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

作者:种菊南山下 | 分类: | 字数:115.7万

第352章 为何要教女子读书

书名: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 作者:种菊南山下 字数:2263 更新时间:2024-11-08 15:50:58

舜华见太后的右手边,立着一位十四五岁的少女,脸色苍白,眼神躲闪,显然极不习惯见外人。

舜华大大方方地向她行礼,她几乎要躲到太后的背后去了,又怕太后生气,浑身不自在的样子,舜华在乡下也没见过这样的女孩子。

行礼过后,舜华拿出带来的礼物,给李太后的,是一块足有一斤的极品龙涎香,一打开盒子,满室飘香。

“这可是稀罕物,”李太后说,“前两年,大皇子出阁读书,内造监想买一点龙涎香制蜡烛,找了半年,才买到几两。”

“这是南京的海客带回来的,听说这龙涎香漂浮在海上,当地人打渔的时候,偶尔会捡到,海客们带回来,民女也是机缘巧合才得到。

想着太后这里,什么没有?这香料是海外来的,图个新奇吧。”

李太后连连点头:“这孩子,有心了,肖嬷嬷,快帮本宫收起来。”

舜华打开另一个盒子,拿出一副老花眼镜来,这是舜华在打制望远镜的时候,让师傅磨的,然后又拿到珠宝店,让师傅打了一副铜制镜框,把镜片镶了进去,看起来相当精美。

她举出眼镜,对太后说:“这个,民女叫他眼镜,也是海外传来的,年纪大的人,戴上它,看人识物,更清楚一些。”

太后接过来,按舜华的指点,把眼镜戴上,左看看右瞧瞧,惊喜地说:“还别说,戴上这‘眼镜’啊,这衣服上纺织的纹路,都看得清清楚楚呢。”

这是一副四百度左右的老花镜,一船的老年人,都能戴。

“戴上这眼镜看书,能看得更清楚呢。”舜华翻开一册书,递到李太后的面前,“太后看看是不是?”

李太后拿着书,远远近近地对比,选了一个合适的距离,点点头,笑容满面地说:“这个眼镜啊,哀家太喜欢了,袁小姐是个实诚人,送的礼物,十分适用,可见是用了心的。”

舜华送给恭妃的,是一匣子大大小小的绿宝石,每一颗都通透碧绿,在灯光下闪着幽光。

“这个,也是海外来的,送给恭妃娘娘赏人吧。”

王恭妃还没说话呢,太后就说:“这么好的宝石,足够打一套大头面了,回头交给内造监,让他们为你打一套大头面。”

王恭妃十分欢喜,她平日不受宠,万历皇帝的赏赐很少,连日常的用度,还需要王安不时地接济,要是有一套大头面,她在家宴的时候,也能为大皇子长长脸。

送朱轩嫄的,是一匣子珍珠,还有皇家印书馆印刷的三百千、《算术》、《笠翁对韵》等书籍。

“好了,坐下说说话吧,”太后说,“袁小姐,你们村子里,女人们闲暇时,都做什么呢?”

“乡下的女子,农忙的时候,要上山做农活,不上山的时候,就在家里纺纱织布,缝制一家大小的衣衫鞋袜,一年到头,都没有空闲的时候呢。”

“袁小姐在家也是这样?”太后看她的样子,不像是闺阁中的娴静女子。

“民女不是,”舜华老老实实地说,“民女家种了一片茉莉花,民女的阿公,是位炒茶师傅,他用茉莉花和炒青茶,制作出了茉莉花茶,民女卖茶,供养一家人。”

太后反应过来了:“原来,进贡的茉莉花茶,就是你家产的啊,嗯,不错,哀家也爱喝这清香扑鼻的花茶。”

东拉西扯了半天,舜华发现,太后真的是请她进宫来聊天的,太后,王恭妃,把她们感兴趣的,关于民间女子的话题,一个个都拿出来问了个遍。

他们整日待在宫中,好容易来了一个原生态的,没有华丽衣饰,却沉静大方,言笑晏晏,侃侃而谈的民间女子,带给她们好多惊喜。

太后说:“哀家就想问问,袁小姐是怎么教养出两位出色的进士来的?”

“其实吧,”舜化斟酌着说,“民女也没做什么事,只是把他们的功课盯得紧一些,大点后,他们就考进白鹿洞书院,由书院的教授教他们。”

李太后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教出了万历皇帝这个儿子,她觉得,这天下,要说教育儿子,没有人会有她做得好。

听了舜华的话,她就释然了,果然,还是书院教育出来的人才,跟他们的这个阿姐,关系不大嘛。

“听说袁小姐在族里,还办了女学,教女孩子读书识字,自古女子无才便是德,袁小姐怎么想到办女学的?”看来,太后私下里,把她的底细都摸透了。

舜华坐得不舒服,坐了半天,腰酸背痛,却连动也不能动一下,她脸上的微笑,都快维持不住了。

她不动声色地把重心,从左腿移到右腿,然后才不急不缓地,把袁家村女子识字班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最后说:

“民间有种说法,娶进一个好女人,影响家族三代人。一个好女人,要明事理,懂得持家,侍奉长辈,交好同辈,教养子女,这些道理和知识、技能,在乡下,许多家中长辈也不懂。

民女教的,都是这些基本的道理。女红、厨艺,这些技艺,是请家中一位嬷嬷教授的。

简单的算学,用于计算家中开支,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女子掌家,总要涉及一些柴米油盐的小事,民女教她们能算清账,方便掌家而已。

所以,民女教的,不是琴棋书画,上不得台面,只是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

李太后听得入了神,半天才感叹道:“原来,女子还可以这样教啊。你们村的女子,学了你说的这些技能,比以前,有何变化?”

“不怕太后笑话,瑞昌县及周边的大户人家,都争相求娶袁家村的女子呢。”

王恭妃在一旁听得心头火热:前段时间,郑贵妃编了本《闺范图说》,恬不知耻地把她自己编写进去,闹得民怨沸腾。

她要是请动太后出面,她从旁边协助,办这么一间女子学校,在民间赢得的声誉,不比那《闺范图说》强?

有了民意的支持,看谁还敢动她的大皇子!

王恭妃只是不受宠而已,并不是蠢,待舜华离开,她就对太后说:“母后母仪天下,正该办这么一所女子学校,教导天下女子,明事理,懂持家,正如刚才袁小姐说的那样,让天下家庭和谐,进而促进社会和谐。

到那时,母后就青史留名了。”

李太后如何不明白她的心思,她看看身边畏畏缩缩的朱轩嫄,也动开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