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冰火大明

作者:黄如一 | 分类:历史 | 字数:23.5万

7.3 名垂青史巨权贪

书名:冰火大明 作者:黄如一 字数:7508 更新时间:2024-10-11 11:24:01

严格的科举制度是明朝最最敏感的一项政治规矩,比谁当皇帝还重要,不管你是谁,只要触碰了这个问题,必将遭到文官阶层最不要命的反扑。而且张居正的思路和前面那些没文化的太监还不一样,太监们是苦于自己的爪牙没文化,想方设法绕过科举这堵高墙,张居正却是觉得自己的儿子很有文化,加把力能冲破这堵墙!

张居正共有六子:张敬修、张嗣修、张懋修、张简修、张允修、张静修。按制度,张居正家可有一子授锦衣卫,一子授尚宝司,这两个名额给了张简修、张允修,其余则安排参加科举走仕途。

明神宗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殿试,23岁的张居正二公子张嗣修高中榜眼,天下议论纷纷。其实张居正确实做了手脚,当时主考官是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张四维,他已经将张嗣修的卷子判为第二甲第一名,也就是总第四名,这也是当年焦芳之子焦黄中的名次,张四维认为他尽力了。但张居正还不满足,买通冯保,在判卷结束,内阁呈往皇帝御批的路上,将第一、二名挪到了三、四名,张嗣修跃升至第一甲第二名。

此事当时知情人很少,但已经引起不小的议论,没想到张居正更加有恃无恐。而且首相这样做,其余人怎能不跟进?三年后张敬修、张懋修参加庚辰科会试,次相张四维之子张泰征也是同科考生。张四维向明神宗请示,为了避嫌,自己就不担任这一科的考官了。谁知17岁的明神宗反问:“那首辅张先生避嫌了吗?”张四维回答没有。明神宗笑道:“人家两个儿子参考都没避嫌,你提出避嫌,不是反而让人家难堪吗?”张四维猛省差点得罪张居正,惊出一身冷汗。最后朝廷议定,由内阁排名第三的文渊阁大学士申时行担任主考官,张居正、张四维助理。考官名单一经公布,很多考生觉得不公正,甚至以退考抗议。张居正拈须微笑,毫不在意。

果然一发榜,三位公子都通过了会式,进入殿试。殿试最终评卷,大家本来拟定了一个名次,但张居正认为大家先前拟定的第二名卷才应该定为第一,但又说不出很过硬的理由,大家很怀疑这份卷子是他儿子的。皇帝御批后一揭开糊名,果然是张居正的三公子张懋修!其实张懋修这人是很有真才实学的,考中榜眼未必是靠爹,但可能张居正觉得张敬修已经有一个榜眼了,这次非要争一个状元回家。此外,张四维之子张泰征中第二甲第四名,张居正大公子张敬修中第二甲第十三名。非常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三位张公子高中,此科还有一大特色,榜眼萧良有的弟弟肖良誉中第二甲第五十六名,探花王庭撰的弟弟王庭谕中第三甲第一百三十五名。三鼎甲都有兄弟同科高中,您说这是巧合呢还是巧合呢?

事实上,在此之前已有吕调阳之子吕兴周高中进士,密集的宰相之子高中引起士子们的普遍情绪,智力正常的人都不会相信这其中没有猫腻。但张居正一手遮天,整个文士阶层竟然都不敢反抗,只能暗中讽喻。很多人将张懋修戏称为“关节状元”甚至更难听的“野鸟为鸾”。有人作了一首诗:

状元榜眼俱姓张,未必文星照楚邦。

若是相公坚不去,六郎还作探花郎。

可惜的是,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就死了,不然六郎还真的有望在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搞个探花,一门三兄弟包揽三鼎甲,岂不美哉?

