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引凤
作者:有心相约 | 分类:穿越 | 字数:83.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七十五章 再见普阿利斯夫人
冯大丫撇了撇嘴心道:有什么可吹嘘的,不就是能养两个儿子吗,送上学堂也不见得能有出息,瞧着那林家就不是那祖坟上冒青烟的人家,现在就是送也是白花银子而已。
林妙妙正在冯大妈怀假作委屈呢,她也是没办法,这个冯大丫实在是太恶心人了,她还小,就是大了,也不能这般明目张胆的与她去辩论,只能寻求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让自已姥娘与冯大丫对上,到时候自已就在一旁扇扇风就好。
这会林妙妙搂着冯大妈的脖子道:“姥娘,妙妙说的都是真的,妙妙现在还小,等妙妙大一点了,就能想办法给家里赚银子了,到时候不仅要供着哥哥和弟弟还有小叔上学堂,就连天明表哥和天奇表哥也让他们上学堂去。”
冯铁柱见林妙妙又提起这茬,原本就有些心动的心思,这会儿又动了起来,一又眼睛也盯向冯大妈,冯大妈这会还犹自未知,笑看着林妙妙道:“你怎么想起来让你表哥跟表弟上学堂啊?”
林妙妙想了想才说道:“我小叔以前回来的时候曾说过,学堂里的夫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冯大妈从来没听过这些文章,这会被林妙妙这般一说有些蒙的看了林妙妙一眼,又瞧了瞧冯铁柱,见儿子也是一副迷茫的样子,就笑着问道:“你们可知道妙妙这话的意思,我可是老了,这些话还没能琢磨出来。”
冯铁柱也摇了摇头,他没读过书,这样的话他也说不出来。林妙妙笑着拉着冯大妈的手道:“姥娘,我也就会说,意思还是小叔告诉我的呢!”
冯大妈一听忙问道:“你小叔怎么说的?”
林妙妙笑道:“小叔说这是一个很有学问的老先生说过的一句话,被流传了好久,这位老先生创作了一本书,里面讲了好多的道理,现在哥哥他们上学堂学的就是这老先生写的书,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了义却不去做,对缺点错误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
冯大妈一时唬道:“这得是多厉害的人啊,能写出这些东西,还能让后世的子孙都去学。”
林妙妙一听,笑道:“姥娘,这个人其实就是勤奋好学了些,而且有些忧国忧民的心思,小叔的先生说,别的可以不听,不学,可是你这个人这样勤奋好学的精神却是要学习的,因为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
冯大妈一怔,这会饭也吃不下去了,搂过林妙妙笑道:“你这丫头,这是成心不想让姥娘吃好饭啊,这一会一句的,姥娘哪里能听得懂,赶紧的,跟姥娘细说说。”
二丫一听,也跟着放下了碗筷,对着冯大妈说道:“娘,你也真是的,不过是小孩子胡诌罢了,你也跟着听,赶紧把饭吃了才是正经。”
冯大妈笑道:“得了,我也吃饱了,你们吃吧,我们娘俩唠会儿嗑。”一边说着一边就瞅向林妙妙。
林妙妙觉得冯家比自家条件好,应该让表哥去读书,因为家里有了读书人,在村子里的地位都是不一样的,再说读书明理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道理,冯家要是真能供出来一个秀才,就是姥爷和姥娘脸上也有光,这样一想,林妙妙就更加想鼓动冯家人让表哥和表弟去读书了。
林妙妙坐在冯大妈的怀里道:“不管是蠢人还是聪明人,总想自己见多识广,但不肯读书,就等于想吃饱却懒得做饭,想暖和却懒得缝制衣服。”
冯铁柱一听,也点头道:“我觉得这话说的还挺像那么回事的。”
见冯大妈也跟着点了头,林妙妙才接着道:“树有枝干,然干为一,枝为多,旁枝盛而主干弱,若倾于一侧任其长,久之则树必倾倒。人之学术,误入旁门,任下苦功终无成,何能如此?盖因天地间有雷雨风电及春夏秋冬四时之变化,人世间有欺诈利诱之弊。人非圣贤,孰能无惑。如果小错能及时改之,则无大错这祸,一个人立身处世如无过错则不知可为正确对待,一个接人待物错而不知错,自以为是,旁人无指责,则越错越大,终酿成灾祸。”
顿了一下,林妙妙才接着道:“这里说的就是读书明理的意思。读过书的人,懂得道理就多,在自已做错事的时候能检省自已,这样从小错的时候就知道改正自身,从而避免了大错的发生,而没读过书的人,并不懂得明理,小错不以为错,总是让小错发展成了大错想后悔就晚了。”
林妙妙其实想说冯大丫就是个现成的例子,思想狭隘,自私自利,自已的过错总要推到别人的身上,来显得自已并无错处,不过鉴于古代女子,尤其是平民家的女子没有上过学堂的,这话林妙妙也就不好往外说了。
冯大妈和冯铁柱都跟着点了点头,二丫因为有林文常年在身边熏陶着,所以这些道理也都懂,便笑着道:“娘,这话我也听文哥说过,只不过不知道这丫头什么时候记下来罢了。”
冯大妈一把搂过林妙妙亲道:“我们妙妙可真厉害,小小年纪,能记下这么多的东西。”
林妙妙有些不好意思,这些若只是一个单纯的小孩子都能记下来,那绝对是神童,可是好毕竟是两世为人,就是再没作为,可是读过的书也比这里的人多多了。
冯大妈有些犹豫的看着冯铁柱道:“咱们家天明和天奇,你瞧着是块读书的料吗?”
