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这个魏延不一样

作者:想要一只狸花猫 | 分类:历史 | 字数:141.3万

第一百四十三章 忽悠 安排

书名:这个魏延不一样 作者:想要一只狸花猫 字数:5308 更新时间:2025-01-23 01:40:19

第144章 忽悠 安排

待明了魏延对太守、郡尉、都督等职权的划分后,刘备也明白为什么魏延会让杨松、阎圃来治理汉中,而不是另寻他人。

首先刘备进兵汉中,是以益州牧的名义,而汉中一直都属于益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汉中之民仍属于刘备这个益州牧麾下。

正因如此,刘备大军在挺进汉中后,就算发现一些有投曹之意的官员,刘备、魏延都未曾兴起过杀戮,这样一来,就导致汉中的吏治体系保存的非常完整,除了几个大将战死外,余者皆无损。

所以,不管刘备是否愿意,千金买马骨的事他都必须做,对这些汉中官员的安排,他只能以高官厚禄待之。

这些是客观原因,刘备和魏延不得不这样做,不然以后投降的士族会越来越少,毕竟人家主动投降不就是为荣华富贵么。

至于主观原因,很简单杨松乃汉中本地士族杨家的家主,而杨家又是汉中最大的士族,若杨松为汉中太守,会安汉中士族的心,对快速恢复汉中的经济、民生起重要作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汉中经过魏延、伊籍连续八个月的移民,人口从巅峰的六十万人,已经下降到三十万人左右,相当于移空了半个汉中,而且人口还在不断的减少。

另外还有一个刘备不知道的原因,就是在魏延的北伐计划中,汉中就如同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可以,那就任命杨任为汉中太守,阎圃为汉中郡尉,不过都尉的人员尚未确定,新成立的上庸郡也继续由官员去管理,不知文长有何建议,还请速速道来。”

想明白关节后,刘备也对魏延的安排无异议,这次南迁已经把汉中的精华带走,留下的土地真的不重要,毕竟没了当初那条河,就算韩信转世也出不了汉中。

“黄老将军虽年事已高,但依旧能在石泉大破曹军,生擒曹军大将夏侯渊,在汉中、关中一带可谓是声威赫赫,不失为一员上将。

汉中作为出蜀通道,关乎着益州安全,乃为兵家必争之地,我等必须遣一上将受之。

如今黄老将军在南郑、阳平关驻守,我想督使汉中的重任除了黄老将军外,几乎无人可顶替,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魏延的意思很明确,汉中不设都督一职,所有兵权由黄忠以征西将军之权掌握,如此一来,就算治民、刑罚之权被汉中之臣掌握,但他们就像没了牙的老虎,将任由魏延搓圆揉扁,根本没能力反抗。

“至于上庸郡,因其特殊的战略位置,再加上土地十分贫瘠,一年的粮食产出勉强够百姓果腹,根本无法供给大军,上庸驻军的补给都要从荆州起运,走秭归、房陵一线才能抵达汉中。

若同汉中郡一样分设太守、郡尉、都督等官职,地贫民少的上庸郡官员就太过冗余,恐怕对当地的百姓、荆州州牧府而言也是一种额外的负担,所以臣认为不妥。

不如这样,我等可拜吴懿为平东将军,并在上庸郡设立平东将军府,总览上庸的军政大事,而后再派一智谋之士为副,协助吴懿治理上庸郡,如此,方可使上庸郡为我等所用。”

还记得当初魏延给吴懿的锦囊妙计么,里面记载的内容和汉中之战毫无关系,魏延只是让吴懿以私通曹操的罪名,将安康、上庸二地的豪强杀了干净。

面对不讲武德的两万大军,尽管当地豪强奋力反抗,终究是以卵击石被吴懿全部捕杀。

这些人也不是没想过逃跑,不过吴懿将汉水水运断绝,又掐断几条通往南郑的小径,让这些人绝望不已,只能原地等死,怎一个惨字了得。

原本上庸一带有五万多人,但经过吴懿一旦杀戮、迁移后,剩下的百姓只有三万人左右,为三万多人设立太守、郡尉等官员,别说魏延了,连刘备听了都直摇头,他的钱都来之不易,怎么可能消耗在这上面。

“就依文长之言,我看德昂就不错,在我等治蜀期间,他时常能提出一些不错的建议,在军略上,更是有一些独到的见解。

若遣他去上庸辅助子远,我等可高枕无忧,上庸将万无一失。”

刘备采纳了魏延的建议,并迅速敲定吴懿的副手,就是在益州名声不错的李恢。

这样一来,在小而重要的上庸郡内,有宗室代表人物吴懿,益州派代表人物李恢,再加上供应粮秣的荆州势力,刘备这一手平衡玩得高明。

只不过,好像受伤的永远都是元老派,曹魏势力如此,孙吴势力亦是如此。

“主公英明”

魏延对李恢的感官还不错,有他在在一旁辅助,相信吴懿能更快恢复上庸郡的秩序,上一次的杀戮波及范围有点大,直到现在上庸百姓还没缓过神来,不管怎么说,李恢总比刘封、孟达两人好上一万倍吧。

