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继承了崇祯的皇位
作者:然十八 | 分类:历史 | 字数:32.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六章舍本求末
这个时代没有银行,也就没有正规渠道贷款,要借也只能借高利贷,朱慈晨是没钱,却不会去借高利贷的,这东西不能碰,碰了指不定哪天就会倾家荡产。
自己家的房子不仅大,地段也不错,拿房子抵押去买豪宅,用别人的资本为自己赚钱就很不错,也是地球上商家常用的手段。
“成化年间,朝廷给朱姓子弟发放购房银,皇帝的哥哥、弟弟、叔伯等,每人领一千两左右的银子就能购买豪宅。”(详情参见万历《明会典》)。
皇族子弟买的房子,档次肯定不低,这说明大明帝国的房价并不高,虽说明末物价上涨,但也有个谱。朱慈晨的心中也有了普,怀中揣了五百两银票,带着朱光在阜城街附近转悠,转悠半天终于找到一处不错的豪宅,离阜城街不足两百米,坏境优雅,闹中取静,朱慈晨很满意,且房主吴灏也正要出售此房。
吴灏是个商人,心很大的那种,第一次贩卖江南特产赚了一笔后,就想做大做强,拿全部家产去江南进货,结果船沉了,家产没了,全家人总不能喝西北风过日子吧,无奈,只好出售豪宅。
朱慈晨是来买房子的,是顾客,吴灏卖房子虽迫不得已,却还是笑脸相迎,仪门进出就是大厅,两边厢房不少,屋顶有鹿角,后面还有花园、花亭等,整个宅子雕栏玉砌,古色古香,布局不错,若是经过自己别具一格的装饰,此处就会变成有钱人的天堂。
房子还没买下来,朱慈晨就开始考虑怎么装修了,看着吴灏强颜欢笑的脸庞说:“吴兄,这房子多少钱开个价。”
“一千二百两银子。”
“我给你一千四百两银子,先付四百两,其余的半年内结清。”拿别人的资源去赚钱总是要给点利息,朱慈晨很干脆,也不还价。
“朱兄弟既然如此爽快,吴某人也不能小家子气,就按朱兄弟说的办。”吴灏是个生意人,算盘贼精贼精的,自己的房子不是说卖就能卖掉的,虽说眼前这位客官要半年付清,但多了二百两银子,就当拿钱去做生意赚的,自己有这四百两银子应急就行了,且他还用自己的宅院做抵押,不用担心对方赖账。
吴灏急着要钱买米下锅,朱慈晨也想早日赚钱,且两人都没有异议,办事效率极快,一天时间就把房屋交易完成。
吴灏见房子买卖顺利,心情也好起来了,不用再担心妻儿饿肚子了,自己是个大老爷们,以后赚了钱再买一处比这里更大更好的房子就是。
朱慈晨也眉欢眼笑,买房子是最大的开销,省了这一千两现银,后续的资金就足够了,待明天吴灏搬走,后天就开工,自己得赶紧回去准备。
朱慈晨仔细想想后世那些吸引游客的建筑,屋顶大多盖了些什么呢?琉璃瓦?古代盖琉璃瓦的房子很多;飞檐翘角?站在大街上随处可见,没有一点新意,且这些都很费钱,不是很适合自己,看来只有从简单的东西中寻找不简单的了。
树皮屋顶,这个时代的农村也能看得见,没钱的穷人买不起瓦,只能用树皮遮风挡雨凑合着,而京城却难得一见,且自己在原有的瓦面上盖树皮,不是指望它遮风挡雨,只是为了在这京城内标新立异,且那些有钱人就喜欢这些门门道道。
自己不能像农村的穷人那样只求遮风挡雨,不求美观,需要反其道而行之,挑选清一色的树皮加工,去掉树皮上的毛刺,用桐油侵泡,裁剪整齐等简单加工,然后呈波浪形盖在瓦面上,让整个房顶回归自然,返璞归真。
有钱人无论胸中有没有墨水,大多都喜欢附庸风雅,用竹制品来装饰房间就很不错,简洁、高雅,竹林七贤就是最好的证明,最主要的是竹制品即便宜、又上档次,最适合口袋里没多少银子的自己。
李玉筝听说儿子在外面买了房子,要去经商,要去赚钱,不读书了,虽是舍本求末,也没有阻拦,朱慈晨第一次参加童试就疯疯癫癫半年,若是继续求学不知还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发生。
儿子就是她的心头肉,只要儿子平平安安,做什么都没有关系,能混口饭吃就行,只是儿子刚刚放下书本就去经商,社会经验不足,放心不下,安排忠心耿耿的朱鸣协助。
朱鸣虽是朱家的仆人,李玉筝却把他当作家人对待,以前那个朱慈晨称呼他鸣叔,朱慈晨也只能跟着叫鸣叔。
朱慈晨来到这里时间不长,朱家的家庭关系在与朱光闲聊的时候就基本套清楚了,却不是很了解朱鸣,但朱家无论贫富,朱鸣始终对朱家忠心不二,仅凭这一点就足够了。
朱慈晨在纸片上绘好图纸,把它递给朱鸣道:“鸣叔,找一些手艺好的工匠按图施工。”
朱鸣接过图纸,基本上能看明白,就是好好的房子非要改成怪模怪样的,这一点他弄不明白就问朱慈晨:“少爷,小的在京城生活了几十年,从没见过如此古怪的房子,这样也能赚钱吗?”
“鸣叔,你觉得古怪就对了,那些附庸风雅的人就是喜欢常人无法理解的东西,咱们就赚那些人的钱。”
文人士子的行为朱鸣是无法理解,有人赤足在大街上狂奔;有人当众狂歌;还有人在大冬天里,别人都穿着厚厚的棉袄,他却使劲地摇着手中的扇子,也不怕冻着......
少爷两天前也在纸片上写了些什么?自己的儿子朱光认不全,却卖了一千两银子,自己也无法理解,看来自己无法理解的东西多了,少爷却能理解,能赚大钱。
朱鸣没别的心思,自己是朱家的仆人,只要朱家好,自己就好,既然太太都支持少爷,自己就无需弄个明白,听从吩咐就行:“少爷,还有没有别的吩咐,若是没有,小的这就去找工匠,咱们明天就开工。”
“鸣叔,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要精工细作,越精致越好,不要怕花钱。”朱慈晨不急,精雕细琢也是高大上,自己要招人,要培训,需要一段时间。
装修房屋的事情交给朱鸣后,朱慈晨就准备去买些人回来,只是找不到人口买卖的地方,就叫上朱光陪自己去伢市,
“少爷,这京城内流民、难民多的是,只要给口饭吃,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干嘛非要费那个钱去买人。”有其父必有其子,朱鸣的优良传统朱光全部继承了,凡事都为朱家的利益着想。
“流民、难民经过一段时间的颠沛流离,被大染缸染过,不再是原来的他们了,咱们去伢市不到人伢子手中买人,而是专门买自己在自己头上插草签的那些人,用着放心。”
朱慈晨和朱光两人在伢市转了一圈,带回来十九个人,男的六个,女的十三个,年龄控制在十四岁至十八岁之间,且来路清白,五官端正,嗓子好,有两个还识字的,只是一个叫艺歌的妇人很特别,年龄四十多岁,说自己曾卖过唱,善歌舞,只因人老珠黄了,生活没着落了,迫不得已才自己卖自己。
歌舞也是高大上环节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朱慈晨不会生搬硬套这个时代的歌舞,他要古今结合,既能让这个时代的人接受,又有新意,后世是有类似的歌舞,只是自己水准不高,若是让自己传艺,早点关门大吉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