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这个魏延不一样

作者:想要一只狸花猫 | 分类:历史 | 字数:141.3万

第三百四十七章 西域近况

书名:这个魏延不一样 作者:想要一只狸花猫 字数:4225 更新时间:2025-01-23 01:40:19

建兴九年,七月初

在长安整军仅仅半个月的北地骑兵军团,在王昶的率领下背负着季汉君臣的期望从长安出发,他们先过陇关,再入天水,然后进入中转站榆中进行简单的补给。

在完成补给后,三万余北地骑兵军团以日行百里的速度,沿着被拓宽、加固、修缮过无数次的丝绸之路,稳步向着七千里外的疏勒疾行而去。

同年八月中旬,从冀州紧赶慢赶返回长安的龙骧军并没有遵从旨意在长安休整一个月,而是在休整半个月后,统领毋丘俭和龙骧军将士就联名向魏延请命,希望能立即结束休整出证西域,驱除外掳,卫我河山。

原本魏延是拒绝的,毕竟战马积蓄马力是需要时间的,此时不将马儿的膘养起来,以后怎能承受近万里的长途跋涉,更别说抵达之后还要进行高烈度的作战,马儿没膘能扛得住么。

但毋丘俭并未放弃,他直言如今父亲毋丘兴在前线生死未知,身为儿子的他却在后方坐视不管,倘若父亲不慎战死沙场,他这个做儿子的有何颜面苟活于世,不如拔剑自刎以谢天下。

另外,此次外敌入侵严格来讲的话,他父亲毋丘兴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倘若当时在处理商队被劫掠一事上,他采纳马岱的意见以强烈手段回应之,而不是以怀柔的手段,恐怕这场战争根本就不会发生。

就算这场战争的出现是不可逆的,但以强烈的态度回应会让贵霜帝国投鼠忌器,不会这么早就发起进攻,至少要多试探几次摸清楚大汉的虚实后才会发起进攻,而那个时候东吴已经灭亡,他们不会像现在这样匆忙。

常言道:父债子偿。

既然是他父亲酿下的过错,自然要由他这个长子去弥补,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毋丘俭话都说到这一步了,魏延再拒绝就有点不通人情,于是他找到刘禅阐明原因,并表明龙骧军提前出发带来的好处,而刘禅在得知将士们的诉求后也没拒绝,直接同意了毋丘俭的请求。

于是乎,在北地骑兵军团出发一个月后,毋丘俭便率领一人三马的龙骧军从长安出发,他们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沿着兄弟部队的足迹以平均日行一百五十里的速度向西域行军。

而以两军的行进速度推算,毋丘俭大概会在两个多月后追上先行一步的王昶所部,届时当两支骑兵合兵一处后,就会形成一支规模超过六万骑的骑兵集团,倘若再算上楼兰、鄯善、于窴等西域小国支援的骑兵,恐怕骑兵集团的人数会超过七万。

而面对这七万近乎本土作战的骑兵集团,远道而来的联军能打得过么?。

甚至有那么一瞬间,魏延都觉得根本不需要自己亲自跑一趟,仅靠骑兵就能解决敌人。当然想是这么想,在实际上他还是老老实实的整顿兵马,毕竟敌人可不是只知道埋头瞎冲的胡人,而是拥有文化传承的文明。

……

十月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新组建的远征军也完成整备工作,而在这个节骨眼上,朝中很多大臣都提议明年春天再出兵,因为冬天行军风险本就很大,更何况还是在气候条件更加恶劣的西域行军,万一在行军途中遭遇暴风雪迷路,后果简直不敢想象。

大臣们的忧虑没错,倘若放在平时他定会听取联系,但这次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因为随着更多的情报从西域传来,季汉方面对联军本次入侵西域的规模、战略,以及进展有了大致了解。

