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太师

作者:煌煌华夏 | 分类:历史 | 字数:128.1万

第四百八十五章:广州严重的社会问题

书名:大明太师 作者:煌煌华夏 字数:2113 更新时间:2024-10-11 10:45:30

广州港的辉煌绝不只是为大明带来了多少世俗的黄金白银。

在广州港兴盛的十几年内,大明或者说中国,重新有了天朝上国、万邦来朝的气质。

无论是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文化上,这个时期的中国,绝对是几千年来最好的中国。

出自广州港、泉州港、平津港这三个地方的大明海船,沿着阿拉伯人的海图或者说唐时先人走过的航路,重新缔造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海上辉煌。

属于东方人独有的诗情画意的浪漫开始传遍半个世界。

南洋、中西亚、阿拉伯半岛、东非、北非。

又通过阿拉伯半岛进入到欧罗巴,过地中海到威尼斯亦或者可能都到了伊比利亚。

一个神秘且强大的东方帝国开始被这片苍穹下共同呼吸的人类开始熟知。

同样被熟知的,自然还有陈云甫。

“东方教皇”、“一个比皇帝还要高贵的统治者”、“最伟大的独裁者”

忠于陈云甫的大明军队还没有征服到西方,陈云甫就已经收获了一大批小迷弟,或许,还会有不少小迷妹。

而这个远洋万里来到广州求学的科西莫-美第奇就是其中之一。

他无比神往属于陈云甫的传说和故事,当然,科西莫自己也清楚,他是见不到这个号称天穹下最伟大的独裁者。

陈景和当然不会帮科西莫实现这个愿望,他没这个功夫。

在离开天府学院的马车上,陈景和同陈嘉鼎说出了一个自己的担心。

“学校里,外夷好像很多?”

陈嘉鼎嗯了一声:“不止是学校,整个广州这些年来此定居的外夷也很多,具体的数据我没关注过,户政司应该知道,不过料想不会少于二十万了吧。”

“二十万?”

陈景和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全广州一共才多少人。”

“这些年随着广州越来越富,很多北方的百姓没少南迁来务工定居,去年底,广州好像就达到了八十万,估计这两年就该破百万了。”

广州不是南京,没有超过百万计的丁口,但八十万也绝对不是一个小数。

但一座八十万人口的城市其中却有超过二十万是外国人,那这个比例就十分的恐怖了。

“那岂不是说,在广州,咱们大明子民的数量和外夷的数量比例,几乎达到了三比一?”

陈景和焦急起来:“这可不行啊,当年蒲耿寿的泉州之乱可就是因为阿拉伯人过多导致的,如此多外夷来粤定居,数量日益剧增,将来必然引发巨大祸乱,前朝之鉴不可不防。”

陈嘉鼎愣了一下,而后点头间叹息一声。

“殿下说的不错,可这事我一个商人哪里有资格说的算。

“难道广州府衙或者说广东布政使司衙门连拥有这点见识的官员都没有吗?”陈景和急道:“三比一的比例这太骇人听闻了。

就说十五年前,我父王做主开发辽东的时候,还知道控制辽东女真人部落族群的分步以及同我汉人之间的数量比例,这才有辽东安定祥和的大好局面,才有后来的发展。

而今广州外夷云集,若是不加以控制,十年后,广州到底是我大明的广州,还是外夷的广州?”

年轻热血的陈景和,就如同这天下万千芸芸学子一般冲动和单纯,无论是东莞查出的芙蓉花案还是现在得知广州外夷云集居住的社会现状,都让陈景和大为不满,并且以此抨击有司衙门的不作为及昏聩。

“这事,我必须要找有司衙门反应。”

陈嘉鼎是商人不好开口,陈景和则是正儿八经的官,因此热血上头之余,就要去找广州知府方俭。

“殿下。”陈嘉鼎喊住了陈景和,苦口婆心说道:“您现在是广交所的掌簿,这种事,他归户政司衙门操心,再不然那也是按察司衙门的事,您说您去禀报,逾权啊。”

官场有官场的规矩,有的时候不是官员冷血,对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视若无睹,而是中国几千年官本位制所孕育出独特的官场规矩一脉传承。

有的事该是自己管的才能管,不该自己管的绝不去管。

看似冷血自私独善其身,但换个位置想,如果每个官员都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为借口对任何非己身权属的事情横加置喙,那毫无疑问会造成严重的政治内耗,政务司理衙门就成了官员们每天打口水仗的地方,会严重的拖沓行政效率。

从诸子百家世代的所谓思想争鸣到宋神宗时期的荀孟之变,再到明中后期的东林党争、清末百日维新等等,都能看出。

这都是辩证论本身带来的政治思考。

现在陈嘉鼎就在劝说陈景和安分点。

“殿下,您是太子,但现在,您是官。”陈嘉鼎言辞恳切的说道:“是官,就得守官场的规矩。”

这话说的多少有些重了,但意思也很明确。

你陈景和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广交所掌簿,在那些个投机取巧的商人眼中是不得了的朝廷命官,可真正放在广东官场来看,就只是一个小小的五品。

五品?

广东虽然比不上南京,但广东布政使伍士皐是军政院的候补行走, 广州知府都是从二品的品轶。

这里不缺高官。

什么时候你陈景和坐上广东布政使的位置上后再说忧国忧民的话吧,现在,轮不到你去操心。

再说难听点,要是陈云甫明天驾崩,你陈景和回南京登基继位,那全国都你说了算,你爱干啥干啥,没人管你。

可现在,稳当点、成熟点。

毫无疑问,陈嘉鼎的苦口婆心、恳切劝谏对于陈景和的成长起到了巨大作用。

走出马车,看着眼前的广交所,陈景和苦笑一声。

“是啊,嘉鼎兄说的对,我现在连广交所份内的工作都还没有熟悉,那些事,哪里轮的到我去操心呢。

无论是芙蓉花的案子,还是广州留外夷落户居住的事情,都不该我去考虑。”

收拾一番心情,陈景和转身冲陈嘉鼎面露微笑,微微作揖。

“多谢嘉鼎兄教诲之言,景和,拜谢。”

人,必须得踏实。

没学会走之前就学跑,一定会摔跟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