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这个魏延不一样

作者:想要一只狸花猫 | 分类:历史 | 字数:141.3万

第二百一十五章 魏荣

书名:这个魏延不一样 作者:想要一只狸花猫 字数:6279 更新时间:2025-01-23 01:40:19

第216章 魏荣

凉州,武威

太守府

“伯继,你来啦,快坐。”

看着一脸疲惫的蔡承,魏延连忙让他坐下歇息片刻,仅用时三个月就从长沙郡赶到武威郡,真是辛苦他了。

“将军,不知寻在下何事。”

蔡承坐下不久便开口问道,言语间还带有一丝喜意,相比于现在的荆州,还是凉州更适合建功立业一些。

前些年的北伐之战,季汉狠狠的揍了一段曹魏和东吴,让他们都陷入长时间的蛰伏期,所以荆州已经承平两年有余,虽然这对百姓们来说是是好不过了,但对渴望建功立业的将军们而言,和平是正值壮年的他们难以接受的。

不过也没人会,也没人敢主动请缨离开荆州前往凉州参战,就算是大将军之子,在荆州军中素有威望的关平也如此。

因为将他们留在荆州陪太子刘禅学习明显是刘备授意的,无外乎是让他们和刘禅多亲近亲近,增加双方的信任和感情,这样在以后治理国家时才能君臣相得。

而且他们的长辈估计也是这个意思,所以,他们只能等待骠骑将军魏延或者大将军关羽的召唤,而不能主动请缨去凉州,毕竟和未来的皇帝建立良好的关系,这对任何家族来说都十分重要,但对蔡承而言其实也就那样。

“无事,对了,蔡大家的身体如何了,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是否需要我的帮助。”

魏延并没有正面回答蔡承,反而关心起了蔡琰,看来魏延的目的不会简单。

“多谢将军关心,母亲承蒙陛下和太子殿下的照顾,在生活中并未遇到什么困难,相反府中还会有很多朝廷、牧府送来银钱,平日里母亲也会和内子一起,拿出府中银钱去接济托孤所,去供养其中的孤儿和军属。

而且母亲自来到荆州调养身体后,情况也一天比一天好,时常到官学女院去授课,甚至上半年还去了一趟成都访友。”

谈起蔡琰他眼中就有了光,虽然他只是蔡琰的义子,但在寻常人家中,义子和亲子真没区别。

“不错,我等总算没辜负她。”

对于蔡琰的改变,魏延感到十分欣喜,尽管她前半生遭受的苦难罄竹难书,但好在后半生他们给了她一个算是完美的结局,不但有了义子能将蔡家的香火延续下去,还能有学生承载他父亲的学说,还有友邻分享生活的喜怒哀乐,恐怕只有这样平淡而幸福的生活,才能抚平她心中的伤痛。

“伯继,不知你对我大汉周边的胡人怎么看。”

魏延犹豫了一下,还是将话题引到胡人身上,他刚刚刻意提起蔡琰,其目的就是活跃在西海郡的胡人,毕竟西羌和匈奴一样,他们都曾对居住在大汉边地的百姓造成过严重创伤。

“某恨不得亲自杀入草原,啖其肉,寝其皮,饮其血,抽其筋,挫其骨!。”

一提起胡人,蔡承整个人的气质由内而外都变了,眼中透露出的仇恨,言语中弥漫的血腥味,让有所准备的魏延都为之侧目,看来仇恨的确是一把双刃剑,这玩意儿以后还是少用为妙啊。

“既然如此,伯继,我这里有件大事一时找不到人来完成,于是我就想到远在荆州的你,因此才调伱来荆州的,听说你家夫人刚给你产下一双儿女,如今却要让你们父子骨肉分离,希望你不要怪我啊。”

魏延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

“将军言重了,国事岂能因家事而废。

不知将军有何事所托,在下就算豁出性命,也会倾尽所有去完成的。”

蔡承连忙说道,自己好不容易才来凉州了,可千万别让自己回去陪太子啊。

“伯继言重了,此事倒是没什么危险性,不过此事兹事体大,你先不要急着答应,先看看这个再做决定也不迟。”

魏延摇摇头示意他不要急,然后将怀里的信件递了过去,并让他看完后再做决定,这个任务一旦接了,这一辈子恐怕都将活在血雨腥风之中。

半晌之后

蔡承默默放下手中密信,先是深吸了几口气,然后目光逐渐变得坚定,他的夫人们不久前刚产下一子一女,让蔡家从此多了许多的欢声笑语,蔡家从此也多了很多的欢声笑语,这种生活让他一个孤儿格外的珍惜。

