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守村人

作者:农家一锅出 | 分类:历史 | 字数:259.9万

341.第338章 闲来无事圣出行(第一更 月票

书名:大明守村人 作者:农家一锅出 字数:2233 更新时间:2024-10-11 10:42:31

秦淮河上,无数只船航行在正中间,另有快舟冲在前面叫往来船只靠到岸边。

不似北地草原的阴雨连绵,这里已经多日不曾下雨。

天,瓦蓝瓦蓝的。像棉花一样的云朵,像定在了天上。

清澈的水面,在波纹层层远去中,倒映着高大的船只身影。

偶尔有水鸟落到船舷之上,边梳理着羽毛边看来看去,像打量这些个特别大的船一般。

水中有个影子一闪而过时,总会有机灵的水鸟扎入水里,片刻后叼着一条鱼上来,慢慢吞咽。

船队逆流而行,到胭脂河时,一艘龙舟上有人说话:“诸卿且看,这便是大明的大好河山,不愧以胭脂命名。”

在船上的群臣一脸无奈,却不得不跟着夸赞,美!两岸的石头确实美,姹紫嫣红的。

“殿下,那边的房子是有,不过不符合陛下和你们这些亲王吧?”

里长在船上的另一个船舱中与太子朱标说话,憨憨呆在旁边。

今天圣上出巡,到下丘村看收割小麦、苎麻、油菜籽。

大臣们都跟着,太子和太子妃也在,关键太子妃再有十天就是九个月,跟来干啥呀?

“倒是让你们的人挤一挤了,父皇打仗的时候,也没住过什么好的房子,我也无所谓。

就是来看看,总在宫中呆着闷,此次出来三到四天,别的地方没意思,还是下丘村好。

各地的题本送到南京,与送到下丘村,最多不过耽误半日而已。”

朱标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这是父皇要来看看。

说白了就是带群臣亲眼见证下丘村的粮食增产,总是别人说,万一假的呢?

现场收,看多少亩,立即称重,看完,将来这里就确定下来,是良种种植的地方。

想要多少地,直接给扩。如此别人再敢在背后说不该说的话,就可以收拾了。

不仅仅是出来玩儿,有政治目的。

至于说太子妃,没到日子呢!船上就有专门的地方。

等到了下丘村,下丘村就有专业的产房,村子的药铺中有许多药材。

太子得跟来,把太子妃扔到太子府,提前生产,或者出了别的意外……

“也好,天热,注意防暑,再过一会儿,咱就进石臼湖了。这条人工运河,十五里。”

里长见太子如此说,他也不管了,反正村子的大部分人都过来了。

南京那里只有盒饭店和守玻璃窑的在,然后村子被军队接管,不允许别人进去。

村老们也很高兴,回家看收麦子,即便朝阳门外修成苏州园林的样子,也不如这个家好。

十五里运河一过,大家在船上看到了成群的鸭鹅,有的跟着船游一游。

有的鸭子扭头看看,一脑袋扎水里,再露出头时嘴边的小鱼尾巴在动着,随即被吞下。

石臼湖上已经停了很多船,他们被拦住,说等一个船队过去才能走。

不少船就跑到码头暂时停靠,人去那里的百货商店看。

“马先生,这些是什么船?”黄里长没有事情的时候喜欢坐在百货商店的门口。

这里搭了棚子,孩子们在棚子下读书、练字。

马徽与钱杜史不能提供文房四宝,村子自己买,划船到南边,在歙县买砚台和墨,在宣城买纸和笔。

都挑便宜的买,但这两个地方的便宜东西,拿到外面去卖可就不便宜了。

关键两个地方的船只要去应天府,保证路过石臼湖这里,到这边累了,就靠岸歇一歇。

双方认识,亲自过去买东西,而不是让带过来,那价钱必须压得低低的。

这样孩子们就有了文房四宝,先用木棍在地上写会了,再用毛笔于纸上写。

大人们偶尔也来学几个字,不打算会写,认识就行。

大家对马徽和钱杜史十分尊重,不称呼为掌柜,也不叫秀才,就喊先生。

马徽看到船队了,他在愣神,直到黄里长又喊两声,他才回魂儿,说道:“圣上出行,看旗帜,亲王们和公主们也来了不少。”

“啊?陛下出来了?他要去哪呀?”黄里长压低声音。

“去下丘村呗!下丘村的旗帜也挑着,黄里长你无须如此,圣上出行不避人,不是微服出巡。”

旁边的钱杜史接过话,并告诉黄里长正常说话即可,这是光明正大的,非偷偷摸摸。

黄里长想一想,说道:“对呢!下丘村的麦子要收了,咱的也得收。下丘村还有早春就种的大豆,现在也能收了。

他们村子种的东西,都是要当种子的,跟咱不一样,咱……伱们爱吃面食不?收了麦子就有面了。”

“爱吃爱吃!”马徽和钱杜史一同点头,籼米不做米线的话,不如面好吃,粳米又太贵了。

这边不是更南方,面食很多,得从北方以运河来运。

“那好,等咱们收完麦子就种大豆,深秋时给你们做豆腐吃。”

黄里长时刻不忘了招待好两个教书先生,这身份比百货商店掌柜厉害。

“为什么不种水稻?”钱杜史觉得轮种应该是水稻,这边有湖。

“涨水给冲了呢?水稻得插秧,累死累活的,一冲全没了,大豆不用那么累。”黄里长有自己的思路。

他们说话的时候,船队前面都过去了,剩个尾巴也出了胭脂河。

再行片刻,进入顺流河段,黄池河。

河边有人在修路,已经修到丹阳湖了,这是能看见的,没看到的就是按照地形来修,前面到胭脂河。

找人慢慢修,不曾发力,胭脂河边有路,等着更多的人手招过来,顺着这条路,能一直通到南京。

因为秦淮河存在很多年了,河边始终有路,就差连接与拓宽、平整。

“朱里长,我见路边堆了不少砂石,路不是修好了么?”朱标拿望远镜看。

“没有沙子,都是大小不等的石头,有的还是风化石,堆在路边,上面会斜插个竹子的锨。

往后顺着到秦淮河岸边一路上都会如此,隔一段距离放一堆。

遇到下雨后,或者其他情况下路不好时,路过人的会用竹锨帮忙补一补。”

里长介绍情况,砂石用来补路,再放个竹锨。

下雨后某个位置沉降了,只要有人路过,就能用竹锨撮砂石填一填、踩一踩。

竹锨没人拿回家,不值钱,而填坑,大家都很自觉,百姓可以不识字,却知道这条路得所有人一同维护。

即便小孩子,走在路上渴了,看别人家的菜地有黄瓜,都是踩垄沟不踩垄台,选上面的大的黄瓜摘,用指甲掐断后面,而不揪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