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掌家
作者:霓裳浅唱 | 分类:历史 | 字数:24.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十一章
张寡妇来了几天,每天中午半夏他们吃什么,都会给杏娘留一份,这让张寡妇更加死心塌地地帮着干活,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做。
到了月底这天,半夏把张寡妇的工钱结给她。
“这,还到一个月呢。”张寡妇有些激动,这一个月都没到呢。
半夏笑了笑:“今儿是月底,你上工几天就给结几天的工钱,这是七十文你拿着。”
张寡妇接过钱说了无数感谢的话,这七十文可能办好多事呢。张寡妇想着家里的女儿,花儿一样的年纪,整天在家干活,吃也吃不好,穿也穿不好。
跟半夏说了一声,张寡妇就去镇上西街,买了点肉,又给杏娘买了一朵绢花花了三文钱。张寡妇揣着剩下的五十文钱,回到家中。
“娘,你咋买肉回来了?”杏娘睁大眼睛看着肉奇怪张寡妇哪里来的钱买肉,那肉了不便宜。
张寡妇拿出绢花给女儿带上,这才说:“我上了七天工,东家给我清算了几天的月钱。”
杏娘还是个姑娘,自然还是爱美,欢欢喜喜地把绢花摸了又摸,只是一个劲儿地让张寡妇下次别给自己买这些东西了,让她给自己买点。
半夏一行人回到家各自在家吃完饭,然后许老三把账本拿出去,几房都到堂屋。
“大嫂,二嫂。”半夏捧着银钱,两人一起踏进屋子里,朱氏和林氏还有周氏在堂屋里坐着。
许老三把账本念给大家听,许老大和许老二读过书,也认得字这账本简单认得账。
这一个月每天都在进账,到了月底一共赚了二十三两六百文钱。半夏把大妞和二妞的工钱给了,一共四百文钱。
剩下的二十三两两百文,按照当初说好的给一成分红钱,分别给朱氏和林氏还有许老五分了二两多一些。
朱氏和林氏当即把下个月的养老钱给周氏,周氏和许老爹也不拒绝,看着几个孩子能分钱了放下心来。
许老四看着哥哥嫂嫂把下个月的月钱都给了,自己连这个月的月钱都没有给,让吴氏把钱拿出来,吴氏就只会说家里的钱没了。
周氏和许老爹两人也不过问许老四,也知道许老四没有钱,只是把三妞送回许老四屋里。
半夏算了算自己手上加上以前的还有十七银子,让许老爹抽空去镇上给买头牛回来,以后就不用人推车了,用牛车给拉到镇上去,要是家里农忙还可以用牛。
这么多年家里一直想添一头牛,可是家里一直没有钱买,许老爹也高兴地一口答应半夏,想着明日就去镇上问问牛是啥价钱。
半夏想着大家都累了一个月了,便让大家在家休息两天,也去张寡妇家告诉张寡妇一声,以后每个月都有两天的休息时间。
许老三趁着休息,便去荒地把高粱那些种子撒下去后,也在家里和半夏一起休息。
半夏也趁着这两天扯了一些布回来,可是自己不会做衣服,就把布送到周氏那里,让她帮忙做了几件春天的衣裳。自然也给周氏买了一匹,也让她给自己和许老爹做了衣裳。
“哎哟,你家老三媳妇真孝顺,给你们做了新衣裳呢。”周氏穿着新衣服出去,几个和周氏差不多年纪的人瞧见了都纷纷围上来,知道这是半夏给买的布,那是一个劲儿地夸。
周氏一边受着夸赞,一边心里门儿清楚也不让自己晕了脑袋,给后人找些麻烦回去。
“是呢,这布应该不便宜吧。你家几个孩子有出息了,挣到大钱了哩。”李氏是村头吴家的媳妇,和周氏的娘家是一个村的,家里只有两个儿子,可是都不成气。
特别是他小儿子,成亲的时间和许老三就在前后脚,怎的别人家的媳妇就这么能干,自家的媳妇那就是个搅事精,整天和妯娌打擂台,家里没有一天安生日子。
再有前些日子,大根在村里收菜,觉得她家的菜不新鲜不要,可让李氏心里不舒服了好一阵子。
所以,对周氏那是羡慕也有,嫉妒也不少。今日看着往日同村的人,穿着新衣服出来,那是少不了心里泛酸的。
“那你是不知道,她家还天天闻着肉香,可把我家馋死了。”刘家的媳妇说,“你家儿子到底咋赚的钱?”