所以,像蔡琰这样的事发生一次就够了,为了家人,为了大汉边地的百姓他必须去,于是蔡承用笃定的语气说道:

“将军,我愿意。”

“你想好了?,一旦答应,就没有回头路了。”

“是”

“不错,我没看错你。”

魏延平淡的说了一句,丝毫没有为找到合适的人而高兴,若不是刘备强烈反对,他也不会找他人来代劳,毕竟名声这玩意儿对他的约束力真不大。

“这样吧,你可先在金城稍等些时日,同时你也可在凉州募集一些助手来协助你展开工作,有些时候仇恨比利益更能让人疯狂。

而关于你的任命不久后就会从成都传来,届时我希望你能严格按照信上的标准执行,切不可抱有仁慈之心,想想蔡大家曾经遭受的苦难,想想边地百姓几十年是怎样过来的。”

第二百一十五章 魏荣

“末将定不辱使命。”

“行了,你就先下去休息吧,不过今天你我的谈话内容,以及信上的内容我希望你把它忘了,治羌策出自你我之手,和信上之人毫无关联。”

在蔡承离开之前魏延特意叮嘱一番,毕竟一旦泄露消息了,他俩最多名声狼藉一点,但蔡承可能就有性命之忧。

“诺。”

蔡承郑重的答应道,随后拱手告退。

当屋内陷入一片沉寂后,魏延将密信摊开重新审视一番,最后将目光锁定在信件末尾的官印上,只要见过它的人都认识,这是刘备私人官印,没过多久魏延突然笑出了声,仅用自己能听见的声音轻轻说道:

“这下你总该放心了吧。”

……

九月初

魏延离开武威领军向玉门关而去,预计大军会在十月末抵达,然后会花两个月来完成集结兵马、探明情报,积攒物资等工作,最后在章武三年(224)元月初一兵出玉门关远征,预计花费两年时间,来完成西征所制定的三大战略。

趁着魏延行军这段时间,我们将目光转向中原,自上次北伐已经过去两年有余,曹魏和东吴的况也有所不同。

先来说说曹魏

在曹丕篡汉后,随着九品中正制的推行,曹魏将中原士族牢牢的团结在身边,大量士族子弟走入朝堂为官,使曹操时期动荡不安的中原大地恢复了平静,并在外部的压力下开始高速发展。

黄初二年(222年)

曹丕听从徐州刺史徐庶、尚书令陈群的建议,打算用战争来削弱臧霸的实力,以达到控制青徐二州的目的,于是曹丕亲征东吴,发动第三次濡须之战。

曹丕命曹仁、曹休、曹真等宗室大将兵分三路南征伐吴,东路军以曹休为主将,臧霸为副,从洞浦南下进攻建邺,中路军由曹仁、蒋济二人领军攻打濡须口,西路军则由曹真、夏侯尚等出峡石关,向庐江琬县一带进军。

至于荆州的刘禅直接被曹丕无视了,作为未来的对手,他早就把刘禅给研究透了,他要是真有发动第二次襄樊之战的勇气,就不会在荆州呆着了。

不过曹军气势汹汹发动的濡须之战,非但没能取得曹丕立国以来的第一胜,反而被接替周泰成为第三任濡须督的东吴宗室大将孙桓给大败于濡须口,折损几千军士就不说,就连将军常雕、副将诸葛虔也战死了,还有部将王双被俘,曹魏对孙权发动的进攻,哪次吃过这么大的亏啊。

“天人将军”的快速失败,让南征曹军的士气大跌,尽管东路军在曹休和臧霸的带领下,从浦口不顾生死的向建邺突进,但也无力扭转败局,于是次年四月份曹丕下令全军撤退。

尽管第濡须之战失败了,但曹丕最开始的目的达成了,浦口距离建邺不过百余里,曹军从浦口进军自然被吴军重点照顾,就算吴军战斗力不及曹军,但架不住吴军人多啊。

因此,战局是从濡须口崩溃的不假,但曹军伤亡最惨重的却是东路军,而东路军除了曹休的五千人外,其余兵马全是臧霸的部属,经此一战,横行青徐几十年的臧霸开始进入覆灭倒计时。

不过曹丕还没高兴多久,从襄樊传来的消息,让曹魏上下猝不及防。

黄初四年五月

中路军统帅曹仁因在濡须之战中未听取参军蒋济的劝戒,导致中路军遭遇大败,致使南征失败,返回樊城后的曹仁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并在濡须之战结束后的一个后在樊城郁郁而终,时年五十六岁。

