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战国风云人物之名将篇

作者:傲双 | 分类:历史 | 字数:23.8万

廉颇篇(7)

书名:战国风云人物之名将篇 作者:傲双 字数:2613 更新时间:2024-11-25 22:42:39

廉颇老矣

廉颇破燕,封君拜相,成为赵国最有前途的名将、老将。随着一个人的离开,改变了廉颇的命运,最终让他落得客死他乡的悲剧。

那么,这个人是谁?

他就是赵国的国君:赵孝成王。

话说,赵孝成王是一位充满悲剧色彩的男人,对他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那么,来看看这个男人有多悲剧?

他被称为,赵国瘟疫太子(公元前277年,赵国发生了瘟疫,他被立为太子)。

祖父是赵武灵王、祖母是赵惠后、父亲是赵惠文王、母亲是赵威后、叔叔是平原君、弟弟是长安君,都是有名的人物。可惜的是,赵惠文王死的时候四十四岁左右(公元前309年---公元前266年),赵威后死的死后据说才三十出头。赵孝成王不到二十岁,失去了双亲,成为了孤儿。

这不是最悲剧的,还有更悲剧的,他继位后历经了许多战祸:长平之战、邯郸之战、反击燕国之战、北破匈奴(据说也是发生在赵孝成王时代)、对战秦燕、支持信陵君合纵伐秦。

赵孝成王生在赵国,最好的时候,目睹了赵国的强大(阏与之战败秦)。同时也见证了赵国的衰落(长平之战),艰难守住了邯郸。好不容易复兴国力,燕国出来捣乱,匈奴也不甘寂寞。平定了北边战事,秦昭襄王、秦庄襄王也出来敲打赵国。

合纵伐秦,是赵孝成王对战诸侯的最后一战。死亡之神召唤,他再也没有机会为赵国做点事。

那么,赵孝成王有多少岁?

史料虽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可以推测一下。

公元前248年,为了掐断秦、燕合盟伐赵。赵孝成王派了第二个儿子入秦,这就是春平君,年龄二十岁。也就是说春平君出生的时间:公元前268年。

赵孝成王还有一个长子,在邯郸之战中死去。

赵威后是齐闵王(公元前323年---公元前284年)之女。

从这两个信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赵孝成王生卒时间:公元前285年左右---公元前245年。

这位赵国的国君,前半生笼罩在父母的光环下。后半生,不是被诸侯打,就是在和诸侯交战的路上。

赵孝成王的死,直接改变了两个人的结局。

一个是春平君,正在秦国为质。

另一个是廉颇。

按照常理,赵孝成王去世,春平君应该成为接班人。由于春平君远在秦国,不知赵国发生的事情。就这样,赵悼襄王登上了历史舞台。

赵国朝局很复杂,有的人支持春平君,有的人支持赵悼襄王。廉颇支持谁,史料没有记载。但,从后面发生的事情,还是能发现一点端倪。

此时,廉颇正在伐魏。赵悼襄王继位后,要巩固权力和地位,最担心的人是谁?

掌握兵权,且,威望又高的武将:廉颇。

在郭开等人的撺掇下,赵悼襄王做了一个决定:以乐乘取代廉颇。

为什么赵悼襄王会做出这样的人事安排?

1、乐乘有军功。

2、乐乘支持赵悼襄王。

3、赵悼襄王镇不住廉颇,驾驭得了乐乘。

赵悼襄王找了一个听话,且又有军功的人,取代廉颇。廉颇支持的人,有可能是春平君。

面对被能力不如自己的人取代,又不是自己想支持的君王。廉颇做了一个决定,起兵攻打乐乘,导致两败俱伤。乐乘消失在名将的舞台上,不知所踪。廉颇也没有选择,只能流亡诸侯。

那么,廉颇晚年流落诸侯,客死异乡,落得如此凄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有两种因素,一种是外在因素,另一种是内在因素。

先来看外在因素:

1、赵国权利更迭,陷入内政风波。

赵孝成王去世,赵悼襄王不按套路,夺了远在秦国为质春平君的君位,导致赵国内政动荡不安。

2、郭开等人排挤。

郭开和廉颇有什么仇恨,史料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有一点很明确,权力。按照廉颇的军功,赵相非他莫属,就没有郭开的事。或许,赵孝成王临终前,定是做了什么安排,至少对廉颇是有交代。

再来说内在因素,廉颇自己的原因:性格急躁,做事冲动,起兵攻打乐乘,最终埋葬了自己的前途。

和廉颇有交情的人,要么死,要么说不上话。廉颇起兵,标志着他在赵国混不下去。于是,廉颇采用就近原则,逃亡魏国。

那么,魏国为什么不重用战功赫赫的廉颇?

也有以下观点:

1、廉颇能打,但,起兵给他带来了很大负面影响。

2、和赵国的关系。

魏安釐王用,也不敢重用,用廉颇代表着与赵国为敌。魏国被秦国欺负得没有还手之力,再加上一个赵国。魏国的处境堪忧。

廉颇在魏国,过得不开心,朝思暮想回到赵国。

赵悼襄王因为战事不利,北边要对付燕国,西边要对付秦国。就在这时,赵悼襄王想起廉颇。又听说,廉颇在魏国,思念赵国。于是,赵悼襄王派了使者前往魏国,探望廉颇。

这个使者是谁,史料没有记载他的名字。但,记载了这个使者和郭开关系好。因此,诞生了一个故事:廉颇老矣。

廉颇在魏国,见到了心心念念的赵国使者。廉颇为了表现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还披甲上马,表示自己宝刀未老,能为赵国效力。

殊不知,廉颇的表现,被别人当成了猴子。赵使归国后,对赵悼襄王说了一句话,就把廉颇给毁了: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言外之意:廉颇老了,回来也没什么用。

赵悼襄王想了想,廉颇都八十岁了。一个糟老头回来,也没什么用处。

这句话,记载了廉颇的结局: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廉颇在魏国过得不开心,赵国又回不去。楚闻廉颇在魏,又不能归赵,阴使人迎之。

廉颇为楚将,无功,说了一句话:我思用赵人。

从上面几个字可以看出两个信息:

1、廉颇思念故国。

2、廉颇在异国过得不开心。

对于廉颇死亡的时间,没有明确记载。但,对廉颇的结局,很清楚,郁郁不得志:卒死于寿春。

廉颇一生为赵国南征北战,战功无数。

伐齐攻魏,勇冠诸侯。

上党失利,与秦国对战长平。廉颇在战局不利于赵国的情况下,以牺牲局部,换取整体的胜利,不断扭转战局,独立抗秦三年。邯郸之战,不计前嫌,为赵国守城。

以孤寡疲惫之师,战胜燕国精壮之士。破燕之战,一战封君。

对外战绩,出战必胜,固守无人能破,也没有记载他有过败绩。廉颇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名将。

在战国时代有很多名将,进攻的有(武安君白起、马服君赵奢、昌国君乐毅),防守的也有(安平君田单)。却很少有既能进攻,又能防守的名将。再加上,廉颇不因为自己的遭遇,忿忿不平,做出什么不利于母国的事情。临死前,还想着为赵国效力。

攻守兼备,战国四大名将,廉颇实至名归。

廉颇远离赵国,客死楚国,最终走完了披甲上阵,戎马倥侗的一生。他历经赵武灵王、赵惠文王、赵孝成王、赵悼襄王,四代君王,也是战国时代活得最久的名将、老将。

廉颇老矣,这四个字,道尽了太多名将的心酸。

那么,廉颇告别了舞台。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他的出场,会给赵国带来什么?又会有怎样精彩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