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这个魏延不一样

作者:想要一只狸花猫 | 分类:历史 | 字数:141.3万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复兴之基

书名:这个魏延不一样 作者:想要一只狸花猫 字数:2633 更新时间:2025-01-23 01:40:19

第136章 复兴之基

费观离开后不久,魏延考虑到于禁已率领主力离开,在兵力上双方已经相差无几,胜利的天平逐渐向联军倾斜,为早日结束汉中之战集中精力聚焦于内部发展,魏延决定在陈仓道、褒斜道实施反击作战。

徐晃虽结硬寨防御,但整体为木质结构,根本经不起三弓床弩的狂轰滥炸,若徐晃不能当机立断撤退,恐怕那近四百里的陈仓道,就是徐晃的葬身之地。

魏延下定决心后不再犹豫,立刻让传令兵通知霍峻、马谡,利用手中的三弓床弩向曹军反击,务必在十月之前将曹军推离陈仓、褒斜二道,拿下散关、斜谷关维持战前态势,彻底结束汉中之战。

同时也给伊籍写信,让他务必排除万难,坚定不移的完成移民之策,以充长沙、成都二地人口,至于被腾空后的汉中魏延另有他用。

想到这里,魏延就从怀里掏出一把种子撒在案几上,看着一颗颗椭圆形的种子,魏延笑很开心,甚至比打赢汉中之战更开心。

这些种子是赵云上个月从陇西送来的,听说是在和羌人等异族交易时,吸引了一名来自贵霜帝国的商人来此交易。

贵霜商人携带的货物大多数是香料,对于这些玩意儿赵云看都没看一眼,在乱世,这些玩意儿甚至不如一把草料来得实在。

贵霜商人见赵云无动于衷,随即拿出一把种子,并表示此物的果实能抵御寒冷,赵云见此物甚是奇特,又想起魏延在长沙时曾命人四处收集种子,所以便动了购买的心思。

本来赵云以为挺便宜的,但贵霜商人指名道姓的要蜀锦,其它的东西一概不要,赵云考虑到贵霜帝国离大汉遥远,恐怕他要蜀锦也只是为了方便携带,便同意了他的请求,在一番讨价还价后,就用刘备赏赐的蜀锦,将所有种子全换了过来。

原本魏延也不知道些是啥,毕竟种子这东西,没种出来之前谁都不知道是什么,直到他看到布包里的样品,一朵朵洁白的棉花时,当时心中的幸福感,难以用言语来形容,只能不断嘟囔着:

天佑大汉,天佑大汉!

棉花有多重要,在近现代的工业史上无需他人赘述,有一个人种是最具有发言权的,但只能说懂得都懂。

先不提那些不现实的,就单单对眼下的大汉而言,棉花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因为它是最好的御寒物品,只要棉花能达成规模化种植,再将其制成棉衣、棉被等御寒物品,北方的苦寒将不是汉人的掣肘,而是一把最锋利的刀,一把直插异族心脏的刀。

只要有了棉花,汉军一年四季随时可以北击匈奴,驱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也可为开发更北端的土地提供最有力的基础,那里的黑土地魏延可眼馋着呢。

众所周知

棉花的种植、收割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人力,又是眼下最稀缺的,百姓们种田填饱肚子还来不及呢,谁会来种植棉花,毕竟现在一点成果都没有。