张居正自己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也许嘲讽他的话传不到他耳朵里去。有人送了他一副对联:“上相太师一德辅三朝功光日月;状元榜眼二难登两第学冠天人。”其实我看这是在讽刺他,但他已经看不出来了,欣然将此联挂于高堂。

不过张居正死后,此风终于被刹住。张四维之子张甲征、申时行之子申用懋参加了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会试,均中式,天下哗然。殿试前,监察御史魏允贞上疏痛陈张居正窃取权柄,大开科场舞弊之风,建议以后干脆直接规定宰相之子不能参加会试算了。张四维、申时行力辩,并以辞职为威胁力保儿子的殿试资格。最终,明神宗判魏允贞言辞过当,贬为许州(今河南许昌)判官,为其辩护的户部员外郎李三才贬为东昌(今山东聊城)推官。最后殿试放榜,张甲征、申用懋分别高中第二甲第十一名、第二甲第二十一名。更多的御史言官纷纷上疏切谏,明神宗总算有所省悟,褒奖了这些人,并让魏允贞、李三才逐渐升回京官。此后,明朝再也没有出现当朝宰相之子高中进士的情况。十余年后,沈一贯入阁,其子沈泰鸿才高八斗,是公认的状元热门人选,大有当年杨廷和之子杨慎之势。但沈一贯为了避嫌,劝他不要参加会试,沈泰鸿坚决不干。后来沈一贯想了个办法,利用宰相可以荫一子为尚宝丞的制度,直接将沈泰鸿录为尚宝丞,这样他就不能再参加会试了,但从此父子反目,终身不再相见,说来都是张居正的遗害。

有人说改革家嘛,就是这样,敢于打破旧规。但我想打破旧规不是打破旧的公正吧?这个价值观一定不能乱。张居正恰恰是这样一个人,大权在握,所以为所欲为。旧的规矩他可以不遵守,他还要立一些新规矩——他自己同样不会遵守。莫说对一般人,对待皇帝尚且如此。张居正从小严厉管教明神宗,成年后亦不改。张居正要求明神宗省吃俭用,停止了很多工程,裁汰了很多外戚恩官。有一次元宵节,明神宗在宫中张灯结彩,演奏音乐,张居正看见了,痛斥他铺张浪费,不似人君!停止了宫中一切节庆喜乐。其实张居正这种严厉管教本身未必是坏事,放在诸葛亮、范仲淹、杨廷和身上都合适,但张居正自身却异常奢靡腐化,这让年少的明神宗看在眼里,会留下什么心结?

对待同僚,张居正裁汰公车,使公卿群吏都没有车马,他自己却乘坐三十二抬大轿。本来明朝有很严格的“丁忧”制度,即官员的父母去世,要回家守孝三年,孝满再官复原职。当初杨廷和也是内阁首相,逢父丧立即回家守孝三年,然后回来继续当首相。万历五年(1577年),张居正父亲过世,但他贪权恋栈,舍不得丢掉宰相宝座回去守孝,于是指示户部侍郎李幼孜提倡“夺情”。这本是军中的一项制度,指将士出征时遇到父母去世,但确实不能离开战场,所以可在军中守孝。张居正很有改革精神地把这个办法移到了内阁,但显然别人都很难认可。一大堆翰林官站出来表示不可,张居正不听,让明神宗出中旨令吏部办理“夺情”的手续。吏部尚书张瀚本来是张居正突击提拔的,应该是他的人,但就连张瀚都表示所谓“夺情”实难服人。张瀚又不敢面折张居正,于是推说这种事应该礼部管,将中旨封还。张居正又派人多次劝说,张瀚仍不为所动。张居正又让明神宗发中旨切责张瀚无人臣礼,这下把很多人都吓到了,纷纷上章奏请留张居正“夺情”,张瀚还是不动,只是抚胸叹息:“三纲沦矣!”张居正大怒,指使给事中王道成、御史谢思启以其它事由弹劾张瀚,勒令其提前退休。更多官员被激怒,纷纷起来反抗,张居正拿出廷杖的武器,把他们打了板子过后再贬谪。

这时有彗星从东南起,长亘天,舆情更加汹涌,指张居正已经触怒上天,甚至有人在街上贴大字报。明神宗诏谕群臣,再有毁谤张居正的情况,杀无赦!这才渐渐压制住了舆情。最终,朝廷诏许翰林编修张嗣修、司礼太监魏朝代张居正回乡奔丧,并派礼部主事曹诰治祭,工部主事徐应聘治丧。至于张居正,自请停俸一年,身穿素服在内阁办公,在经筵讲课,不影响工作。但是第二年,明神宗大婚,张居正守孝未满就从此改穿吉服,给事中李涞称这样不合礼法,张居正大怒,将其贬出京师。现在的张居正已经到了一点反对意见都听不进去甚至基本伦常都无法约束的地步。

