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史书中刘备打下的江山

作者:弢箭 | 分类:历史 | 字数:29.2万

第九十五章 平南中七擒孟获

书名:史书中刘备打下的江山 作者:弢箭 字数:3288 更新时间:2024-10-11 11:17:25

黄初四年,也就是蜀汉章武三年,刘备病重,急召诸葛亮。就在诸葛亮启程前往永安的时候,汉嘉太守黄元举全郡反叛。

黄元这人,反叛的理由竟然是与诸葛亮不和。听说刘备病重,担心刘备归天以后,诸葛亮会整治他。

恰好诸葛亮前往永安,成都空虚,黄元无所顾忌,烧毁临邛城。

这时,益州治中从事杨洪向留守成都的太子刘禅请示,派将军陈曶、郑绰率军讨伐黄元。

众臣纷纷反对,认为黄元不会围攻成都,定会通过越巂,据守南中。

杨洪说:“黄元向来性情凶暴,不知广施恩信,怎么可能回去据守南中。不过是顺水东下,希望陛下平安,向陛下求活而已。如果不能求活,定然继续东下,准备投奔东吴。只要令将军陈曶、郑绰率军于南安峡口截击,定然能抓获。”

黄元兵败后,果然顺江而下,被陈曶、郑绰生擒,然后送到成都斩首示众。

二月,诸葛亮从成都赶到了永安,刘备已经病得不行了。命令诸葛亮辅佐太子,以尚书令李严为副。

刘备躺在病床上,上气不接下气,断断续续对诸葛亮说:“孔明,你的才能胜过曹丕十倍不止,必能兴国安邦,最终完成大业。如果太子还堪辅佐,你就好好辅佐他,如果真是烂泥扶不上墙,你就取代他,好好治理国家。”

诸葛亮跪伏在地上,不断哭泣,对刘备说:“臣受陛下厚恩,定当竭尽所能,为陛下及太子效死。”

刘备给刘禅留下诏书,自己口述,命人在旁边记录:“人过五十不成夭寿,孤已经六十余岁,也没什么遗恨了。唯担心对你们兄弟几人,以后一定要相互勉励,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为父我功德浅薄,不是好榜样,你们以后与丞相相处,要把丞相当成自己的父亲一样。”

四月,刘备在永安驾崩,谥号为昭烈皇帝。

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临终前将整个国家托付给诸葛亮,这种信任,可谓是古今典范。一生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智谋机变或许不如曹操,但是,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注定他成为人上人。

一代枭雄刘备,纵横天下,从一个织席贩履的落魄皇室后裔,一步一个脚印,终于成为了一代帝王。白手起家、草根逆袭,赢过天下无数英雄,最终还是败给了岁月。

刘备虽然身死,但是,他打下的江山还在。我们再一起看一下,最终,这片江山,将会有怎样的结局。

丞相诸葛亮带着遗体返回成都安葬在惠陵,即今成都武侯祠内刘备陵墓。以李严为中都护,留守永安。

五月,年仅十七岁的太子刘禅继位,即为后主。大赦天下,改元建兴元年。尊皇后为皇太后,封丞相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军政事务不分巨细,全由诸葛亮决断。

有一次诸葛亮亲自校对书稿,主簿杨颙直接进谏:“丞相,国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官员各司其职。就像一个家庭一样,奴仆赶着牛耕田,婢女做饭,公鸡司晨,烈犬守夜。现在您一个人把所有的繁琐工作都做了,劳心劳力不说,最终还将一事无成。古人曾说,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

诸葛亮当即便向杨颙致歉。后来杨颙去世,诸葛亮痛哭了三天。

益州大族雍闿杀太守正昂,正巧赶上士燮向东吴请降,雍闿又绑了太守张裔归降东吴。东吴那边便封雍闿为永昌太守。

永昌郡功曹吕凯、府丞王伉等人率领永昌吏士关闭隘口,抗拒雍闿。雍闿无法进入永昌,便煽动孟获,使其诱惑夷人,共同反叛。

南方诸夷人部落纷纷响应孟获,牂柯太守硃褒、越巂夷王高定等纷纷反叛,响应雍闿。

当时刘备刚刚兵败身死,蜀国还没缓过来气,诸葛亮以为无力征讨,便派人前往安抚。于内,闭关养民,休养生息,广积粮草,整修战备。

尚书邓芝对诸葛亮说:“如今陛下年幼,刚继大宝,我们应该与东吴重修旧好,稳定局势。”

诸葛亮说:“我也考虑了很久了,就是不知道派谁合适。现在看来,我应该是找到这个人了。”

邓芝问:“不知丞相准备让谁去呢?”

诸葛亮说:“如此重任,非君莫属。”

于是,邓芝以中郎将的身份前往东吴修好,十月,到达建业。

当时,东吴还在向魏国称臣,孙权心中狐疑,没有立即接见邓芝。邓芝在驿馆等了两天,不见有人接待,便主动给孙权上书:“臣此次前来,不但是为了西蜀,同样是为了东吴。”

接着,孙权便隆重地接待了邓芝。一见面就问:“伯苗所说的为了我东吴,不知有何妙策教孤呀?”

