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师
作者:煌煌华夏 | 分类:历史 | 字数:128.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三百七十二章:常茂也要玩连环船
常茂离京北上的时候,除了几十名亲兵外,只带了自己的亲弟弟常升。
辽东已经云集了二十万大军和数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后勤物资,现在,缺的只是他这个主帅而已。
“大哥,你有信心吗。”
“我们一定赢。”
常茂不可能知道陈云甫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这并不妨碍他同样报以拼命的决心。
这场战争,常家同样必须赢下来。
踩着春三月的尾巴,常茂一行抵达威海,自海路抵达辽东后快马赶至丹东卫,在这里,二十万大军的副帅、原辽东都指挥使王弼已经等候多时。
这场仗打完,王弼就会回京述职,下一次他的身份,就将是和蓝玉一道北伐,追逐那存在于梦中的蒙州基业。
“朝鲜方面已经有了察觉和戒备,李成桂派了使者来质问咱们为什么要在边疆集结大军。”
“质问?”
常茂的步伐一顿,而后冷笑一声:“我天朝要做什么事,需要和他通报吗。”
“使者就在营中,常帅您要见见吗?”
“不用了,赶他走。”
大手一挥,常茂言道:“告诉他,这次本帅膺奉太师和军政院的命令入朝,是为了替李成桂剿灭原高丽王室的余孽叛党,这是我大明分内之事,就不需要他当面致谢了。”
王弼有些想笑,不过忍了下来,点头间让身边的亲兵下去安排,自己则随着常茂进入中军帅帐。
帅帐内,巨大的朝鲜沙盘已经备下。
“开春之后,鸭绿江的冰寒已经消去,舟船已经做好,我大军二十万,将分成四十份,撒开一百七十里横渡。”
“江对岸的防备情况探明了吗?”
“李成桂的儿子李芳远亲自督帅,
一共十万军。”
听到这个数字,常茂的眉头皱了一下。
这么说来,这入朝的渡江第一战,就很棘手。
“李芳远还是熟读兵法的,他在江对岸沿着鸭绿江造了七十多处坞堡,这些坞堡一丈余高、二十丈见方,可以内置甲士五百人,连弩机十余架,可以说,拔不掉这些坞堡,咱们的渡江部队,就将成为活靶子。”
“能不能试着用投石机砸一下?”
“没用。”王弼摇头说道:“这些坞堡全是用巨大青石腻成的,投石机砸不破,而火油,又烧不动石头。”
顿了顿,王弼望着常茂言道:“洪武年的时候,工部的军器局就有火炮,此番常帅来,缘何没请太师送几十口大炮来,有炮的话,拔除这些坞堡就容易许多。”
常茂摇了摇头:“火炮笨重,运输极其困难不说而且一直有炸膛风险,眼下,有兵仗局和军器局合并成立的国防工程学院正在努力改良,在改良成功之前,咱们是别指望火炮的支援了。”
明初时期的火炮技术还是比较落后的,十门炮能炸膛一半,所以洪武年间数次北伐从未用过火炮,跟摆设差不多。
火炮和火铳真正得到发展的时期是原时空的永乐年,朱棣搞了个神机营出来,火器军事化、专业化才开始飞速进步。
等到明中后期,大明的神机营甚至开始配备成建制的炮营。
每个炮营甚至配备了一百毫米口径的大将军炮高达八门,可以发射十五斤的铅弹或者铁弹。
而按照《皇明经世文编》中兵部的武备志记载,到了明末时期,明军的火器化部队占比甚至已经到了将近一半的水平。
仅以孙承宗部来说,佛郎机炮加上红衣将军炮足足一百六十门,也就是二十个炮营的编制。
专门的炮兵加上辅兵近五千人。
再加上孙承宗部内的三千把抬枪、连珠铳等火器,明末热武器的配比甚至要比清后期用于平定太平天国时的淮军、湘军还要强一点。
这种配置打不过建州女真的重装骑步兵团,只能说明末的腐朽和军费贪污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加上糟糕透顶的中央财政,由不得崇祯不去自挂东南枝。
眼下的大明还没有成立神机营,自然也没有正轨成建制的热兵器军团,技术领域的问题,陈云甫正在督促。
只要能解决火炮火药舱容易炸膛的难点,那么大范围的生产武装进入军队就只是时间问题。
“没有火炮,这仗难道就不打了不成?”
