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我之大明,天下人之国家

作者:大神兮 | 分类: | 字数:26.1万

第七章 你们不懂我的官场路

书名:我之大明,天下人之国家 作者:大神兮 字数:2613 更新时间:2024-11-01 02:29:26

朱源晋。

这里的小青年。

一人、一马。

从京城不远万里之遥带着任命来到苍阳县,未来的五年内或者更久的时间里,将会是这里的一县之首。没有书记的年代,真正的是一县负责人。

按说在这个时代的仕途,只有两个途径,从文或是从武,经历十年寒窗之苦后,科举考试,举人、进士、榜眼、探花,顺利走上官路。

当然,条条大路通罗马,家族势力、金钱买卖、突出的国家贡献、皇室王侯高官的女婿,或是得意仆人。都是一种进身仕途的阶梯。

户部司务厅郎中,正五品。大明皇朝国家财务部要职,是个赚钱的好位子。是个轻松又比较休闲养老的位子,这个位子可是游手好闲混吃喝的最佳选择。要知道这个糟糕的时期,钱可是升官的好东西,何况是管钱的部门呢。

这是之前家族给安排的职务,被他义正严词拒绝的官位。比他现在的位子高多了,可谓天上地下,这本是件好事,家里的那些人,亲近的可谓是喜气洋洋,不亲近的则是表情不悦,心情不爽,甚至低声咒骂。

可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他拒绝了。

那一天,所有人看着他,都感觉他像一个‘大沙比’。都想给他一个‘大笔兜’。

家人的不解,外人的嘲笑,政敌的讥讽。就连家里的仆人们都纳闷:这孙子他脑子是不是瓦特了。

甚至是府上养的狗,都不削的对着他的裤腿撒尿。

其实,朱源晋并不是真的推掉了司务厅郎中之职,而是私下用这个职位,换取了一个外省的官职,一个让这些人看不起的基层官位。

以他的身家,能得到司务厅郎中这个职位还是很不容易的,他又不是傻子,怎么会傻傻的直接拱手让人呢。这个位子多少人抢,没有一万也有八百,没有好处凭什么给他们。

当然了,他用一个五品的京官换一个外省的七品芝麻官,这一点也的确让人不能理解。

“哟,他成了个了不起的知县大人。”

“哎呀妈呀,快点来参见县令大人啊。”

语气中透露的全是讥笑,想着家族中那些子弟,得知自己动向后的表情。心中就有几分好笑,虽然可能让人无奈,可他不在乎。自己要走的路岂是他们能够猜测的。

其实古代当官一点都不简单,尤其是在这个贪腐成风又极度封建的年代,社会说稳定吧又不稳定,可说不稳定又全国大统一。就像这里的前任知府刘佐良用了七年升官,一升就是州府的老大。

可开封府的知府卫英,从二十岁的乡试拔得头筹,到五十多岁升至知府,其中相隔34年。现代人口那么多,生活质量那么好,长寿者也不过尔尔。何况是古代人,他们的寿命能有多久,年过六十真了不起啦。

来到这个时代还真有点不适应。虽然说电视看多了,感觉古代的生活很简单。一个现代人,手里掌握着超时代的思想和融合性的知识。怎么着也应该是个开创性的人物,可惜非也。

任何时候啊,社会都不是那么好混的。

最可悲的是,这个封建社会人群,普遍的思想,迂腐、麻木。

帝王之术也是以权力之核心为宗旨,即便是那些千年名声在外的帝王。诸如那大名鼎鼎的唐宗、宋祖,以及我朝的太祖朱元璋,和后一朝代的清圣祖玄烨,的确是为国为民。

但是呢!这些基本都算是个人进步表现,社会依旧处于封建之中。人民思想没有变化,国家整体就不会强大,社会在范围上来讲其实是没有进步的。说点不好听的,可能还是在倒退。

朱源晋,男,二十四岁,未成家室,可谓是大明朝的顶尖大龄青年。

祖户封地晋西省,出生津门府。太祖朱元璋三子晋王之后,辅国中尉朱庆祥第九子。对于成千上万的这种皇族分支后裔来说,可谓是家道中落,这身份算是太普通了。

明朝从开始建国,朱元璋就亲自研究定制了一套皇族袭封方法。皇帝除了下一代接班人为太子,其他人称亲王。而亲王长子年十岁开始立王世子,长孙立为王世孙,冠服均视一品。

从这也看出来了,为什么他的父母会生气了,人家十岁就成家立业了,自己二十四了还是……单身狗!

而其他的兄弟过十岁后,则封为郡王;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均视一品。其他诸子则授镇国将军,从一品;孙子称辅国将军,从二品;曾孙奉国将军,从三品;四世孙镇国中尉;从四品。

将军什么的在这里就是职位称呼,并不是带兵打仗的真将军。

五世孙为辅国中尉,从五品。而六世之后以下皆为奉国中尉.从六品。也就是说朱源晋可以顺承奉国中尉的名号,当然这个虚衔可没有一丝权利。每年只会有俸禄二百石的生活补助。

就是撑不死、也饿不死。当然对老百姓来说,这二百石的物资可是能够养活一个大家族的人口!

他父亲朱庆祥虽然是辅国中尉正五品,可在实际官位上却是礼部主事,正六品的官职。即便如此连个核心权力都挨不上,有皇族后裔之名,却无实际权力用处。见了礼部尚书也是乖乖的低头。

这个时代的名头除了亲王、郡王,其他都没啥用了。

所以当他们拿到司务郎中这个名额的时候,全家上下包括仆人都是无比的喜悦,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位子就像棋子,多一个棋子,就多一份主权,多一分说话的分量。别人、同行,亲戚看你就不一样。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我们,只有身在体制内,才能算是个人。其他的什么商人、工人、农民,这都是上不得棋盘的东西。没办法,这个时期的大明朝就是这样。

即便像是朱源晋这样的当朝皇族,现在连棋子都算不得,更别说什么执棋者。

说环境,这里的夜晚是黑咕隆咚的,没有电灯;寂寞无聊也没有手机电脑玩,在家只能看书;关键这书上的字还都是文言文,要说古代是有普通话,又叫百姓话,也叫俗语。可是书上的记录全都是刻本,或者是手抄本,就是繁体字,标点符号都没有。

好不容易看个春宫图吧,还都踏马是毛笔画的,怎么看怎么别扭。还小心谨慎的藏着掖着,只害怕被别人发现,这些东西和后现代的彩色真人一比一的照片比起来,啧、啧、啧,差远了。

更别说那些9什么1的,沈什么老师的片子了。那可是来真的,会动的。

莫名其妙的来到这边,家室也算是不错,仆人佣人一大堆。本来想要泡泡妞,耍耍横,做个官二代,混吃等死就是一辈子。可这兄弟姐妹一大家子,每月零花钱实在是不够分啊。

带个小弟出去喝花酒,多了不敢赖账,少了不敢认账,要不给不起,要不就是人丢不起。毕竟街里街坊的,谁还能不认识谁呢?赖账是躲不掉的。何况来自后现代的他是不允许赖账的。

而且这个时代,也许是见惯了后现代的灯红酒绿和新式生活,说实话根本就感觉不到这里有什么好玩的,即便是追星也是看戏听曲,逛窑子去春楼喝花酒。

当然,将心比心来讲,其实和后世的抖英、快收是一个性质。不过,所有东西都是两面性的,有好处也有不好的一面,全要看你个人怎么去理解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