首先是马岱认为葱岭常人难以翻越,更何况数十万大军乎,因此联军想要进攻西域只能从瓦罕走廊穿越葱岭,否则进攻西域不过痴人说梦。

再加上双方实力悬殊,马岱认为就算他们提前几个月洞悉了敌人的阴谋,但一味在疏勒固守恐怕也难逃败亡的命运,想要最大限度的拖延时间,唯一的办法就是主动出击。

于是抱着阻敌于外的想法,马岱让奉毋丘兴之命从新州赶来的六千余安西军步卒,开始在瓦罕走廊险要之处修建营垒、要塞、关隘等军事设施。

刚开始汉军为了不让贵霜帝国发现他们进攻的意图已经暴露,所以特意让将士们白天休息晚上抓紧工作,可过了半个月马岱发现进度实在太慢了,索性也不再藏着掖着了,直接让将士们光明正大的修建军事设施。

反正现在都二月份了,距离敌人发起总攻也只剩下个把月,再加上联军从马拉坎达、蓝氏城、白瓦沙等地调兵也需要时间,现在暴不暴露已经不重要了。

同时,为了延缓敌人进军的步伐,马岱思索再三后还是让工兵背负不多的炸药去爆破山体,引发山体滑坡摧毁道路。

虽然这样做会对丝绸之路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但轻重缓急他还是分得清的,毕竟只要汉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丝绸之路无非是多花几年重新贯通罢了。可一旦让联军取得了胜利,就算丝绸之路保护得再好还不是落入敌手。

汉军在瓦罕走廊的动作如此之大,贵霜帝国的贵族们不是瞎子自然能看到,他们也知道自己的谋划恐怕已经暴露了,既然如此,他们也不再藏着掖着,直接从马拉坎达和蓝氏城二城起兵二十万,气势汹汹的向西域杀去。

第三百四十七章 西域近况

当然了,这二十万大军并不是三大帝国入侵西域的全部兵马,这只不过是贵霜帝国的兵马而已,萨珊王朝的十万大军要三月中旬才能抵达马拉坎达,至于距离更远的罗马帝国,他们的十万精锐则要等到四月份才能抵达。

因此,会战前期的压力其实并不是很大,只有贵霜帝国的二十万大军罢了,尽管驻扎疏勒的安西军加上仆从军才三万人,但在马岱眼中优势在我。

……

在战争爆发初期,战争的发展如马岱所料想的那样,在面对山体滑坡,以及被破坏得不成样子的道路时,贵霜帝国的贵族将领们脸色十分难看,纷纷破口大骂汉军不讲武德,发誓攻破城后一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因为在他们眼中,从战争发起的那一刻起,丝绸之路就已经成了贵霜帝国的固有财产,如今这条富得流油的商路被摧毁,这让和丝绸之路利益相关的贵族怎么可能坦然视之。

于是在愤怒的驱使下,贵霜帝国方面并没有全力清理道路,而是一边派人清理道路为后方的辎重部队打开通道,一边派人翻越两侧山脉去偷袭汉军,也好早日打通瓦罕走廊。

毕竟瓦罕走廊长达七百里,他们目前才走了一半,若不去阻止汉军的破坏行动,恐怕等萨珊王朝和罗马帝国的大军到了,他们说不定还被堵在瓦罕走廊内,这让他们贵霜帝国的颜面何存啊。

不过贵霜帝国的动作早就在马岱的预料之中,他直接领兵在地势险要处设下埋伏,将轻兵冒进的联军杀得大败而归,沉重打击了入侵者的嚣张气焰。

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心有不甘的贵霜帝国军试图反击,可都被占据地利的汉军击退,他们除了留下几千具尸体外毫无建树,而这些接二连三的失败也对士气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万般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将全部注意力放在清理道路上。毕竟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有二十万人,而对面的汉军满打满算才三万人,只要他们稳扎稳打胜利只会属于他们,更何况他们也不是没有反制手段。

……

在贵霜帝国偃旗息鼓后,整个瓦罕走廊陷入一片安静,贵霜帝国军依旧在清理道路一点一点向疏勒逼近,而马岱在估算了一下时间后认为不必出击,等敌人走出瓦罕走廊他们再坚持一两个月,援军也差不多到了。

