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
作者:种菊南山下 | 分类: | 字数:115.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57章 孙媳妇哪家的
杨应焘本来满腔悲愤,突然听到这样的消息,一时调整不好自己的表情,呆呆地望着汪伯彦的厚嘴唇一动一动的,却听不清他在说什么。
直到丫环送来茶,汪伯彦请他饮茶,他才反应过来:“你是说……王老大鹤年,回来了?”
“王老二说的,听说回太仓老家了。”
证实了这个消息,杨应焘饮了好几口茶,才平复了心情,做为海商,他们看惯了生离死别,就是他们自己家的掌柜伙计,几十年来折在海上的,都不知道有多少。
但像王鹤年这样,十几年无消息,还能生还的例子,却是少有,做为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老朋友,他还是打从心里感到高兴的。
这份开心,甚至冲淡了他对儿子出走南洋的愤怒,他问:“这事值得庆祝,咱们要不要去太仓恭贺恭贺?”
“不必,听说,他要来南京,为他儿子办婚事,”汪伯彦说,“咱们在南京等他就是了。”
“元礼那小子?”提起王衍爵,杨应焘又生起气来,“正是他,把我家大郎拐到南洋去了,他倒要回南京来办婚事?他还敢来?看我到时候不问他要人!”
汪伯彦请他到花园的池塘边赏新荷,一边下棋,一边劝他:“不是我老汪说你,你夫妻伉俪情深令人羡慕,但为大郎娶平妻这事,做得实在……唉……
老杨你换个位置想想,假如你阿娘,为你娶个女子,夹在你和嫂子之间,你做何感想?”
一句说,说得杨应焘哑口无言,只听汪伯彦又说道:“咱们养儿女,资质平庸的,就教他们守成之道,能守住家产,传承下去就行了。
资质稍好的,教他们经商之道,把家业发展壮大。
资质最好的,供他们读书,当官做宰,光耀门庭。
我家大郎和你家小子,老夫自认为是读书的料子,但他们也是三十多岁的人了,有妻子儿女,对未来有自己的打算。
咱们如果强行干预,就是现在的结果……”
杨应焘还是过不了心里那道坎,他从棋盘上抬起头,问:“你就不担心大年那小子?”
汪伯彦四下里看看,见丫环小厮都站得远远的,但他还是压低声音说:“老杨,实话跟你说吧,我家大年,这几年在南洋,建了两百多所学校了,听说还在继续修建。
自古修桥铺路,是为大善,大年兴办学校,教人向善,我只当他为汪家后人积德了。
况且,他一家子在那里,去年,儿媳妇又为我添了一个孙子,我还担心啥?”
杨应焘羡慕地说:“大年真是出息了……”
汪伯彦索性推开棋盘,劝他:“放心吧,你家良臣过去,有我家大年照应,不会有事的。
我给大年去封信,他要是敢忤逆我,看我不追到南洋去教训他!”
太仓,王家。
王鹤年的归来,在太仓引起了轰动,姻亲故旧听到消息,纷纷登门探望,那些想方设法,要与首辅家攀上关系的商人士子,也借此机会上门拉关系。
一向低调的王家,只好在大宅外的广场上,连摆了五天的流水席,才把这泼热潮度过去。
王老爷子,已经八十一岁,耳聋眼花,抱着大儿子哭得跟个孩子似的:“儿啊,阿爹没看到你回来,舍不得走啊……”
王鹤年跪在老爹面前,又哭又笑道:“阿爹,您还不能走,你要活着,大哥儿马上要娶媳妇儿了,你还要喝孙媳妇茶呢。”
老爷子指着王衍爵哭道:“老头子我,是伤了大孙子的心了,大孙子都不回来看我……”
王衍爵忙跪下磕头:“阿爷,孙儿没有怪您,孙儿是忙……”
旁边的王鹤寿,看到这一幕,心里忐忑不安,大哥回来了,这生意,是不是要交回给他打理?
他虽然没有老大灵活,这十几年也为王家生意尽心竭力地操劳,虽然没有像在大哥手里那样日进斗金,却也保住了当初的市场份额。
就这样交出去,他心有不甘。
怕老人家哭得狠了,伤了身子,他上前劝道:“阿爹,现在好啦,大哥回来了,您总担心儿子打理不好生意,等儿子把手上的生意,交老大哥打理,就回来陪着您去兰溪里钓鱼,高不高兴?”
王鹤年还跪在地上,他抹了把眼泪,摆摆手说:“阿爹,儿子离开十几年,不想再接手家里的生意了,未来余生,儿子只想伴着老妻,陪在阿爹身边尽孝……”
老爷子跟哄孩子一样,拍着他的手连连答应道:“好好好,不操那心了,陪着淑兰,陪着阿爹,不要再出海了……”
他又抬起头,责备二儿子道:“你大哥刚回来,你就想摞挑子,甭想偷懒!乖乖地回去,把生意打理好。
你要是累了,就交回族里,别来烦你大哥!”
王鹤寿试探到了大哥和老爷子的心意,这才放下心来,立即变得积极起来,他把王哥扶到老爷子身边的椅子上坐下。
又让王衍爵起身,坐到他阿爹的下手,又叫丫环来换过冷掉的茶水,又叫儿子王嘉爵:“二哥儿,去厨房看看,你大伯喜欢吃的太师饼做好没有?”
一边又说:“大哥儿也该娶亲了,二叔一直为这事操着心呢,去年,在南京看好了一座宅子,临近皇城,清静,就买了下来,就是预备着大哥儿成亲后,来南京居住的。”
刚端着点心回来的王嘉爵,闻言几乎要跳起来:什么?那宅子不是买给他的吗?他刚花大价钱修葺好,一转眼,就要送给大哥?
他何德何能?
王鹤年听他这样说,心里十分感动,对着他拱拱手道:“这些年,二弟这个叔父,为大郎操心了,为兄在这里谢过先。”
王衍爵知道那宅子不是给他买的,在阿爷和阿爹面前,也不揭穿他,只推脱道:“劳二叔挂心,小弟已经委托徐家二公子,在瞻园旁边买了一块地,准备建一个园子。
等到园子建成,就接阿爷、阿爹和阿娘,去南京养老,等着儿子孝敬吧。”
王鹤寿是真心想与大侄子修复关系,他们做海贸的圈子里都在传说,那个在南海上收税的南洋公司,幕后的大老板,就是他这位侄儿。
据汪伯彦几人的推测,他这位侄儿身后的靠山,是首辅王锡爵。
现在,出海的船,都要到大陈岛交税,换得一面虎鲨旗才能安稳地到达南海,否则,十有八九,会被海盗抢得渣都不剩,血本无归。
这位侄儿,早已不是吴下阿蒙,他能借这次机会,送出一座宅子,改善侄儿对他的敌视态度,是多么划算的买卖啊。
他正在心思乱转,就听老爷子声如洪钟地问:“孙媳妇是哪家的?喜不喜欢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