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高嫁

作者:花裙子 | 分类:穿越 | 字数:80.1万

第302章 猝不及防

书名:高嫁 作者:花裙子 字数:3180 更新时间:2024-11-02 01:55:16

镇北王府。

翁老爷子接到消息,说太子名下的山庄并没有杨老夫人及其孙子,表情顿时变得严肃起来,眉头紧皱,瞪向黑衣人,厉声斥责他们无能。

他转向阮穆棱,疑惑地问:“太子妃为何要劫持杨老太夫人?她的动机何在?”

阮穆棱也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难道真的出了差错?

难不成真是二皇子?

“祖父,您不必过于担忧。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经不可挽回。早朝时,那些支持大皇子监国的朝臣,定能占据压倒性优势。二皇子三皇子不足为惧。”

翁老爷子的心悬浮不定,他们一开始也是要走这条温和的路,只不过后来皇上下旨让皇子们回封地,所以他们才起兵谋反。

朝廷官员们齐聚御书房外,杨统领依旧没有收到杨老夫人与儿子的回家音讯。

宁晚桥向众大臣透露了皇上的病情,恐怕一年半载难以苏醒。

当前后宫之中,翁贵妃地位最高。

她立于台阶之下,目睹大臣们议论纷纷,心痛疾首道:“皇上昏迷,国不可一日无君。我们必须寻找一位贤能的皇子来辅佐政务。”

大臣们心中焦虑不安,目光在大皇子、二皇子及三皇子间游走。

选择监国之人,实乃敏感之事,必须慎重考虑。

人选若错,不仅影响国家运势,还可能激起残酷的斗争与矛盾。

“在下认为,应优先在大皇子、二皇子及三皇子中考虑。”

一位大臣打破了沉默。

刑部尚书道:“大皇子身为长子,性格稳重,智慧超群,实乃监国的理想人选。”

吏部尚书则道:“大皇子虽稳重,但过于保守,缺乏决断。反观二皇子,聪明机智,有勇有谋,更适合承担监国之重任。”

“本官倒是认为,三皇子性情温和,爱护百姓,遇事时临危不乱,有卓越的才能,能够担任监国重任。”

支持二皇子的朝臣站出来:“大皇子性格懦弱,恐怕难以担当重任。”

阮穆隐恨不得上去暴打这个官员。

“本官倒是认为,大皇子性子柔中带刚,刚中带柔。不输太子的品行。”

大臣们争论越来越激烈,情绪也越来越激动。

翁贵妃一言不发地站在一旁,眼神里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喜悦。

刘贤妃满脸泪水,她不断地祈祷着,希望皇帝能够平安醒来。

但同时,又希望自己儿子能够监国。

三皇子和五皇子的母妃,扑倒在皇帝床前,哭得撕心裂肺,几次晕厥过去。

其他刚入宫的妃嫔则惴惴不安,有的才刚被皇帝宠幸,有的还没有来得及被翻牌,皇帝突然昏迷不醒,这叫她们今后怎么办?

这时,周均安站了出来。

他的声音低沉而严肃:“诸位大人,莫要忘了,皇帝昏迷之时,曾下召,让皇子们回自己的封地去。”

工部侍郎李项道:“如今事情有变,皇上昏迷不醒,皇子们回封地的事情理应推迟。待确定由哪位皇子监国后,其他皇子们再返回封地不迟。”

众位大臣齐齐附和,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周均安道:“皇帝昏迷之时,曾立下秘旨。”

这句话激起千层浪。

皇子们脸色不同程度地变了。

翁贵妃眼神慌乱,害怕自己自行出掖庭的事被人知道。随之而来的是,害怕皇上定的是二皇子或者三皇子为太子。

那她所做的一切,都白费心机了。

周均安是皇上最信任的臣子,即便为太子太傅,也不曾偏帮过太子几分。

对于夺嫡争斗,更是从不表态。

一切都由皇上定夺。

所以皇上立密旨的事,极有可能只告诉了周均安,以及身边的李公公。

兵部尚书问:“不知皇上把秘旨放在何处?”

周均安道:“皇位的牌匾后。”

在大家惊愕又理所当然的眼神中,公公们从牌匾后把圣旨拿了出来。

掌印太监大声念道:“太子妃宁氏智勇双全,见识广博,若朕无力理政时,即封太子妃宁氏为摄政王,辅助朕治国理政。同时命周太傅协助太子妃执政,望其能以大封为重,日后辅佐新帝,使大封步入繁荣昌盛。”

圣旨念完,所有人不可置信。

翁贵妃更是不顾体面,大声道:“这不可能,不可能,圣旨一定是假的,是假的。皇上怎么会留这样的秘旨?”