在确定经略汉中郡、上庸郡的人选后,刘备和魏延便不再聊起公务,开始谈起了家常,至于其他任命的回南郑再决定吧。

第一百四十三章 忽悠 安排

……

南郑

回到南郑的第一时间,魏延就以私人身份去拜访杨松,魏延开门见山的表示,为报当年牵线搭桥之恩,他愿意向刘备进言表他为汉中太守。

但是,汉中关乎益州的进出通道,这个位置太过重要,而君在汉中之战中可以说是寸功未立,就算主公有所意动,但内部的反对声依旧很大,特别是州从事法正。

只听前半部分,杨松一张老脸都要笑烂了,他原以为汉中落入刘备之手,就是他们杨家由盛转衰之始,没想到魏延如此青睐他,竟表他为汉中太守,这太让他意外了。

这可是汉中太守啊,就算已经迁走了一半百姓,但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在刘备势力中拥有极高的战略地位。

别忘了,太守可是两千石的高官,荆、益二州算下来有太守之位的不过二十左右,看看这些人的履历,哪个不是随刘备出生入死得来的,自己能登临此位实乃苍天眷顾啊。

不对,是张夫人眷顾啊。

但魏延话锋一转,杨松的心也随之跌落谷底,是啊,既然汉中如此重要,益州文武肯定不会让它落入自己之手的,岂有将命脉交于他人之理?。

杨松不甘心,非常不甘心,他们杨家在张鲁时期达到了顶峰,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汉中几十万百姓的生死存亡,可谓位高权重,已经达到郡望士族的巅峰。

然而如今却由盛而衰,不但大量百姓被迁走,连杨家在军中的支柱杨柏也战死沙场,为了家族延续汉中太守他志在必得。

所以,杨松立即放低姿态郑重向一拜,先表明投靠之意,再向魏延询问应对之策。

魏延见此也是满心欢喜,他让刘备将任命隐而不发,不就为了让杨松主动开口,从而更轻松的迁走汉中之民,以及建立棉花种植基地么。

随后魏延开始胡诌

他告诉杨松,原本主公念及杨柏在陈仓道之功,已经答应让他进汉中太守,可那益州从事法正垂涎汉中富庶,便利用主公近臣的身份屡进谗言,致使主公举棋不定。

若想得汉中太守之位理应主动出击,只要汉中不再富庶,那些益州文武也就不会执着于汉中之地的归属,毕竟汉中的定位是军镇,兵权不可能在太守手里。

所以,魏延便向杨松出了个主意,让他主动向刘备进言,请求继续南迁汉中之民,让法正口中的富庶之地不复存在,如此一来障碍尽去,汉中郡太守非公莫属。

魏延的话让杨松迟疑起来,汉中已经迁走近三十万百姓,本来没啥人了,若再迁走一部分百姓那汉中还剩下什么,他这个太守当得有啥意思。

见杨松犹豫不决,魏延直接化身鸡汤讲师,开始给杨松画起了大饼,而后直言不讳的说道:

要把目光放长远一点,不要只盯着汉中这个小地方,我们要把格局打开,从目前的形势看,取得汉中之战胜利的刘备已经具备横扫天下的实力,复兴汉室不过是时间长短问题,所以要把汉中郡当做一个跳板,带领杨家走向天下。

反正魏延一通瞎忽悠,还真把杨松给忽悠瘸了,并表示稍后会主动上书刘备,以汉中产粮不足难以供养百姓生存为由,打算再南迁十万百姓以缓解日益严重的干旱,所带来的饥荒。

得到满意的答复,魏延便辞别了杨松,因为他还要去说服另外一个人。

不过相较于杨松,说服阎圃的过程就显得十分轻松,阎圃原本以为自己先是得罪魏延,后又得罪了刘备,已经仕途无望都准备回家养老了,可没想到竟能被魏延委以重任,这让他如何不喜。

至于郡尉的权利被削弱,这不是很正常的事么,哪家主公在用降将的时不加以限制,若真不加以限制,恐怕大难就要临头喽。

对于如此识相的阎圃,魏延显得高兴,并表示只要阎圃在汉中好好干,以后有的是机会调去州牧府任职,未来一州之刺史也不是不可能。

画大饼又不要钱,为什么不画呢?

……

在离开之前,对于凉州、汉中一带的布防情况,刘备充分听取了魏延、法正的意见,再结合后勤补给做出如下布置:

首先在上庸郡方向,拜吴懿为平东将军,领步、水两万大军总督上庸军政,并在治所上庸设立平东将军府,平东将军府由荆州州牧府管辖。

而后拜从事李恢为上庸郡抚镇使、护军中郎将,兼领平东将军府参军,协助平东将军处理上庸军政事务。

同时,拜邓贤为偏将军,令吴兰、雷铜为中郎将,一同在平东将军帐下暂时听令。

从上庸的军政安排看,魏延等人已经将默认为军镇,所有的安排都是为战争准备,民政反而是次要的。

其次是武都方向,因为曹、刘协定的缘故,目前曹军已经全部退出武都郡,并在汉阳郡天水一带布防,依托渭水建立了一条坚固的防线,保卫关中与西凉的联系。

同时,曹操向中原撤退时,并未将骁骑军全部带走,而是留下曾经的敲锣少年曹真,领骑兵三千在长安一带驻训,随时准备支援凉州战场。

曹操在渭水的布置,让法正认为从下辩越过山脉,直击渭水战略要地上邽的战略破产,下辩的战略意义相较之前有所削弱,不过岐山道的起点在下辩,从这里起运的粮草很快就能运抵狄道,是非常优良的物资转运枢纽。

