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我当白事知宾的那些年

作者:淹留 | 分类:游戏 | 字数:69.6万

第一卷_第二章 青额头

书名:我当白事知宾的那些年 作者:淹留 字数:2605 更新时间:2024-11-25 22:41:28

白事知宾,说起来有些像是引渡人,亦或者道士。

其实不然。

白事知宾所管之事繁杂,甚于道士百倍千倍。

设想一下,中华大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大乡小县无数,每个地方、没个时期的风俗、习惯都不一样,可能你在本地主持丧事如鱼得水,到了另一个地方,就会吃瘪。

所以大多数白事知宾,都偏安一隅。想成为一个走遍中华大地的白事知宾,难上加难。

那个婆婆是本地人,对本地风俗、习惯了若指掌,按理来说,主持这个丧事是搓搓有余的。

但是纵观她一生大风小浪无数,都没有见到过这样的情况——哪有爹死后,一直为难儿子的?

婆婆和老爷子是同村,但并不相熟了解不多,可她知道虽长子不孝,但老爷子也没到死了也不愿意闭眼的情况。

她想起老爷子生前的事情:一年前他老伴儿去世,之后老爷子性情变得古怪,爱发脾气,或许是对老伴儿的思念成疾,行为上也和他老伴儿越来越像,甚至他儿媳妇也感慨越来越像老娘了。

老爷子膝下两子一女,次子在县城安家,小女儿嫁给同村一户人家。长子孙中平最有出息,早早做起生意,发了财。

孙中平平头大脸,婆婆问他是不是做了什么非常对不起老爷子的事。孙中平想了会儿,摇头说没。

婆婆又回到屋中,在老爷子耳边说了两句好话,试着将他眼睛闭上。结果试了几次都行不通。

满屋子的人急得团团转,就是拿老爷子没办法。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三天,快下葬。

孙中平那个急,为了子孙后代着想,死不瞑目的人肯定不能随便下葬,不然这辈子都别想安宁。

婆婆也没辙,又跑到老爷子身边试了下,可老爷子就是不肯合眼。一直忙活到晚上,婆婆指着老爷子额头上的一块青色痕迹,说:糟了。

原来不知道怎么回事,老爷子额头上突然青了一块。

婆婆当时就急了。

殡葬行业当中有一句话:青额头,白獠牙,半夜三更踏破门儿。

说的是,倘若死者额头发青,有很大几率会‘起尸’,半夜三更寻上门来。

‘起尸’怎么说呢?即便是在‘白事’当中,也不常见。

巷里坊间流传的谁谁谁死后起尸的传闻多不符实,这些传闻大多是好事之人,添油加醋给自己增添的谈资。说句老实话,这些事,很大一部分都是为了能吹牛编出来的。

婆婆当上白事知宾这么多年,也

就只见过那么两例。而且顶多是有尸体突然毫无征兆从床上坐起。

随着科学越来越发达,这种事情也渐渐有了科学解释。多是死者被生物静电刺激,所以一下坐了起来。

然而这在白事当中被称作‘诈尸’,和‘起尸’一字之差,天差地别。

但是老爷子在没有外力干扰的情况下额头变青,还是第一次见。

这是大凶之兆。

婆婆当即建议把老爷子拖去烧了,烧了肯定就是一了百了的事儿。

孙中平、老爷子的次子、小女儿三人毫不犹豫反对。

80年代的农村,火葬并不流行,不仅是不流行,甚至在许多人眼里,火葬是没本事的体现,是很丢面子的事情。谁家老人死了送去火葬,基本是要被同村人笑话一辈子的。

婆婆没辙,摸了摸老爷子额头上那块青色,仿佛在触摸一块冰块……按照老爷子这个情况,等脸上也变青的话,这一家子就完了。

于是她想到了我奶奶。

十里八乡最出名的白事知宾,郑凤英。

奶奶叫郑凤英,她并没有和我说过关于自己的事儿。但听老爹说,奶奶娘家那边祖上是专门从事‘白事知宾’这一行业的。

凡事都讲究传承,这一行也不例外。

其实大家要是细心的话,可以发现,当白事知宾的人,一般都和红娘一样都是女性,极少有男性主持丧事。

这是因为,白事知宾这一行许多情况下传女不传男。

一来女性细心,在细节方面,考虑得比较周到,有些什么小纰漏,立刻就能发现。

二来女性体阴,不会太冲撞到死者。倘若是男性主持丧事,和死者相处久了,又和死者没有血缘关系,很容易就被阴气冲撞了。久而久之,容易落下病根子。

这也是为什么建议大家看到谁家在操办丧事的时候,绕道走的原因。

你和死者又不是亲属关系,死者找上你,归你倒霉。

不过孙中平也没想到,千辛万苦把我奶奶请过来,结果奶奶二话不说,掉头就走。

孙中平那个急啊,过了零点,老爷子就要在家里停第四天了。

他虽对红白之事知道的不多,但也知道,老爷子最多只能在家里停三天,要是时间久了的话不太好。

具体怎么个不太好法,很少有人愿意去尝试,何况老爷子的情况本来就不正常。

奶奶执意要走,孙中平没办法。这时候一个婆婆从屋里急急忙忙跑过来,拉着奶奶的手不放:“凤英姐姐啊,您可一定要帮这

个忙。”

奶奶看了那个婆婆一眼,终于松口,被孙中平和一干亲眷请到了堂屋。

不过那时候奶奶并没有让我观看全过程,只是在一干参加葬礼的人群当中,挑了一个青年男性,要他在屋外好生看着我,不要让我到处乱跑,并且无论如何都不要靠近堂屋。

再之后的事情,我就不怎么清楚了。许多年以后,等我长大成人,问起奶奶,她才告诉我那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在此之前,先得说说白事知宾。

严格意义上来说,白事知宾并不是驱邪捉鬼的道士,也不是负责超度的僧人,他们只是‘迎宾’。

将‘客人’伺候舒服了,好让他们‘上路’。

不过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迎来送往’的多了,自然会碰到很多邪门的事情,所以说他们或多或少还是会一点儿驱邪的本事的。

奶奶那天晚上也做出了一些类似的事。

那时候,我尚年幼,孙中平家里发生的事情,在我心中成了阴影。

或许是记忆的无限夸大,那个乌漆墨黑的夜、亮着灯的屋,和空气中满溢的纸灰香烛味,让我做过无数次噩梦。

我始终记得那夜在小洋房外,挡在我身前的青年一脸惊愕的样子,还有屋子里传来的古怪声响。

这些记忆横亘心头,奶奶却始终不愿提及。

后来我才知道,她并不想我深入追究这些,只希望我把一切都当成一个故事。

但有些事情就是命。

18岁那年,我考上外地的某大学那天,奶奶终于把我叫到房中,语重心长告诉了我一些事情。

奶奶的话一直回荡在我耳中:“小六啊,长大了,要出去上大学了,奶奶为你高兴。”

“不过有句话你要记住了,不管碰到什么‘事情’,都要躲远一点,不要让奶奶为你担心。”

我仔细听着,原来那天晚上发生了一些难以预料的事。

那天晚上,我们赶到孙中平家,奶奶远远看到躺在堂屋的老爷子,就知道了今天不能善了,所以掉头就走。

‘青额头’这一情况,其实并不罕见,古往今来,发生过无数次。

可次数虽多,但中华大地多么宽广?上下五千年,从塞外到中原,死过的人有多少?平均下来,‘青额头’出现的比例低得离谱的。

或许死去数十万人中,都难有一人。

奶奶见过‘起尸’,却从未见过‘青额头’。

青额头一出,处理不当,要出大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