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三国
作者:飞砂风中转 | 分类:历史 | 字数:105.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四十三章 惨烈攻城
刚看见曹军投石车暂歇,高顺便命令城墙上的床弩手就位。
不等曹军车弩排列好,高顺便决然下令床弩开射。
当然,车弩敢上前也是凭借着有更多的重盾手守护。这些重盾手手执巨盾,盾牌全是实木,镶嵌包裹着铁皮和青铜。然而这些也不能完全保护车弩兵,因为你得好好算一算一笔帐。
床弩之所以称为床弩,是因为它弩架如床般大小,而且是固定安置的。而车弩的原型就是把床弩搬上了架子车,发射时因为后推力的存在,固定的床弩威力一般都比同等型号的车弩略大。
那么,既然车弩自下而上的威力足够把巨箭箭头钉入城墙面,那么同等型号的床弩,居高临下的威力是足够穿透巨木盾并且造成杀伤的。
袁术时代,袁军的器械一直比曹军器械差一个档次,这都是因为有关官员将领的本事稀松、贪墨和疏于战阵导致的。张绣主政淮南,洗刷吏治,大肆精简军队,又得到刘晔的帮助,此时的器材才可以说与人才辈出的曹军大致持平。
但是只要在一个水平也就够了,张绣一方是守,占据地利,自然压制曹军一头。数百架两军巨弩对射,还是张绣军占据了绝对优势。不时有巨箭穿透巨盾,将一两个倒霉的巨弩手或者巨盾手钉死。
张绣看过的最惨烈一个画面,就是一支巨弩箭,先是凭借冲击力打翻一个巨盾。然后巧的是,另一支巨箭刚好穿过了那个空隙,那个被巨力推倒的盾手刚站起来,就好巧不巧的被巨箭穿头而过。
对没错,就是穿头而过!
然而这还没完,巨箭的箭头穿透头颅力道还未消散,直接又穿过两个正好在同一直线的两名车弩手。从后面那名车弩手后背穿入,从前面那名车弩手前小腹穿出来,然后钉入车弩弩架!
最让人惨不忍睹的是,巨箭的箭头虽然已经钉入了木制弩架,然而足有一米半多长的箭杆末端,还穿在最前面那名巨盾手的头颅里面。
盾手已经死的不能在死了,第一个车弩手也无力垂下了手和头,但最后面的被穿了肚肠的车弩兵却是还活着,挥着手哭喊着叫着救我……
最后顶替上来的曹军却好像见惯了这种场面,一名什长抽刀砍断木制箭杆,将那名保持站立姿势的盾手一把拉倒在地上。然后毫不犹豫极为痛快地给了那名惨叫着的车弩手一刀。
这只是张绣看到的战场一角。随着车弩兵被压制,曹军的投石机便迅速开始了压制性火力打击,摸清了床弩位置,便更起劲地投掷火油阻碍张绣军视界。
高顺当即下令停止巨弩射击,尽管曹军已经开始推着装满土石的冲车充填壕沟。这壕沟也是临时挖的,距离城墙也较远。为了两道壕沟不值得继续暴露床弩。壕沟的作用也只是尽量消耗一下曹军体力。
然而还是有一台床弩因为动作慢了一拍,被溅射的火油毁了弓弦。
过了好一会儿,曹军几乎把能用来攻城头投射好几天的火油都一次性投到了蕲阳城墙,烧得蕲阳北城墙浓烟滚滚,黑漆漆一片,根本看不清昔日土黄色的土砖。
城头上的守兵也是叫苦不迭,火油浓烟不禁可以熏瞎眼睛,更能进入呼吸道减弱张绣军战斗力。虽然准备充分,每个士卒都有湿毛巾捂住口鼻,但无奈曹军投放的火油实在太多,足够把蕲阳所有民房烧一遍了。战斗力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只是曹军的举动更是令张绣确信,曹操在玩声东击西一击击破的把戏。
终于,曹军开始填埋护城河了。投石机和车弩也停下了射击以免误伤。重要的地段曹军用冲车搬运土石填平。一般的河段也就是先扔浮木,然后铺木板。高顺这才下令床弩手继续开射,因为护城河已经是城墙下面了,算是普通弓弩手的主场了。此番开射,直接就扫翻不下上百名曹军。
要是眼前没有火油烧尽的浓烟,一次性也能杀伤数百曹军士卒了。 但就是在浓烟的掩盖下,曹军出动数万人的填满护城河工程,也死伤了至少两千士卒!
好在充填护城河的中后期,曹军的高度堪比城墙的箭塔被慢慢推了上来。箭塔上层站满了曹军的精锐弓弩手,一个个躲在箭塔内部从射箭口朝着蕲阳城头施放弓箭。以掩护下面冒着箭雨进行填埋工程的数万步卒。
当然也有一些弓箭手,站在护城河前面仰天朝着城头进行抛射。当然杀伤力有限的很,远不如与城墙同等高度的箭塔上面的同僚作用大。其实也只是给身旁搬运土石的袍泽一点心理安慰,有人和你们并肩作战!