常茂听不惯王弼一个劲的吐苦水,领头出了中军帐,一跃上马。
“常帅去哪?”
“江边大营。”
一路上风驰电掣抵达鸭绿江边,常茂高坐马上,打怀里取出一木筒,正是当初陈云甫从广州中夷商号买下的那个望远镜。
常茂举起来放到眼前,这般举措让王弼看的好奇不已。
“此物为何?”
“望远镜。”
随口应上一句,常茂继续自己的观瞧,果见百丈宽的江对岸,错落有致的撒下数座坞堡。
勒动丝缰,常茂开始沿着鸭绿江岸驰骋,没行一里便会停下继续观察,如此整整一日,常茂来回驰骋六七十里,将江对岸李芳远军所建坞堡的情况看了一个大概。
这眉头便紧皱起来。
很棘手。
“李芳远不仅准备了连弩机,也同样准备了投石机,这是准备半渡击之,让咱们的儿郎下海喂鱼啊。”
心里有了数,常茂便谓道:“连弩机还好对付,通知俞以丰,请其组织人手工匠,连日打造橹盾,外包铁皮,利于船头之上便可以抵御连弩机,但这投石车一砸,顷刻间船毁人亡啊。”
“是啊。”
常茂负手在帐中来回踱步,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帐外大纛,看看猎猎吹动的军旗,突然说道。
“风。”
“风?”
“现在此地刮的是东南风,我军南渡鸭绿江,天时上不占优势。”
常茂大步走出营帐,抬头望天:“若是刮西北风,则我军便可顺风向而南渡,乘风破浪,速度上可以快三成。”
“时下三月末,此地四月中旬入雨季,雨季后会吹几天北风。”
王弼言道,他久在辽东,自然知此处天象,不过还是蹙眉:“就算北风起,我军行船速度加快,但这也给了对面李芳远更多的准备时间,他可以赶制更多的投石机布于军中,彼时石如雨下,舟船难逃倾覆之危。”
本以为常茂会忧心,熟料其自信一笑。
“连环船!”
王弼顿时瞪大了眼,脑子里顿时蹦出赤壁水战和鄱阳湖水战。
前者是周瑜火烧赤壁大败曹操,后者是太祖火烧鄱阳湖大败陈友谅。
这两个败方,可都是败在连环船上。
“常帅,万一彼时天象有变,风起东南,李芳远行火攻,我军。我军可就要全军覆没了啊。”
“鸭绿江不是长江、更不是鄱阳湖。”
常茂一指鸭绿江的方向:“鸭绿江才多宽,我军待北风起时扬帆南渡,不消片刻便顺风抵达对岸。
本帅就不信,风起须臾间就能从北风变成东南风。”
当年曹操自赤壁口南渡长江,江面足有五里宽,连锁船本就缓慢,加上曹操为求北方军习惯水战,打造的更全是大船以平台相接形如陆地,如此行船便需要近一个时辰才能渡过长江。
两个小时,天象偶有变化那也是天不助曹。
而鄱阳湖更不用说, 朱元璋和陈友谅打仗的地方足有几十里宽,一场水战前后打了几十天,天象有变更属正常。
“战者,因地而制宜,我军自此南渡,行的皆是小船,江面宽处不足一里,多段仅百丈,顺风下,不用半刻钟便抵至对岸,半刻钟若是都能变天象,那真是天亡我常茂。”
常茂大手一挥:“此事便这么定了,立刻通知俞经略,请其督造橹盾、打造铁环,本帅要来一次铁索连船,渡江南下!”
将数百艘舟船连在一起,外立坚固橹盾,纵是被巨石砸到,也不会船翻人亡。
浩浩荡荡以无可匹敌之势,压过江去!
常茂是主帅,王弼也不好多劝,当下一抱拳也就应了下来。
只是离营之时抬头望天。
待到那日,这天象,可千万不能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