邓芝说:“西蜀、东吴本为姻亲,只是因为各种误会,才闹得兵戎相见。现在北方曹魏强盛,唯有东西联合,才能制衡。”

孙权说:“我也想和西蜀和亲,可是,你们主上年幼,国势又弱,一旦被魏军逼迫,如何自保?”

邓芝不卑不亢地回答:“吴书联合,有四州之地,不可谓小。大王乃是命世英才,我家主上虽然年幼,但丞相诸葛亮也是当世人杰。蜀国有关山险固,东吴有三江险阻,两国联合,共为唇齿,进可以兼并天下,退可以鼎足而立。”

孙权继续发难:“如若吴蜀不能联合呢?”

邓芝悠悠回答:“如果大王将太子送给魏国做人质,魏国定然还会继续提条件,甚至要大王入朝。如果大王入朝,不是跟当年的马腾一样,任人宰割。如果不入朝,魏国必然出兵讨伐。到时候,蜀国顺江而下,见机行事,恐怕这江南大好河山,再也不会为大王所有了。”

孙权沉默了好长时间,说道:“伯苗言之有理。来人,传令,从今以后,断绝与魏国的所有往来,专心与蜀汉联合,共抗曹魏。”

这一年,刘禅封太子妃张氏为皇后。

曹魏黄初五年,蜀汉建兴二年,吴王派遣辅义中郎将吴郡张温向蜀汉求亲,两家联姻。从此,吴蜀之间关系日益密切,往来信使不绝于道。

孙权令陆逊常与诸葛亮来往,每次与刘禅或诸葛亮写信,都经陆逊改过再发。为了方便,干脆,刻了一枚印章放在陆逊那边,陆逊改完书信,直接盖章发送。

为了稳固盟好,蜀汉又向东吴求亲,出使的当然还是邓芝。孙权对邓芝说:“待讨灭了曹贼,天下太平了,东西两方,划地而治,该多好呀。”

邓芝正色回答:“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灭了曹魏以后,如果大王不能听从天命,那么我们做臣子的,只能各为其主。到那时候,大战才是刚刚开始。”

孙权笑着说:“哈哈哈,伯苗呀,你可真是诚实君子。”

曹魏黄初六年,蜀汉建兴三年,诸葛亮终于腾出手,率领大军讨伐雍闿等南中叛贼。

出发时,丞相府参军马谡(马良的弟弟)送诸葛亮几十里,诸葛亮对马谡说:“虽然你我共事多年,现在还请为我再出些良策。”

马谡说:“南中贼寇仗着山高水远,早就不服统治。现在就算是大败了他们,日后还会再度反叛。”

诸葛亮说:“这也是我顾虑的。”

马谡继续说道:“日后丞相北伐之时,南中得知国内空虚,必然加速反叛。此次出兵,如果将他们全部斩杀,哪里又能杀得尽,还显得我们不是仁义之师。”

诸葛亮笑了,说:“既然幼常分析得这么透彻,肯定是已经有了良策,还请幼常教我。”

马谡也笑道:“良策说不上,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只要丞相能让南中军民心悦诚服,南中就安定了。”

诸葛亮命庲降都督李恢率兵从益州出发,门下都督马忠由牂柯进兵,自己亲率大军由越巂进入南中。三路大军一路战无不胜,攻破沿途诸县,斩杀叛贼雍闿及夷王高定。最后,三路军队在南中汇合。

孟获收拢雍闿麾下逃回的士卒,继续对抗诸葛亮。由于孟获此人久在南中,夷人、汉人都很信服他,纷纷跟随他与朝廷大军做对。

诸葛亮为了能够使南中永远安定,便下令,遇到孟获,只能捉活的,千万不可伤他性命。

汉军装备精良、行阵严整,孟获根本不是对手,一战下来就被生擒活捉了。直接被绑成粽子,押解到诸葛亮营中。

诸葛亮也不难为他,命人解开绳索,好生招待。酒足饭饱后,还带孟获参观自己的大营。问孟获:“我军是否精锐?”

孟获说:“之前不知虚实,才导致兵败被擒。现在看到你营中情况,也不过如此,要是能再打一仗,我定能轻易取胜。”

诸葛亮笑了:“如果我放你回去,要是再战败被我擒获了,那该如何?”

孟获拍着胸脯说:“你要是还能将我擒获,我就真服了你!”

如此,七擒七纵,孟获终于心悦诚服:“丞相真是天威,从今以后,南中人再也不会反叛了。”

于是,诸葛亮大军直开到滇池,益州、永昌、牂柯、越巂四郡全部平定。

关于七擒孟获这个典故,《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并没有提及,只说: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但是在《资治通鉴·魏纪二》中,却说: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