不过毕竟是死了爹,张居正还是回家看看,朝廷派尚宝卿、锦衣卫护送。张居正临走前诫令阁臣,有大事不可做决定,急报江陵,由我来做决定。张居正甚至在江陵处理了马自强、申时行两位新阁员入阁的事宜,堪称行在。明神宗和两宫皇太后都不断派出高级别太监一路服侍张居正,凡张居正经过,地方**都要重修道路,地方官列班相送。

由于朝廷诏谕张居正回家扫一下墓就要赶紧回朝,朝廷离不开您张大人,所以张大人要故意摆一摆谱,说老母亲受不了暑热,想等天气转凉再上路。这一说不得了,内阁、部院寺卿、给事中、御史集体上章,请朝廷催促张大人立即回朝。明神宗遣锦衣卫火速请张阁老先回朝,另遣太监护送太夫人等秋凉走水路回京。张居正这才肯上路,一路上的地方官都要长跪迎接,巡抚、巡按越过辖区迎送。张居正路过襄阳、南阳,分别是襄王、唐王的驻地。按礼制,哪怕是公侯,见藩王也应该以臣礼,张居正其实还没有爵位,但以宾主之礼与二王相见。张居正到了京郊,明神宗和两宫皇太后均派大太监出京迎接张大人回朝。待到秋凉,司礼太监魏朝奉太夫人回京,明神宗和两宫皇太后以家人礼迎接。

这一次丁忧夺情,张居正可谓摆尽了谱,超规格享尽荣华富贵,是他个人集权达到顶峰的标志,自此之后他更加随心所欲。当然,很多人说只有权力在他手中,才能冲破重重阻力,推行改革。那么,张居正那这位伟大的改革家到底有何历史功绩,配不配得上享受这些待遇呢?应该说还是有一些。

张居正有好几项重大的改革措施,号称挽救了即将覆灭的大明王朝,续了几年命,其改革最主要的是措施是考成法、清查土地、一条鞭法等。

所谓考成法,又称“京察”,即从京师派出考察组,全面考察地方官员的政绩。这实在算不上什么新玩意儿,历朝历代都时不时这样搞一下,只不过官员的政绩很难量化,考察到后来也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下去,所以每次又都虎头蛇尾。张居正这一次也没创出什么新花样,其实更多的是以考察为名,提拔自己人,贬黜不依附自己的人,倒是有点像恢复汉、晋察举制度的意思。后来明朝陷入严重党争,“党徒”们就是用这个制度互相斗,元气大伤,造成文官队伍的严重撕裂。

清查土地有点类似于隋文帝的“输籍定样”,但明朝户籍制度远比刚由南北朝统一而来的隋朝严密清晰,所以不需要“大索貌阅”,只需要重新丈量、认真清查偷税漏税的田产即可。在这个问题上,大独裁者的优势体现出来,他的亲信队伍有力地执行了这个任务。经清查,全国纳税土地共701.3976万顷,比上一次弘治年间的清理多了近三百万顷,成效卓著,大幅提高了田税收入,有点像一次活血化瘀的举措,虽谈不上很伟大的理论创举,但实实在在地增加了财税。

张居正最著名的改革家标签恐怕就得算著名的一条鞭法了。所谓一条鞭法,简单地说就是以现银折算赋税。古代的赋税制度很复杂,有现金、粮食、布匹、劳役等多种形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事物的实际价值会有波动,每一次波动都是基层官吏盘剥百姓的机会,全部折算成银两减少了这样的机会,也让纳税人能够自由地选择效率最高的一种纳税方式。

客观地说这是一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行政调整,也确实解决了一定的财税制度弊病。但话说回来,一条鞭法实在不能算是张居正的发明,现在可以很明确地考证,此法最初提及早在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武英殿大学士桂萼和户部尚书梁材便初步提出归并税种,折合银两的作法。最迟嘉靖十年(1531年),御史傅汉臣便明确提出了“一条鞭法”这个名称。嘉靖后期,朝廷在许多地区试行了这种税法。隆庆年间,海瑞巡抚应天便带着试行该法的任务,成效不俗。隆庆后期,高拱拜相,更是非常积极地推行了一条鞭法。张居正只是继续推行这个行之有效的办法而已。不过此法确实在很大程度上革除了明中后期中央财税能力急剧弱化的危情,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说推迟了王朝的破产。明廷推行一条鞭法后中央财政收入的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