届时将敌人放进来打,岂不快哉!。

然而事情的发展往往超乎人的预料,因为瓦罕走廊被双方封锁的原因,导致双方对敌人的情况都不太了解。

自然而然的,马岱也不知道白瓦沙之敌根本就没走瓦罕走廊,而是走小路翻越崎岖难行的葱岭,经世代居住葱岭的无雷国,突然出现在莎车国以西,疏勒国以南百里左右的地方。

突然出现的联军让莎车国上下慌了手脚,他们本就不看好汉军能挡住联军,他们认为汉军能让联军寸步难行全赖葱岭的地利,可现在联军翻越葱岭进入西域,这就意味汉军失去了最重要的地利,再加上双方巨大的兵力差距,恐怕汉军的失败就在眼前。

于是莎车国的贵族们慑于敌人势大,还没等联军兵临城下他们就派出使者带上粮草,前往联军的临时营地投降。

不过在决定投降之前,不知是良心发现,还是害怕万一汉军胜利后遭到清算,他们将所知的情报全部告诉驻莎车国的汉军,并让他们赶快离开此地,否则等联军来了他们有性命之忧。

于是第二天一早,马岱就从返回的汉军口中得知在疏勒国以南的某个地方,有一支兵力不祥,具体位置不明的敌军正向疏勒扑来。

直到此时马岱才反应过来,在瓦罕走廊的敌人并不是来自于马拉坎达、蓝氏城,以及贵霜帝国夏都白瓦沙这三处地方,而是仅来自于前两座城。

至于白瓦沙的敌人恐怕已经和无雷国沆瀣一气,并且在无雷国的帮助下耗时两个月,从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小路翻越葱岭,并伺机给予安西军致命一击。

如果不是莎车国抱着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态度将此情报告知安西军,以马岱现在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瓦罕走廊的状态,恐怕很难发现这支奇兵,而失去防备的安西军也定会为他们的疏忽大意付出惨痛代价。

在面临此危局时,马岱先是深刻检讨自己的疏忽大意,稳住了逐渐动荡的军心,然后他立即派出大量哨骑向南搜索,务必要找到这支深入腹地的敌人。

在派出哨骑侦查后,为防出现意外马岱还是做了两手准备,他先是整顿麾下的精锐骑兵,只要发现敌人的踪迹后就以雷霆之势将他们扫灭,解除这次因他不察所导致的危机。

另外他还派人前往瓦罕走廊通知驻守关隘的安西军,让他们做好随时撤退的准备,一旦哨骑没有找到敌人的踪迹,亦或者没有击溃他们乃至遭遇失败,就一定要弃车保帅舍弃瓦罕走廊,全军退守疏勒城死守待援。

到这里,从西域传来的情报就戛然而止了,虽然季汉上下都非常气恼马岱这种行为,明明可以再等几天将情报后续事宜一并传回,可他偏偏选择在关键时候断章,真是可恶得紧呐。

不过季汉君臣还是能从这份情报中看出敌人的强大,以及安西军处境之危险,因为马岱不仅仅要面临正面瓦罕走廊之敌,以及南侧莎车国之敌,还要面临北侧康居国之敌。

虽然北侧的伊犁郡有马忠领万余安西军驻守,防备从康居国而来的联军,但伊犁郡自从六月份传回一份康居国异动的情报后,已经有三四个月没传消息回来了。要知道在此期间,马岱和毋丘兴的情报基本每隔一个月就会传回来。

虽然在他们情报中也曾多次提及过伊犁郡,但一直没有伊犁郡的详细情报传回来,天知道伊犁郡发生了什么变故,到底是从康居出发的联军已经攻入伊犁郡,还是传递情报的驿站出了问题,这些他们都不得而知。

在这种路面下,魏延怎么可能坐得住,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是早点出发为妙。

当然魏延也不傻,他不会顶着大雪直勾勾的前往西域,那样和找死没什么区别,而是先前往玉门关后观察情况,只要没出现暴风雪等恶劣天气,他就会领军前往楼兰国驻扎,等待春天到来后才会前往前线。

如此一来,开春后从楼兰国出发比从长安出发至少节约了两个月的时间,这对早日解决西域之危有积极的一面。

至于中原战事就交给诸葛亮和法正操心去吧,只希望在自己凯旋班师回朝时能和孙权、曹叡等人把酒言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