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女帝,你和群臣都成我学生了?

作者:力大如牛 | 分类: | 字数:22.4万

第60章 不是大冤种吗?

书名:女帝,你和群臣都成我学生了? 作者:力大如牛 字数:2273 更新时间:2024-10-24 08:58:09

次日一早。

苏逸正在洗漱的时候。

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敲门声。

本以为是哪家的学生长辈过来。

结果一开门,发现是个青衣小帽的小厮,看样子是哪家的家丁。

“是小苏老师的学堂吗?您是苏逸老师吗?”

苏逸点了点头。

“是这样的,我家小姐说想请您把昨天讲课的内容简单汇总一下,她打算交给家里的下人们传阅。”

这人当然不是什么简单的家丁。

实际上,是苏逸身边的护卫假扮的。

为了装的像点,还特意选了个身材没那么魁梧的。

苏逸没想到昨天讲的东西,李书瑶竟然如此看重。

还要专门编撰出来。

“这是我家小姐送来的一点润笔费,还望苏先生笑纳。”

还没等苏逸说什么,那家丁撂下一个小盒子就走了。

苏逸打开一看,顿时有些惊愕。

这里面竟然放着足足五十两银子。

一个普通五口之家,一个月吃饭也就花个三四两银子。

五十两,可是不菲。

他忽然一愣,不禁苦笑摇头。

自己一直待在这个小学堂,这么长时间。

好久没动过赚钱的心思了。

在自己看来,五十两可能不是个小数目,但是在李书瑶看来,兴许就是平常的零花钱罢了。

“嗯,有了这笔银子,可以好好置办点东西了。”

“不过还是先给她把上课的知识编撰出来吧。”

想着。

苏逸动身,换上了一身浆洗干净的长袍。

城西的书坊没有几家。

因为住的大多都是穷人家的缘故,想要买点好纸,还要去城东。

城东居住的都是一些富贵人家。

这里有从大夏各地采购上来的文房用具。

既然拿了人家的银子,那就要好好的编撰一下。

他步行了一会,赶到城东一家名叫文轩阁的书坊。

文轩阁不愧是城西出名的书坊。

装饰修葺极为典雅。

从尚未进门,门口摆放的两盆茂密的万年青就能看出来。

进入书坊。

一个小伙计上来接待。

“这位先生,打算买点什么吗?”

苏逸看了看四周,墙上挂着不少扇面,还有一些名人墨宝。

“嗯,你们这里有没有宣纸,最好的是什么?”

小伙计一听要买纸。

笑意更浓。

“有,大夏各地的都有。”

“有咱们本地产的草纸,还有徽州产的......\"

苏逸耐心听完,然后问道:

“有没有宣州产的纸?

小伙计一愣。

“行家啊!”

他打量了一番苏逸,看着像是普通人家,不过这开口便知道是有见识的人。

“世人皆知,徽州产好纸,却不知道这徽州纸的祖宗就在宣州。”

“宣州产的才是正儿八经有底蕴的好纸,那些名师都是师从宣州派。”

不少喜欢趋炎附势的年轻才子都喜欢徽纸。

殊不知,在他们这种内行的眼里是很可笑的。

“好,那给我来两刀吧。”

宣纸论刀来算,一刀五十张。

小伙计很快给苏逸拿来了两刀宣纸。

“一刀宣纸,收您二两银子,两刀就是四两。”

“顺道赠您一块咱们店里师父新做的笔山吧。”

笔山就是用于架笔的东西,形状如同“山”字,故名笔山。

苏逸递过银子,接过东西。

这笔山放在手里,把玩起来颇为圆润,似乎就是附近的舌头打磨而成。

虽然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不过倒能看出来文轩阁做生意的诚意。

让苏逸感觉挺满意。

买完了宣纸,他顺道买了一些中午和晚上做饭用的菜。

自从在小学堂教书以来。

苏逸对吃上面倒是没什么讲究。

反正就是自己一个人,对付对付就好了。

不过,今天他倒是心血来潮,想买条鱼犒劳一下自己。

他拐去了鱼探,买了两条个头不大的黄鱼,拎在手里往家走。

可还没等到家门口,远远就看见两个穿着衙役衣服的小吏站在自己学堂门口。

两个人凑在一起,似乎在议论什么。

见到苏逸来了。

其中一人上前说道:

“你就是苏逸?”

“家门口修路了,朝廷有旨,得交钱!”

苏逸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他左右看看。

发现一旁邻里都在门外站着,满脸不善的看着那俩小吏。

“小苏老师,他们......唉,我家也交了三百文。”

“你们到底是不是朝廷命官,以前怎么没听说过修路还要交钱的?”

“是啊是啊,有本事掏出来,就会为难我们老百姓!”

一旁的邻居七嘴八舌的念叨。

苏逸也有点纳闷,到底是怎么回事?

突然就要交钱了。

其中个高的小吏满脸不忿,鄙夷的说道:

“嚷什么嚷什么?”

“一帮刁民!”

“你们家门口的路反反复复修了三次,朝廷花了多少钱你们知道吗?”

“现在跟你们征个几百文的物料钱,怎么都跟要了命一样?”

这话还真不夸张。

其实对于普通百姓来说。

几百文真不是小钱了。

两文钱能买一个烧饼。

五文钱能买一大把青菜。

三十文就能买苏逸手里的一条鱼。

三百文,当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给了的。

也难怪周围百姓意见这么大。

到这时候。

苏逸算是搞清楚他们为什么征银子了。

可他并不打算给这两人一文钱。

“修路三次是你们自己的原因!”

“路没修好,第一次疏水不畅,第二次地势又太高了。”

“又不是我们百姓的愿意,凭什么要我们交钱?”

矮个的小吏立马凶起来了。

“嘿?我说你是什么人,还敢对朝廷的旨意指手画脚?”

“有本事你来修!”

“修不了路,还不给修路的钱,你倒是会算账!”

对这条路。

工部下面的官员算是恨之入骨了。

上面三天两头的提要求。

让下面的官员是越发不满。

按照惯例。

修路这事看着过得去就行了。

谁管你百姓死活?

城西是给朝廷老爷们看的地方,又不是住的地方。

好看就行了。

没想到上面真有一个死心眼的。

竟然还按着百姓的要求去重新修。

这不是大冤种吗?

正因如此。

这帮小吏的怨气无处发泄,也只好全部一股脑的全都洒在了百姓头上。

谁让老百姓好欺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