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双面太子爷

作者:春城无梦 | 分类:历史 | 字数:8.8万

第十二章 煽动翅膀的小蝴蝶

书名:大明双面太子爷 作者:春城无梦 字数:3524 更新时间:2025-01-24 01:40:55

满月宴看似完美结束,可其实在满月宴结束以后,还是发生了不少事情,却说国丈周奎,一回到家就大发脾气。

“这个死妮子,竟然瞒着我做了金锁给那小兔崽子,早知道我就把金锁藏起来了,就那么个小屁孩,何必用金锁,用我准备的那个铜片片不是就行了嘛。

不行,不行,绝不能让那个小屁孩用着金锁,改天等我进宫的时候一定要去钟粹宫把那金锁拿回来,这等宝贝必须放在咱家里保管。”周奎在府里是恶狠狠地咒骂道。

而在承乾宫里,田贵妃也是一副羡慕嫉妒恨的模样,“今天让朱慈烺这小子出尽了风头,你看看皇后那得意的样,哼,才满月,日子还长着呢,咱们走着瞧。”

而这些,身在钟粹宫襁褓里的朱慈烺都不知道,当然了,就是知道被人惦记记恨了,他也没办法,谁让他是个连话都不会说的小屁孩呢?

在满月宴结束之后,朱慈烺又恢复到了自己简单而又枯燥的生活里,每天继续吃了睡,睡了吃,得空就看看关于明朝末年和清朝初年的书籍,以期待对这个世界有更多了解,为自己的将来打基础。

而崇祯帝也是每天雷打不动的来看望他,陪他玩耍,朱慈烺也一如既往地讨好着崇祯帝,每天对他笑个不停,好像他的到来给朱慈烺带来多大的快乐似的。

而田贵妃呢,还是一如既往地派人往钟粹宫送东西,当然了,聪明人很多,不久其他嫔妃也开始有样学样,也给钟粹宫送礼物来了,搞得朱慈烺都专门有一个房间来堆放他收到的各色礼物。

可是令人奇怪和费解的是,崇祯帝明明知道这些事情,这次却是一言不发,就这样默默地看着众人表演,搞得大家以为崇祯帝在默许一样,送得更积极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朱慈烺的视力也处于逐渐恢复中,说真的,第一次睁开双眼看世界时,朱慈烺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高度近视了。

记得当时,他好奇地四处打量时,看到的却是迷迷糊糊好像透过磨砂玻璃看事物一般的世界,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始终围绕着他。

一开始的朱慈烺被吓得小心肝扑通扑通的,还以为自己是个残疾人呢?被吓坏了的他赶紧查找了书籍才明白,这是新生儿都会有的情况。

据说,新生儿出生一周,宝宝的视力趋向于近视,视力只能集中于8至15厘米远的物体上,一周后,可以看见3米处的物体。

1个多月时婴儿能看清眼前15—30厘米内的物体,能注视物体了。到了2个月时婴儿视觉集中的现象就越来越明显,喜欢看活动的物体和熟悉的大人的脸。

3个月时能固定视物,看清大约75cm远的物体,视力约为0.1。注视的时间明显延长了,视线还能跟随移动的物体而移动,对颜色很敏感。

5个月时,眨眼次数增多,可以准确看到面前的物品,还会将其抓起,在眼前玩弄。6个多月时,目光可向上向下跟随移动物体转动90度。

7-8个月时,能辨别物体的远近和空间,喜欢寻找那些突然不见的玩具。9-10个月时,视线能随移动的物体上下左右地移动,能追随落下的物体,寻找掉下的玩具,并能辨别物体大小、形状及移动的速度。

11-12个月时,视线能随移动的物体上下左右地移动,能追随落下的物体;1岁时视力可达0.2。1岁后,喜欢看图书,能区别物体,会模仿动作。在外界环境光线的不断刺激下,孩子的视力逐渐在发展。

到1.5岁时,视力可达0.4,能看见细小的东西如爬行的小虫、蚊子,能注视3米远的小玩具。还能区别简单的形状,例如圆形、三角形、方形。

等到六七岁时进入成人的视觉,而立体视功能到9岁才可达到正常。这是书上说的婴幼儿视力变化的情况,透过书籍介绍,也让前世没有养过小孩的朱慈烺有了个初步的了解。

崇祯皇帝还是习惯每天都来和他最亲爱的皇子朱慈烺分享他的心情,透过崇祯皇帝的口中叙述,朱慈烺也知道了这大半年来朝堂发生的一系列大事件。

崇祯二年(1629)二月十六日,上谕曰:《会典》规定,民间有四五子愿以一子报官阉割者,有司造册送部选,敢有私自净身者,本身及下手之人处斩,全家发烟瘴地方充军,两邻歇家不举者治罪。

也就是禁止私自阉割报名做太监,一经发现严惩不贷,违反的人和帮助其阉割的人要杀头,全家要充军发配,隔壁邻居家不举报的也要治罪,这也算是一个善政。

崇祯二年(1629)二月二十三日,考察京官。将不谨言慎行的、才能不足的、以及泄密的降级外调,将年老的、有疾病的、年纪大又有病的责令退休,贪污的、不作为的开除。这也算是一个好的举措。