图3 推行一条鞭法后典型年份中央财政收入的变化趋势

通过图3可见,张居正的工作确实极富成效,也无愧为“救时宰相”的美誉,但把他捧成伟大的改革家,我始终觉得相当疑惑,因为他的创新发明改革措施实在是太少了,更多的只是延续前人的措施,更坚决地执行下去而已。尤其是很多人把张居正和王安石相提并论,但纵览两人的仕途,除了死后不久王朝覆灭(靖康之难可算“北宋”覆灭)之外,两人很少有实质性的共同点。张居正倒是跟刘瑾麾下的阉党大美男张彩有更多共同点,区别只在于张彩身败名裂,张居正富贵终老。

不过张居正的种种做法积怨颇多,他在时权倾天下,无人敢言,等他死了才会爆发出来。更可怕的是,张居正在时能够揽权,很大一个因素是明神宗年幼,他死了明神宗也长大了,回忆起童年的种种,再加上张居正的一票仇人在耳边不断吹风,张老师不被清算真的很难。

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六月,太师、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卒,朝廷为他举办了盛大的葬礼,辍朝,遣四品京卿、锦衣卫堂上官、司礼太监为其扶灵归葬。但接下来就是对他的清算了。

张居正弥留之际,举荐了礼部尚书潘晟、吏部左侍郎余有丁入阁,两人均通过了廷推,朝廷批复潘晟为武英殿大学士,余有丁为文渊阁大学士,准备上任。但张居正一死,就有御史雷士帧、王国,给事中王继光相继弹劾潘晟,说他是张居正的座主(乡试中举人时的考官),张居正这是在引荐私人。这一下引爆了大家对张居正几个儿子中进士的积怨,人情汹汹,纷纷上疏弹劾。明神宗勒令潘晟退休,潘晟还没上任就被罢免。大家继续释放对张居正的积怨,张四维在这其中可能也起到了帮腔的作用,不断地在年方弱冠的明神宗面前提及张居正当年是如何掌控年幼的他。明神宗身为皇帝,想到自己被张居正当小学生耍了这么多年(虽然他确实是),愤恨难平,咬牙切齿地同意了清算张居正!

有人为张老师鸣冤,说明神宗这个学生不厚道,居然长大了整老师。其实根本不冤,张居正到底是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老师要教学生的不仅仅是学术,更重要的是做人。张居正从来没把明神宗当成真正的学生来培养,只是把他攥在手里当权柄使用。尤其严重的是,张老师堂而皇之地在自己的学生面前表演考试舞弊,这叫什么老师!

大清算光有潘晟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冯保。其实冯保在内宫敌人也不少,但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意识到,张居正一死,他也失去了最大的倚仗。朝廷罢免潘晟让冯保很生气,他在病中坐起:“我只是得了小病,就当我不存在吗?”这帮人当惯了皇帝,却忘记了以前是靠一张大网笼罩了明神宗,现在李太后归政,张居正去世,冯保一人又怎么把持得住成年的明神宗呢?太监政治这方面,大明可不能说远迈汉唐。不久,皇太子(朱常洛,即明光宗)诞生,冯保趁机请封伯爵,这人真的是被张居正的生祠蒙住了双眼。首相张四维表示明朝从无太监封爵的先例,但他还算给冯保面子,给了一个名额让他的弟弟或侄子当都督佥事。冯保不满足,大怒道:“你是靠谁有了今天,现在却辜负我!”冯保虽连接受挫,但他又成功地运作了老乡梁梦龙出任吏部尚书,他觉得自己势力仍在。

其实冯保是明穆宗留下的老太监,不是明神宗当太子时的东宫旧人,他一直压在上面早就让明神宗的发小们不满,如今张居正一死,大家都知道冯保已经失去倚仗,准备动他。明神宗发小太监张鲸、张诚不断述说冯保当年如何严厉钳制明神宗,完全不是一个好奴才,建议贬黜他。其实明神宗也早就对冯保不满,但此时居然感到余威尚在,担心地说:“如果大伴上殿来和我争论,怎么办?”张鲸说:“太监嘛,只要有旨不许再入,他哪敢?”张四维也很讨厌冯保这个张居正的遗留产品,指示御史李植、江东之弹劾冯保在永宁公主(明穆宗第四女朱尧媖,李太后所出)选婚的事情上,收受富户梁国柱一万两贿金,隐瞒了其子已患重病的情况,迎娶了公主。结果婚后一个月梁公子就死了,害苦了公主。明神宗收到弹章,顺势贬冯保为奉御,南京闲住,第二年就郁郁而终。其弟冯佑、侄子冯邦宁均官至都督,都免官下狱,最后死在狱中。朝廷抄没冯保的家产,抄出来金银百余万,珠宝大致同等价值,此外还有大量的名家字画、古琴等艺术品价值连城。

