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
作者:龙孙绕凤池 | 分类:历史 | 字数:107.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257.第253章 给大汉把把脉
士家大族与皇族,并非完全的利益共同体。
这一点来此没多久,刘禅就充分认识到了。
甚至很多时候,皇权都是站在世家大族对立面的,因此刘禅总想着削弱世家大族的想法,在老刘看来是十分正常的,甚至是教导有方的体现。
皇权与地方世家豪强的政治博弈、甚至军事斗争,自高祖建立西汉以来便没停过,东汉更是愈演愈烈。
豪强世家无度的土地兼并,势力扩大,始终是悬在皇权头上的一把剑。
对此刘禅心知肚明。
“父王、诸葛叔,禅有些想法,不吐不快。”
趁着老刘高兴,刘禅打算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对这两个能够绝对信任的决策者说出,先在三人内部讨论。
他们不像自己,并没有穿越者的后世眼界见识。
但也正因为此,更能精准判断其他臣子以及豪强大族的反应,从而考虑出更容易被人接受的方案,不至于引发轩然大波。
老刘正在那品着方才儿子说的话,只觉得越品越有味道。
他是个在携民渡江之时,便能说出“以人为本”的乱世奇人,只是一直以来受时代与眼界的局限,总觉得不得其法,却不知症结在哪。
此时又从这些话里面,发散出了不少新的想法。
老刘正搁那自己跟自己玩头脑风暴,此时闻言喜道:“哦?还有想法?快讲与为父听听?”
诸葛亮也十分好奇,一路之上他与太子所进行的大多是关于武备升级、阵法改良,以及战术思路方面的讨论。
对于这些政务方面的事情甚少涉及,此时闻言也是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虽奔波月余仍精神奕奕,丝毫不觉疲惫。
“大汉正统衰落,孩儿时常思考其原因,以求免于重蹈覆辙。”刘禅理了理思路说道,“今试言一二,仅供父王与诸葛叔参考……”
“欸~此间没有外人,我儿何必过谦,速速讲来。”老刘一摆手道。
“其一,便是方才说的地方豪强大搞土地兼并与巧取豪夺,致使黎民失地,沦为其附庸,反而更加壮大其势力。”
老刘与诸葛亮点点头,这些他们自然知道,此前亦有应对。
而刘禅在南中的“阶梯税收”制度,也可以观看南中后效,考虑是否在其他地方推行。
刘禅继续道:“其二,朝廷的察举选官制度,皆由地方郡守之类把持,高洁无私者多,还是怀有私心者众?其选官多举亲属、门客,家族日益壮大。
“而被举者除为朝廷尽忠外,尚需为举者尽忠。各郡察举人才多为地方大族私利考虑,枉顾国家人民大利,终致国家中央与地方对立、争利。”
这些说的就深一点了,老刘皱起了眉头。
现行的察举制有此弊端,他亦知晓,然而各地最清楚哪里有人才、谁有能力的,可不就是当地郡守以及大族大姓吗?
绕开他们,如何能辨别谁是贤才、谁是庸才?
再说最有能力读书求学之人,也就是这些大族子弟。
这在老刘看来是无解的死结。
诸葛亮却若有所思,已经将这一点与刘禅说的第一点联系在了一起,整个串了起来,多了不少思考。
这些问题他都知道,然而曾经的诸葛亮也是大族的一员,尽管他家并不是什么能翻云覆雨的累世显贵。
局限于身份以及思维惯性形成的桎梏,以往他虽有所思,却都浅尝辄止。
而眼下,随着老刘势力扩张,他已逐渐将自身的眼界提到了君王的辅助者,一国的治理者这个高度,不在局限一家一户的兴衰。
再经刘禅一点,立刻便觉思维通达。
【诸葛亮好感度+1】(97)
诸葛亮猛然起身,仿佛初遇知音。
他盯着刘禅兴奋道:“大族垄断教育资源,再利用选官获取政治势力,利用势力获取财富,用财富兼并土地,以失地农户获得军事实力……终致尾大不掉。
“然而这些多占土地的豪强,利用其势力抗税避税,为手下荫户躲避徭役兵役。地方豪强损公肥私,使国库空虚,无力维持大军,而豪强却私兵日盛!”
