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作者:放羊小星星 | 分类:科幻 | 字数:708.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4章 熬
转眼间。
一个月过去,养猪场别说奠基,连破土都没动一下。
养猪场建在哪?
建在哪,都有人不满意!
要么是占了我家的林地,耕地,要么就是嫌弃选址太远,选址近了,那也不行。
养猪,还是养上百头猪,一天的猪粪就有多少?
要是到了夏天,那不得满村子都是猪屎味?
除了建厂之外,养猪场招多少人,那更是争议最集中的地方。
毕竟,这才是最关系到切身利益的。
小雷家一百多户,大几百号人,明显不可能全部招进养猪场,谁进厂,谁不进厂,各家各户简直吵翻了天。
连续吵了一个月,村子里也没拿出个正式章程来。
这事吧,要怪杨巡,那也怪不到人家头上去,之前说好的,要民主,不要一言堂。
何况,人家杨巡这段时间的表现,大家也看到了眼里。
挨家挨户的上门,哪怕被人骂了,那也是骂不还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杨巡都做到这个份上了。
你还能再怪人家吗?
怪不上啊!
其实,杨巡也觉得有点心累,吵吵闹闹一个月,他几乎每天都是在小雷家过得。
连家都很少回。
每天不是走访,就是走访。
站在他的角度,小雷家的事,可比管理工厂复杂多了。
一百多户家庭,那就一百多个小团队,然后,这些小团体之间,又互相抱团。
有的是以亲情、血缘为纽带,有的是以脾性为纽带,错综复杂。
直到此刻,他终于明白了‘东宝哥’的良苦用心。
连小雷家都能搞好,往后回去还搞不到一个工厂?
别说是几百人的工厂,就是上千人的厂子,那也管得了。
毕竟,厂子里没有那么复杂的人际关系网。
顶多就是有一些同乡,但只要控制好招工的比例,那些小团队,压根兴不起风浪。
出门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搞事。
“小杨巡啊,厂子的事,这样下去不行呐。”
这一天,老书记总算是屏不住了,主动找到杨巡,准备商量一下对策。
“你看啊,他们讨论来,讨论去,一个月过去,连厂子的毛都没看到。”
“今天,老叔给你做主了,你尽快拿个章程出来,明天的村民代表大会上,我来给你站台!”
“老书记,这样不好吧?”
杨巡面露微笑道:“之前,我在代表大会上已经说过了,要搞民主,村里的叔叔伯伯也都同意了。”
“嗐!”
老书记敲了敲烟袋,吧唧一口,猛吸了一口烟。
“咱们这个也是民主嘛,先提出个章程,然后由村民们集体表决,超过半数就通过。”
“这不是民主,是什么?”
事实上,不止是老书记坐不住了,有些村民也等不及了。
厂子这样搞下去,怕是还没建,就得黄了。
之前的砖厂是怎么黄的?
还不是开会,开会,天天开会。
一开始,开会确实不错,一连搞了好几个大订单,但开着开着,情况就不对了。
越开,越黄。
另外。
虽然杨巡之前说得好听,又是专家,又是贷款的,但直到现在,他们连钱的影子都没见到。
万一是骗人的呢?
即使概率很低,但再低,那也是有概率的。
一些反应快的村民已经搞明白重点了,与其搞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不如早点把厂子盖起来。
钱,才是硬道理。
厂子不盖,他们哪来的收入?
指望小雷家那一亩三分地吗?
虽然大部分村民还继续种着地,但现在种地和过去种地的心态完全不一样。
经历了砖厂的红火时代,单纯种地那点收入,已经满足不了大部分人的胃口了。
种地,年头忙到年尾,也就挣个几百块,如果老天爷不赏脸,亏本也不是不可能。
不确定性,太大,人又累,赚的又少,那些村民还怎么用心?
“叔,这样会不会不好?”
虽然杨巡猜到了一些事,但他还是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没有什么不好的!”
老书记拍了拍胸脯:“有什么事,我给你担着,我虽然是一把老骨头了,但我这骨头硬着呢!”
“叔,既然你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那我就跟你干了!”
眼见火候差不多了,杨巡也直抒胸臆。
“就像你说的那样,再僵持下去,厂子不黄,也的黄。”
“这才对嘛!”
望着杨巡站边了,老书记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才有点大厂领导的样子!”
次日。
小雷家村委广场前,由老书记作保,杨巡拿出了一份早就准备好的方案。
早在半个月前,他就做好了章程。
但杨巡很鸡贼的压了下去。
那时候提出来,时机不合适,哪怕他的方案很合理,兼顾了各方的利益,但时机不对,还是无法通过。
而这一次,同样的方案,结果却截然不同。
在最后投票的过程中,虽然老猢狲依旧上蹿下跳,但还是有超过七成的村民,同意了杨巡的方案。
有了之前那些方案的映衬,杨巡的方案显然是鹤立鸡群的存在。
凡是,就怕对比啊。
议案通过后,很多村民连带着也对杨巡服气了不少。
这小子,虽然年轻,但是个人才,接人待物也没得说。
一时间,杨巡在小雷家的威望大涨。
从中立,到友善,再到现在有一点点敬重,改变很大。
两天后。
纷纷扰扰了一个月的小雷家,再一次热闹起来。
今天是黄道吉日。
宜破土!
家里凡是有劳力的村民, 各个都带着各种工具。
干了两三年的砖厂,单论盖房子,他们是不要请施工队的,自己村里人就能干。
况且,自己干,质量更有保证。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地盖房热潮就在小雷家上演了。
村民们干劲十足啊。
虽然没有钱拿,但管饭呀!
在工地干活的都是家里的壮年劳力,各个都是大肚汉,一顿饭不吃个两三碗,那都是看不起人。
给工厂盖房子,不仅米饭随便造,还顿顿有荤,是以,村民们盖厂房,盖得更有劲了。
他们才不会去问吃饭会不会折算到成本里。
反正,吃进肚子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