“就是,也说出来让我们听听,这赚了钱就把我们忘了啊,好歹我们还是一个村儿的呢。”
周氏笑了笑:“也不是什么大钱,就是在手艺好,在镇上摆了个卖吃食得,可不得糊口过日子嘛。”
“做啥吃食啊。”
“这我就不清楚,我家儿媳妇脑子灵活,啥都卖点。”周氏打了几个太极就回去了。反正她们已经知道了大概,再详细周氏就不会说了。
周氏回到了家,见一大家子都在院子里围着,三妞看见周氏跑过来。
“奶奶,牛。”
这不,许老爹连着几日在镇上去瞧,今天中午把牛给买回来了,在码头吃了午饭,大家一起用牛车把东西和人给拖回来的。
周氏见着牛牙口还不错,也高兴呢。
“这牛买成多少钱?”
“这牛是头年轻力壮的,用得久。价格也不便宜,十三银子呢。”许老爹语气有些骄傲,他家中午也用让牛了,这可是村里第二家呢。
由此,许老爹的活儿又多了一个,除了地里的事之外,就是伺候那头牛。每天早上半夏他们去镇上钱就把牛喂得饱饱的,回来了之后也把牛喂得饱饱得。
半夏一行人同样得也是算好时间出门赶去镇上码头,下午回来家里。小吃摊的生意越来越好,好多都是回头客,也有些吃了还带饼子走的。
许老三想着得再请一个人,和张寡妇一起,一个人收拾桌子,一个人专门洗碗,这样才来得及。而他自己就负责收钱,哪里忙不过来就帮忙。
半夏也同意,不过提出得请两个人。一个洗碗,一个得帮着给客人上菜。本来想着让张寡妇的女儿杏娘去,可是杏娘得顾着家里的事情。得重新找两个和张寡妇性子差不多的,也是干活利索得,而且还得是同村的,这样时间上才对得好,来回也安全。毕竟其他人也不熟悉,特别是镇上牙子找的人,半夏不想用。
周氏知道后应下来,在村里住了几十年了,自然了解村里没家的情况。没多久让她寻着两个人。一个是许家本家的一个嫂子,她公公是许老爹的堂兄,家中排第二。
家里住着漏雨的茅草房,公公许二伯的脚是瘸的,婆婆的眼睛早年没有钱医治瞎了。老两口只有一个儿子,女儿倒是多,都出嫁了。
周氏说的这个嫂子就是老两口的媳妇田氏,和朱氏一般年纪,嫁过来这么多年都是勤勤恳恳的,对两个老人也是孝顺,和丈夫也没有怎么红过脸。
田氏还有两个儿子,大的比大根大一岁,小的和二妞差不多大。一家人日子过得很是清苦。
半夏相信周氏看人的眼光,见半夏同意周氏便去找田氏。许二伯家住在村尾最后一户人家,把来意说清楚后,田氏自然也是一万个答应下来。
另一个是王氏,比朱氏大个六七岁,看起来像是大了十来岁。家住在离许家不远,是当年逃难来到的这里,家里没有良田都是自己开出来的荒地种着。
王氏家里也是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子只有老大成了亲,其他两个儿子因为家里没钱至今没娶上媳妇。
大儿媳妇生下两个孩子后受不了苦,和别人跑了,留下两个小孩子。
王氏急需用钱,不用周氏多说什么也答应下来,第二天就和大家一起去了镇上。
自此,她们三人,一个负责给客人上菜,一个负责洗碗,一个负责收拾桌子。
许老三洗碗的手由此解放下来,只管给客人点餐,然后收钱和记账,连带着帮其他的忙,大家也轻松不少,只管做吃食就行了。
里正知道了后,还夸了许老爹好几次,说家里有出息了,还不忘帮助村里的人,带着村里的人挣钱。这让许老爹每日都高兴,出去也感觉倍有面儿,腰杆都比以前挺得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