刘禅笑道:“诸葛叔所言极是。豪强压榨愈甚,不愿为奴为荫户者,便上山为匪,致使盗匪遍地、路霸横行,百姓生活日苦。
“而国库空虚、无力维持大军的朝廷,又不得不依靠地方豪强剿匪,下放兵权,群贼割据而乱天下……汉统衰落。”
诸葛亮来回踱步,而后忽然停住,转向刘禅:“而后衰落的皇权不得不依靠外戚,甚至宦官夺权争利,激化矛盾,终致大乱!”
刘禅拱手笑道:“正是如此,禅或有思之不全之处,但想来大体如此。”
诸葛亮同样拱手:“太子才思敏捷,能将如此纷乱无序之事理清脉络,智量甚大。”
老刘半张着嘴,看着儿子和军师你一言、我一语,让这如乱麻般的纷乱世道忽然就变得条理清晰了起来。
让他自己说,他短时间内转不了那么快的弯,但听可是全听明白了。
此时老刘也双目放光,起身道:“故而遇改革弊端,需从文教、选官、税制三方面下手!税制治标,选官治本,文教……则是选官之基!”
刘禅惊讶的看向老刘。
「老头子可以啊,一语中的,举一反三了属于是。很难想象你上学时光知道和公孙瓒逗狗玩马、搞时装秀啊。」
能在落魄时就被曹老板引为心腹大患的男人,又岂能只有仁德,而无其他所长?
“父王一言,胜过庸人千言,妙啊。”刘禅立刻一记马屁拍了过去。
“大王雄才盖世,何愁汉室不兴,中原不定。”诸葛亮也一拱手,拍了一记。
老刘高兴的脸都红了,勉强把表情绷住,并指点点二人:“你们呐,还是多说谏言,少来阿谀才是。”
三人对视片刻,倒是老刘自己先绷不住了,三人皆大笑起来。
“大王,酒宴已备好了。”
“好!”酒还没喝就有点醉了的老刘,同进来时一般,抓着儿子和军师的手臂,“走,咱们便饮边谈。哈哈哈……”
三人把臂而行,酒席间挥退侍者,自斟自饮,继续谈论改制之事。
不过刘禅今天就打算暂时到此为止了。
今天他就只打算提出问题,而解决问题的事,他想让老刘和诸葛叔再酝酿酝酿,甚至再与法正等智谋之士讨论讨论再说。
他暂时还不想用自己的既有观念,干涉他们的思路。
等到他们有了自己的思路与解决方案,自己到时再将想法说出,两相对照,互补不足。
一来这样可以显得更加自然,免得就像他刘禅脑子里突然就多了全套的解决方案,不知道又要引起什么流言蜚语,节外生枝。
也免得群臣骤闻新政,难以接受之下,多生矛盾。
这些事情每一件都事关重大,还是细水长流的好,俗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胖子嘛。
“对了父王,此去南中,我还给你带了件礼物回来。”刘禅忽然道。
老刘放下酒盏,愣了一下才道:“……哦?是何物?”
儿子此前从来去哪都是只给他娘带礼物,几时有他的份?
雍闿的家财也好,战马耕牛也罢,那都是公事,做不得数。
此时他倒是不知道该做什么表情了。
而刘禅心中则有点抓狂:「有没有搞错,我嗓子都快冒烟了,连送礼都用上了,这都刷不上去最后一点好感度?!」
他有点郁闷的掏出一个造型怪异的草编小人送了过去。
老刘接过这个算不上精致的小人,笑得却很开心:“这是何物?”
“此乃南中一个部落的巫术娃娃,说是关键时刻能替父王挡下一难。”
“哈哈哈,甚好甚好,我儿有心了。”老刘嘴快咧到耳根子了,郑重的收进怀里,顺口问道,“给你娘带了什么?”
刘禅闻言一滞。
饮了些酒也有些上头的诸葛军师看看太子的表情,促狭道:“亮依稀记得,好像是一柄做工精细,用料考究,通体无一丝杂色的碧玉如意?”
老刘的笑容顿时僵在了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