林妙妙一听,扑哧一声乐了,道:“姥娘,这可看不出来,那会读书,将来能考上状元的,头上也没贴着状元两个字,我觉得咱们送家里的哥哥弟弟去读书,也不要想着一定要让两个人考上什么状元啊,举人啊,什么的,那样他们读书会有压力的。”
二丫也跟着赞同道:“娘,妙妙这话说的对,山子和海子去读书,文哥也是这么告诉的,不求着他们能做到人上人,只求着他们读书明理,将来能有所作为就好。”
冯大丫在一旁闷了半天,这会嗤之以鼻道:“不为了考状元,花那个冤枉钱干啥,真是吃饱了撑的,自已家勒紧裤腰带不算,还得让别人跟着学,你也不怕回头两孩子读完了啥也不是,到时候连地里的活都不会干了,看他们以后吃啥喝啥。”
不得不说,冯大丫就有这种在沸水上浇一盆凉水的本事,本来挺好的一件事,到了她嘴里就变了味了,冯大妈坐在那瞪了冯大丫一眼,冯铁柱也嘟嚷道:“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林妙妙却对冯铁柱笑道:“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普通的玉石不经过琢磨,就显不出其文采;不学习就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舅舅想想,就拿村子里来说,谁家要是有个大事小情,是不是都要请了那德高望众的人来主持,所谓德高望众,首先讲的就是德,只有品德好了,才能被村里人共同认知,而且大舅舅再想想,这些德高望众的人是不是大多都是年岁高的,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才能成为这样的人,可是这样的人在村子里也未必是识字有文化的。”
冯铁柱点了点头,村子里就连里正也都是自已村里人选的,也没见里正有什么文化,不过相比于他们而言还是能多认识些字的。
林妙妙笑道:“若是村子里现在就有一个秀才,只怕谁家有个什么事,能请去这样的人就是脸面上也觉得光彩,就是那谁家的女儿要是能说嫁了一个秀才,只怕那娘家也是要烧高香了。”
冯大妈听完笑道:“这可真是实话,咱们村里就是没有秀才,村里人家也没人敢想着把自家的女儿嫁作秀才娘子的,要是真有这样的姑娘啊,咱们整个村都跟着添光呢。”
古人的这种集体观念,家族观念都很重,在内里可以闹矛盾,可是在外面,一个得道,鸡犬升天,说的就是这类的意思。
林妙妙搂着冯大妈的脖子道:“姥娘,咱们与其羡慕别人,不若让自家成为被羡慕的人去,只有让表哥和表弟读书了,才有这样的机会,既然所有的人都是从零做起,谁也不能保证咱们家的孩子不能高中,就算是不能高中,等以后表哥表弟大了,村里的人也格外会高看一眼的,到时候你也能娶个得心意的孙媳妇回来。”
冯大妈一听,点着林妙妙的头,对着二丫道:“你们家这丫头可真是越来越精怪了,这些事都能想到,可真是服了。”
林妙妙有些傲骄的道:“《论语》一万二千七百字,《孟子》三万四千六百多字,这些都读懂了,什么道理不明白。”
冯铁柱眨着眼睛问道:“妙妙,你都读过?”一时说完又摇了摇头,这么小的孩子哪里能读过这些,别说是林妙妙,就是他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听说这些呢。
林妙妙一时有些得意忘形了,这会忙纠正的摇头道:“不是,是小叔说的,小叔回家的时候也会教我和哥哥们认字的。”
冯二丫点了点头,林武每次回家都会抽出时间教几个孩子认些字,至于这些道理应该也是林武讲给她们听的,一时冯二丫心理觉得林武这个小叔子真是贴心,送他去读书也是正确的选择,瞧着家里的孩子被带动的,也比那什么都不懂,一天只知道疯玩的要强了去。
冯大妈这会也是深有感触,林妙妙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这么多,而自家,从老到少,竟是没有一个能讲出这些的,冯大妈摸了摸林妙妙的头,看着冯铁柱道:“要不,等回家了跟你爹商量商量,咱们也送天明和天奇去读书?”