如果说曹仁的骤然去世,让曹丕没了削弱臧霸的欢喜,那夏侯惇的去世才是他难以接受的。

当曹仁去世的消息传来,大将军夏侯惇就一病不起,再加上他身体本来就不好,能活到今天全靠在荆州修养的一年,而且返回曹魏后的两年里,他常常因处理公务而废寝忘食,导致身体每况愈下。

在曹仁去世后的一个月,黄初三年六月,曹魏的擎天之柱,大将军夏侯惇在洛阳与世长辞。

同年七月

鄢陵侯曹彰到洛阳朝见,不久后就突然恶疾缠身,仅十余天就在洛阳病亡,这位曾横扫北方乌桓和鲜卑的“黄须儿”,不甘的死在病床上,至于曹彰死亡的真相是什么没人会去追究,他只能是病死的。

曹彰的离世让身为兄长的曹丕悲痛不已,随即以王爵之礼为他下葬,加谥号为威,亦可称为任城威王。

同年七月

曹丕调征西法将军夏侯渊入洛阳,以接替夏侯惇担任大将军,并拜其子夏侯楙为安西将军,持节都督关中,驻守长安,防备季汉。

同年八月

曹魏太傅另一支柱贾诩,在洛阳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七岁。

短短一年间,曹操留下来的重臣们相继离去,让曹魏宗室力量损失惨重,为此曹丕不得已大肆启用年轻一代,用来对抗日益壮大的士族力量,不过好在季汉目前的注意力在丝绸之路上,短时间内无瑕顾及中原,再加上曹丕的政治能力较为出众,将朝堂上的士族力量死死的遏制住。

第二百一十五章 魏荣

因此,这一段时间是二代将领们成长的最后时间,一旦季汉结束西征回头北伐,或者曹丕出现意外压制不住士族力量,就是他们该担起重任的时候了。

而在一众曹魏二代中,有一个胆大包天的人,他就是夏侯渊的幼子夏侯荣,就是那个在陇西会战时夏侯渊不慎中了魏延的埋伏,年仅十一岁的他拔剑与汉军鏖战,被王平俘虏的那个小孩。

在被钟繇带回榆中后,夏侯荣知耻而后勇,发誓要生擒魏延以报今日之耻,于是他抛弃曾经爱不释手的玩物,驱散身边只知阿谀奉承的狐朋狗友,开始长居家中研习经义,同时向父亲、兄长、叔伯等请教用兵之道,甚至还向曹操请教过权谋上的问题。

夏侯荣优异的表现,让曹操想起了逝去的儿子曹冲,于是就将他带在身边言传身教,夏侯荣也没让曹操失望,小小年纪就在经义、治国、军略上都有不俗的表现,被曹操视为魏国下一代擎天之柱。

而将魏延作为榜样,作为一生之敌的夏侯荣,秉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想法,在学习疲乏之余会去收集关于魏延的情报。

可对魏延了解得越深,夏侯荣就越感到绝望,世界上怎会有如此全能之人,不过性格坚韧的他并没有因此感到气馁,反而愈发的奋发图强。

建安二十五年

夏侯荣在洛阳送走曹操后,年满十四的他想起魏延曾说过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于是毅然辞别家中父母、兄长,孤身一身在天下四处访贤,以期望找到能打败魏延的方法,如今已有三年有余。

不过现在夏侯荣在哪,作为他的父亲夏侯渊也不知道,这让意欲征他为官的曹丕无可奈何,要不是偶尔有人受托带来家书,他们都以为夏侯荣遭遇不测了。

至于夏侯荣在哪,恐怕所有人都不会想到,秉持着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战略思想,夏侯荣早就化名为魏荣,并伪造南阳义阳人士的身份在荆州大学求学,学习治国安邦之策,行军布阵之道,自然运转之理等。

义阳魏氏,乃北伐军统帅、当朝太尉魏延的亲族,再加上夏侯荣能力尚佳,明显是一块正待雕琢的良才美玉,也没有人会去质疑他的身份,毕竟只需问一句就能分辨真假。

而一切就是这么的巧合,作为穿越人士,再加上其父母早亡,所以魏延对义阳魏氏的印象很低,除了魏氏族长外他一概不认识,这和他一直避免和魏氏族人接触不无关系,毕竟自己是个冒牌货啊。

因此,当他在成都为第一次科举劳心劳力,为推动吏治深化改革绞尽脑汁时,为远征西域思索进军线路时,突然人问他认不认识一个叫魏荣的魏氏族人。

来细细品味这句话,一个叫魏荣的魏氏族人,和魏氏族人里有没有一个叫魏荣的人,虽然它们的大体意思一样,但前者已经给人一种较强的心理暗示,很容易让人先入为主。

所以,魏延自然认为是魏氏族人想让他帮忙,让这个叫做魏荣的族人进入荆州大学学习,对于这种为求学来走关系的人魏延还是很好说话的,于是大手一挥,利用特权让荆州大学收了魏荣。

