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
作者:种菊南山下 | 分类: | 字数:115.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49章 畅销书
此后,王衍爵不去族兄家里的时候,就到舜华家蹭饭,连袁家的厨子,都知道他的喜好了,每餐总要做两样他喜欢吃的菜。
秉哲到底找了一个时间,板着脸问他:“王兄,你准备如何对待我阿姐?”
意思是,你跟着我阿姐到处跑,以后,我阿姐怎么嫁人呢?你要负责的。
王衍爵一脸严肃地说:“我是准备娶你们阿姐的,但她没有答应我,你们要是同意,我明日就来提亲。”
秉哲:……他也做不了阿姐的主啊。
王衍爵问他:“你阿姐为何不答应我,你兄弟知不知道?”
秉哲摇头,眼前这个王公子,比刘师兄英俊,出身世家,虽然明面上的官职,没有刘师兄好听,但是,皇帝给他的官职,朝堂上谁能比得了。
南洋经略啊,一省封疆也比不了。
最主要的是,他爱护阿姐,他们一起做生意的时候,阿姐也很开心啊,为什么要拒绝他呢。
秉哲把自己的疑惑,对秉辰讲了,秉辰稍一思索,就想明白了,他说:“因为秉望他们还没有长大嘛。”
这天,晚饭后,秉辰把王衍爵请到他的书房,跟王衍爵谈了一次话。
王衍爵很不习惯跟袁家两兄弟谈话,在他眼里,他们都是小孩子,跟小孩子谈婚姻这样的人生大事,有点别扭。
秉辰温文尔雅,连说话也轻言细语,笑咪咪的,就是一个邻家乖乖仔,他说:“时光过得真快啊,想想刚认识王公子的时候,我还只有九岁,一眨眼,我都十七岁了。”
王衍爵刀眉扬起,黑白分明的眼睛眨也不眨地望向秉辰:“士衡是说,本公子老了?”
配不上你家阿姐了?
秉辰吓得双手乱摇:“不是不是,小弟是想说,这一路走来,王公子对我们家,对我阿姐,帮助良多。
我阿姐,她其实很辛苦,她不讲,我们兄弟都知道。”
秉辰说着说着,几乎掉下泪来:“虽然我们兄弟踏入了官场,阿姐仍然没有少操心,不瞒王公子,这个皇家科学院,就是阿姐为我一手操办起来的……
阿姐她,还不放心我们,所以,不敢答应王公子,这么多年来,我们都看到了王公子您,对我们家的帮助,对阿姐的好。
我只是想说,王公子要是真喜欢我阿姐,请给她一点时间,我阿姐……她值得您等待……”
秉辰本来就是个内向的人,今日能讲出这些话,不知道鼓了多大的勇气。
舜华有这样的弟弟,也不枉她辛苦奔波,挣钱养家了。
王衍爵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至少,秉哲和秉辰两兄弟,是认可他的,他离舜华,又近了一步。
“放心,本公子等得起。”他说。
舜华不知道秉哲兄弟与王衍爵的谈话,她在皇家印书馆里,翻看《九洲异闻录》的样书。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印书馆已经铸好一套铜活字,现在印书,比雕版时代,快多了,唯一遗憾的是,油墨还赶不上后世。
管事吴榕站在长条案前,也拿着一册样书,舜华每指出一处,他就用笔标记出来,等回头改正。
足足用了一天,才校正完整本书,把舜华累得,脖子都酸了,才最后定稿。
“袁小姐,这第一版,印多少册?”吴榕问。
“先印五千册,价格,定为五百文一本。”舜华说,“印版保留一个月,一个月后,没有翻印,就撤版。”
没几天,一本印刷精美的《九洲异闻录》出现在各大书店里,价格只有普通书籍的三成,一般的读书人,都买得起。
要知道,市面上印刷粗糙的市井小说,也要一两以上的银子,所以,这本书一出来,单是价格,就打败了其他同类小说。
没两天,这本书就卖疯了,各大书店相继断货,皇家印书馆外面的巷子里,排起了长长的等货的队伍。
印刷车间里,连夜赶印,连刻雕板的师傅,也拉来做了装订工。
吴榕已经熬了两个通宵,双眼充满血丝,人却异常亢奋,在车间里跑来跑去地为工人们打气:“大家努力干,加班计双倍工资啊,加上白天的工资,干一天,等于过去干三天啊。”
袁小姐还说排好的印版,保留一个月,哪用得了,第三天,就开始加印了。
一时间,真如舜华说的那样,洛阳纸贵。
读书人在书斋里,在茶馆酒肆里,谈论着《九洲异闻录》,因为里面,大多讲的是西方国家的事,有好事者,拿着这书,去找利玛窦求证,书中讲的这些国家和物产,是不是真的有?
利玛窦拿着这书,也惊得说不出话来,大明民间,居然有人,比他还了解西方各个国家的现状,没听说有大明人去到西方游历啊。
然后,他又被请到了乾清宫,万历皇帝也问了他同样的问题:“利先生,这书上讲的,是不是真的?”
“尊敬的皇帝陛下,我要诚实的告诉您,这书上写的,有七成是真的,至少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的现状,跟书上写的,是一样的。
另外三成,恕利玛窦孤陋寡闻,又离开欧洲十几年,不敢下结论。”
送走利玛窦,万历对陈矩说:“快,快传王爱卿,朕要问问他,这本书是谁写的。”
王衍爵进宫,对万历说:“陛下,这位‘天涯旅行客’,正是南洋公司的一位投资人,目前,正在南洋主持‘南洋公学’,估计要等学校成气候了,才会回来。”
万历点点头:“明白了,他书上写的,都是从南洋那些商人那里听来的,所以叫‘异闻’嘛,哈哈哈。
这人有材,是我大明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等他回来,王爱卿,你带他来见我,我想想,给他封个什么官好呢?”
皇上一高兴,就喜欢给别人封官,赵士祯就是因为字写得好,被他封了个鸿胪寺主簿的官。
这本书的热度,迅速盖过了“妖书案”的余波,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不再是宫帏秘事和官场争斗,而是西方的国家、皇室、教会、航海、新大陆、海盗……
这本书,也传入了闺阁之中,慧娘日常走动的一帮子翰林夫人们,就从她这里,要走了好几十本。
芷薇的一帮闺中姐妹,知道皇家印书馆,是她未婚夫掌管下的产业,也从她那里,薅走了不少羊毛。
舜华用海船,运了上万本书,到南京市场,不到半个月,就卖光了。
这种畅销书,往往很快就会有盗版出现,但这本书,盗版也抢不过皇家印书馆,一来,活字印刷够快,二来,价格够便宜,让盗版书无利可图。
这正是舜华想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