事实上,冯保的财产恐怕远远还不止这么多。冯保被发配南京,李太后肯定要过问。明神宗敷衍道:“老奴被张居正蛊惑,没什么大过失,去去就召回。”不久潞王(明穆宗四皇子朱翊镠)结婚,珠宝一直备不齐,李太后很奇怪,明神宗说:“近年来无耻臣僚大量收购珠宝,送给张居正、冯保两家,导致市价暴涨,皇室都买不起了呀!”李太后说:“不是已经抄家了吗,应该把这些珠宝抄出来才对呀!”明神宗只好又说:“这老奴狡猾,先转移了财产。”于是也只好再深查冯保的财产,结果捅了马蜂窝,查出锦衣都督刘守有及其下属张昭、庞清、冯昕确实在抄没过程中私吞了大量财产,均获罪。

但此事又给了明神宗另一个思路,本来锦衣卫抄出冯保的家产已经够多,谁知还是被隐没了不少的结果!冯保的不少宝贝都是张居正送的,那张居正自己得有多少啊?当时财政相当紧张,明神宗渐渐动了抄张居正家的念头。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最终促使明神宗下定了清算张居正,籍没其家的决定。客观地说,张居正被清算有诸多因素,但如果他像海瑞那样两袖清风,明神宗也犯不着对一个死人大动干戈。张居正贪婪过甚,积财太多,勾动了明神宗的贪欲,才是最关键的一个因素。

明神宗诏夺张居正官、谥,遣司礼太监张诚、刑部右侍郎丘橓率大批锦衣卫、给事中前往江陵抄家。荆州地方官得知情况,一反前一天对张家的谄媚讨好,突然变得穷凶极恶,为防张家人逃走,居然把门封起来,等到抄家队开门时,已经饿死十几个了!抄家队在江陵抄出来黄金万两、白银十余万两。另一个战场是张居正在北京做官的几个儿子身上。长子张敬修时任礼部主事,熬不住拷打,承认了有三十万两藏在曾省吾等张居正亲信家中,之后自杀。张居正的弟弟都指挥使张居易、次子翰林编修张嗣修、三子翰林修撰张懋修状元均被流放。

之后,朝臣们就张居正的罪行展开了激烈辩驳,继续攻击他的不少,但其实维护他的人也有。最终,朝廷诏夺张居正一切官、谥、赠、赐、诰、封,以罪状示天下,还说明本来应该开棺戮尸,但姑且免之。

很多人对张居正及其家人遭到的惨痛打击深表同情,认为张居正作出这么伟大的贡献,却遭如此结局,非常令人痛心。其实除了改革,张居正还在军事和外交上都有一定的建树,但我想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只在于不管你有多么伟大的功绩,都不是破坏政治规矩、贪污腐败的理由。更何况,张居正这个伟大的改革家相当值得商榷。张居正死后六十年,明朝就覆灭了,有人说这是因为大明病体沉疴,积重难返,张居正改革续了几十年的命,已经很了不起了,他仍然是伟大的改革家。这种解释好比做了一台手术后病人很快就死了,但你却说病人本来就没救了,医生已经让他多活了一会儿,这台手术依然是非常成功的,医生妙手回春,堪与扁鹊、张仲景、李时珍比肩!这种逻辑对于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人来说相当难以接受。

平心而论,张居正在理财方面算得上一个能吏,解了财政上的一时之急,但说为王朝续命就过了。事实上,南宋和明朝都有不少人尖锐地指出,王安石改革是“靖康之难”的罪魁祸首,明末也有不少人隐晦地指出张居正将慢性病的大明一脚踢进了重症监护室,只是当时还没身亡,不好意思把话说那么明。所谓改革,就是打破旧有利益格局,释放活力。但张居正的改革措施其实大多是打破旧有利益格局,形成全部倒向自己的新有利益格局。这样的改革,莫说放在晚明,就算放在汉文帝、宋仁宗的时代也能把国家给葬送了。