就这样,胆大包天的夏侯荣因各种巧合,成功混进季汉官员预备学校进修。

而在之后的时间里,魏延因为要推动吏治改革,还要为西征做好准备,一来二去魏荣这个人就被他抛之脑后,再加上夏侯荣平时低调做人,一时半会儿还真没人能来戳穿他。

不过也就到此为止了,毕竟当初在陇西会战时见过他的人不在少数,例如在南郡为官的向宠,在临湘生儿育女的蔡承等都见过他,只要他敢去考取功名,那就是被拎出来之日。

……

再来看看东吴

虽然濡须之战东吴取胜,但同曹魏的关系也降至冰点,通商被魏国征东大将军曹休断绝,东吴缺少了获取重要战略资源的途径,若不是季汉目前的重心在西部地区,诸葛亮考虑到东吴还不能被灭,于是放松对东吴的出口贸易管制,这才让东吴松了一口气,勉强压下国内的危机,继续维持住三足鼎立的局面。

而为了摆脱对贸易的依赖,实现战略资源内部循环,于是孙权低声下气给刘禅写信,希望他能让荆州的勘探队来东吴帮帮忙,考虑到开采、冶炼非一年之功,现在勘探和以后勘探没啥区别,相反还有人管饭,所以在听取了蒋琬等人的建议后,刘禅便同意了孙权的请求。

随后孙权花费重金从荆州请来勘探队,在东吴境内寻找矿藏。

章武二年(222),勘探队传来好消息,在豫章郡渝水之畔,宜春以东的新渝县境内,发现一座大型露天铁矿。

不过孙权没高兴多久,坏消息接踵而至,经勘探发现,新渝铁矿所产铁矿品相,和益州南中铁矿所产的矿石品相差不多,都属于难以冶炼的磁铁矿石,目前整个天下只有季汉能冶炼,再加上宜春还有汉军驻扎,新渝这座大型铁矿对东吴而言,注定是一座只能看不能用的呆矿。

深受打击的孙权并没有因此感到气馁,他而很快就想起魏延曾说过,在大汉东边被倭国占据的岛上物产丰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产资源。

说者有意,听者有心

考虑到水密仓技术被摸透,船舶已具备抗风暴能力,于是孙权下令改装几艘楼船,并打算在明年元月初一(章武三年),让张温跟随向导去一趟倭国瞧瞧那里的情况如何,倘若真如魏延所说,他不介意让倭国姓孙,而且这也是一条孙家的退路。

为何孙权急于寻找退路,还不是在濡须之战时,曹休和臧霸不要命的向建邺突击,一副不拿下建邺誓不罢休的模样,那一段时间,也是孙权最难熬的时间,甚至他都有过迁都的念头。

毕竟他真怕有一天醒来,床边站满了披坚执锐的曹军,所以他怎能不思考后路呢?。

和曹魏一样,这些年东吴同样逝去很多大将。

建安二十五年,大将朱然战死南昌。

同年十一月(黄初元年),第二任濡须督蒋钦和大将甘宁,双双因病去世,东吴仅一年就折损三员大将可谓损失惨重。

章武二年初,大将周泰病死于建邺,同样让孙权心痛不已。

不过该被病死的吕蒙,以及英年早逝的孙皎依旧活奔乱跳,前者自不用多说,后者也因没有前往荆州导致感染恶疾去世,只能说一饮一啄皆有定数。

目前江东近十万大军,主要由淮泗集团的吕蒙,江东士族集团的陆逊,以及宗室派系的孙桓三人共同维持着脆弱的平衡,一个不慎满盘皆输。

……

相比于曹魏和东吴,季汉的情况则要好的多,熟悉的老面孔基本都在,马超当然不算,尽管他身在曹营但不还活着么,曹丕又不会拿他怎样。

唯一逝去的高官,还是在章武二年病逝的教育部尚书许靖,不过他死的时间不赶巧,恰逢刘备前往榆中参加大阅兵,导致许靖死得无人问津,甚至不关注的人都没注意到教育部尚书换人了。

不过唯一不好的消息,就是刘备的身体开始出问题了,虽然不至于直接病倒,但处理政务的时间明显越来越少,不是刘备变懒了,而是他的精力跟不上了,毕竟人一旦过了六十,身体下滑的速度几乎以肉眼可见。

但这暂时和魏延没关系,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马上要远征西域,去体验异域风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