但在未来,有个国家也面对同样的窘境时,已经给出最完美的答案。

当然,魏延可不会远跨重洋去搞一堆膈应人的东西回来,大汉四周异族林立,有鲜卑、匈奴、羌胡、山越、南蛮,甚至还有西域诸国,还怕缺少干活的?。

与其担心这些,不如想一想该怎样获取更多的种子,毕竟手里棉花种子不多也就百余颗,就算它们全部都能发芽,并顺利茁壮成长至结果结籽,最后得到的也不过千余颗种子。

而棉花又是一年生作物,要想达到想象中的规模化种植,至少需要五六年的时间,魏延可等不了那么久,估计见过棉花的士族也等不了那么久。

所以,在得到棉花种子的第一时间,魏延就传令赵云,立即组织起一支小型商队,陪同贵霜商人一起返回贵霜帝国西北部的重城马拉坎达城,并利用携带的蜀锦换取棉花种子。

丝绸之路虽然断绝两百年,但也不是不能通行,来到大汉的贵霜商人就是最好的明证,魏延算了一下两地的距离,开来回一趟大约四千里,一年半的时间跑个来回绰绰有余了。

等待商队返回的时间里,魏延会组织人手在汉中试种棉花,积攒种植棉花的经验,同时也在汉中建立棉花种植基地。

魏延已经想好了,利用汉中之战将六成以上的汉中之民迁移至成都、长沙一带,余下的汉中之民将聚集在南郑、汉水两岸生活。

毕竟天气越发的极端,粮食产量一降再降,汉中的百姓清查过后有近六十余万人,根本无法自给自足,与其从荆、益二州运粮支援汉中,不如自己去南方种来得实在。

魏延已经和刘备通过气了,在汉中之战结束后,荆、益二州只会负责驻军军粮,不再负责汉中百姓的所需,这一点也得到了刘备、伊籍的赞同,

毕竟汉中道路艰险,粮秣运输损耗率极高,致使每一斛粮秣的单价直逼出口价,白白损耗那么多利益,这谁能受得了。

至于滞留汉中的百姓,魏延只能说一句抱歉,谁叫你们冥顽不灵好说歹说都不搬的,当然,魏延也不会赶尽杀绝,汉水两岸那些肥沃的土地他们可以自行耕种,也不至于被饿死。

空置下来的汉中之地,魏延打算将西凉的羌人、南中的蛮族,荆州的蛮人、山越,甚至是以后会接触的匈奴、乌桓、鲜卑等异族迁移过来,毕竟这么多的人力资源不加以利用可惜了。

当然,此计划目前不具备可实施性,因为刘备还心存顾虑,毕竟汉中作为龙兴之地,在大汉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迁移一群异族来干什么。

为此,魏延只能暂时将计划搁置,待那百余株棉花收获,而后将其制成棉衣、棉被时,相信刘备应该知道怎么做。

现在就看霍峻的了,一旦找到了甘蔗,那西边种棉花,南边栽甘蔗,东边晒海盐,北边产资源的经济战略将布局完成,届时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不管是荆州派、益州派、元老派还是中立派,都会将目光聚焦于外部,内部的政治斗争不攻自解。

届时在内外齐心,民富兵强的蜀汉面前,他倒要看看曹魏和孙吴怎么挡,借用后世一句话:飞龙骑脸怎么输!。

……

兀自遐想片刻,魏延将种子收入怀中,随后摊开笔墨纸砚,动笔写起种植棉花的参考建议,魏延虽然没种过棉花,但前世种过向日葵之类的,总有点经验可借鉴吧。

加上前世随父母在边疆居住过好几年,对棉花的习性、播种、收获还是比较了解的,在大汉魏延甚至可以骄傲的喊出:

没人比我更懂种棉花!

洋洋洒洒写了一下午,光白纸就用了七八张,看着案几上一沓的成果魏延十分满意。

不愧是我!

“咚咚咚~”

魏延自我陶醉片刻,一阵敲门声响起。

“请进”

“咦,叔至,你怎么来了?”

看着推门而入的陈到,魏延感到十分惊奇,不在南郑陪刘备游山玩水怎么跑到这里来了,莫非刘备要来阳平关?。

“魏将军,石泉大捷,黄老将军大破曹军,并生擒夏侯渊,主公差末将前来传达捷报。”

陈到一脸兴奋的说到,随后将捷报递了过来,里面记有战役的详细经过。

“好!”

魏延拍案而起,果然是宿命的对决啊,夏侯渊终究是栽到定军山组合手里,随即魏延打开捷报细细阅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