考虑到下辩的定位改变,将庞统留在此处无异于大才小用,经过魏延、刘备商议后决定:

拜冯习为偏将军,领精兵五千驻守下辩,此地也将作为西凉兵员的训练中心,训练从各地招募的青壮作为西凉的总预备队,所以下辩看似只有五千人驻守,实则有多少兵马只有冯习知道。

法正考虑到冯习从未过治理地方,若冒然行事恐怕会出乱子,所以建议刘备可遣一智谋之士从旁辅助,确保下辩万无一失。

而法正提出的人选,则是被刘备、魏延搁置已久的刘巴,就是此人当初进言铸大钱,在被魏延驳斥一通后遭到弃用。

原本刘备考虑到刘巴有才,益州又缺乏人才想要启用他,不过当魏延把大钱的危害解释清楚后,再加上刘巴宁愿去交州也不事刘的行为,也就不再提起此事,刘巴就这样淡出众人视线。

随着《蜀律》编撰完成,刘巴再一次出现在众人视野里,倘若一直弃之不用,恐怕惹人非议,索性在取得汉中、陇西、武都后,这边需要的官吏较多,就任命刘巴为下辩令,同冯习一起驻守下辩,希望他能珍惜这次机会。

糜芳、刘封、吴班:(`⌒′メ)

……

而本次的重头戏,当然就是陇西郡喽,魏延已经向刘备、法正表示他要打通丝绸之路,让大汉的天威重临西域,要让天下知道谁才是村长!

刘备当然举双手赞同,偏偏我家文长的格局,别人还在内部打生打死,他已经想到千里之外的西域去了。

考虑到黄忠已进征西将军,赵云不可能和他重号,再加上如今西凉方向曹军云集,至少在短时间内处于守势,经过三人商议后决定:

拜翊军将军赵云为镇西大将军,领步、骑军四万余总督陇西、武都二郡,负责西凉全部战事,同时在狄道建立凉州总督府,平西将军马超,偏将军邓方、刘邕,护军中郎将庞德等大将,皆在镇西大将军赵云麾下听令。

考虑到西凉消息传达不畅,若诸事都要请示成都,恐怕会贻误战机。

所以在魏延的建议下,刘备给予赵云临机决断之权,自主募兵之权,权利已经和关羽大致相当。

不过赵云看似权利大,其实被成都拿捏的死死的,因为西凉粮草奇缺,几万大军若失去荆、益二州的后勤供给,恐怕连十天都坚持不了。

这也是魏延一提此事,刘备就直接同意的原因,除了相信赵云的忠诚外,命脉握在自己手中才是最重的一块砝码。

不过刘备还是做出了补充,经略西凉、西域的利益太大,如今镇西将军府的文武要么是元老派,要么是新降的中立派,荆州派和益州派连汤都喝不到,恐怕会因为利益分配不均从而产生分歧,导致拖后腿的情况发生。

而后经过商议决定,从下辩调离的庞统被拜为讨虏将军,任陇西抚镇使、镇西将军府军师,协助赵云处理西凉战区军政。

拜法正为凉州刺史,除开监察凉州不法之事外,也要负责督查开设在陇西的互市,严厉打击不法交易等行为。

魏延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做生意可以但必须交税,不交税就是不法交易,就该从重处罚。

当然,法正这个凉州刺史只是临时挂个名而已,并不会滞留在凉州行使职权,待将汉中之战的果实消化完后,法正的刺史之位也就当到头了。

在完成陇西、武都、汉中、上庸四郡的安排后,刘备又拜霍峻为偏将军、阳平关令,领兵一万驻守陈仓道,归征西将军黄忠节制。

而后命令马谡、傅肜、马岱等人从陈仓、褒斜二道撤退,在南郑休整一段时日后,护送南迁的百姓返回益州。

待完成所有的布置后,刘备开始从汉中撤军。

建安二十年(215),十月末

刘备留下征西将军黄忠为汉中总督,负责汉中所有军政事务,而后又在魏延的建议下,留下从事邓芝为征西将军府参军,辅助黄忠总督汉中。

而后按照计划,领万余兵马从金牛道返回益州,随行的文武不多只有魏延、张飞、法正三人,至于汉中之战的后勤大总管伊籍,要等到大军撤完了才能离开,估计要到明年三月份去了。

随着大军离开南郑,标志着持续快一年的汉中之战结束。

而经过此战,刘备已经完成虎据荆州、益州,西凉二郡的战略规划,初步具备横扫天下的实力,不过刘备需要时间来转化成果,对曹魏而言,他们也需要时间来整顿内部。

所以,胜负犹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