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建设人类宇宙

作者:敬雨欢乐 | 分类: | 字数:64万

第十三章 宇宙研讨会

书名:建设人类宇宙 作者:敬雨欢乐 字数:2553 更新时间:2024-11-06 14:57:06

013宇宙研讨会

4118年11月19日张冲志随着威滕教授到达了芝加哥大学,参加名为新物理及宇宙学前沿研讨会。

芝加哥大学是经济学、法学等社会科学学科的世界级重要大学,自曼马顿计划以来,大批科学家汇集于此。

4045年月12月2日,在着名物理学家恩利克.费米的领导下,在芝加哥大学建成了第一座可控核反堆,成功产生可控的核裂变链式反应。

这是原子能时代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4048年的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奠定了基础,芝加哥大学也因此被称为“原子能诞生地”。

芝加哥大学与轩辕国大学交流很多,轩辕裔挪贝恩物理学奖得主扬振宁、李正道、崔琦均在芝加哥大学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陈省身这位世界级数学大师、微分几何学之父也在芝加哥任过教,轩辕人着名校友有数十位。

近几年来芝加哥天文和物理学在世界排名越来越重要,许多重要会议常在这里举行。

在数理学部的天文与天体物理系会议室内,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天文学、天体物理学、理论物理领域的许多科学家。

在会议开始前,看到许多科学家都忧心重重的样子,让张冲志有些不解,不过随着会议的进行,事情逐渐展开,张冲志才明白过来。

原来这个会议在今年5月底,已在盎撒国剑桥大学的kavli宇宙研究所召开过,那次会议,主要讨论了Lambda-CDM宇宙模型后院起火的可能性。

这次会议召开的平平和和,认认真真,虽然低调,但张冲志通过几位学者的谈论,也分析出两个原因:

一个是描述当前宇宙膨胀速率的哈勃常数HO通过正向距离阶梯测量(利用银河系内造父变星几何测距,加上近邻星系变星周光关系进行测量)得到的值。

与用反向距离阶梯(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变量作为基准,用声学视界作为标尺,结合宇宙学模型反推H0)推断出的结果对不上。

planck的测量结果和今年AdamRiess组结合Gaia新测量得到的哈勃常数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显着度已经到了4个Sigma,按照天体物理的标准已经是相当瞩目了。

几年前两个测量标准阵营还对测量误差有期待,现在大家开始心平气和的讨论新物理了。

在会上芝加哥大学天文系着名天文学家弗瑞德曼教授,Hubble Ho关键项目负责人,用郑重的语言说:

“说哈勃测量出现差异是真的了,我觉得现在可以赌上你的房子啦!但是暂时不要把你的孩子赌上!”引得一大帮科学家大笑起来。

可笑过之后还得回到现实讨论这个难题。

第二个问题也是测量的问题,这是关于宇宙中物质比例的参数(Omega-m)和描述原初密度扰动程度的参数(singma-8-原初密度扰动在8MPc/h尺度上扰动的方均根),这两个参数在CMB测量和弱引力透镜测量也对不上了。

目前弱引力透镜测量还刚起步,若干系统问题还有待改进,因此这个差异的显着度在1-2个Sigma之间。

不过随着各种测量手段和仪器被开发出来,许多参数都发布出来,就象KiDS,DES,HSC等独立的大尺度宇宙学巡天器,发布宇宙剪切场参数限制后,张冲志惊讶地发现虽然各家的结果有各家的问题,但大家和Planck的结果都不在一方向上。

近几年,特别是4118年这么集中地看到宇宙学参数限制,让科学家们很是挠头。

在会上张冲志就看到了CMB非各向同性率谱,CMD透镜测量,星系相关系数,宇宙学剪切场,星系——星系弱引力透镜,和星系团作为宇宙学工具轮番上阵。

各种学派都在阐述自己的测量结果和理论,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各有各的道理。

另外据威滕教授讲,明年DESI开光,DES和HSC继续开疆扩土,一批微波背景辐射的小尺度项目上马,到时会更加精彩。

不过现在这个会,是试图解决上面两个不一致的问题,虽然文章和思路已经有许多,不过题目实在是太难。

因为解决了一个的理论工具,往往会让另一个更加难看。最后无法统一,只好留待下次会议再讨论,等待测量数据的进一步丰富。

就象哈佛大学着名宇宙学家尼尔.埃森斯所说的“需要两个神仙一起显灵才行”。

接着在这会议又宣布了一个好消息,由Caia发布的,他们用16亿颗恒星的精确天体测量数据,也就是用1%的银河系恒星构建了一个无比精彩的宇宙家园的蓝图。

威滕教授在讨论对张冲志说:“这些数据发布的重要性很大,是天体学的基础,毫不夸张地说,这改变的是整个天体物理学的面貌,和后面一代人对于守宙的理解。”

会上还发布了关于银河系内部银晕巨大的Gaia-Enceladus结构的发现,印证了我们的银河系家园在百亿年前经历的动荡:

银盘垂直方向相空间(Z-V-Z)旋涡结构的发现,揭示了银河系目前仍不停地和周围的小星系进行“互动”。

这些观测进一步显示,象太阳系这样单一恒星的系统在银河系是特殊的表现,大部分的恒星系统是双恒星、三恒星甚至多恒星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行星难以存在,就是存在轨道也不稳定,难以保证行星气候的稳定。

这对人类寻找地外文明又敲了一闷棍,外星人发现之路又远了一些,依靠现在的航天技术来看,这项发现基本得排到数百年后,甚至数千年后了。

在会上,京都大学kavli天文和天体物理研究所苏东勃教授领导的观测小组,发布了关于利用GRAVITY的观测成果。

他们完成了银河系中心超大黑洞周围恒星非常接近最后稳定轨道的超精确观测,猎户座大星云内大质量恒星形成区中,大质量年轻恒星双星比例的准确测量和恒星微引力透镜成像的首次分辨观测等成果显着。

证明了巨镜+干涉仪的究级观测能力,这已经接近了地面近红外观测的极限。……

通过参加这次会议,使张冲志大开眼界,知道了各种光学、射电、大型射电干涉观测手段,这些仪器让人类拥有“聆听”宇宙的能力,还代表天文界将迎接大数据的挑战。

例如在南非戈壁深处的大型射电干涉阵列,在900兆赫兹和1670兆赫兹这两个频段上工作,每秒中就会获得275Gb的数据。

学术交流让人收益巨大,张冲志和黑星只要有足够的资料,就能分析出比别人多的多的信息,因此这次会议让张冲志看向宇宙深处的目光比以前遥远了许多。

当16亿颗恒星的天体数据输入黑星,当它立体显现出来时,让张冲志的心都在颤抖,他真想将它拍下来与人共享,可这是不可能的,条件不允许,只有自己独览了!

新人登录,每日稳定更新三章,6000+,求支持、收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