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开荒,从三天寿命开始
作者:石榴爱番薯 | 分类: | 字数:62.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26章 名声大噪
最近京城大街小巷的说书先生都在讲同一段传闻。
都说月华县主不但修为高深,而且擅长炼制各种灵丹妙药,上一回皇帝病危,就是吃了她炼制的仙丹立刻药到病除。
这惹得全城的百姓都跑来跪求仙丹。
紫云轩和她的新宅子门前每日都围了不少人。
“我娘病重瘫在床三年,痛苦不堪,求月华仙子赐仙丹救救我娘吧!”
“我那可怜的女儿,小时候被人砸坏了眼睛,求月华仙子赐仙丹救救我女儿吧!”
“求月华仙子救救我相公!”
……
江柳月看着门外跪着乌泱泱的一片,顿时无语了,想不到事情会发展成这个样子。
皇帝给她派了十几个护卫守门,生怕这些人闯进门去。
所幸这些都是穷苦的百姓,除了在门外求药之外,并没有做出什么越矩之举。
她心想,她有灵丹妙药的事情已经传遍了整个京城,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于是她决定,干脆在京城开一家医馆算了,她想好了名字就叫“月华医馆”。
这一次她采用现代医院里的经营模式,先重金招募有经验的郎中来做坐堂看诊。
来看病的人先挂号,然后按照对应的疾病专科,排队看病,一般的感冒咳嗽小病,只要郎中开药就行。
济世医馆用的药材可都是空间种植出来的,哪怕是普通的方子,药效也比普通的药材效果强几倍。
如此一来,济世药堂的好口碑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成了京城家喻户晓之事,每日来济世医馆排队看病的病人都排了好几条街,
其他医馆药堂门可罗雀,于是那些掌柜们纷纷前来相谈合作,想从济世堂批量购买药材,好让他们的药堂也能得以维持下去。
江柳月也不想做垄断之事,于是把药材都低价批发给了其余七八家药堂,普通的病人分流过去了一部分,缓解了每日济世药堂的压力。
济世药堂有灵丹妙药这件事,不但普通百姓知晓,连整个修真圈子都传开了,每日都有修士悄然过来求购灵药,提升灵力和帮助突破的丹药特别受欢迎,光是筑基丹,这几日都卖出去了好几十颗。
为了方便交易,江柳月把紫云轩顶层打造成拍卖行,专门卖一些修真界稀缺之物。
没过多久,紫云轩和济世药堂名声大噪,月华仙子的名头家喻户晓,就连远在南边的河西村也有不少人慕名而来。
不过看到村口那块皇帝亲笔御赐的“皇家粮仓”牌匾,还有守卫森严的架势以后,不敢靠近村子大门。
“听说这河西村里面,都是神仙在种地。”
“我听说河西村种出来的粮食,人吃了能强身健体,不会生病!”
“我好想进河西村啊,哪怕给他们打杂跑腿也好。”
“做梦呢?谁不想进啊?如今河西村的村民已经是受皇家保护的了,个个吃的都是皇家粮食一等良民!”
“哎呀,真羡慕啊!想当初河西村的一个小伙子托人给我闺女说媒,被我给骂走了,如今回想真是愚蠢啊!”
“后悔也没用!说明你家闺女没有那种好命!”
……
村外跑来看热闹的人走了一波又一波,河西村里的人个个都高兴极了。
自从小月让红宝连夜送那块皇上御赐的牌匾挂在村口以后,村里的几个入口都被朝廷派来的守卫给围住了,闲杂人等一概不能进村。
村子里的人也不能随便外出,除了村里正和几个指定的负责人可以凭着令牌进出之外,其余没有小月的同意,一概不能离开村子。
朝廷还在村对岸的渡口旁边建了一条街道,小月在这条街开了一家百杂超市,小到绣花针,大到家具应有尽有,这里的货物又掌管镖局的小鹰都负责补货,还经常有各地的土特产和物料出售。
村里也在这街上开了两家店铺,一家卖粮食,一家卖鱼肉,不过每日都是限量供应,这引来了不少来客哄抢。
河西村的村民们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他们河西村会变成皇家粮仓基地,村里的人口都入了皇家农户的编制,吃穿用度都由朝廷统一发配。
“想不到我们还没呢吃上皇粮了,每个月还有月银领,这衣服鞋帽也不用自己掏钱买了。”
“如今我家每日都能收到好几封书信,都是那些亲戚想给我家闺女说媒上门女婿的。”
“哎呦,可不是嘛,我家华儿才十一就走人捎信来说媒了,说什么童养媳,还有女大三抱金砖啥的,哎呦,想不到自家养的傻儿子到成了抢手货了哈哈。”
“外面那些人成天痴心妄想,咱们现在可是皇家农庄了,是嫁进来就能嫁的?除了人品样貌之外,官府还要查他祖宗十八代,有没有出过什么乱臣贼子,清清白白的嫁进我们河西村!”
“哎呦,姜婶,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呢?咱们是给宫里种粮食的,这人品可不得挑个良善之辈么!”
“说来说去,我们村能有今日,多亏了小月,我们是托了她的福才有如今的好日子过!”
“哎呀,想不到小月是修仙之人,我说以前看她,怎么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现在回想起来,可不是说书先生口中的‘仙风道骨’嘛!”
“就是,就是,小月刚到我们村时,一天能开荒几十亩地,那时我就觉得她不简单呐!”
“哎呦,你们一个个的马后炮,当初他们刚来住在破庙里,你们不是拿着锄头要把人家赶出村去?”
“哎呀,九婆,我们头脑愚钝的乡下人,有眼不是泰山,这种丑事以后莫要再提了吧!”
“就是就是,我们后来也帮小月干农活,大家都接纳收留她和她娘住在村里了不是嘛!”
“对对对,小月是个好的,懂得报恩,我们都沾了她的光了。”
……
河西村里的村民每次除了更加卖力干活,闲暇时间都聚在一块儿唠嗑,有说有笑的,整个村子都是热热闹闹的。
王大富跪在村里的新修的庙里,热泪盈眶,重重磕头,“感谢神明护佑,我们河西村终于出人头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