一位年轻的大臣站了出来,他是翁家暗中扶持上来的,比翁贵妃要冷静得多。

“监国一职事关重大,太子妃作为女子,恐怕难以承担如此重任。”

“女子不得干政,如今让太子妃监国,恐有违背祖训。”

“皇子们都在,即便没有皇子,还有众位藩王,如何也轮不到太子妃监国。”

支持皇子们的朝臣纷纷站出来反对。

“我愿协助太子妃监国。”周均安的话让大臣们都吃了一惊。

一位大臣道:“周大人,您是首辅,公务繁忙,若再分心协助太子妃监国,岂不是太累了?”

周均安坚定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大封如今被水灾火灾虎患侵蚀,我愿为大封鞠躬尽瘁。”

大臣们都被周均安的话感动。

若由他协助太子妃监国,大封不会太差。

“只是,监国需要具备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工部侍郎李项提出自己的想法。

宁晚桥开口:“诸位大人的顾虑本宫理解。李大人觉得如何才算有能力?”

“去年和今年,大封各地遭遇火灾、大旱、蝗灾、雪灾,在皇上和太子的治理下,灾情有所好转。如今又遭遇洪灾、地动,百姓颗粒无收,苦不堪言。太子妃如何处理?”

“派赈灾大臣前往灾区,妥善安置百姓。”

李项冷哼:“国库里的银两都拨给灾民了,如今挨饿的人只多不减。又该如何?”

宁晚桥道:“如今全国都在闹灾,恐怕也没有人能捐银两。自然只能从节省各种开支来凑银子了。”

吏部尚书问:“太子妃打算怎么节省开支?”

宁晚桥答:“自然是举办出宫典,遣散宫里的宫女。若是有愿意回家团圆的妃嫔,也一同应允。她们用的胭脂钱每年就得数十万,穿戴要多出十几倍。同时节省宫里的膳食开支,削减地方向朝廷进贡数目。”

户部尚书道:“这些方法,若只能暂时缓解灾民眼前的困境呢?坐吃山空后,太子妃又如何应付?”

宁晚桥道:“大封土地辽阔,老百姓多垦农田,广开财源,不但能使国家富强,百姓温饱。”

众位朝臣闻言,终于对宁晚桥三分刮目相看。

周均安问:“太子妃既能有这样的见解,想必了解过大封的民情?不知太子妃认为开发何处最好?”

“本宫经常翻阅大封总志,认为往南直隶开发最好。那边土肥水美,四季如春,利于百谷生长。只要经营数年,必能使大封民富国强。”

众位大臣面面相觑,低头仔细思考,最后连连点头。

有了南直隶这个大粮仓,日后水灾和旱灾便不足为惧,百姓也可安居乐业。

太子妃的才能,确实不输太子。

周均安铿锵有力道:“太子妃虽为女子,但太子妃的稳重和智慧能够保证大封的稳定和安全。皇上希望我们能够辅佐太子妃一同监国,共同为大封的繁荣努力。”

陈国公道:“太子妃虽然年轻,但聪慧果敢,且深得皇上信任。如今圣旨在,诸位大臣难道还要抗旨不成?”

大臣们虽然心中不愿,但是他们也知道,皇帝昏迷前的决定,便是想要让太子妃腹中的皇孙继承大位。

“吾皇圣明!”一大半的臣子附和。

皇子们还没有下跪。

他们希望之前答应拥护自己上位的武官们能站出来说话。

但母亲与儿子被人绑架,都督们对皇子们失望至极,如今皇上已有安排,他们自然拥护皇上的决定。

待武官们都下跪了,只有寥寥无几的皇子和支持大皇子、二皇子的人站着,就显得十分突兀。

“吾皇圣明!”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广场上响起嘹亮的声音。

禁卫军、锦衣卫、士兵齐齐下跪。

乌泱泱的人群,全是臣服新的摄政王。

“臣等定当尽心竭力,辅佐太子妃,共创我大封盛世!”

翁贵妃和其他妃嫔、皇子们,见大臣如此,心不甘情不愿地终于跪下了。

翁贵妃更是咬牙切齿臣服在地。

朝臣们这一下跪,就是认定了宁晚桥这个摄政王。

段云舟高声喊会竭尽全力辅佐太子妃时,心中五味杂陈。

他以为宁晚桥危在旦夕,会带着遗腹子躲藏。

没成想一夜之间,她成为了摄政王,

曾经他认为宁晚桥会在后宅替自己生儿育女打理后宅。

日后,他见宁晚桥时要行礼跪拜,还要为宁晚桥肝脑涂地。

这样的转变,叫他不适应。

而宁晚桥往龙椅旁一站,俯视群臣,他便再也不敢生出非分之想,幻想她在后宅中替自己纳妾、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