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作者:京海第一深情 | 分类: | 字数:124.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83章 再开恩科
当初逐步写的那些教材一样的东西。
就是为了教给他们最基础的物理和数学。
能够看完学会的,自己就会教给他们更高深的算学和物理知识。
剩下的,朝廷也会给他们安排个去处。
所以当朱雄英出现在这些人面前的时候。
所有人的脸上都表现出了极其兴奋的表情。
没有人敢对眼前这个只有三岁多的皇孙露出不敬之色。
不仅仅只是因为身份。
还因为自己学的那些课本,都是出自这位皇孙殿下之手。
严格意义上,皇孙朱雄英算是自己的老师。
“臣等参见皇孙殿下!”
众人恭恭敬敬的对朱雄英行礼。
朱雄英的心中也是十分满意。
示意这些人不必多礼。
一开始挑选的时候。
确实有一些想要走终南捷径的投机之人。
想着凭借着自己那点鸡毛蒜皮的知识。
在里面跟这些人混个脸熟。
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够入了皇帝或者太子的眼。
将来就能够在朝堂上青云直上。
然而这些人显然是低估了朱雄英的眼力。
没过几天,就被朱雄英给发现了。
然后就是罢黜官职,剥夺功名,赶回老家,永不叙用。
一连串的操作下来。
让那些心怀侥幸的人也赶紧主动向朱雄英承认错误。
对于这些人 ,朱雄英倒是没有怎么处罚。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只是罚俸了事。
经过这一系列的操作之后。
剩下的人就是真的在算学方面有天赋的人了。
而越有天赋的人,越能够知道朱雄英写的这几本书的含金量究竟有多高。
“皇孙殿下,您写的那些关于算学方面的书。”
“臣等都仔细的研习过了。”
“但还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
“希望皇孙殿下 能够指点一二。”
几个学士的姿态放的非常低。
对着朱雄英恭敬地说道。
面对这几个人的提问。
朱雄英也没有藏私。
将他们不懂的地方全都给指点了一遍。
这些人顿时恍然大悟。
一个个的全都面露兴奋之色。
“多亏皇孙殿下解惑。”
“否则我等根本就想不明白这些东西!”
朱雄英闻言笑了笑说道:
“这些书你们要尽快学。”
“过段时间,我会组织一次考试。”
“有考的好的。”
“到时候会教给你们更高深的知识。”
“甚至会教给你们格物学的具体应用。”
这个年代并没有物理学这个说法。
所以朱雄英背出来的关于物理方面的书的官方名字叫做格物学。
这些学士们手里拿的只是基础物理。
也就是 初级格物学。
初级格物学和基础代数、基础几何这些东西。
相当于是敲门砖。
只有把这些东西学会了。
才有资格学习 更高级的物理。
也就是格物学的具体应用。
听到朱雄英的话,众人脸上的兴奋之色更重了。
所有人都盼望着能够见到更高深的格物学的具体应用。
却没有听出来朱雄英的言外之意。
这才是朱雄英今天到这里来的真正目的。
考试,本身就是一个筛选的过程。
无论是科举考试还是自己到时候要组织的考试。
朝廷要重开市舶司。
在大越建立贸易集散中心。
必然少不了算学方面的人才。
好在对这些算学方面人才的要求不算高。
能够学会加减乘除就可以了。
到时候通过考试的人自然不用说。
自己会把他们当做科学的苗子进行 进一步的培养。
通不过考试的,就会外放做官。
去各个市舶司,或者是大越为朝廷效力。
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出路。
等到把所有人的问题全都解决了之后。
朱雄英便离开了。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大明目前就自己懂这些东西。
只能用这样残酷的方式进行选拔。
等到这批人学成之后。
才是科学在大明开花结果的时候。
到时候,蒸汽机,铁甲舰,这些都不是问题!
另一边,朱元璋和朱标已经开始忙碌 起来了。
当初裁撤市舶司有多爽快。
现在重建市舶司就有多难。
这个难并不是 经济上的困难。
而是 人员上的困难。
大明缺人才,缺各种意义上的人才。
朝廷已经加开了两次恩科。
但是 却依然不够用。
一方面,当初朱元璋杀官杀的太狠。
另一方面,新成立的税务院和监察院也弄走了不少人才。
还有因为要学习算学和格物学弄走的学士。
别的衙门也是每个坑里都有人。
并且还有 很多衙门都不满编。
只有像户部和兵部这种朝廷紧要部门才满编。
其余很多衙门都是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
“以前咱总是觉得官太多。”
“这才几年时间。”
“这官员竟然不够用了!”
“大明要开四个市舶司。”
“少说也要上千人。”
“更不要说还要在大越设置贸易集散中心。”
“这么多的人,从哪弄才是?”
朱元璋这么多年,第一次为人的问题感到头疼。
朱标听到 朱元璋的话,沉吟了一下说道:
“不如再开一次恩科?”
朱元璋闻言叹了一口气。
哪朝哪代也没有连开三次恩科的举动。
但这却是眼下唯一能够想到的办法。
至于让地方上推举人才的做法。
朱元璋和朱标都很默契的没有提。
若是别的什么部门也就算了。
市舶司可是关系着大明的未来。
尤其是海津市舶司。
位置极其重要,容不得丝毫马虎。
“眼下也只有这个法子了!”
朱元璋开口说道。
朱标见状赶紧劝解:
“父皇倒也不必担忧。”
“朝廷还有那么多学习格物学和算学的学士。”
“这些人到时候肯定也要派往各个市舶司。”
“至于大越的贸易集散中心。”
“儿臣倒是觉得,只需要派过去几个核心官员。”
“然后再从当地招募一些人才就行了。”
“既能够让他们为大明出力。”
“也能够削弱那些藩国的实力。”
朱元璋点了点头:
“眼下也只有 如此了!”
很快,朝廷再次加开恩科的消息就传遍了大明。
无数士子在诧异的同时,也感到十分的激动。
纷纷开始打点行装,前往金陵参加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