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六零,荒年日常
作者:爱吃绿的西红柿 | 分类: | 字数:109.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60章 炸果子
顾晓兰知道,自家老爸说的是真的,说是最后一次,绝对是最后一次。
陆绎认真点头。
“都听叔的!”
心里却想到了爷爷告诫他的话,审时度势,适可而止,戒急!戒燥!
乔桂英是最高兴的,要不是缺粮,这一次她都不想冒险。
别说她胆小,这个年代一旦被人抓到错处,是没有人权的。
再说也不买车买房,也不能出去旅游,要那么多钱有啥用,解决了最大的粮食危机,其他任何事都不值得他们冒险。
“这些粮食以后再贴补点,够吃到秋收了。”
“在抓到野鸡野兔就熏成腊肉,都做成坛肉,放大油坛子里,吃一年都不成问题。”
顾晓兰也乐。
坛肉焖豆角老好吃了。
第二天,顾福升领着陆绎陆丰又去了镇上一趟,回来之后,便每天就在房场干活。
顾福林,大壮,李大锤,狗剩,连二壮和狗蛋都得过去帮着干零活。
顾福升体力不行,但是统筹领导能力杠杠的。
还能做技术指导。
没几天,陆绎陆丰狗剩,简单的木匠活就做的有模有样。
顾福升不得不感叹,这半大小子不止脑瓜好使,体力也好,一力降十会!
打房架子,打窗框,门框。
箱子,桌椅板凳,篱笆杖子。
杨开富和李兴达远远走过来,呵呵乐。
“福升!还是你家干活麻利啊!”
“这大队里还有不少家,啥也没整呢!”
顾福升笑着迎过来,抹了把汗。
“能干啥就干啥!木匠活干完了,还得捡石头打地基呢!”
“要不开了春活就更多了!”
说起这个杨开富就犯愁。
开春了,这地还不知道咋给他们大队分地呢。
要是分的都是荒地,就更费工了。
摆摆手和李兴达走了。
顾福升回去继续干活。
去朝阳镇换粮之前,顾福升就把地笼全起回来了,他在河面上看到脚印了,就是没找到他的方法方位。
在放下去,早晚连鱼带网都得丢。
这段时间只有陆绎陆丰起早上趟山,打回来的东西,都让乔桂英用大油腌上了。
腊月二十七,房场的木匠活干的差不多了,顾福升打算明天再去一趟朝阳镇。
主要是给周平和王海送两条鱼。
不说刘金宝的事儿,人家前段时间还给孩子拿不少东西。
过年了,咋也得去看看。
这鱼是顾福升前天晚上,下地笼抓的,不止周平,王海!
九叔,杨开富,大队里的几个孤寡,军烈属,连李小蒜都送了一条。
晚上刚吃完饭,吕老太太,顾惠兰来了。
送来一盘炸果子。
顾晓兰想吃,被乔桂英一巴掌拍开,然后端走了。
“就这一盘,得留着初一摆上应景!”
顾晓兰也就是好奇啥味,不让吃就不吃,没啥感觉,顾惠兰心里不得劲儿了。
“大侄女儿,等过年大姑给你多炸点,咱炸四样果子可劲儿吃!”
顾惠兰心里叹气,今年是不行了。
“好…!”
顾晓兰脆生生的答应。
吕老太太盘腿上炕。
“这就不错了,咱们大队里有多少家都是顿顿喝稀!”
“这几年过年,没有炸果子,没有蒸花馍!过年的滋味都没有了!”
顾福升赶紧嬉皮笑脸安慰吕老太太。
娘,过年儿子一定给你整一袋子白面,让您老人家蒸个够!”
这一句话把吕老太太逗乐了。
吕老太太和顾惠兰,帮乔桂英纳了两双鞋底回走了,顾惠兰还把剩下的带回家了。
因为乔桂英又有新的针线活了。
织毛衣,毛线是郑峰拖叶老六给捎过来的,一斤灰蓝色的,一斤枣红色的。
除了毛线,一块布料,还有一套新的卡其布工装,一双工装鞋。
差不多是郑峰一年的福利和供应了。
郑峰信里说的也明白,卡其布工装是给顾福升的,枣红色毛线是给乔桂英的。
乔桂英打算用这个毛线给顾晓兰和乔学毅各织一件。
顾晓兰说啥都不要。
纯羊毛的,她嫌扎。
乔桂英用白眼翻她,这里的人多少没衣服穿的,这个还矫情呢。
吐槽完了,又想着明天上集上,看看能不能从空间里拿出两样合适的布料,给两个小的做两件夹袄!
第二天一早,顾福升和乔桂英就背了两个筐,没拉爬犁。
一个是没打算买粮食,再一个,陆绎陆丰不去,还得用爬犁捡石头去。
对于赶大集 顾晓兰也是性质缺缺,因为去了一次实在没啥新奇的,还冻够呛,不坐爬犁对她就更没有吸引力了。
只有乔学毅有些许期盼,也被乔桂英无情的掐灭了!
眼看要过年了,要是冻感冒了多闹心,主要是影响他们两口子发挥。
他们两口子想多走走看看,空间里有啥东西可以拿出来。
毕竟他们以前只是在书面上了解这个年代,没有那么直观。
两口子天黑才回来,顾晓兰做的饭,杂粮发糕,野兔炖土豆,绿豆芽拌干豆腐丝。
吃完饭,顾福升去了一趟吕老太太那,乔桂英给吕老太太在集上买了一块粗布。
第二天顾福升他们继续上房场拉石头干活,别说过年不过年的,要干的活太多了。
房子的平面设计图顾福升早画好了。
他不想盖大的,够他们四口人住就行。
第一,他们四口人不可能永远住在这。
第二,这个年代不止有上别人家找宿儿的,还有借别人房子结婚的。
你说到时候你是答应不答应。
所以!他直接不给人开口的机会。
现在关外农村的房子,大多都是一进屋就是厨房,俗称外屋地。
外屋地,南北锅台,东西屋里也是南北炕。
顾福升不想按这个格局设计。
一个是一进屋就是厨房,看着不利索。
再有一个,他小时候就经历过,南北炕,脚底直接对着窗台,那时候冬天还冷,晚上冻脚都能冻醒了。
他要搭腰炕,就是在房子中间搭炕,跟九十年代之后农村盖的房子差不多。
只不过要小很多。
六米宽,十米长。
进屋一米二宽小走廊,东屋三米八他和乔桂英住,去了放炕柜的地方,三米宽两米多长的小炕,他们两口子住着宽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