冯大丫不等冯铁柱开口就凉凉的来了一句道:“娘,你可别听风就是雨的,这么大岁数的人了,还随着个孩子瞎折腾,你知道读书要花多少银子,我可是听说了,就是那一路的赶考,连着路费都要好几十两呢,咱们家好容易攒了些家底,别让你再给折腾没了,到时候你看我哥和嫂子不埋怨你。”
冯铁柱一瞪眼睛,瞅着冯大丫道:“爹娘供我儿子去读书,我埋怨啥,再说了,我也不能让爹娘干供着不是,我也能琢磨着赚些银子的。”冯铁柱心理想的是连妙妙这么小的孩子都知道想着赚银子供哥哥和小叔读书,自己这么大个人,难道还不能挣银子供儿子们读书。
冯大丫却撇嘴道:“大哥,不是我说,你有啥本事,你自已还不清楚,到镇里来打散工,一年能挣回去两、三吊钱都算多的了,再就是进山打打猎,还得看运气,能不能打到都不好说,那侄子读书,还能等着你赚到银子就念,不赚到银子就不念,你真当那学堂是你自家开的呢?”
林妙妙实在是看不过眼了,看着冯铁柱道:“大舅舅,我小叔说了,那学堂的先生可好了,瞧着那家里实在困难的,还让赊欠束修呢,而且我小叔考童生的时候,还是先生带着去的,家里也没人懂,都是先生在旁一点点的指点的,不只小叔,小叔说当时他们五六个孩子,都是先生带着的,虽说不是所有人都是一次通过的,可是小叔说要是没有先生的指点,他也不一定能过。”
冯铁柱一听,更在心理打下了坚定的信念,林文这么困难都能供着三个孩子去读书,冯家再差,也比林家强,供两个儿子还是没问题的。
这样一想冯铁柱就瞅着冯大妈道:“娘,等明天我回去了,就找个机会跟爹说说,现在天明大些,天奇还小,咱们先供着天明去,到时候再跟二妹夫说说,看看能不能也送一山子和海子那个学堂去,他们在一起也有个照应。”
冯大妈一听,点了点头,道:“成,这些事,你们爷们去研究,反正于家里将来有益的事,你爹就能支持,别的娘也不管,只是这孩子这么小就送去了,学堂里也没个人照顾,那些洗洗涮涮的活计可咋办啊?”
林妙妙扑哧一声乐道:“姥娘,我大哥和二哥都去了,学堂里这洗衣裳自然有人专门洗的,这些小的学子们,都是统一在学堂里面住宿的,到时候自然有人打理伙食这些,再说了还有我小叔在那呢,我小叔抽空会帮着他们的。”
二丫也跟着笑道:“不瞒娘说,当初送两个孩子去的时候我也有过这些担心,不过小武说了,这些事他能办好,不让我操心,再加上我们隔壁张姐姐家的清和,那孩子也去了,两小子在家羡慕着呢,这不妙妙就让我跟他爹也送着两个孩子去,如今啊,又来窜掇您来了,我怎么瞧着妙妙很想让家里的孩子们都去读书呢。”说到最后就挑着眉看向了林妙妙。
林妙妙一听,好像真是她干的事,一时笑道:“娘,大哥和二哥不说给你挣诰命吗,那我也想让表哥们给舅母和姥娘挣诰命,这有什么不好。”
冯大妈一听扑哧一声就乐了,点着林妙妙的脑袋道:“我们妙妙想的可真是长远啊,连这么久远的事都想到了,行,就借妙妙这句话,姥娘就等着你表哥给姥娘挣个那什么诰命回来。”
其实冯大妈连诰命是什么都不知道,无非就是顺着话往下说罢了,不过再愚笨,也知道这是个好事,心理这会也美滋滋的,外孙女这么小,就懂得替家里人打算,那以后就是嫁人了,也不会忘了家里这些人,一时间就觉得,还是这知礼懂礼的人家教育出来的孩子不一样,别人不说,听说那林二郎就是个好读书的,还有林文,从小就跟着他爹认字,而且林文那个先没的娘,也是个认字的,这一家子,熏陶着,连带着自已姑娘现在也是越来越明事理了,冯大妈高举的合不拢嘴的想到,以后自家是不是也能供出个知理明理的孩子,以后对下一代也有帮助。
林妙妙到是不管冯大妈的想法,只把自已的意思说完了,见大家午饭都吃完了,想着要不要去外面转转呢,她来可不是专门来看恶心人的冯大丫的。
这样想着,林妙妙就看着冯二丫道:“娘,咱们今儿不能去看哥哥,明天去的话也不好空手吧,咱们还是第一次来,要不要给夫子拿些点心什么的?”
二丫一听笑道:“你个小精怪,到是能操心的,娘知道了。”
冯大妈也跟着点头,想了想,自家孙子要是往学堂送,自已是不是也能先去看看,就手先跟先生打听打听,这样一想,冯大妈就看着二丫道:“要不咱娘俩下午出去看看,明天我也跟着你去看看,你娘啊,这辈子还没去过学堂呢,正好借了我外孙子的光了,你娘也去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