崇祯二年(1629)三月十八日兵科给事中宋鸣梧疏陈:遵化台军营兵、南兵因为饷银的事情闹饷闹事,大书“赤心报国,饥军设粮”八字,次日,巡抚顺天右都御史王应豸以牟饷激变被逮,论死。

崇祯二年(1629)三月,以左副都御史杨鹤总督三边。杨鹤到任后,督军不力,农民起义军日益增多。看来是遍地狼烟,造反不断啊,形势越来越不好了。

崇祯二年(1629)四月二十六日马懋才奏:臣乡延安府,去年全年无雨,草木枯焦,民争采山间蓬草为食。蓬草尽,则剥树皮而食。树皮尽,则掘山中石块而食,石性冷而味腥,少食辄饱,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

饥民吃树皮草根,吃完了吃“观音土”,结果消化不了,腹肿胀而死。甚至出现大规模的人吃人现象,天下已乱。

崇祯二年(1629)闰四月初八日,起义军七千余人攻三水,游击高从龙败死。官兵被伤者二千余人。首次出现农民军大规模击伤官军,国家危机突显。

崇祯二年(1629)五月,日食。崇祯帝因旧历法推算日食失验,欲加罪台官。礼部尚书徐光启上言:“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无怪今日之失,宜及时修治,参用西法。”

崇祯帝从之,诏外国人龙华民等编修新历法,徐光启为监督。西历自此开始实行。至崇祯8年修成《祟祯历书》137卷。

朱慈烺认为这是个划时代的大事件,预示着中国开始采用在那个时代最先进的西式历法,逐渐与世界接轨,这个事情虽然在后世有很多的争议,不过引进西式历法与世界接轨本身是个值得肯定的事。

六月袁崇焕斩杀毛文龙,虽然毛文龙是个争议颇多的人,可是事实上,对于大明王朝而言,朱慈烺并不在乎毛文龙是否是好人坏人,是否是败类,而是在乎他安抚了几十万流民,沉重的打击了后金,在后金后方起了很大的牵制作用。

而他被杀之后,这一切也都荡然无存了。对于袁崇焕我们同样如此,只不过在毛文龙被杀后,压死大明王朝的最后的一根稻草,一如多米诺骨牌效应,也终于来了,明王朝也开始向着死亡的道路上狂飙突进。

其实崇祯帝还有一件大事没说,也许他是不知道或许他也不在意,那就是,五月后金首次开科取士,这虽然看似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是产生的影却是十分深远的。

天聪三年八月十三日,皇太极颁布谕令,他说:“自古国家文武并用,以武功戡祸乱,以文教佐太平。”

紧接着又说:“朕今欲振兴文治,于生员中,考取其文艺明通者,优奖之,以昭作之人之典。诸贝勒府下及满汉蒙古家所有生员,俱令考试……各家主毋得阻挠,有考中者,仍以别丁偿之。”

由于后金实行“八王共治制”,其基本特点是旗主对属人的占有权,大汗无权剥夺。因此皇太极在谕令中特别强调“各家主人勿得阻挠此事”,这是打破常规、破除旧俗而进行的大胆尝试。

这次开科取士,既是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也是对八旗教育成果的检验。是后金政权从武功创业过渡到文武并治阶段的一次重要转折。

也是皇太极加强汗权、选拔文治人才的重要举措,对于安抚民心、稳定时局起了巨大的作用,对于后金统治下的辽东汉族文人来说,则有更为深远的特殊意义。

首先,通过选拔大批的汉人文士充实到国家政权之中,组成智囊集团,参与国家建设,既利于对明作战,又减轻了他们对后金政权的排斥心理,也为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其次,延揽吸纳满化汉人文士,可以解决满洲自身教育人才之不足,借以提高女真人的文化素质,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这次开科取士让当时处困境的汉人儒生重新得到了走向仕途的正常化途径,看到了进入后金政权中心的希望,从而给他们带来些许的归属感;

最后,大批儒生通过正规的途径得到培养、锻炼,为后来清军入主中原、统治天下奠定基础,为成长中的清政权积蓄力量。

就是在这一次次的科举中,一批批的汉人和身处底层的辽东平民得到了拔擢,而后金和他的继承者满清得到了最最渴望的发展人才,完成了文化和人才的积累,为最终打败大明朝廷和大顺农民军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惜这一切大明王朝的统治者看不到,大明的有识之士也看不到,只有还是小屁孩的朱慈烺看到了,想到了,可是这又能怎么样呢?他又能做什么呢?

前世读史每每到大明末期,朱慈烺都不禁扼腕叹息,这次,终于轮到他了,他绝不会再让巨轮沉没,让神州沉沦,让华夏被野蛮人统治,让国家落后于世界三百年。

PS:新人新书上传,慢热型历史架空文,告诉你一个你所不知道的堂堂大明太子朱慈烺拯救自己以及大明朝的故事,有爽点、有热血、有兄弟、有爱人,恳求各位读者大大,多多关注鼓励,评价,跪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