见箭塔靠近,高顺当即下令抛掷火油瓶。立刻城头所有膀子大而又不是弓箭手的步卒站起身,朝着木制箭塔投掷装着火油的瓷瓶小陶罐之类的。甚至城里面好的喷水灭火设备也被拉倒城墙,直接向箭塔喷射火油。
火油大多落在箭塔的中下端,高顺一声令下,张绣军一部分弓箭手的注意力瞬间转移到这些要命的箭塔上面。纷纷取出油布包裹的火箭,点燃,朝着木制箭塔中下端施放火箭,点燃箭塔。而其他更多的弓弩手仍然对城下的填满大军射箭。
至于朝着箭塔的射箭口放箭?有经验的弓箭手绝对不会这么干。箭口只有两个巴掌大,你以为隔着数十步又有浓烟碍眼能轻易射进去?
但是,有这么一段距离,张绣军无法用油坛投掷大量火油到箭塔上,只能集中几个紧要地方的箭塔点着。 于是,曹军数十个箭塔,倒是有十来个被点着。有的箭塔的曹军弓箭手被烧死熏死在里面,也有的趁火势未大跑了出来。
终于,护城河填埋的差不多了,曹军也有一半箭塔折了。其实在常规攻城战,填埋壕沟护城河往往需要几天的时间慢慢一步一步来。但貌似今天曹军是想一举拿下蕲阳,所以不计损失,直接一鼓作气,撤换累了的土木大军,调整装待阵的主力开始攻城。
首先推过护城河的还是那些箭塔。这种箭塔其实还有一个更著名的名字,攻城塔!
上面有射击槽口,下面却也是中空的,可以屯放步兵。最上面的正面有一块木板可以在车塔贴近城墙时放下来,搭在城头上,作为上城的跳板。
然而攻城塔实用作用大,无奈机动性实在太差。虽然第一个被推过护城河。但第一个搭在城墙上的还是那些云梯。 说好听了叫云梯,实际就是加长版的梯子而已。
大队曹军轻兵,举着小盾,拿着枪矛短戈刀剑就抬着云梯冲锋。冒着城头张绣军的箭雨,死了人自有旁边没抬梯子的步卒补上。
越过浮桥,冲到城墙下面,抬起梯子一头搭在城墙上面,然后一个接一个向上爬。这每走一步,几乎就要挂掉一个人,但曹军无所畏惧,以为他们相信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他们,属于他们主公曹孟德!
城上的弓箭手此时也是超负荷运转,疯狂射杀曹军防护较差的轻兵。至于推着撞车的曹军则是重点照顾对象。先前是床弩射,射开跟着撞车的巨盾兵,弓弩手们就趁机一阵射杀里面的推车壮士。
后来撞车接近了,床弩没法射了,没关系,投掷火油,点火箭继续杀伤。
不记得被张绣军半路烧毁几辆撞车,最后还是有一台撞车冲到了城门,巨盾手继续半步不离地守护,精壮兵士推着滚木开始撞击城门。
攻城塔接近城墙后,更是被重点照顾。大油坛被推下,点着,几乎第一波上来的攻城塔都被烧散架了。
但没关系,曹军从后方送来的攻城塔很多,很快,第二波就推上了墙头。
第一辆塔车贴近了城墙,上半部分一层横放的包裹了青铜皮的挡板,使张绣军的火油无法投到最容易烧着的中间部位。投掷火油的张绣军士卒当即不再白费功夫,直接将注意力放在蚁附云梯爬城的苦逼轻兵们身上。
同时滚木擂石灰瓶不要钱地朝曹军砸下,因为只要打退曹军一次进攻,这些大多数又可以重新回收利用。灰瓶有装石灰的,也有装草木烧的灰烬。作用就是使攻城士兵不得张目。
这倒不是张绣发明的,所有的都是老祖宗们自己的智慧。
滚木擂石作用就简单多了。看准时机顺着云梯滚下去一个滚木,直接放翻一排人。
当然爬城的曹军也不傻,时刻关注着上面的动向。一旦泼下火油或者滚下擂石,能转移到钉在城墙面的巨箭就转移,继续攀爬。不能就赶紧跳。
但是,如果中了灰瓶,这就没办法了,只能冒着头皮上。
终于有一个攻城塔的跳板放了下来,早就守在后面那一层的十几名曹军当即就踏着跳板冲向城头。这时候的张绣军也不孬,弓箭手朝里面放一波箭,步卒直接迎上,跳上跳板直接反杀向攻城塔。
往往是两军十几个剽悍锐士在十平左右大的跳板厮杀起来,不是有人从无遮无拦的木板上掉落。或一个人,或者一个抱着另外一个,摔得粉身碎骨。
到底是有弓箭手在旁边助阵,战场上往往是守城的步卒把曹军反杀回攻城塔内。然后一方面堵住通往上层的楼梯,一方面将更上面一层的射箭层的弓箭手屠杀殆尽。
最后,从后面搬来油坛,顺着楼梯倒下,点火,撤退回城头。然后那攻城塔就内燃,烧至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