说,土地才是最珍贵的资源。阿公家要是有了这座山坡,子孙后代就算没有传承阿公的手艺,也还有传家的土地。

王衍爵见她犹豫,咬了咬牙,又抛出一个诱饵:“我再加一座南京城里的院子!”

舜华吃惊地望着他:“南京?院子?”

王衍爵见她动心了,又加码道:“一座前店后院的三进院子!怎么样?”

这下,舜华无法拒绝了,她不知道南京城里,一座三进的院子值多少钱,再加上一座六百亩的山头的话,这技术转让费也不低了。

正要点头,准备商量细节的时候,周阿公却急急地走来,不顾有客人在场,对舜华说:“大小姐,王公公来了,让咱们接旨呢。”

“接旨?”舜华和王衍爵都站了起来,舜华一时间不知所措,她后世在电视里看过古代接旨的场面,但这旨意来得太突然,她一下子慌了。

好在周阿公原来的主家没少接圣旨,他对接旨的流程还是熟悉的,他说:“老奴这就去摆香案,大小姐去吩咐公子和小姐们,换件干净衣服,洗手净面出来接旨吧。”

正要转身,见王衍爵没有要走的意思,只好说:“请王公子跟老儿到书房饮茶。”

王衍爵心里有不好的预感,他刚谈好技术转让的事,哪里肯放弃?倒要留下来看看,这王公公请来的圣旨,到底说些啥?当下也不客气,跟着周阿公去书房了。

王公公果然送了一份隆重的年礼。

待周阿公摆好香案,舜华姐弟跪在中堂,他才打开手上的黄色卷轴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召曰:……今有瑞昌县民陈大发(陈阿公名)研制的茉莉花茶,香远逸清,赏心悦目,为当今茶中第一香。

今特将陈大发制作的茉莉花茶,列为朝廷贡品,每年向朝廷进贡五百斤,着九江茶税局采买。”

阿公制作的花茶被列为朝廷贡品了!

秉望和润娘、茵华读书识字,知道“贡品”是啥意思,当下欣喜不已。

有了这份圣旨,姐弟们就多了一层保护伞,对那些觊觎茉莉茶的宵小,能起到震慑作用。

王衍爵出的技术转让费,就不算高了。

原来,舜华提前给王公公送年礼,因为王公公要往北京送礼,所以得提前安排。

除了100斤茉莉花茶,还有上百斤斤腊肉香肠,两筐板鸭和咸鸭蛋,两大袋陈家送的香菇干和笋干(这两样东西被厨师视为山珍),都是一些乡村土产。

王公公当时说,要回送一份特殊的年礼。

舜华以为还是跟去年一样,是一些珠宝绸缎之类的东西。

没想到,王公公给的,是这样一份惊喜!

舜华不知道,其实王安最感谢的,是舜华姐弟。

自从长江装卸的生意做到九江以后,王公公在九江的日子眼看着就水涨船高起来,每月收到的孝敬,让他觉得,其他人给的三五百两的银子,已经不香了。

所以,无论是袁鸿泰,袁鸿舟,甚至是雷五,都成了王公公的座上宾。

另外,小胖子朱长洛,在白鹿洞书院,听完秉辰和秉生讲的故事,从此后就惦记上,常常来信索取。

王公公只好去白鹿洞书院,央求秉辰和秉生,给小胖子写故事书。

他每月来取走一册故事书,寄往北京,给寂寞的小胖子。

王公公也因此,在小胖子心目中成了最可靠的大办,加上干爹陈矩的助力,他的名字,已在李太后那里,挂上了号。

这是多少内侍,削尖脑袋也得不来的机会,他王安遇上舜华姐弟,真是前世修来的福气。

小胖子很想把王伴伴调回身边听用,但他和他的母妃,都不受万历皇帝待见,已经十三岁了,还未出阁读书。

王公公每月送回去话本,就成了小胖子最好的消遣。

舜华知道这件事以后,也没有阻止,只是让秉辰抄录一些《史记》和《资治通鉴》上的故事,编辑成册,交给王公公。

没想到,王公公的回报,是一份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